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管以及应用有该引射管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074发布日期:2018-07-20 21:04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引射管以及应用有该引射管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燃气灶的重要部件,它决定着燃气灶的性能。常用的燃烧器主要包括炉头、与炉头连接的引射管、炉头上方的分气盘以及设置在分气盘上方的火盖。其中,炉头是燃烧器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构部件,其作用在于从燃气喷嘴处引入燃气,并从炉头入口处引射空气,将空气和燃气混合引入分气盘,使混合气体速度和压力尽可能均匀。

炉头结构通常包括主引射管、副引射管、与主引射管衔接的主混合腔体和与副引射管衔接的副混合腔体,副混合腔体的直径小于主混合腔体的直径,位于主混合腔体的内部,并通常与主混合腔体为同轴线设置,主引射管和副引射管均位于主混合腔体的外部,主混合腔体出气口与上方分气盘的外环燃气通道相对应,副混合腔体出气口与上方分气盘的内环燃气通道相对应。由于副混合腔体要位于主混合腔体的内部,主引射管和副引射管均位于主混合腔体的外部,则各引射管和其对应混合腔体之间必定会存在交汇之处,现有技术中由于炉头设计不合理,交汇之处会产生干涉,形成凸起,而凸起会对气体流动产生阻碍,影响引射,导致引射效率低下,从而引起燃烧效率不高、烟气排放高等燃烧缺陷。为克服上述缺陷,一申请号为201511002287.2(公告号为CN105402728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披露了这样一种在主引射管与主混合腔体之间连接有主引射过渡管以衔接连通主引射管与主混合腔体,主引射过渡管具有与主引射管连接的连接端A和与主混合腔体连接的连接端B,主引射过渡管由其连接端A向其连接端B向上倾斜,虽然主引射过渡管的设置能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喷射到主混合腔体时减少阻力损失,但主引射过渡管仍然存在拐角,此处还是容易引起主引射管的局部阻力损失,另外,副引射管与副混合腔垂直,也即副引射管为水平设置,从而使引射管与副混合腔连接处的容腔形成有直角拐弯,故从副引射管流入的混合燃气在进入副混合腔时,气流在该拐弯处受到的阻力较大,且很容易形成紊流,同时由于其是由水平引射管过渡到垂直混合腔,沿程阻力损失大,进而影响燃烧器燃烧效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对燃气流动的阻力小且不易产生紊流的引射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射管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引射管,包括有主混合腔体和副混合腔体,所述主混合腔体下方连接有主引射管,所述副混合腔体下方连接有副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引射管和所述主引射管的引射端相交共面,所述副引射管的出气口端从所述主引射管的出气口端中心穿出,所述主引射管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端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副引射管和所述主引射管的引射端相交共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为减少沿程阻力损失,所述副引射管与所述副混合腔体为一体件,所述副引射管为竖直设置。一体件的设置使得副引射管与副混合腔体没有从水平到垂直的过渡,且副引射管为竖直设置,因此局部阻力损失也较小,同时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副引射管的中心线与所述主引射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90°≤α≤120°。该夹角从而使得主引射管与主混合腔体直接从水平过渡到垂直90°设置或大于90°设置,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其它衔接部件,以减少局部阻力损失,同时该夹角α的角度设置可以让燃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喷射到主混合腔体时减少阻力损失,引射的更加顺畅、平滑过渡;若夹角α过大局部阻力损失较小,但容易造成引射管的体积过于庞大,若夹角α过小则容易造成主引射管与主混合腔体的衔接处过于狭窄,不利于气体流动阻力的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主引射管的引射端沿入气口端至出气口端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引射管的引射端的倾斜角度为1°~10°。角度大了则炉头太高,炉头体积增大,将很难满足尤其是嵌入式燃气灶的要求,角度过小的话,则气流阻力大,对降低气流阻力和减少容腔体积的效果不明显。

所述主引射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支撑脚下端端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为主引射管引射端向上倾斜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射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炉头,所述炉头包括有所述主引射管和所述副引射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副引射管和主引射管的引射端相交共面,即二者相交共面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脚端部所在的平面垂直,这样能有效减少了副引射管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则可大大降低对气体流动的阻力,进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能,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引射管包括有主混合腔体2和副混合腔体4,主混合腔体2下方连接有主引射管1,副混合腔体4下方连接有副引射管3,副引射管3和主引射管1的引射端相交共面,副引射管3的出气口端从主引射管1的出气口端中心穿出,从而在主引射管1出气口端的内壁和副引射管3出气口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燃气通道。而主引射管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脚6,支撑脚6下端端部所在的平面与副引射管3和主引射管1的引射端相交共面所在的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副引射管3与副混合腔体4为一体件,两者合二为一,能使得副引射管3与副混合腔体4没有从水平到垂直的过渡,即副引射管3为竖直设置,因此局部阻力损失也较小,同时成本低。

进一步地,为减少主引射管1的局部阻力损失,主引射管1的中心线与副引射管3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90°,由于主引射管1与主混合腔体2是直接从水平过渡到90°设置,省去了其它衔接部件,以减少局部阻力损失,同时该夹角α的角度设置可以让燃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喷射到主混合腔体2时减少阻力损失,引射的更加顺畅、平滑过渡,该夹角α在确保能有效减少局部阻力损失的前提下,还不容易造成引射管的体积过于庞大。为进一步减少局部阻力损失,主引射管1与主混合腔体2的衔接处为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射管的燃烧器,包括有炉头,炉头包括有主引射管1和副引射管3,副引射管3和主引射管1的引射端相交共面,即二者相交共面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脚6端部所在的平面垂直,副引射管3为竖直设置,这样能有效减少了副引射管3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则可大大降低对气体流动的阻力,进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能,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副引射管3的中心线与主引射管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120°。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主引射管1的引射端沿入气口端至出气口端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主引射管1的中心线与支撑脚6下端端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为主引射管1引射端向上倾斜的角度,倾斜角度优选为7°,该角度能确保炉头不至于太高而造成的体积增大问题,还能降低气流阻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