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664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结构,具体涉及一种rto焚烧炉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前,rto炉体与地面接触,底部区域面积有限,排污管口径受限,不能很好进行排污,管口处常常因积盐而堵塞,同时下部并没有充足的空间容纳人员进行检修,给排污管清理堵塞和更换带来巨大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底部空间大,排污及检修方便,坚固耐用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它包括若立柱,在所述立柱上部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分为横梁和纵梁,两外侧横梁和两外侧纵梁组成矩形梁架,在所述连接梁上设有混凝土层,在所述混凝土层上设有若干排污口,与矩形梁架相连的立柱上方的混凝土层内设有金属预埋件。

在两外侧横梁之间设有中间横梁,在两外侧纵梁之间设有中间纵梁,在所述中间横梁和中间纵梁连接处下方设有立柱。

所述排污口为矩形。

所述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所述连接梁为钢筋混凝土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在rto炉体下方根据实际需求加高底部结构,底部结构包括立柱、连接梁和混凝土层,整体牢固耐用,并且底部空间大,可以在rto下方构造一套排污系统,排污管口径可以增大,积盐堵塞问题可以解决,检修也方便,使工作人员能更加直观的观察到问题的源头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它包括若立柱1,其为钢筋混凝土立柱,在所述立柱1上部设有连接梁,其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连接梁分为横梁2和纵梁3,两外侧横梁2和两外侧纵梁3组成矩形梁架,在两外侧横梁2之间设有中间横梁7,在两外侧纵梁3之间设有中间纵梁8,在所述中间横梁7和中间纵梁8连接处下方设有立柱1,在所述连接梁上设有混凝土层4,在所述混凝土层4上设有若干矩形排污口5,与矩形梁架相连的立柱1上方的混凝土层4内设有金属预埋件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在rto炉体下方根据实际需求加高底部结构,底部结构包括立柱、连接梁和混凝土层,整体牢固耐用,并且底部空间大,可以在rto下方构造一套排污系统,排污管口径可以增大,积盐堵塞问题可以解决,检修也方便,使工作人员能更加直观的观察到问题的源头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立柱(1),在所述立柱(1)上部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分为横梁(2)和纵梁(3),两外侧横梁(2)和两外侧纵梁(3)组成矩形梁架,在所述连接梁上设有混凝土层(4),在所述混凝土层(4)上设有若干排污口(5),与矩形梁架相连的立柱(1)上方的混凝土层(4)内设有金属预埋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外侧横梁(2)之间设有中间横梁(7),在两外侧纵梁(3)之间设有中间纵梁(8),在所述中间横梁(7)和中间纵梁(8)连接处下方设有立柱(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5)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为钢筋混凝土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TO炉体底部加高结构,它包括若立柱,在所述立柱上部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分为横梁和纵梁,两外侧横梁和两外侧纵梁组成矩形梁架,在所述连接梁上设有混凝土层,在所述混凝土层上设有若干排污口,与矩形梁架相连的立柱上方的混凝土层内设有金属预埋件。本实用新型底部空间大,排污及检修方便,坚固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平;许山云;魏桃;周金花;丁志超;薛向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