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3117发布日期:2019-01-05 10:5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盖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是利用点火装置将混合好的燃气、空气点燃,产生火焰以及热量将食物煮熟的一种工具,灶具主要由面板、火盖、旋钮、锅支架、底壳等组成,火盖是燃气灶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用来控制火焰大小与分布,实现灶具的分火功能。

但是,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组件,存在着分布火焰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以及存在着不能够均匀分布火焰、不能够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支撑座、不能够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不能够有效提高中心火焰分布均匀程度与不能够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分火机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具备均匀分布火焰、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支撑座、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有效提高中心火焰分布均匀程度与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分火机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组件,分布火焰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均匀分布火焰、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支撑座、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有效提高中心火焰分布均匀程度与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分火机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该圆环的外圆直径由顶端值底端呈逐渐增大设置,支撑环的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角梯形形状组成,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呈圆柱体形状设置的空腔的支撑座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通气孔,贯穿支撑座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一通气孔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支撑座顶端的圆环面的内侧开设有呈圆环体形状设置且底端具有圆环形卡接面的第一卡接环,第一卡接环底端的卡接面与开设在分火机构的第三分火板底侧面上边缘且呈圆环体形状设置、顶端具有圆环形卡接面的第二卡接环顶端的卡接面相互卡接;

分火机构包括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分火座,分火座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分火座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分火板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出火口,贯穿第一分火板内部的第一出火口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分火板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第一分火板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分火环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分火环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第一分火环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出火孔,贯穿第一分火环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一出火孔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分火环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一分火环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分火板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出火口,贯穿第二分火板内部的第二出火口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二分火板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第二分火板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分火环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分火环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第二分火环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出火孔,贯穿第二分火环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二出火孔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二分火环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二分火环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三分火板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出火口,贯穿第三分火板内部的第三出火口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三分火板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分火座内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上方开设有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角三角形组成且底面具有圆环形支撑面的支撑槽,支撑槽的支撑面与分火盖的底侧面边缘摩擦连接,分火盖的顶底两侧面中心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开孔,贯穿分火盖内部的第一开孔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的顶侧面中心和底侧面中心,第一开孔的外侧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的矩形形状组成且内部具有空腔、顶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外侧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四出火口,贯穿分火盖内部的第四出火口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的顶侧面边缘和底侧面边缘;

第一固定槽腔体内的底端面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底端具有开口的分火帽底端的圆环面摩擦连接,分火帽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四出火孔,贯穿分火帽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四出火孔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底端上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内侧壁与支撑座的轴向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一,贯穿支撑座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二通气孔一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二通气孔一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二,贯穿支撑座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上方的第二通气孔二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上方和内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上方;

第二通气孔一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三,贯穿支撑座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下方的第二通气孔三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下方和内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分火盖的第一开孔的外侧安装有径向剖面由两个同心圆环组成、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的u型环组成且内部具有空腔、顶端具有开口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底端的圆环面与分火盖顶侧面中心外侧的圆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火盖的顶底两侧面边缘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出火孔,贯穿分火盖内部的第三出火孔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的顶侧面边缘和底侧面边缘。

优选的,所述分火帽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一,贯穿分火帽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一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第五出火孔一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二,贯穿分火帽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二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第五出火孔一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三,贯穿分火帽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三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内侧壁底端的正上方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外侧壁与支撑座的轴向底端正上方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侧面中心与分火机构的分火座的底端摩擦连接;

支撑板的顶底两侧面中心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二开孔,贯穿支撑板内部的第二开孔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顶侧表面中心和底侧表面中心;

第二开孔的周围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三开孔,贯穿支撑板内部的第三开孔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顶侧表和底侧表面,第三开孔的径向剖面直径小于第二开孔的径向剖面直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火盖组件,通过使分火座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一出火口的第一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分火板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均布有第一出火孔的第一分火环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分火环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二出火口的第二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分火板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均布有第二出火孔的第二分火环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分火环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三出火口的第三分火板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采用三个带有分火口的分火板和两个带有分火孔的分火环呈台阶式交错排列,实现均匀分布火焰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组件,分布火焰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2、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的外侧壁底端上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内侧壁与支撑座的轴向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座能够有效地将支撑座固定在燃气灶的面板上,减少支撑座在燃气灶面板上发生位移,影响分火机构的分火效果,实现了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支撑座的技术效果。

3、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一,第二通气孔一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二,第二通气孔一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三,第二通气孔一、第二通气孔二和第二通气孔三能够有效地增加空气中氧气与燃气的接触机率,使得燃气更加充分的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实现了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的技术效果。

4、该火盖组件,通过在分火帽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一,第五出火孔一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二,第五出火孔一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三,第五出火孔一、第五出火孔二和第五出火孔三能够使中心火焰分布的更加均匀,实现了有效提高中心火焰分布均匀程度的技术效果。

5、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内侧壁底端的正上方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侧面中心与分火机构的分火座的底端摩擦连接,支撑板能够有效地防止分火机构在轴向发生位移时向正下方滑落,影响分火机构的分火效果,实现了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分火机构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火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火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分火帽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分火帽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示:1-支撑座,101-固定座,102-第一卡接环,103-第一通气孔,104-第二通气孔一,105-第二通气孔二,106-第二通气孔三;

2-分火机构,201-分火座,202-支撑槽,203-第一分火板,204-第一出火口,205-第一分火环,206-第一出火孔,207-第二分火板,208-第二出火口,209-第二分火环,210-第二出火孔,211-第三分火板,212-第三出火口,213-第二卡接环;

3-分火盖,301-第一开孔,302-第一固定槽,303-第二固定槽,304-第四出火口,305-第三出火孔;

4-分火帽,401-第四出火孔,402-第五出火孔一,403-第五出火孔二,404-第五出火孔三;

5-支撑板,501-第二开孔,502-第三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火盖组件,参见图1和图2,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该圆环的外圆直径由顶端值底端呈逐渐增大设置,支撑环1的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角梯形形状组成,如图4所示,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呈圆柱体形状设置的空腔的支撑座1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通气孔103,贯穿支撑座1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一通气孔103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支撑座1顶端的圆环面的内侧开设有呈圆环体形状设置且底端具有圆环形卡接面的第一卡接环102,第一卡接环102底端的卡接面与开设在分火机构2的第三分火板211底侧面上边缘且呈圆环体形状设置、顶端具有圆环形卡接面的第二卡接环213顶端的卡接面相互卡接;

如图6所示,分火机构2包括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分火座201,分火座201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分火座201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分火板203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分火板203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出火口204,贯穿第一分火板203内部的第一出火口204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分火板203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第一分火板203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分火环20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分火环205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第一分火环205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出火孔206,贯穿第一分火环205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一出火孔206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分火环205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一分火环205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分火板207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分火板207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出火口208,贯穿第二分火板208内部的第二出火口208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二分火板208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第二分火板208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等腰梯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分火环20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分火环209的径向剖面由顶端至底端呈逐渐缩小设置、轴向剖面的顶边边长大于其底边边长,第二分火环209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出火孔210,贯穿第二分火环209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二出火孔210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二分火环209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二分火环209的顶端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分火板211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三分火板211的顶底两侧面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出火口212,贯穿第三分火板211内部的第三出火口212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第三分火板211的顶侧面和底侧面;

分火座201内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上方开设有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角三角形组成且底面具有圆环形支撑面的支撑槽202,支撑槽202的支撑面与分火盖3的底侧面边缘摩擦连接,如图7所示,分火盖3的顶底两侧面中心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开孔301,贯穿分火盖3内部的第一开孔301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3的顶侧面中心和底侧面中心,第一开孔301的外侧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的矩形形状组成且内部具有空腔、顶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固定槽302,第一固定槽302的外侧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平行四边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四出火口304,贯穿分火盖3内部的第四出火口304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3的顶侧面边缘和底侧面边缘;

第一固定槽302腔体内的底端面与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底端具有开口的分火帽4底端的圆环面摩擦连接,如图9所示,分火帽4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四出火孔401,贯穿分火帽4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四出火孔401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4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座1的外侧壁底端上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座101,固定座101的内侧壁与支撑座1的轴向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座1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一104,贯穿支撑座1侧壁上轴向中心的第二通气孔一104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的外侧壁轴向中心和内侧壁轴向中心;

第二通气孔一104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二105,贯穿支撑座1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上方的第二通气孔二105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的外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上方和内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上方;

第二通气孔一104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三106,贯穿支撑座1侧壁上轴向中心的正下方的第二通气孔三106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的外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下方和内侧壁轴向中心的正下方。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分火盖3的第一开孔301的外侧安装有径向剖面由两个同心圆环组成、轴向剖面由两个对称的u型环组成且内部具有空腔、顶端具有开口的第二固定槽303,第二固定槽303底端的圆环面与分火盖3顶侧面中心外侧的圆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火盖3的顶底两侧面边缘上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三出火孔305,贯穿分火盖3内部的第三出火孔305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盖3的顶侧面边缘和底侧面边缘。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分火帽4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一402,贯穿分火帽4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一402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4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第五出火孔一402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二403,贯穿分火帽4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二403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4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第五出火孔一402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三404,贯穿分火帽4侧壁顶端的正下方的第五出火孔三404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分火帽4的外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和内侧壁顶端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1内侧壁底端的正上方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外侧壁与支撑座1的轴向底端正上方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5的顶侧面中心与分火机构2的分火座201的底端摩擦连接;

如图11所示,支撑板5的顶底两侧面中心开设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二开孔501,贯穿支撑板5内部的第二开孔501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板5的顶侧表面中心和底侧表面中心;

第二开孔501的周围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三开孔502,贯穿支撑板5内部的第三开孔502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设置在支撑板5的顶侧表和底侧表面,第三开孔502的径向剖面直径小于第二开孔501的径向剖面直径。

综上所述,该火盖组件,通过使分火座201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一出火口204的第一分火板203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分火板203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均布有第一出火孔206的第一分火环20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分火环205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二出火口208的第二分火板207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分火板208顶端的外侧边缘与均布有第二出火孔210的第二分火环20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分火环209的顶端与均布有第三出火口212的第三分火板211底端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采用三个带有分火口的分火板和两个带有分火孔的分火环呈台阶式交错排列,实现均匀分布火焰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组件,分布火焰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1的外侧壁底端上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环形形状设置且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座101,固定座101的内侧壁与支撑座1的轴向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座101能够有效地将支撑座1固定在燃气灶的面板上,减少支撑座1在燃气灶面板上发生位移,影响分火机构2的分火效果,实现了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支撑座1的技术效果。

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1的侧壁上轴向中心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一104,第二通气孔一104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二105,第二通气孔一104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通气孔三106,第二通气孔一104、第二通气孔二105和第二通气孔三106能够有效地增加空气中氧气与燃气的接触机率,使得燃气更加充分的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实现了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的技术效果。

该火盖组件,通过在分火帽4的侧壁顶端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一402,第五出火孔一402的正上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二403,第五出火孔一402的正下方均布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两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五出火孔三404,第五出火孔一402、第五出火孔二403和第五出火孔三404能够使中心火焰分布的更加均匀,实现了有效提高中心火焰分布均匀程度的技术效果。

该火盖组件,通过在支撑座1内侧壁底端的正上方安装有径向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轴向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侧面中心与分火机构2的分火座201的底端摩擦连接,支撑板5能够有效地防止分火机构2在轴向发生位移时向正下方滑落,影响分火机构2的分火效果,实现了牢固固定火盖组件的分火机构2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