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701发布日期:2019-05-17 19:56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煤粉燃烧器精确均匀配风的二次风箱,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属于电力及动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国内燃煤电厂均实施了NOx控制技术改造,采用的主流技术路线为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通过采用分级配风等举措虽可有效降低NOx的生成。采用空气分级燃烧后炉内燃烧组织对燃烧器配风更加敏感,需要对燃烧器进行精确均匀培风。

而现有的二次风箱不能满足燃烧器配风需求。

现有的二次风箱采用静压大风箱形式,对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而言,不能满足其燃烧器配风需求。该二次风箱存在以下问题及缺点:

(1)采用大风箱配风时,由于阻力分配,靠近风箱两端进风口处的燃烧器进风较多,而靠近风箱中间的燃烧器进风少,使得各个燃烧器之间配风不均匀,影响炉膛燃烧组织。

(2)对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而言,旋流燃烧器的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配风处于一个静压风箱中,若是调整其中一个的风量,将会对另一个造成影响。

(3)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燃烧器外二次风没有风量调节风门,调整风量需要通过调节旋流叶片角度,而调整叶片角度将会对燃烧器回流区的形状和大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燃烧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分别进行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调节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该二次风箱中间沿送风方向设有隔板,将二次风箱分隔为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两部分;所述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内二次风箱调节门;所述外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外二次风箱调节门。

通过对二次风箱分隔,分别对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进行调节,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上分别设有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和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风箱导流板。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内分别设有内二次风叶片和外二次风叶片。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和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分别设于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中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将原二次风大风箱分成两层,形成两个独立配风的风箱,实现了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的单独调节,避免了在一个风箱内相互调整的干扰;

2、在内、外二次风箱上设置静压测量装置,通过调节门使得燃烧器内外二次方风入口静压相同;

3、在风箱入口处设置导流板将二次方导流向风箱中间处,使得风箱风量分配合理,各个燃烧器配风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1,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二次风箱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由内二次风箱1、外二次风箱2、内二次风箱调节门3、外二次风箱调节门4、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5、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6、外二次风叶片7、内二次风叶片8、风箱导流板9、风箱隔板10组成。风箱隔板10将原二次风大风箱分成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5、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6分别布置在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上。导流板9分别布置在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的进风口处。

其中,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和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采用罗斯蒙特压力变送器等现有风箱静压测量装置测量。

二次风分别由内二次风箱调节门3和外二次风箱调节门4进入内二次风箱1和外二次风箱2,通过设置在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上的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6、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5进行风量测试,由控制器控制内二次风箱调节门3和外二次风箱调节门4开度调节使得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静压相等。由于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分开配风,调整外二次风时,不会影响内二次风的配风。同时在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的进口处设置有风箱导流板9,导流板9可将二次风导流向内二次风箱1与外二次风箱2中间,使得风箱内各个燃烧器的风量分配均匀。

上述实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仅限制于该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在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修改或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