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899发布日期:2021-01-29 23:3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现代电站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空间小、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得到燃煤机组锅炉的广泛应用,近些年电厂对漏风率指标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空气预热器本体更需要在各个结构件上下功夫,控制空气预热器的直接漏风,空气预热器内部的弧形板与扇形板组件作为控制空气预热器漏风的最主要部件,因其弧形板、扇形板自身匹配的调整机构存在长期漏风、漏灰等问题,所以调整机构影响到了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并且污染了空气预热器周围环境;
[0005]
现有技术空气预热器内部的弧形板与扇形板一般标配为手动调整机构,手动调整机构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简单等特点,手动调整机构能够完成冷态、热态时空气预热器内部弧形板、扇形板调整工作,从而达到控制漏风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如下缺陷:
[0006]
(1)密封填料区域结构上存在2mm左右间隙,此间隙易产生漏风漏灰,密封填料使用时间过长,会在密封填料处形成漏风通道,达不到密封的效果;
[0007]
(2)调整螺母与菱形法兰板接触处存在漏灰、漏风问题,菱形法兰板中心孔与螺纹拉杆属于过盈配合,螺母只起到调节的作用,起不到过盈间隙的密封作用;
[0008]
(3)调整机构外形较大,扇形板内侧宽度较窄,因此扇形板的内侧只能设计单独的调整机构进行密封间隙的调整,单调整机构会造成扇形板板面高低不平,影响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效果。
[0009]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该结构采用的密封形式,彻底解决调整机构的漏风、漏灰问题。
[0011]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2]
一种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其组成包括:密封筒,所述的密封筒依次安装有2个活塞密封圈,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内穿有螺纹拉杆,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包括2个圆形密封板,2个所述的圆形密封板之间夹有密封圈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密封筒上方安装有筒顶密封圈并通过螺栓与顶部端板连接,所述的顶部端板通过螺栓与反向盖板连接,所述的反向盖板上方安装有调整器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的螺纹拉杆上部连接,所述的密封筒下方安装有筒底密封圈并通过螺栓与冷、热端中心桁架或外护板连接。
[0013]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所述的顶部端板外侧安装有密封罩,所述的密封筒底部外侧安装有坐板,所述的坐板镶嵌在加固筋板的凹槽内。
[0014]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所述的螺纹拉杆底部通过销轴与扇形板连接法兰板或弧形板连接法兰板连接,所述的扇形板连接法兰板、所述的弧形板连接法兰板分别连接扇形板、弧形板。
[0015]
有益效果:
[0016]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采用在密封筒内设置2个活塞密封圈及筒顶密封圈与筒底密封圈,并且在顶部端板外侧设置密封罩,彻底解决了传统调整机构的漏风、漏灰问题,防止了周边环境污染。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调整机构取消了密封筒内全填料的密封形式并在原螺纹拉杆有效的调整范围内改进螺纹拉杆结构,使得改进后螺纹拉杆上增设两道圆形密封板,圆形密封板中夹有特殊耐高温、耐摩擦、耐磨损材料的密封圈,该设置克服了传统的密封填料结构上存在的间隙易产生漏风漏灰的弊病,提高密封性的同时,增加了调整机构的使用寿命。
[0018]
本实用新型活塞式调整机构采用调整器进行控制螺纹拉杆的上下运动,在调整过程中,密封圈与密封筒内壁产生摩擦运行,形式如活塞运动一样,在运动过程中密封圈具备调心功能,能有效封堵密封筒内动、静之间的漏点。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调整机构,增加一道筒顶密封与一道筒底密封,筒顶密封用来改善螺纹拉杆螺纹处的直接漏风、漏灰问题,筒底密封用来封堵扇形板或弧形板连接板处的直接漏风、漏灰问题。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调整机构把原菱形法兰板的结构,更改为圆形端板结构,改进后既缩小了原有尺寸,又可以在此端板基础上增加一个密封罩密封,最终达到控制活塞式调整机构零漏灰的指标。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调整机构相比传统的调整机构设计小巧结构较复杂,但在可拆解方面要比传统调整机构做的灵活,只需拆除坐板就可完成内部密封圈的更换,更换后的密封圈可持续延长活塞式调整机构的使用年限3年,降低成本。
[0022]
附图说明:
[0023]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扇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弧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4是传统的扇形板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5是传统的弧形板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1、密封罩,2、反向盖板;3、顶部端板,4、筒顶密封圈,5、密封通,6、活塞密封圈,7、螺纹拉杆,8、加固筋板,9、坐板,10、筒底密封圈,11、调整器,12、冷、热端中心桁架,13、扇形板连接法兰板,14 、扇形板,15、弧形板,16、弧形板连接法兰板,17、外护板,18、菱形法兰板,19、调整螺母,20、密封充填料。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其组成包括:密封筒5,所述的密封筒依次安装有2个活塞密封圈6,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内穿有螺纹拉杆7,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包括2个圆形密封板,2个所述的圆形密封板之间夹有密封圈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密封筒上方安装有筒顶密封圈4并通过螺栓与顶部端板3连接,所述的顶部端板通过螺栓与反向盖板2连接,所述的反向盖板上方安装有调整器11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的螺纹拉杆上部连接,所述的密封筒下方安装有筒底密封圈10并通过螺栓与冷、热端中心桁架12或外护板17连接。
[0032]
实施例2:
[003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所述的顶部端板外侧安装有密封罩1,所述的密封筒底部外侧安装有坐板9,所述的坐板镶嵌在加固筋板8的凹槽内。
[0034]
实施例3:
[0035]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所述的螺纹拉杆底部通过销轴与扇形板连接法兰板13或弧形板连接法兰板16连接,所述的扇形板连接法兰板、所述的弧形板连接法兰板分别连接扇形板14、弧形板15。
[0036]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其中筒顶密封圈、筒底密封圈、活塞密封圈所使用的密封圈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酸碱、耐油脂、耐摩擦等优点点,密封圈具备调心功能,不会随螺纹拉杆变动而改变密封效果;
[0037]
密封罩密封是终止调整机构漏风漏灰的最终环节,在一个大修期内(3年)不更换密封圈,密封罩依然可以保证调整机构向零漏灰的指标;
[0038]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活塞式调整机构的技术原理:
[0039]
活塞式调整机构内部螺纹拉杆的一端与空气预热器内部可控密封间隙的扇形板或弧形板进行销轴固定拼装,活塞式调整机构外部密封筒、坐板等部件与空气预热器的冷、热端中心桁架及主座架、轴向密封板的外护板进行拼装焊接固定;
[0040]
活塞式调整机构通过外部的调整盘进行旋转控制,达到空气预热器扇形板或弧形板间隙调整的作用;
[0041]
活塞式调整机构的内部双层密封圈与密封筒的内壁进行摩擦运动,实现了在运动过程中的有效密封作用;
[0042]
扇形板、弧形板调整完毕,进行密封罩的组装,密封罩具有控制螺纹杆根部漏风漏灰的作用。
[0043]
本申请的技术优势:
[0044]
(1)活塞式调整机构可以消除空气预热器周边环境污染;
[0045]
(2)活塞式调整机构可以解决漏风漏灰实质性问题;
[0046]
(3)活塞式调整机构结构小巧能将扇形内侧单调整机构改为双调整机构,对控制漏风起决定性的作用;
[0047]
(4)活塞式调整机构密封圈使用时间长,造价低,更换简单等特点。
[0048]
本申请方案带来的经济效益:
[0049]
(1)改善空气预热器外部环境污染,减少人工清理灰尘成本;
[0050]
(2)改进后可以完全杜绝调整机构的内部与外部的直接漏风问题。
[0051]
(3)如扇形板内部调整机构改成双活塞式调整机构后,可以有效降低漏风率0.1%-0.2%。
[0052]
本申请设计原理简单可靠,着重解决了弧形板、扇形板的组件中的调整机构漏风、漏灰,同时通过扇形板内部改进增加双侧活塞式调整机构可以有效改进扇形板密封面调平等问题;
[0053]
重点保护问题:

活塞式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设计

活塞式调整机构的5道密封原理及形式

螺纹拉杆与密封圈的配合设计。

改善扇形板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