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6797发布日期:2020-10-13 09:2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氧化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



背景技术:

rto中文名称蓄热式氧化焚化炉,其原理是利用高温将有机废气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净化废气,并利用陶瓷蓄热体及蓄热结构回收分解时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rto有三室rto和旋转式rto,旋转式rto由于其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因此受到很多排废企业的青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不断进步,使得各种新型材料复合材料的应用的越来越广,对于这些材料的生产企业的有机废气治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有机废气成分越来越复杂,一些有机废气(有机硅颜料分散剂、硅氧烷消泡剂、硅烷偶联剂等挥发后产生的废气)分解后不仅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还会有其他产物生成,这些产物少部分会随着净化后气体排出rto,大部分会以粉尘的形式在rto炉体中沉积,最终造成rto蓄热体孔堵塞,进出口压差过大,使得设备蓄热能力、设备运行成本提高,甚至导致炉体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市面上防止陶瓷蓄热体堵塞的rto往往是设置陶瓷矩鞍环和板片陶瓷砖等结构,但当陶瓷蓄热体堵塞到一定程度后rto就无法使用,需要打开rto炉体,人工将蓄热砖全部取出来进行清洗或更换,重新填装蓄热体周围保温棉,当有机废气燃烧后形成粉尘物的成分高时,更换陶瓷蓄热体周期更为频繁,每次更换费时费力,工程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以解决有机废气高温分解后产生粉尘堵塞蓄热体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包括燃烧室以及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下方的蓄热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入口,燃烧室的侧部设置有清洗检修口;所述蓄热室内径向设置有多个隔板,每两相邻隔板之间填充有陶瓷蓄热体,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引流底锥和旋转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

每两相邻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水框,所述陶瓷蓄热体位于所述防水框内。

所述防水框由多个依次叠加设置在陶瓷蓄热体的外侧。

所述防水框与所述陶瓷蓄热体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蓄热陶瓷球,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钢丝网。

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十二。

所述引流底锥的数量为十二,每个引流底锥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一对隔板下端。

所述引流底锥与所述旋转阀之间设置有防水环板。

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支架。

所述旋转阀底部的净化出风腔设置有支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通过在蓄热室设置清理检修人孔,方便操作人员进入设备冲洗;蓄热室中的陶瓷蓄热体使用防粉尘材料,减少设备的清理频率;在蓄热室设置防水结构、引流结构,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进入设备进行清理,降低了清理难度,降低了清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燃烧室,2.蓄热室,3.支架,4.保温层,5.清洗检修口,6.陶瓷蓄热体,7.防水框,8.引流底锥,9.排液管,10.旋转阀,11.蓄热陶瓷球,12.钢丝网,13.防水环板,14.球阀,15.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的一端与位于其下方的蓄热室2相连后成为一体,蓄热室2通过支架3支撑,燃烧室1上设有清理检修口5,燃烧室1内部设置保温层4;蓄热室2通过十二个隔板分割成十二个分区,蓄热室2下部设有旋转阀10,蓄热室2内各个分区使用陶瓷蓄热体6进行填充。

如图3所示,陶瓷蓄热体6底部铺设钢丝网12,在陶瓷蓄热体6外部设置防水框7,防水框7与陶瓷蓄热体6之间的空隙使用蓄热陶瓷球11进行填充,防水框7与保温层4之间的空隙,填充散棉。蓄热室2下部设引流底锥8,引流底锥8下部靠近旋转阀10位置开设有扇形孔并焊接排液管9,排液管下部设置球阀14,旋转阀10与排液管上部相接位置设置防水环板13,旋转阀10底部净化出风腔设置小角度倾斜并在最低点焊接支管道15并配球阀14。

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清理粉尘的旋转蓄热式氧化焚化炉,在运行一定周期后通过检测进出口压差判断炉体灰尘的量,当检测压差过大时立刻进行停机,待温度降至冷炉温度时,由清洗检修口5进入设备进行对设备进行冲洗设备。

如图1所示,燃烧室1上设有清洗检修人孔5,在设备停机炉体冷却后,操作人员由清洗检修人孔5进入设备对进行冲洗,清理检修人孔5位置的应高于蓄热室2的分区隔板让操作人员能够进入各个分区进行冲洗。

蓄热室2中的陶瓷蓄热体6使用抗粉尘的板片陶瓷蓄热砖,能够降低设备的清理频率。为了防止冲洗时流入保温层4降低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增加设备的运行启动成本,在保温层4与陶瓷蓄热体6中间设置防水框7,防水框7之间叠放并做密封处理,从而防止水流由接缝处渗入保温层4,防水框7使用s310耐高温不锈钢材料,防止日常运行过程中造成损坏,防水框7叠加后高度应高于中心带的保温层4部分,避免清理时打湿保温层4。

如图2和图3所示,防水框7与陶瓷蓄热体6之间的缝隙中使用蓄热陶瓷球11进行填充,改善原有蓄热砖边缘孔隙被散棉堵住的情况,同时避免了水洗时打湿散棉的情况,提高到设备的蓄热能力、减少漏热。蓄热陶瓷球粒径较小,为了防止陶瓷球从蓄热层掉落,因此在底部铺设钢丝网12。为了更好的清理炉体内沉积的粉尘,保证冲洗时的污水能够更好的排出设备,在设备的蓄热室2中设置引流底锥8,该结构不仅用于分隔废气与净化气,并且其锥型结构在冲洗过程中也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将污水汇集起来。

如图3所示,引流底锥8与旋转阀10的阀外框相接位置设置排液管9,排液管9上部呈扇形漏斗状,宽度与分区隔板间距相同,并且旋转阀10外部设置防水环板13,防止汇集的污水流入旋转阀10破坏传动机构。排液管9贯穿炉体后再下部设置球阀14,球阀14可用于连接污水排放管道,在清洗设备时打开球阀使污水排出设备。

如图1所示,旋转阀10底部的净化出风腔设置有小角度倾斜并最低点开孔焊接一段支管道15,配置球阀14,使得少量溅入旋转阀的污水能够排出设备,球阀14可连接排污管道,使污水能集中收集处理。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