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混合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3286发布日期:2019-07-03 04:0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混合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混合箱。



背景技术:

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一种低氮技术,被广泛用用于锅炉系统中,它是在锅炉尾部抽取一部分烟气直接送入锅炉内,或与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烟气再循环技术通过将烟气的燃烧产物加入到燃烧区域内,能够降低燃烧温度,同时加入的烟气降低了氧气的分压,这将减弱氧气与氮气生成热力型NOx的过程,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研究表明,外部烟气再循环将减少70%的NOx生成。

然而,燃气锅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当烟气温度和空气温度都比较低时,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温度可能会低于水蒸气的露点温度,导致冷凝水析出,若不除去冷凝水,冷凝水会进入锅炉,严重影响火焰的稳定燃烧,另外,冷凝水也会对风机等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当利用烟气再循环技术且烟气循环率较高、含湿量高、烟气温度低时,要考虑冷凝水对锅炉内燃气燃烧和装置的影响。

市场现有的部分混合箱中,由于气体混合不均匀导致噪音大、排水效率不高,或混合箱内部结构复杂、风机功率低,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混合箱,能够在锅炉系统有效排放氮氧化物的同时使烟气中析出的冷凝水及时排出,确保火焰燃烧稳定。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强混合箱,所述强混合箱包括箱体、空气进气管道、烟气进气管道、混合装置、混合气排气管道以及排水管道;其中,

所述箱体用于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管道、所述烟气进气管道、混合气排气管道和排水管道;

所述空气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所述烟气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空气进气管道同侧或不同侧;

所述混合装置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混合气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所述排水管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烟气进气管道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或顶部。

优选的,所述空气进气管道安装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或底部。

优选的,所述空气进气管道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内增设有电机,用于控制置于所述混合装置内的旋转部件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为流线型。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混合箱内部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空气和烟气充分混合;

2、能够使空气和烟气的混合气中析出的冷凝水排出,保证了火焰的稳定燃烧和避免了对锅炉设备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空气进口管道;3、烟气进口管道;4、混合装置;5、混合气排气管道;6、排水管道;

图2为空气与烟气以顺流方式进入强混合箱的示意图;

图3为空气与烟气以逆流方式进入混合箱的示意图;

图4为空气与烟气以一定角度进入混合箱的示意图;

图5为旋转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混合箱,所述强混合箱包括箱体1、空气进气管道2、烟气进气管道3、混合装置4、混合气排气管道5以及排水管道6;其中,

所述箱体1用于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管道2、所述烟气进气管道3、混合气排气管道5和排水管道6;

所述空气进气管道2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

所述烟气进气管道3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且与所述空气进气管道2同侧或不同侧;

所述混合装置4置于所述箱体1内;

所述混合气排气管道5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

所述排水管道6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空气和烟气分别通过空气进气管道2和烟气进气管道3导入箱体1,且在混合装置4的作用下形成混合气,当混合气的温度低于水的露点温度时,混合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冷凝水析出,析出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箱体1内壁汇集进入排水管道6排出,混合气则由混合气排气管道5排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排水效率高达95%,能大幅度减少进入风机的冷凝水,降低冷凝水对风机等设备的腐蚀,且减小对锅炉内燃烧的影响。

为了加强空气与烟气在混合箱内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空气与烟气进入混合箱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具体如图2-图4所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安装于箱体1侧壁的烟气进气管道3改为安装至箱体1顶部,此时,烟气进气管道3与空气进气管道2平行,进入箱体1的烟气与空气混合时间长,具有混合更加均匀的优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图2中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空气进气管道2改为安装至箱体1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进气管道2与排水管道6平行设置,烟气经混合装置4带动旋转,并在下行过程中与空气混合,具有混合阻力小的优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图2中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空气进气管道2改为安装至箱体1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进气管道2与烟气进气管道3和排水管道6均垂直,空气会以较大的速度进入箱体1撞击烟气以加强混合,再经混合装置4进行二次混合,从而确保混合更加均匀,利于冷凝水充分析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4内增设有电机,用于控制置于所述混合装置内的旋转部件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在混合装置4内增设电机带动旋转部件旋转,目的在于促进空气与烟气混合的更加均匀,使得混合气中的冷凝水更易析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旋转部件设计为流线型。

在本实施例中,当气体随旋转部件的带动向下旋转流动时,气体可以平滑的沿流线曲面流过旋转部件,大大减小了气体与旋转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部为圆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底部设计为圆弧形,能够使得析出的冷凝水顺着箱体内壁快速汇集,并通过排水管道排出,能够减少对火焰稳定燃烧的影响程度。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再循环烟气锅炉内冷凝水对设备和燃烧的影响,通过对混合箱内部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空气和循环烟气充分混合,提高排水效率,使锅炉系统可以在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保证火焰稳定燃烧,解决了烟气中冷凝水造成燃烧不稳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排水效率高、噪音小等特点,适用于烟气循环率高、烟气温度低、含湿量高的锅炉系统。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