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4481发布日期:2020-08-07 20:2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适合燃用劣质煤种,但近年来为降低燃料成本,部分电厂开始在入炉煤中掺烧毛煤和矸石。毛煤和矸石中大颗粒石子煤较多,虽然入炉煤制备会配置环锤式破碎装置,但由于该装置一次性破碎的特点,通常会使得入炉煤颗粒的不均匀性增大,尤其在煤中石头、矸石含量较多时,入炉煤中的大颗粒比例急剧增大,从而造成流化不良,进而出现燃烧工况恶化,最终导致流化床层出现结焦、排渣管堵渣严重,同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产生量增大,锅炉减温水用量也会相应增大,锅炉经济性也相应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循环流化床入炉煤的大颗粒煤种进行控制,以改善炉内燃烧情况,从而提高锅炉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入炉煤中颗粒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级输煤皮带,所述第一级输煤皮带的末端设置有振动筛;

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内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的一端低于靠近第一级输煤皮带的一端;筛网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的一端连接有排放管道;

第二级输煤皮带,所述第二级输煤皮带设置于筛网的下方,第二级输煤皮带的末端连接煤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振动筛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能够带动筛网同步振动。

所述第一级输煤皮带和第二级输煤皮带的前端均低于末端。

所述筛网靠近振动筛顶部布置。

所述筛网上布置有若干筛孔。

所述筛孔均匀阵列布置。

所述筛孔的直径为1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控制入炉煤的颗粒度,颗粒度较大的石头、矸石包括铁件等不再进入炉内,使得循环流化床炉内的流化效果较好;采用本发明装置后,炉内流化效果较好,床温分布更加均匀,大大减少了锅炉结焦量。炉内颗粒被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对应的流化风量减少,较大颗粒不再随着烟气冲刷炉膛内受热面,缓解了受热面磨损,延长了运行周期。炉内流化、燃烧状况得到改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生成量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级输煤皮带;2-第二级输煤皮带;3-振动电机;4-煤仓;5-振动筛;6-筛网;7-排放管道;8-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本发明公开的上下文中,当将一层/元件称作位于另一层/元件“上”时,该层/元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上,或者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居中层/元件。另外,如果在一种朝向中一层/元件位于另一层/元件“上”,那么当调转朝向时,该层/元件可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级输煤皮带1,第二级输煤皮带2,以及振动筛5;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末端设置有振动筛5;振动筛5内设置有筛网6,所述筛网6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低于靠近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筛网6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连接有排放管道7;第二级输煤皮带2设置于筛网6的下方,第二级输煤皮带2的末端连接煤仓4。振动筛5内设置有振动电机3,振动电机3能够带动筛网6同步振动。第一级输煤皮带1和第二级输煤皮带2的前端均低于末端。筛网6靠近振动筛5顶部布置。筛网6上布置有若干筛孔8。筛孔8均匀阵列布置。筛孔8的直径为10~15mm。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在输煤系统破碎机后的输煤皮带头部增加一个振动筛分器,颗粒度符合要求的煤能够通过网格进进入下一条输煤皮带,之后被送入煤仓;而颗粒度较大的煤、石头、矸石等通过排放管道进入0米仓库。振动筛的筛网面网格与确定直径的颗粒对应,大于该直径的粗颗粒留在筛面上,并沿斜面从一端进入到排放管道,小于该直径的固相颗粒通过筛孔进入到后面的输煤皮带上,最终进入煤仓。

具体的,本发明在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头部布置了振动筛5,振动筛5里面布置了筛网6,待入炉煤进入到振动筛5后,振动电机3开始工作,颗粒直径大于直径d的固体颗粒就留在筛面上,并沿斜面从一端排出,小于直径d的固相颗粒一起通过筛孔8落在第二级输煤皮带2上,然后送入煤仓4中。如图2所示,筛孔直径d取值范围为10-15mm,能够满足循环流化床流化对入炉煤的颗粒度的要求。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级输煤皮带(1),所述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末端设置有振动筛(5);

振动筛(5),所述振动筛(5)内设置有筛网(6),所述筛网(6)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低于靠近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筛网(6)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1)的一端连接有排放管道(7);

第二级输煤皮带(2),所述第二级输煤皮带(2)设置于筛网(6)的下方,第二级输煤皮带(2)的末端连接煤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5)内设置有振动电机(3),振动电机(3)能够带动筛网(6)同步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输煤皮带(1)和第二级输煤皮带(2)的前端均低于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6)靠近振动筛(5)顶部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6)上布置有若干筛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8)均匀阵列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8)的直径为10~1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入炉煤颗粒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级输煤皮带,第二级输煤皮带以及振动筛;第一级输煤皮带的末端设置有振动筛;振动筛内设置有筛网;筛网远离第一级输煤皮带的一端连接有排放管道;第二级输煤皮带设置于筛网的下方,第二级输煤皮带的末端连接煤仓。本发明能够控制入炉煤的颗粒度,颗粒度较大的石头、矸石包括铁件等不再进入炉内,改善流化效果,使床温分布更加均匀,大大减少了锅炉结焦量。炉内颗粒被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对应的流化风量减少,较大颗粒不再随着烟气冲刷炉膛内受热面,缓解了受热面磨损,延长了运行周期。炉内流化、燃烧状况得到改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生成量减少。

技术研发人员:井新经;李杨;王勇;周元祥;王宏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