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7967发布日期:2019-09-03 22:1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燃煤电站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有超过90%的燃煤电厂安装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该技术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此系统分为带有或不带有烟气再热器(ggh)两种,ggh主要用于加热脱硫后净烟气,由于其运行环境恶劣,容易发生腐蚀和堵灰现象,以致故障频发,所以新建机组大多不再装设ggh装置,原有的系统也已经取消ggh装置。没有ggh的wfgd系统,因于无烟气再热措施,排烟温度降低,饱和湿烟气排出后难以有效抬升、扩散,烟气中携带的石膏浆液聚集在烟囱附近,落地形成“石膏雨”,不仅严重影响电厂周边环境,甚至腐蚀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通过提高烟囱出口烟温,从而避免“石膏雨”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和热二次风加热系统;所述烟气系统包括通过热一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依次相互首尾连接的锅炉、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脱硫塔和烟囱外筒;所述热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空气预热器侧面的一次风机及二次风机,及设置在连接空气预热器与烟囱外筒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上的调节阀门及锅炉侧关断闸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进入烟囱外筒内的位置为烟囱外筒高度的1/2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烟囱内筒,所述烟囱内筒与烟囱外筒之间的囱体上均匀设置有散热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烟囱内筒与烟囱外筒之间的囱体上设置散热孔的个数为6-10个。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入烟囱外筒与烟囱内筒之间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的末端设置有垂直向上的弯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入烟囱外筒与烟囱内筒之间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为两股,两股热风管道关于烟囱外筒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用来加热烟囱的热二次风是来自通过高温烟气加热的空预器,没有引用外来热源,减少了其他能耗,达到节能目的,同时消除了“石膏雨”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充分利用电厂设备本身的裕量,技术风险较小,工程投资额较小,易于安装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进入烟囱外筒内的位置为烟囱外筒高度的1/2处,合理的高度设置使得热二次风道的热风回流到烟囱内得到充分利用并能得到期望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烟囱设置有烟囱外筒与烟囱内筒,烟囱内筒与烟囱外筒之间的囱体上设置散热孔的个数为6-10个,且进入烟囱外筒与烟囱内筒之间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为两股,两股热风管道关于烟囱外筒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如此优化的结构布局使得自身的一次高温烟气回流的二次热风能均匀有效的对烟囱内烟气温度,避免后续石膏雨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其中,1、锅炉,2、空气预热器,3、一次风机,4、二次风机,5、除尘器,6、脱硫塔,7、烟囱外筒,8、烟囱内筒,9、调节阀门,10、锅炉侧关断闸板,11、热风管道,1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提高烟囱出口烟温,从而避免“石膏雨”的产生。下面是具体的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和热二次风加热系统;所述烟气系统包括通过热一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依次相互首尾连接的锅炉1、空气预热器2、除尘器5、脱硫塔6和烟囱外筒7;所述热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空气预热器2侧面的一次风机3及二次风机4,及设置在连接空气预热器2与烟囱外筒7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上的调节阀门9及锅炉侧关断闸板10。

进一步地,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进入烟囱外筒7内的位置为烟囱外筒7高度的1/2处。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烟囱类型为钢内筒套筒式烟囱,烟囱高度为210米。从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内抽取的热风温度为360℃,热风流量为10%。为保证烟囱外壁的温度场能够实现均匀分布,热风通过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进入烟囱外筒7内的入口高度为96米。

进一步地,如附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还包括烟囱内筒8,所述烟囱内筒8与烟囱外筒7之间的囱体上均匀设置有散热孔12。

烟囱内筒8与烟囱外筒7之间的囱体上设置散热孔12的个数为6-10个。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烟囱顶部热风散热孔12的数量为8个,直径0.76米,距烟囱外筒7的外壁0.12米;这样设置既能保证热风能够很好加热内筒中的烟气,又能将加热烟囱后的热风及时排出去。

进一步地,如附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进入烟囱外筒7与烟囱内筒8之间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的末端设置有垂直向上的弯头。进入烟囱外筒7与烟囱内筒8之间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为两股,两股热风管道11关于烟囱外筒8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综上,从热二次风道中抽取的热风通过热风管道11进入烟囱外筒7与烟囱内筒8之间散热孔12的烟气,通过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11上的调节阀门9控制进入烟囱中的热风流量,以实现有效提高烟囱出口烟温,避免后续石膏雨的出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属于燃煤电站发电系统技术领域。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和热二次风加热系统;所述烟气系统包括通过热一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依次相互首尾连接的锅炉、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脱硫塔和烟囱外筒;所述热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空气预热器侧面的一次风机及二次风机,及设置在连接空气预热器与烟囱外筒的热二次风道的热风管道上的调节阀门及锅炉侧关断闸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二次风加热烟囱防止石膏雨系统,通过提高烟囱出口烟温,从而避免“石膏雨”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辉;李双江;谢英柏;范晓颖;闫占良;李青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19.09.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