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439发布日期:2019-11-05 22:01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



背景技术:

岱庄煤矿热电厂#2锅炉是四川锅炉厂生产的CG—75/5.3—MX9型中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根据矿井煤质的特点,设计燃料为洗矸、洗中煤,燃烧床布风装置采用“7”字型大孔径定向风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锅炉燃烧状况不断恶化,燃料燃烧不完全,经化验,灰渣中可燃物含量达30%以上,锅炉运行时,烟气含氧量在15%以上,超标严重,直接影响了锅炉的经济运行。停炉检查发现风帽磨损非常严重,80%以上的风帽被磨透,风室内漏渣厚达400mm,严重的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同时,造成了材料和人工的较大浪费。

根据锅炉布风板的形式和面积,通过计算风帽小孔的流化风速和流化风量,由四川锅炉厂提出技术变更,将原有的“7”字型大孔径定向风帽改变为三排水平共24孔布置的“条形”风帽,经过半年的运行,发现风帽磨损依然比较严重,并且流化质量不是很好,有大颗粒沉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通过改造风帽的小孔的结构,避免风帽小孔对吹现象,降低小孔的堵塞率,使锅炉布风均匀,达到运行调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所述锅炉风帽包括风帽顶部、风帽筒和风帽套管,风帽筒壁上设置有条形风帽孔,所述条形风帽孔共三排,每排条形风帽孔均沿风帽筒侧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条形风帽孔由风帽筒内而外的向下倾斜布置,其倾斜角度为15°~24°,且所述条形风帽孔的直径由内而外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风帽孔最内侧的直径为5.5mm-6mm,最外侧的直径为6mm-6.5mm。

进一步的,每排条形风帽孔间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风帽材质为ZG8Cr26Ni4Mn3N。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通过改造条形风帽孔的小孔角度,避免了风帽孔对吹的现象,降低了风帽孔的堵塞率,使锅炉布风均匀,达到运行调整要求,锅炉流化质量大大改善,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延长了锅炉的运行周期,仅改善锅炉流化质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据统计,每年可节约燃煤1000余吨,节约燃料费用约50万元;2、节约材料费用:实施前,每年都需要更换一次风帽,改造后,两年更换一次风帽(2#锅炉风帽数量为700个,每个风帽价格为70元),年可节约风帽费用:700×70=4.9万元。每年共计产生效益54.9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所述锅炉风帽包括风帽顶部1、风帽筒2和风帽套管3,风帽筒2壁上设置有条形风帽孔4,所述条形风帽孔4共三排,每排条形风帽孔3均沿风帽筒2侧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条形风帽孔4由风帽筒2内而外的向下倾斜布置,其倾斜角度为15°,增强了流化床床料的扰动性,使床料得到了充分的混合,减少了因小孔对吹造成的小孔堵塞,保证了风帽小孔的畅通性,确保了床料的流化效果,另外,所述条形风帽孔的直径由内而外逐渐增大,最内侧的直径为6mm,最外侧的直径为6.5mm。该设计,进一步保证了风帽小孔的畅通性,确保了床料的硫化效果,且每排条形风帽孔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风帽材质为ZG8Cr26Ni4Mn3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