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0015发布日期:2020-10-28 11:3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化行业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煤焦化行业,焦油蒸馏装置的尾气分四类:第一类为丙类产品尾气,如原料焦油槽、酚油槽、洗油槽、蒽油槽、沥青槽等产生的尾气;第二类为乙类产品尾气,如工业萘槽、高温的改质沥青槽、煤油槽等产生的尾气;第三类为甲类产品尾气,如轻油槽等产生的尾气;第四类为热缩聚反应尾气,如改质沥青反应釜冷却后的尾气,为不凝性可燃气体,经现场测试,该尾气的热值比煤气的热值还要高。

吸收法加焚烧法是国家倡导的最新的尾气处理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唯一投产的采用吸收法加焚烧法处理焦油蒸馏装置尾气工艺,是把所有以上四类尾气全部合并在一起经洗油洗涤吸收后送焚烧炉焚烧,并且所有贮槽全部没有氮封;尾气本身含有大量的空气,这种焚烧工艺虽然可以减少大量的助燃空气,节省燃料,但也有一定风险,焚烧前的吸收法并不能全部除掉尾气当中的可燃物质,特别是第四类为不凝性可燃气体,空气和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着回火的风险,实践证明,事实上确实也发生过回火事故。

现有的吸收法加焚烧法尾气处理工艺基本上都采用贮槽加氮封,尾气经洗涤后全部送去焚烧炉焚烧的方法,均没有针对尾气的属性进行分别处理。尾气量特别大,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氮气资源,也耗费了大量的燃气。由于贮槽都配有呼吸阀,呼吸阀对贮槽来说相当于安全阀,是不可缺少的。实践中,在许多极端的情况下,由于氮气补充的不及时,经常发生大量空气补入的情况,回火风险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针对尾气属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既利用了尾气中的可燃气体,同时又减少了尾气处理的数量,降低了风险隐患,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包括丙类产品贮槽、丙类产品吸收系统、甲乙类产品吸收系统、温度记录调节仪表、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流量记录调节仪表、压力记录调节仪表、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呼吸阀、压力调节阀、甲乙类产品贮槽、含氧分析仪表、空气风机、尾气焚烧炉、流量调节阀、电磁阀、压力调节阀a、氮气自立式调节阀和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类产品贮槽通过压力调节阀与丙类产品吸附系统连接,丙类产品吸附系统接入设有空气风机和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且与尾气焚烧炉连接的空气管道上,位置位于空气风机和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之间;所述压力记录调节仪表设置在压力调节阀前管道上并与压力调节阀连锁控制;

所述甲乙类产品贮槽连接压力调节阀a和电磁阀后与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连接,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与尾气焚烧炉连接;所述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设置在压力调节阀a前管道上并与压力调节阀a连锁控制;所述含氧分析仪表设置在压力调节阀a与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并与电磁阀连锁控制;所述氮气自立式调节阀和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并联连接后与甲乙类产品贮槽连接;

所述热缩聚反应尾气接入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且与尾气焚烧炉连接的煤气管道上,位置位于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之间;所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设置在尾气焚烧炉上;

所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与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之间连锁控制;所述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与空气风机连锁控制;所述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与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之间用数据线连接;

所述丙类产品贮槽和甲乙类产品贮槽上均设有呼吸阀。

工作原理包括如下步骤:

1)丙类产品尾气处理:由于丙类产品液体操作温度达不到闪点,释放的尾气不属于爆炸性气体,这类贮槽采用自然呼吸而没有采用氮封,丙类产品贮槽的操作压力控制范围为-0.2~0.4kpa,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显示小于-0.2kpa时通过呼吸阀吸入空气,大于0.4kpa时,开启并通过压力调节阀排出多余的丙类产品尾气,送到丙类产品吸附系统处理,洗净后的丙类产品尾气其成分基本就是空气和少量的丙类气体,以空气的身份送到尾气焚烧炉焚烧,由于这部分尾气占焦油蒸馏尾气的80%以上,这就大大地减少了进入焚烧炉需要焚烧处理的尾气总量;

2)甲乙类产品尾气处理:甲乙类产品贮槽的操作压力控制范围为-0.2~0.4kpa,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显示<0kpa时开启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补入氮气、<-0.1kpa时再开启氮气自立式调节阀补入氮气、<-0.2kpa时通过呼吸阀吸入空气;

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显示>0.4kpa时开启并通过压力调节阀a排出多余的甲乙类产品尾气,且当含氧分析仪表显示<0.5%时开启电磁阀,将排出的甲乙类产品尾气送到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处理,洗净后的甲乙类产品尾气以需要净化的尾气身份送到尾气焚烧炉焚烧,而不会发生回火现象;

3)热缩聚反应尾气处理:不凝性可燃气体,即改质沥青冷却后尾气,并入燃气,即煤气管道,以燃气的身份直接送入焚烧炉焚烧,可以节省大量的煤气;

4)尾气焚烧炉是通过燃烧在炉膛产生的高温焚烧或分解尾气当中的有害成分,尾气焚烧炉在操作过程中,涉及三股物料气体:煤气、助燃空气和需要净化的尾气,优先燃烧通入的热缩聚反应尾气即不凝性可燃气体,炉膛温度控制在900~1000℃,以确保净化尾气当中有害物质的焚烧与分解,当温度记录调节仪表显示<900℃时,开启流量调节阀通入煤气并逐渐增加煤气量,直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显示≦1000℃时为止;通入热缩聚反应尾气和煤气的同时,启动空气风机,优先通入并入的丙类产品尾气,基本上就是空气,通过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控制,通入尾气焚烧炉的热缩聚反应尾气+煤气的流量与丙类产品尾气+空气的流量的比例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尾气属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既利用了尾气中的可燃气体,同时又减少了尾气处理的数量,降低了风险隐患,降低了运行成本;

2)丙类产品尾气经吸收法处理后,基本上就是空气加少量丙类气体,完全可以以空气的身份并入助燃空气,由于这部分尾气占焦油蒸馏装置尾气总量的80%以上,可以减少大量的尾气的数量;

3)甲乙类产品尾气,属于爆炸性气体,为了安全,全部采用氮封,合并尾气经吸收法处理后,基本上就是氮气和少量的甲乙类气体和丙类气体,以需要净化的尾气身份进入焚烧炉,由于没有空气的混入,没有产生回火的风险;

4)热缩聚反应尾气即不凝性可燃气体,并入燃气管道,以燃气的身份送入尾气焚烧炉,可以节省大量的煤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丙类产品贮槽2-丙类产品吸收系统3-甲乙类产品吸收系统4-温度记录调节仪表5-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流量记录调节仪表7-压力记录调节仪表8-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9-呼吸阀10-压力调节阀11-甲乙类产品贮槽12-含氧分析仪表13-空气风机14-尾气焚烧炉15-流量调节阀16-电磁阀17-压力调节阀a18-氮气自立式调节阀19-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20-热缩聚反应尾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焦油蒸馏尾气焚烧装置,包括丙类产品贮槽1、丙类产品吸收系统2、甲乙类产品吸收系统3、温度记录调节仪表4、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压力记录调节仪表7、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8、呼吸阀9、压力调节阀10、甲乙类产品贮槽11、含氧分析仪表12、空气风机13、尾气焚烧炉14、流量调节阀15、电磁阀16、压力调节阀a17、氮气自立式调节阀18和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19,所述丙类产品贮槽1通过压力调节阀10与丙类产品吸附系统2连接,丙类产品吸附系统2接入设有空气风机13和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且与尾气焚烧炉14连接的空气管道上,位置位于空气风机13和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之间;所述压力记录调节仪表7设置在压力调节阀10前管道上并与压力调节阀10连锁控制;

所述甲乙类产品贮槽11连接压力调节阀a17和电磁阀16后与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3连接,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3与尾气焚烧炉14连接;所述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8设置在压力调节阀a17前的管道上并与压力调节阀a17连锁控制;所述含氧分析仪表12设置在压力调节阀a17与电磁阀16之间的管道上并与电磁阀16连锁控制;所述氮气自立式调节阀18和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19并联连接后与甲乙类产品贮槽11连接;

所述热缩聚反应尾气20接入设有流量调节阀15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且与尾气焚烧炉14连接的煤气管道上,位置位于流量调节阀15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之间;所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4设置在尾气焚烧炉14上;

所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4与流量调节阀15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之间连锁控制;所述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与空气风机13连锁控制;所述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与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之间用数据线连接,可传递对比共享数据;

所述丙类产品贮槽1和甲乙类产品贮槽11上均设有呼吸阀9。

工作原理包括如下步骤:

1)丙类产品尾气处理:由于丙类产品液体操作温度达不到闪点,释放的尾气不属于爆炸性气体,这类贮槽采用自然呼吸而没有采用氮封,丙类产品贮槽1的操作压力控制范围为-0.2~0.4kpa,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7显示<-0.2kpa时通过呼吸阀9吸入空气,>0.4kpa时,开启并通过压力调节阀10排出多余的丙类产品尾气,送到丙类产品吸附系统2处理,洗净后的丙类产品尾气其成分基本就是空气和少量的丙类气体,以空气的身份送到尾气焚烧炉14焚烧,由于这部分尾气占焦油蒸馏尾气的80%以上,这就大大地减少了进入焚烧炉需要焚烧处理的尾气总量;

2)甲乙类产品尾气处理:甲乙类产品贮槽11的操作压力控制范围为-0.2~0.4kpa,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8显示<0kpa时开启氮气自立式调节阀a19补入氮气、<-0.1kpa时再开启氮气自立式调节阀18补入氮气、<-0.2kpa时通过呼吸阀9吸入空气;

当压力记录调节仪表a8显示>0.4kpa时开启并通过压力调节阀a17排出多余的甲乙类产品尾气,且当含氧分析仪表12显示<0.5%时开启电磁阀16,将排出的甲乙类产品尾气送到甲乙类产品吸附系统3处理,洗净后的甲乙类产品尾气以需要净化的尾气身份送到尾气焚烧炉14焚烧,而不会发生回火现象;

甲乙类产品尾气液体操作温度一般超过闪点,释放的尾气属于爆炸性气体,这类贮槽采用氮封,为了防止极限(环境温度突变、蒸汽吹扫管道产生的大量蒸汽瞬间冷凝、补充氮气的自立式调节阀故障)情况下产生低压,氮气受自立式调节阀最高流量的限制不能及时补充,减少通过呼吸阀吸入空气的几率,采用两路氮气补充管线,每一路都配有氮气直立式调节阀,以确保氮气的及时补充而尾气不会混入空气,为预防万一,压力高时尾气通过调节阀送出的管道上,还配有含氧分析仪表,尾气含氧量超标后,通过电磁阀,关闭送出的尾气管线,待氮气充分置换后继续正常送出尾气,经洗油洗净后,尾气成分基本就是氮气和极少量的甲乙类和丙类气体,以需要净化的尾气身份进入焚烧炉,而不会发生回火现象;

3)热缩聚反应尾气20处理:主要成分为不凝性可燃气体,即改质沥青冷却后尾气,并入燃气即煤气管道,以燃气的身份直接送入焚烧炉14焚烧,可以节省大量的煤气;

4)尾气焚烧炉14是通过燃烧在炉膛产生的高温焚烧或分解尾气当中的有害成分,尾气焚烧炉14在操作过程中,涉及三股物料气体:煤气、助燃空气和需要净化的尾气,优先燃烧通入的热缩聚反应尾气20即不凝性可燃气体,炉膛温度控制在900~1000℃,以确保净化尾气当中有害物质的焚烧与分解,当温度记录调节仪表4显示<900℃时,开启流量调节阀6通入煤气并逐渐增加煤气量,直到温度记录调节仪表4显示≦1000℃时为止,停止投入煤气;通入热缩聚反应尾气20和煤气的同时,启动空气风机13,优先通入并入的丙类产品尾气,基本上就是空气,通过比例调节流量记录调节仪表5和流量记录调节仪表6控制,通入尾气焚烧炉14的热缩聚反应尾气20+煤气的流量与丙类产品尾气+空气的流量的比例为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