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55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鼓泡汽化器是轻烃混合燃气供气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技术中的鼓泡汽化器结构复杂,设备安装时的占地面积大,制造成本高,且由于轻烃制气在过程中会出现重组分油,使不易制气的重油下沉,重油需要及时取出,否则不仅会占据鼓泡汽化器的容积,而且会影响制气速度导致轻烃供气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成本高、重油不易取出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包括一立式罐体,一进油管和一出气管均穿过所述立式罐体的顶部伸入所述立式罐体内,一翻板式液位计设于所述立式罐体的外侧且其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立式罐体连通;一第一进气管向下延伸从所述立式罐体的罐体区域伸入所述立式罐体内部,其末端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立式罐体内的空气盘的下方,一第二进气管和一出油管穿过所述立式罐体的顶部和所述空气盘伸入所述立式罐体的底端区域,所述第二进气管的末端具有一气动结构,所述出油管上设有一阀门与所述气动结构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结构包括具有一中空腔的一主体和连接所述中空腔和所述第二进气管末端的一入气口,以及设于所述中空腔且位于所述活塞杆头端的一膜盘,所述膜盘抵顶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将所述中空腔隔绝成左右设置的一左腔靠近所述入气口和一右腔收容局部所述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右腔内还具有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围,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所述膜盘和所述右腔的内壁。

进一步地,还具有一防漏橡胶圈设于所述右腔与所述活塞杆交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上的所述阀门具有起开关作用的一转盘,所述活塞杆的末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铰接且该铰接处与所述转盘的转轴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的上端分叉成一真空管和一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真空管的位置,所述真空管与一抽真空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端具有卧向设置的一横管,所述出气口由均匀分布于所述横管的至少三个子出气口组成,所述横管位于所述立式罐体内部且处于所述空气盘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罐体和位于所述立式罐体外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围均包覆有一层防腐蚀层。

进一步地,还具有一排杂液管,其下端贯穿所述立式罐体的下端伸入所述立式罐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罐体的外围还设有一热水保温夹套,所述热水保温夹套上具有一热水循环入口和一热水循环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1)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的末端的所述气动结构与所述出油管上的所述阀门连接,使所述阀门的开或者关均可由所述气动结构控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抽取位于所述立式罐体底部的重油;(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的气动结构与阀门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包括一立式罐体1,一进油管3和一出气管6均穿过所述立式罐体1的顶部伸入所述立式罐体1内,一翻板式液位计11设于所述立式罐体1的外侧且其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立式罐体1连通;一第一进气管2向下延伸从所述立式罐体1的罐体区域伸入所述立式罐体1内部,其末端的出气口22位于所述立式罐体1内的空气盘13的下方,一第二进气管5和一出油管4穿过所述立式罐体1的顶部和所述空气盘13伸入所述立式罐体1的底端区域,所述第二进气管5的末端具有一气动结构51,所述出油管4上设有一阀门43与所述气动结构51的活塞杆515连接。

所述气动结构51包括具有一中空腔510的一主体511和连接所述中空腔51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5末端的一入气口512,以及设于所述中空腔510且位于所述活塞杆515头端的一膜盘514,所述膜盘514抵顶一弹性膜513,所述弹性膜513将所述中空腔510隔绝成左右设置的一左腔靠近所述入气口512和一右腔收容局部所述活塞杆515。

所述右腔内还具有一弹簧516套设于所述活塞杆515的外围,所述弹簧516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所述膜盘514和所述右腔的内壁。所述弹簧516不仅能够缓冲气流保护所述气动结构51,而且还能在停止通气时使所述气动结构51自动复位,自动关闭所述阀门43。

还具有一防漏橡胶圈517设于所述右腔与所述活塞杆515交接处。

所述出油管4上的所述阀门43具有起开关作用的一转盘,所述活塞杆515的末端与一连杆8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铰接且该铰接处与所述转盘的转轴错开。

所述出油管4的上端分叉成一真空管41和一出油口42,所述出油口42的位置低于所述真空管41的位置,所述真空管41与一抽真空泵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管2的下端具有卧向设置的一横管21,所述出气口22由均匀分布于所述横管21的至少三个子出气口组成,所述横管21位于所述立式罐体1内部且处于所述空气盘13的下方。目的是使鼓入的空气能够在所述立式罐体1的下端区域均匀分布,有助于提高液态轻烃的气化效率。

所述立式罐体1和位于所述立式罐体1外的所述第一进气管2的外围均包覆有一层防腐蚀层,防止其被腐蚀或者锈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还具有一排杂液7,其下端贯穿所述立式罐体1的下端伸入所述立式罐体1的内部。

所述立式罐体3的外围还设有一热水保温夹套12,所述热水保温夹套12上具有一热水循环入口121和一热水循环出口122,为液态轻烃气化时提供需要热量,提高气化的效率。

工作时,首先通过所述进油1向所述立式罐体1内注入一定量的液态轻烃作为生产轻烃混合燃气的原料,液态轻烃的最小注入量要保证淹没所述空气盘13的上表面至少40cm。然后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管2进入所述液态轻烃中在所述液态轻烃中鼓泡泡,泡泡上浮至所述空气盘13并穿过所述空气盘13,被所述空气盘13上的大量通孔切碎变成球径很小的泡泡,最终泡泡上升浮出液面,由于有所述热水保温夹套12供热,泡泡表面携带的轻烃气化,同时泡泡破碎,泡泡破碎后其中包裹的空气与气化的轻烃混合形成轻烃混合燃气从所述出气管6出去。随着轻烃不断气化,不易气化的重烃会下沉并且会逐渐积累,当所述立式罐体1内的重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打开所述真空泵使所述出油管4内呈现负压,然后向所述第二进气管5内鼓入空气,空气进入所述气动结构51,推动所述弹性膜512和所述膜盘514以及所述活塞杆515运动,所述连杆8连动从而使所述出油管4上的阀门43的开关转动打开所述阀门4,重油在液压和气压的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所处出油管4并从所述出油口42排出送往指定的地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烃喷烧及气化装置,(1)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5的末端的所述气动结构51与所述出油管4上的所述阀门43连接,使所述阀门43的开或者关均可由所述气动结构51控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抽取位于所述立式罐体1底部的重油;(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