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点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574发布日期:2019-04-09 22:2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点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点烟器。



背景技术:

电热式点烟器在本领域也常简称为点烟器,其结构一般包括壳体、电池、电热件(电热片或电热丝)和点火开关,其利用电热单元的通电发热原理实现点烟动作。由于电热式点烟器可以利用电池循环充电使用,无需灌装燃气,使用时更清洁卫生,且消除了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为市场消费者(尤其是抽烟人群)所接受。

但是,对于市场上的电热式点烟器来说,具有以下缺陷:

(1)一般设置有LED灯,并简单地通过LED灯的亮灭来表示点烟器的开闭,但是,对于新用户来说,无法明确的了解LED灯所代表的含义,容易造成用户的理解出现混淆。

(2) 电热件和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且电热件为较易损坏的组件,而损坏之后难以更换,故消费者往往选择重新购买,一方面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随意丢弃的点烟器也给环境带来污染。

(3)其电热件在点烟使用过程中,由于烟头碰撞冲击下,非常容易被断裂,从而导致其点烟寿命较短。另外,电热件在点烟过程中,电热件中部区域为高温发热区,而电热件的周缘区域为相对低温区,香烟在点烟产生的烟油在高温发热区被燃烧干净,而香烟在点烟产生的烟油在电热片的周缘区域聚集,从而产生大量污垢,因此,导致点热件的周缘区域在视觉上非常不干净,影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点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点烟器,包括壳体、电池、电热单元和点火开关,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电池及电热单元的安装腔,所述的点火开关位于壳体外壁控制电池与电热单元的电连接通断,所述的点火开关为光电感应控制开关,该光电感应控制开关包括光线发射端、光线接收端和半透明盖板,所述的壳体的外壁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光线发射端、光线接收端安装于容纳腔内,所述的半透明盖板将该容纳腔封闭,所述的半透明盖板为在手指阻挡时形成将光线发射端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光线接收端的反光构件;所述的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由电池供电的发光组件,所述的发光组件与半透明盖板之间设置有遮光板,该遮光板于发光组件的出光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从外界可观察的图案镂空孔;所述的壳体与电热单元对应设置有将安装腔与外界联通的安装口,所述的电热单元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可限位于安装口或连同电热单元从安装口抽出;所述的电热单元还包括有点火窗及电热件,所述的电热件设置于点火窗的内周,所述的点火窗相对于电热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热件保护圈片,该电热件保护圈片与电热件绝缘间隔设置,电热件中心为高温发热区,且该电热件的高温发热区相对于电热件保护圈片外露区域构成电热件的点烟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开关采用光电感应开关,光线发射端用于发射光线,光线接收端用于接收光线,当手指触摸板半透明盖板时,光线发射端发出的发射光线由半透明盖板反射至光线接收端,使得电池与电热单元之间导通;当半透明盖板无手指阻挡时,则光线接收端不会接收到光线,电池与电热单元之间断开。具有结构形式合理、控制方式新颖的优点,且相对传统的按键开关来说,触摸手感好,节约空间,没有任何机械部件,不会磨损,可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另外,遮光板开设有图案镂空孔,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只能从图案镂空孔穿过,使得光线在经过图案镂空孔后能形成图案,方便用户观察。另外,电热单元利用其安装座可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对于电热单元的维修,由于电热单元内的电热件属于消耗品,且较易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该问题将电热单元与壳体设置为可拆卸,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及更换工作,避免电热件损坏之后难以更换,以致丢弃点烟器造成的浪费。另外,还设置有电热件保护圈以保护电热件,在用户进行点烟动作时,香烟头部插向电热件的冲击力被电热件保护圈片所缓冲和接受,从而能够减少香烟头部直接对电热件的冲击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热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电热件保护圈片的设置,使得香烟头部只能与电热件的高温高热区接触,烟油直接被燃尽,从而能够使得电热件看起来美观清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容纳腔与所述的安装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热单元的安装座脱出于安装口时,容纳腔会暴露于外界,此时,能方便用户对容纳腔内点火开关的维修工作。避免了点火开关故障后,需要将壳体整个拆开的复杂操作,能大幅简化维修的前期步骤,节约时间,降低维修风险。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可隔绝光线的间隔围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界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容易产生晃动导致光线发射端出射光角度或光线接收端的接收范围出现偏移,此时,容易造成点火开关的误触发。间隔围挡的设置,能阻挡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相互之间的靠近,且能使光线发射端发出的光线不会轻易被光线接收端所接收到,避免了点火开关的误触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由电池供电的单片机,所述的电热单元、点火开关及发光组件设置于电路板,并分别与电池及单片机的使能端电连接,所述的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所述的第一发光件用于指示点火开关的位置,所述的第二发光件用于指示电池的剩余电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片机的设置,可简化外围的电子元件,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第一发光件用于指示点火开关的位置,第二发光件用于指示电池的剩余电量,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单独控制,互不干扰,能充分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发光件包括有四个指示灯,分别为电量0指示灯、电量25%指示灯、电量75%指示灯和电量100%指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用户实时了解本点烟器内电池的剩余电量,避免正常使用时,突然出现电量不足的状况,方便用户管理电池的剩余电量,对用户的出行计划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座与安装腔阻尼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座与安装腔的阻尼配合进行固定,无需外部元件进行固定,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点火窗的内周为光滑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引导作用,当用户将香烟头部插向点火窗插歪时,能通过点火窗内周的光滑曲面将香烟头引导到电热片,方便用户点燃香烟头,更加人性化且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的壳体的外壁靠近安装口的位置铰接设置有用于盖设电热单元的头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盖的设置,用于保护电热单元。电热单元暴露于外界,容易被刮伤、碰触甚至导致损失。为此设置有头盖,当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转动头盖并盖住电热单元以保护电热单元;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点燃香烟头的,反方向转动头盖,使电热单元暴露出来即可;点烟完毕后重新将头盖盖住电热单元,操作方便,且能很好起到保护电热单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去掉头盖时的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中:1、壳体;10、容纳腔;101、安装口;2、头盖;3、电热单元;31、安装座;32、点火窗;33、电热件;34、电热件保护圈片;4、点火开关;41、光线发射端;42、光线接收端;43、半透明盖板;5、遮光板;51、图案镂空孔;6、间隔围挡;7、电路板;71、发光组件;72、单片机;73、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和图5,一种新型点烟器,包括壳体1、电池73、电热单元3和点火开关4,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电池73及电热单元3的安装腔,点火开关4位于壳体1外壁控制电池73与电热单元3的电连接通断,容纳腔10内设置有电路板7(参考图3),电路板7上设置有由电池73供电的单片机72,电热单元3及发光组件71设置于电路板7,并分别与单片机72的使能端电连接,电池73为电热单元3、点火开关4及单片机72供电,单片机72的使能端的连接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可通过导线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另外,发光组件71包括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第一发光件用于指示点火开关4的位置,第二发光件用于指示电池73的剩余电量,其检测电池73的剩余电量的方式可通过采用电阻串联分压的方式来检测,为电子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多加阐述。具体的,第二发光件包括有四个指示灯,分别为电量0指示灯、电量25%指示灯、电量75%指示灯和电量100%指示灯,依次间隔排列。

参考图3,点火开关4为光电感应控制开关,该光电感应控制开关包括光线发射端41、光线接收端42和半透明盖板43,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容纳腔10,该容纳腔10位于壳体1的上半部分,光线发射端41、光线接收端42安装于容纳腔10内,光线发射端41和光线接收端42之间固定设置有可隔绝光线的间隔围挡6,半透明盖板43将该容纳腔10封闭,半透明盖板43为在手指阻挡时形成将光线发射端41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光线接收端42的反光构件。光线发射端41用于发射光线,光线接收端42用于接收光线,当手指触摸板半透明盖板43时,光线发射端41发出的发射光线由半透明盖板43反射至光线接收端42,则电热单元3导通工作;当半透明盖板43无手指阻挡时,光线接收端42不会接收到光线,则电热单元3未导通。

另外,容纳腔10内固定设置有由电池73供电的发光组件71,发光组件71固定设置于电路板7上,电路板7位于半透明盖板43的内侧,发光组件71与半透明盖板43之间设置有遮光板5,且三者呈三明治结构,半透明盖板4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出的定位柱,电路板7上固定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柱可插入至定位孔实现卡配,将半透明盖板43固定于电路板7上,防止半透明盖板43的脱离。另外,遮光板5于发光组件71的出光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从外界可观察的图案镂空孔51。

参考图4,壳体1与电热单元3对应设置有将安装腔与外界联通的安装口101,安装口101位于壳体1的顶部并与安装口101相连通。电热单元3包括安装座31,安装座31可限位于安装口101或连同电热单元3从安装口101抽出,安装座31与安装腔通过阻尼配合的方式固定。

另外,电热单元3还包括有点火窗32及电热件33,电热件33设置于点火窗32的内周,点火窗32相对于电热件3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热件保护圈片34,该电热件保护圈片34与电热件33绝缘间隔设置,电热件33中心为高温发热区,且该电热件33的高温发热区相对于电热件保护圈片34外露区域构成电热件33的点烟区。优选的,点火窗32的内周为光滑曲面,方便烟头插入至点烟区。另外,壳体1的外壁靠近安装口101的位置铰接设置有用于盖设电热单元3的头盖2,用于保护电热单元。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