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构以及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316发布日期:2019-06-25 23:1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减速机构以及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构以及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



背景技术:

在输送可燃性气体的配管、贮藏可燃性液体的储罐等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发生起火,则火焰在配管内或者储罐内传播,有可能会引起发生爆炸、爆燃的重大事故。

作为预防该危险的手段,例如存在用于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在中途熄灭的阻火器。其原理在于对火焰进行细分使其熄灭。因此,通常的阻火器构成为具有规定的轴向尺寸,并且通过将具有波形的金属板卷成螺旋状而构成。

要求这样的阻火器在通常情况下使可燃性气体通过,但在产生火焰的情况下发挥灭火性能。因而,在其设计中需要考虑灭火性能和压力损失这两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7108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为了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需要用于熄灭火焰的距离,从而可以考虑增加阻火器的轴向尺寸。即,由于使阻火器在配管的轴向上大型化,因此使压力损失增加。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可以考虑使阻火器在配管的轴向上小型化,但这样一来无法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即,难以在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同时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兼顾为目的的减速机构以及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减速机构,其设置于可燃性流体所流经的配管中,且设置于用于对在该配管内传播的火焰进行灭火的阻火器的所述配管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用于使在该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传播速度减速,所述减速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构成为在所述配管的轴向上连通,所述减速机构的内表面具有多个与轴不平行的非平行面,多个所述非平行面并列地设置在所述轴向上,所述减速机构交替地具备在所述配管的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由一个开口构成,在比所述开口窄的贯通区域中贯穿有多个贯通孔而形成所述第二连通部。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发明,该减速机构的内表面具有多个与轴不平行的非平行面,多个非平行面并列地设置在所述轴向上。此处,虽然在配管内产生火焰的情况下火焰在流体的流动方向上逆流,但是通过设置非平行面,火焰沿着非平行面的面延伸方向绕回到从中心轴p离开的方向上。由于非平行面并列地设置在轴向上,因此重复发生火焰绕回到从中心轴p离开的方向上的现象。这样一来,在配管中传播的火焰被细分而受到抑制,使火焰的传播速度减速。在将这样地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传播速度减速的减速机构设置在阻火器中的可燃性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轴向上的一侧)的情况下,使到达阻火器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减速。或者,在将减速机构设置在阻火器中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轴向上的另一侧)的情况下,使未被阻火器灭火而穿过该阻火器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充分减速。因此,即使在对阻火器在配管的轴向上进行了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同时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因而,通过将减速机构设置在阻火器中的可燃性流体的流动方向的至少一侧,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兼顾。

进一步地,该减速机构交替地具备在配管的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第一连通部由一个开口构成,在比开口窄的贯通区域中贯穿有多个贯通孔而形成第二连通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轴向上交替地连续形成有包含非平行面且由一个开口构成的体积较大的第一连通部、以及构成为具有多个贯通孔的体积较小的第二连通部。由此,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重复通过大小空间。因而,能够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充分减速。

另外,贯通区域中的贯通孔的开口率优选为20%~60%的范围内。即,如果开口率变小,则压力损失增加,因此开口率的上限优选为40%,更优选为50%,进一步优选为60%。反之,如果开口率变大,则难以确保所期望的减速性能,因此开口率的下限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30%。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构中,各贯通孔优选为内径为1mm~10mm的、俯视下呈圆形或者当量圆直径相同的多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减速。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构中,多个所述非平行面中,该非平行面与所述轴的夹角分别大致相等。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配管中传播的火焰被细分而受到抑制,使火焰的传播速度减速。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构中,所述非平行面与所述轴的夹角优选为大致为90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以非平行面作为构成面的空间的体积设为足够的大小,因此能够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充分减速。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减速机构以及用于对在所述配管内传播的火焰进行灭火的阻火器。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发明,通过设置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传播速度减速的减速机构,使在配管内传播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减速。因此,即使在对阻火器在配管的轴向上进行了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同时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因而,通过将减速机构设置在阻火器中的可燃性流体的流动方向的至少一侧,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兼顾。

另外,本发明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优选将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阻火器的可燃性流体所流经的方向的两侧。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兼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减速机构以及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速机构进行表示的图,图2中的(a)是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2中的(b)是图2中的(a)的俯视图。

图3是对用于确认本发明效果的实验结果进行表示的图表。

图4是对图1所示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的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5是对图2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图5中的(a)是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5中的(b)是图5中的(a)的俯视图。

图6是对图2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图6中的(a)是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6中的(b)是图6中的(a)的俯视图。

图7是对图2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另一其他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图7中的(a)是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7中的(b)是图7中的(a)的俯视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参考例所涉及的减速机构进行表示的图,图8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8中的(b)是图8中的(a)的俯视图。

图9是对图8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图9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9中的(b)是图9中的(a)的俯视图。

图10是对图8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图10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中的(b)是图10中的(a)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构成为具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的流体)流经的配管2、与该配管2连通的阻火器3、设置为与阻火器3连通的减速机构4、介于配管2与阻火器3以及减速机构4之间的环状的垫片6。阻火器3是当由于某种原因而在配管2内发生起火时,用于熄灭在配管2内以与可燃性气体的流动逆流的方式在火焰传播方向上传播的火焰的机构,减速机构4是用于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减速的机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的剖视图。在图1中省略表示配管2、阻火器3的剖面的阴影。

配管2构成为具有一对管身20、21和固定一对管身20、21的固定构件7。一对管身20、21设置为在轴向上分离,在彼此之间支承有阻火器3以及减速机构4的状态下被固定构件7固定。将一对管身20、21中的、位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一侧记为“上游侧管身20”,将位于下游侧的另一侧记为“下游侧管身21”。

上游侧管身20构成为一体地具有筒状的上游侧管身主体22、位于上游侧管身主体22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上游侧凸缘23。上游侧管身主体22构成为外部和内部在该上游侧管身主体22的轴向上的两侧连通,并且形成为内径随着从流动方向的上游朝向下游而变大。

在上游侧凸缘23上形成有用于供构成固定构件7的螺栓71插入的一对上游侧螺栓孔24。一对上游侧螺栓孔24分离地设在上游侧凸缘23的径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上。另外,各上游侧螺栓孔24、下游侧管身21的后述的下游侧螺栓孔25位于在轴向上分离的位置,所述上游侧螺栓孔24以及下游侧螺栓孔25中插入有固定构件7的螺栓71。上游侧凸缘23在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具有与上游侧管身20的轴正交的正交面23a。在该正交面23a上经由垫片6抵接有阻火器3的灭火元件架31。

下游侧管身21构成为一体地具有筒状的下游侧管身主体26、位于下游侧管身主体26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游侧凸缘27。下游侧管身主体26构成为外部和内部在该下游侧管身主体26的轴向的两侧连通,并且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到下游侧的端部为止大致恒定地形成有内径尺寸φ4。在下游侧凸缘27上形成有用于供构成固定构件7的螺栓71插入的一对下游侧螺栓孔25、25。一对下游侧螺栓孔25、25分离地设在下游侧凸缘27的径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上。另外,下游侧凸缘27在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与下游侧管身21的轴正交的正交面27a。该正交面27a处经由垫片6抵接有减速机构4的减速机构架41。

固定构件7构成为具有一对螺栓71和螺合于各螺栓71的两端部的各一对螺母72、72。在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的组装状态下,螺栓71插入在上游侧螺栓孔24以及下游侧螺栓孔25中,两端部分别螺合有各螺母72。如此,通过螺栓71以及一对螺母72、72,上游侧管身20、阻火器3、减速机构4以及下游侧管身21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起按照上游侧管身20、阻火器3、减速机构4以及下游侧管身21的顺序彼此同轴地进行固定。

阻火器3用于对火焰进行细分并夺取热量而灭火,构成为具备具有通气性的灭火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卷曲带(crimpribbon)(波纹板)结构的灭火元件30来作为阻火器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卷曲带(波纹板)结构的灭火元件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阻火器,只要构成为具有用于对火焰进行细分并夺取热量而灭火的灭火元件,可以具有任意形状、结构。

阻火器3构成为具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灭火元件30、30、用于容纳两个灭火元件30、30的筒状的灭火元件架31、用于对该灭火元件30、30进行定位的灭火元件隔板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阻火器3构成为具备两个灭火元件30、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阻火器构成为具备一个以上的灭火元件30即可。

两个灭火元件30、30构成为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功能。各灭火元件30在板厚方向上具有凹凸形状,凹凸形状是通过将并列设置在板延伸方向上的金属板卷成螺旋状而形成的,所述各灭火元件30被设置为在配管2的轴向上具有厚度的圆盘状。各灭火元件30被设为轴向上的外部和内部连通并且被设为与配管2的中心轴p同轴,以使可燃性气体在配管2的轴向上通过。

灭火元件架31以外部和内部在配管2的轴向上连通的方式构成为在该轴向的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

灭火元件架31构成为具备:具有上游侧管身20的下游侧开口部20a的内径尺寸φ1以下的第一内径尺寸φ2的第一灭火空间33、具有比第一内径尺寸φ2大且与灭火元件30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的第二内径尺寸φ3的第二灭火空间34、具有比第二内径尺寸φ3大且与减速机构4的减速机构架41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的第三内径尺寸φ5的第三灭火空间35。在灭火元件架31中,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设有第一灭火空间33、第二灭火空间34、第三灭火空间35。

第二灭火空间34构成为能够容纳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另外,第二灭火空间34的轴向尺寸形成为在容纳有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的状态下与第三灭火空间35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尺寸。另外,在第二灭火空间34的周面,从自所述第二灭火空间34的上游侧端部起而离开两个灭火元件大小的轴向尺寸的位置到下游侧端部为止刻有螺纹,以便能够螺合灭火元件隔板32。

第三灭火空间35构成为能够容纳垫片6以及减速机构4的(后述的)减速机构架41的上游侧开口部41a。

灭火元件隔板32被设置为在配管2的轴向上具有厚度的圆盘状。灭火元件隔板32被设为其轴向的外部和内部连通,以使可燃性气体在配管2的轴向上通过。另外,灭火元件隔板32构成为能够螺合在灭火元件架31的第二灭火空间34的周面中的刻有螺纹的部分。而且,在灭火元件架31的第二灭火空间34中容纳有两个灭火元件30、30的状态下,灭火元件隔板32被螺合于第二灭火空间34的周面中刻有螺纹的部分。通过灭火元件隔板32,将两个灭火元件30、30固定在第二灭火空间34中的规定位置。在灭火元件隔板32螺合于第二灭火空间34的周面的状态下,灭火元件隔板32和第三灭火空间35的轴向之间成为未容纳有任何构件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灭火空间34的轴向尺寸形成为在容纳有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的状态下与第三灭火空间35之间未容纳有任何构件的空间s的尺寸,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二灭火空间34的轴向尺寸也可以形成为在容纳有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的状态下与第三灭火空间35之间未形成空间s的尺寸。即,第二灭火空间34的轴向尺寸可以形成为与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的轴向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

就这样的阻火器3而言,从灭火元件架31的下游侧开口部31b穿过第三灭火空间35而在第二灭火空间34中插入两个灭火元件30、30,并将灭火元件隔板32螺合在第二灭火空间34的周面中的刻有螺纹的部分。由此来组装阻火器3。在这样的组装状态下的阻火器3中,灭火元件架31的上游侧开口部31a通过以夹持垫片6的方式抵接于上游侧管身20的上游侧凸缘23的正交面23a,从而受到上游侧管身20支承,通过在第三灭火空间35中插入垫片6以及减速机构4的减速机构架41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开口部41a,从而使灭火元件架31的下游侧开口部31b受到减速机构4支承。在将阻火器3支承于上游侧管身20和减速机构4之间的状态下,以与配管2的中心轴p同轴的方式将灭火元件30、灭火元件架31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灭火元件隔板32直接螺合于灭火元件架31来完成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与灭火元件架31之间的固定,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两个灭火元件30、30以及灭火元件隔板32与灭火元件架31之间的固定例如可以使用螺栓等固定构件来完成,也可以使用与此不同的公知的固定方法来进行。进一步地,可以构成为,在阻火器3和减速机构4经由垫片而紧密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用上游侧管身20的上游侧凸缘23和下游侧管身21的下游侧凸缘27进行夹持,且用一对螺栓71进行紧固,从而固定灭火元件30、30。

如图1所示,减速机构4构成为具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四个)节流孔构件15(构件)、用于容纳四个节流孔构件15的筒状的减速机构架41、对四个节流孔构件15进行定位的节流孔隔板42。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4设在与阻火器3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相邻接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4构成为具备四个节流孔构件15,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减速机构构成为具备一个以上的节流孔构件(构件)即可。

如图1所示,四个节流孔构件15构成为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功能。四个节流孔构件15在组装前的状态下构成为相互分体。各节流孔构件15被设为在轴向上具有厚度的圆盘状。各节流孔构件15被设为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上的外部和内部连通且与配管2的中心轴p同轴,以使可燃性气体在轴向上通过。

如图2所示,各节流孔构件15具有作为与构成减速机构架41中的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相接触的圆筒面的外周面5a,并且各节流孔构件15形成为具有外径尺寸φ6的圆盘状。另外,如图1所示,各节流孔构件15具有用于供可燃性气体通过的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第一连通部)、和设于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与第一节流孔空间50a连续的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第二连通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轴向尺寸l1以及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的轴向尺寸l2形成为大致相等的尺寸,并且轴向尺寸l1、l2形成为30mm左右。另外,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形成为150mm左右。另外,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体积形成为大于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的体积。在组装状态下,四个节流孔构件15并列设置为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第一节流孔空间50a和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交替重复。

如图1所示,这样的节流孔构件15在组装状态下构成供可燃性气体通过的内表面40的一部分(节流孔内表面4a)。节流孔内表面4a具有位于第一节流孔空间50a与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的边界处且与轴正交的正交面5b、5c(非平行面)、从正交面5c的外缘b起与轴平行地延伸的上游侧内周面5d、以及位于正交面5b、5c之间且从内缘a起与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部5e的各贯通孔150,通过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按照上游侧内周面5d、正交面5c、贯通部5e、正交面5b的顺序对它们进行连续重复设置,从而构成节流孔内表面4a。另外,在各节流孔构件15中,第一节流孔空间50a是位于上游侧内周面5d的内侧的空间,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是位于贯通部5e的内侧的空间。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由形成于贯通部5e中的多个(37个)贯通孔150构成。以下,将贯通部5e中从与中心轴p(轴)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区域记为贯通区域t。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的(b)中的单点划线所示,贯通区域t形成为圆形。贯通部5e(贯通区域t)的内径尺寸φ8形成为20mm左右。另外,如图2中的(b)所示,各贯通孔150形成为与节流孔构件15的轴正交的剖面为圆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贯通孔150形成为内径尺寸φ10为2mm左右。在贯通部5e(贯通区域t)中形成有37个贯通孔1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贯通孔150形成为内径尺寸φ10为2mm左右,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可以为2mm以下。另外,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只要为1mm以上即可。另外,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可以为2mm以上。另外,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可以为5mm以上,也可以为8mm以上。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只要为10mm以下即可。

各节流孔构件15的正交面5c设置为与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大致正交。即,各节流孔构件15的正交面5c是与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不平行的面(平面)。各节流孔构件15的上游侧内周面5d构成为具有以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为轴的开口(圆筒面)。各节流孔构件15的上游侧内周面5d由与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平行的面(曲面)所构成。另外,如图1、图2所示,各节流孔构件15的贯通部5e的内径尺寸φ8(如图2所示)和下游侧管身21的内径尺寸φ4(如图1所示)形成为大致相等的尺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中心轴p平行的面(曲面)”是指在该面的轴向上的任何位置相距中心轴p的距离都大致相等的面,“与中心轴p不平行的面(平面)”是指相对于中心轴p具有规定的角度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规定为150mm左右,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内径尺寸φ7也可以为100mm以下。作为内径尺寸φ7可以大致为100mm以下,也可以为80mm以下。另外,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只要为60mm以上即可。另外,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可以为100mm以上。作为内径尺寸φ7可以为100mm以上,也可以为200mm以上。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只要大致为300mm以下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尺寸l1、l2规定为30mm左右,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轴向尺寸l1、l2可以为30mm以下。作为轴向尺寸l1、l2可以为20mm以下,也可以为10mm以下,还可以为5mm以下。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尺寸l1、l2只要大致为2mm以上即可。

如图1所示,减速机构架41以外部和内部在上游侧管身20以及下游侧管身21的轴向上连通的方式构成为在轴向的两端具有开口部41a、41b的筒状。将减速机构架41的开口部41a、41b中的、位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一方记为“上游侧开口部41a”,将位于下游侧的另一方记为“下游侧开口部41b”。

如图1、图2所示,减速机构架41构成为具备:具有与各节流孔构件15的外径尺寸φ6(图2所示)大致相等的内径尺寸的第一减速空间43、具有比第一减速空间43的内径尺寸小的第五内径尺寸φ9的第二减速空间44。第一减速空间43设在第二减速空间44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构成第二减速空间44的内周面44a由与各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平行的曲面构成。构成第二减速空间44的内周面44a以及各节流孔构件15的上游侧内周面5d形成为:从减速机构架41以及各节流孔构件15的中心轴p起到该各内周面44a、5d为止的距离d1为大致相等的距离。

第一减速空间43构成为能够容纳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另外,第一减速空间43的轴向尺寸形成为在容纳有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的状态下在与减速机构架41的上游侧开口部41a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另外,在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上,从自该下游侧开口部41b起离开四个节流孔构件15大小的轴向尺寸的位置到上游侧开口部41a为止刻有螺纹,以便能够螺合节流孔隔板42。

如图2所示,节流孔隔板42被设为在配管2的轴向上具有厚度的圆盘状。节流孔隔板42被设为其轴向的外部和内部连通,以使可燃性气体在配管2的轴向上通过。

节流孔隔板42构成为具有互相对置的上游侧正交面42a以及下游侧正交面42c、与上游侧正交面42a以及下游侧正交面42c的各内缘a相连续的内周面42b。上游侧正交面42a以及下游侧正交面42c设置为与节流孔隔板42的轴正交,内周面42b设置为与该轴平行。节流孔隔板42的从中心轴p到内周面42b为止的距离d2、以及各节流孔构件15的从贯通部5e(贯通区域t)到内缘a为止的距离d2形成为大致相等的距离。

这样的节流孔隔板42构成为能够与减速机构架41的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中的刻有螺纹的部分相螺合。而且,在减速机构架41的第一减速空间43中容纳有四个节流孔构件15的状态下,节流孔隔板42螺合于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中的刻有螺纹的部分。通过节流孔隔板42,将四个节流孔构件15固定在第一减速空间43中的规定位置。

另外,如图1所示,在组装状态下,节流孔隔板42构成减速机构4中供可燃性气体通过的内表面40的一部分(隔板内表面4b)。隔板内表面4b构成为具有在组装状态下与位于最上游侧的节流孔构件52(15)的上游侧内周面5d连续的下游侧正交面42c、从下游侧正交面42c的内缘a起与轴平行地延伸的内周面42b、与内周面42b的上缘连续且与轴正交的上游侧正交面42a。

就这样的减速机构4而言,从减速机构架41的上游侧开口部41a将四个节流孔构件15插入第一减速空间43中,在该状态下使节流孔隔板42螺合于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如此,将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固定于减速机构架4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节流孔隔板42直接螺合于减速机构架41来完成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与减速机构架41之间的固定,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与减速机构架41之间的固定例如可以使用螺栓等固定构件来完成,也可以使用与此不同的公知的固定方法。进一步地,可以构成为,在使阻火器3和减速机构4经由垫片而紧密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用上游侧管身20的上游侧凸缘23和下游侧管身21的下游侧凸缘27进行夹持,且用一对螺栓71进行紧固,从而固定节流孔构件15。

在节流孔隔板42螺合于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的状态下,在节流孔隔板42的螺合位置和减速机构架41的上游侧开口部41a之间形成未容纳有任何构件的空间。即,在减速机构4的组装状态下,节流孔隔板42的螺合位置和减速机构架41的上游侧开口部41a之间(空间)由减速机构架41的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中的上游侧的一部分43a所构成。该上游侧的一部分43a与节流孔隔板42的上游侧正交面42a连续,构成减速机构4的内表面40的一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架41的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中的上游侧的一部分43a被设为未容纳有任何构件的空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没有位于减速机构架41的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中的上游侧的一部分43a处的空间。即,第一减速空间43的轴向尺寸可以形成为与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以及节流孔隔板42的轴向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

另外,在节流孔隔板42与第一减速空间43的周面螺合的状态下,位于最下游侧的节流孔构件51(15)和减速机构架41的下游侧开口部41b之间形成未容纳有任何构件的空间(第二减速空间44)。即,第二减速空间44由构成该空间44的内周面44a构成。该内周面44a与位于最下游侧的节流孔构件51的正交面5b相连续,构成减速机构的内表面40的一部分。

如此来组装具有内表面40的减速机构4,所述内表面40具有减速机构架41的周面的一部分43a、隔板内表面4b、节流孔内表面4a以及减速机构架41的内周面44a。

在减速机构4的组装状态下,各节流孔构件15的正交面5b、5c以及节流孔隔板42的下游侧正交面42c作为“非平行面”而发挥功能。以下有时会将各节流孔构件15的正交面5b、5c以及节流孔隔板42的下游侧正交面42c统称为“非平行面”。

接下来,对组装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的步骤进行说明。

分别预先组装阻火器3以及减速机构4。就阻火器3而言,使灭火元件架31的上游侧开口部31a以夹持垫片6的方式抵接于上游侧管身20的上游侧凸缘23的正交面23a,将灭火元件架31的下游侧开口部31b插入第三灭火空间35。另外,就减速机构4而言,使减速机构架41的下游侧开口部41b以夹持垫片6的方式抵接于下游侧管身21的下游侧凸缘27的正交面27a。在该状态下,在上游侧管身20以及下游侧管身21的各螺栓孔24、25中插入螺栓71,在螺栓71的两端螺合各螺母72。如此,由上游侧管身20以及下游侧管身21构成的配管2、阻火器3以及减速机构4组装成与配管2的中心轴p同轴设置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

根据这样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其内表面4a、4b、43a、44a具有多个与轴不平行的非平行面5b、5c、42c,多个非平行面5b、5c、42c沿轴向并列设置。此处,在配管2内产生火焰的情况下,火焰在流体的流动方向上顺流或者逆流,但通过设置非平行面5b、5c、42c,火焰沿着非平行面5b、5c、42c的面延伸方向(配管2的径向)绕回到从中心轴p离开的方向上。由于非平行面5b、5c、42c沿轴向并列设置,因此重复发生火焰绕回到从中心轴p离开的方向上的现象。这样一来,通过使在配管2中传播的火焰重复发生绕回现象而使火焰减速。通过将像这样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减速的减速机构4设在阻火器3中的可燃性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侧(轴向的一侧),从而使到达阻火器3的火焰减速。因此,即使在使阻火器3在配管2的轴向上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和流量的确保,同时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进一步地,通过将这样的减速机构4设在阻火器3的可燃性流体的流动方向的至少一侧,能够使阻火器3在配管2的径向上小型化,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和流量的确保,同时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因而,通过将减速机构4设在阻火器3中的可燃性流体的流动方向的至少一侧,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灭火性能的确保和压力损失的减少(流量的确保)的兼顾。

进一步地,该减速机构4交替地具备在配管2的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第二连通部),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由一个开口构成,在比开口窄的贯通区域t中贯穿有多个(37个)贯通孔150而形成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轴向上交替地连续形成有包含非平行面5b、5c且由一个开口构成的体积较大的第一节流孔空间50a和构成为具有多个(37个)贯通孔150的体积较小的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由此,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重复通过大小空间。因而,能够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的火焰传播速度充分减速。

另外,贯通区域t中的贯通孔150的开口率优选为20%~60%的范围内。即,如果开口率变大,则压力损失增加,因此开口率的上限优选为60%,更优选为50%,进一步优选为40%。反之,如果开口率变小,则难以确保所期望的减速性能,因此开口率的下限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30%。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构4中,各贯通孔150优选为内径为1mm~10mm的、俯视下呈圆形或者当量圆直径相同的多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减速。

接下来,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数量众多的实验乃至模拟的结果是,发现了贯通部5e中的开口率的适当范围。即,开口率优选为20%~60%。如果开口率变小,则压力损失增加,因此开口率的上限优选为40%,更优选为50%,进一步优选为60%。反之,如果开口率变大,则难以确保所期望的减速性能,因此开口率的下限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30%。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构4中,各贯通孔150优选为内径为1mm~10mm的、俯视下呈圆形的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减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中,多个非平行面5b、5c、42c分别形成为该非平行面5b、5c、42c与中心轴p(轴)的夹角大致相等。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在配管2中传播的火焰重复发生绕回现象而能够使火焰减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中,非平行面5b、5c、42c与中心轴p(轴)的夹角形成为大致90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以非平行面5b、5c、42c作为构成面的空间的体积设为足够的大小,因此能够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充分减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优选构成为具有在配管2的轴向上连通的多个节流孔构件15(构件),且多个节流孔构件15(构件)分别至少具有两个非平行面5b、5c、42c。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所要求的性能来变更构件的个数。因而,能够形成通用性高的机构。

以下对本发明的发明人所进行的为数众多的实验乃至模拟中的一部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中,以30mm~60mm的范围对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进行适当设定,将贯通部5e的内径尺寸φ8设定为20mm,以7mm~42mm的范围对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尺寸l1进行适当设定,将各贯通孔150设为直径为2mm,在贯通部5e中形成有37个贯通孔150。因此,贯通部5e中的开口率为37%。

以1~15、20的范围对构成减速机构4的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进行适当设定,并测量火焰的传播速度。将结果记于图3的圆形标记中。将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n)设定为1~15、20的各个个数,在各个个数的情况下,各获取了3次数据。仅在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n)为5、10、15的情况下,各获取了5次数据。

在图3中,纵轴为火焰速度(flamevelocity)[m/s],横轴为节流孔构件的个数(numberoforifice:n)。当将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设定为60mm,将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尺寸l1设定为14mm,将贯通部5e的内径尺寸φ8设定为20mm,并将贯通部5e中的开口率设定为37%时,确认到火焰的传播速度进行了减速。

当构成减速机构4的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为n≥8时,几乎观察不到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n)的变化所带来的对火焰的传播速度的影响的差异。此外,确认到当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为n≥8时,随着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增加,火焰的传播速度更进一步地进行了减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中,本发明的发明人以30mm~60mm的范围对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内径尺寸φ7进行适当设定,将贯通部5e的内径尺寸φ8设定为20mm,以7mm~42mm的范围对各节流孔构件15的轴向尺寸l1进行适当设定,将各贯通孔150设为直径为2mm,在贯通部5e中形成有58个贯通孔150。因此,将贯通部5e中的开口率设为58%,以1~20的范围对构成减速机构4的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进行适当设定,并测量火焰的传播速度。将结果记于图3的×标记中。将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n)设定为1~20的各个个数,在各个个数的情况下,各获取了2次数据。此外,针对预料到结果会出现偏差的条件,追加几次实验并获取数据。

确认到当将贯通部5e中的开口率设定为58%时,火焰的传播速度进行了减速。另外,确认到当构成减速机构4的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为n≥4时,随着个数增加,火焰的传播速度缓慢地进行减速。另外,如果对开口率为37%的情况与开口率为58%的情况进行比较,则确认到在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较少的条件下,开口率为37%是更有效的,而当节流孔构件15的个数为n≥5时,在火焰的传播速度的减速中观察不到差异。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其他结构等,以下所示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减速机构4的组装状态下,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交替重复地并列设置有第一节流孔空间50a和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四个节流孔构件15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交替重复地并列设置有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和第一节流孔空间50a的方式,对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进行颠倒来使用减速机构4。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4设在与阻火器3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邻接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图4所示,减速机构4可以设置为在阻火器3的两侧与该阻火器3邻接。即,如图4所示,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0可以构成为具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的流体)流经的配管2、与该配管2连通的阻火器3、在阻火器3的两侧且与该阻火器3连通设置的一对减速机构4、4、介于配管2与阻火器3以及减速机构4之间的环状的垫片6。另外,减速机构4可以设置在阻火器3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另外,减速机构4和阻火器3可以不处在邻接的位置上。即,减速机构4和阻火器3之间可以设有其他构件。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1的变形例的剖视图。此外,在图4中,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功能、大致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确保所期望的灭火性能,同时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

另外,在各节流孔构件15′中,第一节流孔空间50a是位于上游侧内周面5d的内侧的空间,第二节流孔空间150b是位于贯通部5e′的内侧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的(b)中的单点划线所示,贯通部5e′形成为正六边形。图5是对图2所示的减速机构4的变形例进行表示的图。此外,在图5中,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功能、大致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由此,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的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各贯通孔150形成为与节流孔构件15的轴正交的剖面呈圆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形成于贯通部5e″中的各贯通孔250b可以形成为与节流孔构件15″的轴正交的剖面呈正六边形(正多边形)。或者,各贯通孔的与节流孔构件的轴正交的剖面可以呈多边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此时,各贯通孔的当量圆直径可以形成为与各贯通孔150的内径尺寸φ10大致相等的尺寸。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减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按照上游侧内周面5d、正交面5c、贯通部5e、正交面5b的顺序对它们进行连续重复设置来构成组装状态下的节流孔构件15,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按照上游侧内周面105e(非平行面)、贯通部105f、正交面105c(非平行面)的顺序对它们进行连续重复设置来构成组装状态下的节流孔构件105。各节流孔构件105的上游侧内周面105e和贯通部105f的边界m位于各节流孔构件105的轴向的中间。上游侧内周面105e构成为具有随着朝向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而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倾斜。贯通部105f与配管2的中心轴p平行地进行延伸。

另外,在各节流孔构件105中,第一节流孔空间350a是位于上游侧内周面105e的内侧的空间,第二节流孔空间350b是位于贯通部105f的内侧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的(b)中的单点划线所示,贯通部105f形成为正六边形,并且构成为具有多个贯通孔350。另外,如图7中的(b)所示,各贯通孔350形成为与节流孔构件105的轴正交的剖面呈圆形。

(参考例)

接着,参照图8中的(a)、(b)对参考例所涉及的减速机构进行说明。图图8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144的剖视图,图8中的(b)是图8中的(a)的俯视图。此外,在图8中的(a)、(b)中,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功能、大致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参考例所涉及的减速机构144构成为具有一个节流孔构件145,该节流孔构件145在内部具有多个空间145a~145d,并且由连续的一个构件所构成。

如图8中的(a)所示,节流孔构件145被设为其轴向的外部和内部连通,并且被设为与配管2的中心轴p同轴,以使可燃性气体在配管2的轴向上通过。该节流孔构件145具有第一节流孔空间145a、设在第一节流孔空间145a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与第一节流孔空间145a连续的第二节流孔空间145b、设在第二节流孔空间145b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与第二节流孔空间145b连续的第三节流孔空间145c、设于第三节流孔空间145c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与第三节流孔空间145c连续的第四节流孔空间145d,且重复形成有上述空间145a、145b、145c、145d。另外,上述节流孔空间145a~145d是形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体积的空间。

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观察,形成上述各节流孔空间145a~145d的四个空间形成部分别被设在以顺时针各错开90度的位置。即,分别形成节流孔空间145a~145d的四个空间形成部设置为相互偏心。

第一节流孔空间145a是如下空间形成部的内部空间,该空间形成部构成为具有与中心轴p平行的内表面14a1、与内表面14a1的轴向的两端连续且与中心轴p正交的正交面14a2、14a3(非平行面)。正交面14a2设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正交面14a3设于比正交面14a2靠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第二节流孔空间145b是如下空间形成部的内部空间,该空间形成部构成为具有与中心轴p平行的内表面14b1、与内表面14b1的轴向的两端连续且与中心轴p正交的正交面14b2、14b3(非平行面)。正交面14b2设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正交面14b3设于比正交面14b2靠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第三节流孔空间145c是如下空间形成部的内部空间,该空间形成部构成为具有与中心轴p平行的内表面14c1、与内表面14c1的轴向的两端连续且与中心轴p正交的正交面14c2、14c3(非平行面)。正交面14c2设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正交面14c3设于比正交面14c2靠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第四节流孔空间145d是如下空间形成部的内部空间,该空间形成部构成为具有与中心轴p平行的内表面14d1、与内表面14d1的轴向的两端连续且与中心轴p正交的正交面14d2、14d3(非平行面)。正交面14d2设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正交面14d3设于比正交面14d2靠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根据具有这样的节流孔构件145的减速机构144,能够使火焰充分减速。即,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中,体积较大的节流孔空间50a和体积较小的节流孔空间50b形成为在轴向上交替地连续,通过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重复通过较大的空间50a、较小的空间50b而使在配管2内传播的火焰充分减速,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重复通过形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体积的节流孔空间145a~145d。

另外,在上述参考例中,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观察,形成各节流孔空间145a~145d的四个空间形成部被设在以顺时针各错开90度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就减速机构244的节流孔构件245而言,如图9中的(a)、图9中的(b)所示,各节流孔空间245a~245d可以以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在轴向上按照节流孔空间245a、节流孔空间245c、节流孔空间245b、节流孔空间245d的顺序来形成,夹持中心轴p而位于对置位置的节流孔空间245a以及节流孔空间245c、和夹持中心轴p而位于对置位置的节流孔空间245b以及节流孔空间245d可以处在以中心轴p为中心而位移90度后的位置。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9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9中的(b)是图9中的(a)的俯视图。

另外,如图10中的(a)、图10中的(b)所示,例如,减速机构344的节流孔构件345的各节流孔空间345a、345c可以以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在轴向上按照节流孔空间345a、节流孔空间345c的顺序来形成,节流孔空间345a、345c可以并列设置为夹持中心轴p而位于对置位置。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减速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10中的(a)是表示减速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中的(b)是图10中的(a)的俯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144、244、344构成为具有四个空间形成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减速机构只要构成为具备两个以上(多个)空间形成部即可。另外,虽然减速机构144、244、344由具有多个空间形成部的一个构件所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减速机构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至少具有一个空间形成部的构件。另外,减速机构144、244、344可以在邻接的空间形成部的边界设置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未图示的板构件。即,可以在板构件的具有多个贯通孔的贯通区域中以规定的开口率形成多个贯通孔。由此,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多个空间形成部只要设置为从流动方向的上方侧起在轴向上以包含中心轴p的方式相互偏心即可,这些空间形成部可以无规则性地(随机地)并列设置在轴向上。由此,可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4大致相同的效果。

除此之外,虽然在以上的记载中公开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结构、方法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别图示,并且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目的范围的范围内,针对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质、数量、其他的详细构成中追加各种变形。因此,对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进行限定的记载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理解而进行的示例性的记载,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因此,以超出上述形状、材质等的一部分限定或全部限定的构件名称而进行的记载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说明

1、10带减速机构的阻火器

2配管

3阻火器

4、104减速机构

15、15′、15″、105节流孔构件(构件)

5b、5c正交面(非平行面)

42c节流孔隔板的下游侧正交面(非平行面)

5e、5e′、105f贯通部

50a、350a第一节流孔空间(第一连通部)

150、250、350多个贯通孔

150b、250b、350b第二节流孔空间(第二连通部)

p中心轴

t贯通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