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1251发布日期:2020-03-31 11:0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



背景技术:

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外径多为1000~3000mm,在运转过程中,内通蒸汽将输送的纸张烘干烫光。烘缸的加热通过直线型的燃烧器来完成,加热要求沿着轴向火力均匀。对于直排式换热器来说如何保证整排火嘴正常燃烧非常重要。火嘴往往从一侧点火,然后引燃整排,但是越远离点火位置的火嘴就越容易熄火,如果火苗熄灭,那就会导致火力不均,影响纸张干燥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能够确保整排火嘴正常燃烧。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包括中空的方管,所述方管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方管的长面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火嘴,第一个火嘴和最后一个火嘴上均设有点火器和火焰信号感应针。

具体的,所述点火器包括正极针和负极针,所述火焰信号感应针的顶端位于正极针和负极针之间。

具体的,所述方管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孔板,所述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所述孔板将方管的内部隔成连通进气口的下腔和连通所有火嘴的上腔。

具体的,所述方管的两端设有吊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燃烧器能够让燃气和助燃气体混合后在整排的火嘴上正常燃烧,确保完成线形燃烧范围上的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孔板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方管,1a-下腔,1b-上腔,11-进气口,12、12a、12b-火嘴,13-孔板,131-通气孔,14-吊耳;

2-点火器,21-正极针,22-负极针;

3-火焰信号感应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烘缸内预混式火排燃烧器,包括中空的方管1,方管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1,另一端封闭,方管1的长面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火嘴12,第一个火嘴12a和最后一个火嘴12b上均设有点火器2和火焰信号感应针3。工作时,燃气与助燃气体的混合气从进气口11进入方管1然后顺着方管1一直往前输送,并从各个火嘴12逸出,在火焰信号感应针3没有感应到火焰的时候,点火器2会不断释放电火花直到火嘴12a、12b都被点燃,而在任意一端的火嘴12a、12b点燃后,火焰会引燃相邻火嘴12的混合气,这样就会将整排火嘴12点燃。若任意一端的火嘴12a、12b上的火焰熄灭,火焰信号感应针3就会感应到信息,继而让点火器2再次尝试将火嘴12点燃,这样就能及时让燃烧状态恢复正常,确保完成线形燃烧范围上的均匀加热。

如图2和图3所示,点火器2包括正极针21和负极针22,火焰信号感应针3的顶端位于正极针21和负极针22之间。火焰信号感应针3位于点火的中心位置,这样对是否有火焰更加敏感。

如图4和图5所示,方管1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孔板13,孔板1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131,孔板13将方管1的内部隔成连通进气口的下腔1a和连通所有火嘴12的上腔1b。混合气在进入进气口11后只能透过孔板13才能从火嘴12喷出,因为通气孔131会对气体产生阻力,所以更多的混合气会沿着下腔1a往前部输送,直到压力均匀,此时混合气就会以均匀的流速往火嘴12扩散,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火嘴处都有足量的混合气提供燃烧所需,从根本上减少熄火概率。

如图1所示,方管1的两端设有吊耳14。吊耳14用来将方管1固定于烘缸内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