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焚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5582发布日期:2021-06-25 16: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医疗废弃物焚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废弃物焚化炉。



背景技术:

医疗废弃物往往容易沾染有毒、有害的病毒、细菌等污染物。现有可靠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将其焚烧,经过高温处理将病毒、细菌灭活,同时将有毒的化学物质分解。现有焚化炉根据炉膛是否封闭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密封式两种。其中开放式焚化炉使用时会有大量尾气释放到空气中,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密封式焚化炉运行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通风不畅炉内温度偏低容易造成有毒物质分解不彻底。另外,医疗废弃物在焚烧之前通常要求采用高温蒸汽消毒,这就需要额外的燃煤锅炉或者电锅炉将水加热成蒸汽用于消毒工序,消耗能量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节约能源、尾气污染少、处理效果好的医疗废弃物焚化炉。

为解决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疗废弃物焚化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下端的排渣机构、炉体上端的二次燃烧机构;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送料炉门以及助燃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二次燃烧腔、插装在二次燃烧腔上的喷火器,所述二次燃烧腔的腔壁上带有水套,二次燃烧腔的下端与炉体的内腔连通,二次燃烧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室,贯穿换热水室的换热管的内端连通二次燃烧腔的内腔,所述换热管的外端连通气流压缩管,所述气流压缩管的一端通过喇叭锥状连通管连接鼓风机,气流压缩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层,所述夹套层内设置有连通喇叭口内腔的喷嘴。

所述二次燃烧腔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排管,所述排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二次燃烧腔的外壁上并与水套连通,排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横向设置的汇水管上并与汇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水管环绕炉体的内腔设置。

所述助燃进料口的外端连接有助燃进料机构,所述助燃进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料绞龙以及固定安装在进料绞龙下方的中转仓,所述进料绞龙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所述中转仓的内腔是圆柱体结构,中转仓的内腔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与进料绞龙平行设置,在中转仓的内腔中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转轴均匀分布的拨料板;所述转轴与进料绞龙传动连接;在中转仓与进料绞龙对应处设置有连通两者的送料通道;中转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助燃进料口的送料管。

所述进风口的外侧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连接风机;所述排渣机构是水平设置在炉体底部的排渣绞龙。

所述二次燃烧腔为球形,所述换热水室为圆柱体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医疗废弃物焚化炉采用封闭式炉膛,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尾气污染,利用废弃物燃烧产生的热能生产消毒用蒸汽,无需额外设置消毒锅炉,其结构合理紧凑、节约能源、尾气污染少、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助燃进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二次燃烧腔的仰视图。

图4是二次燃烧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疗废弃物焚化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下端的排渣机构、炉体1上端的二次燃烧机构;炉体1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其内部的空腔形成燃烧医疗废弃物的炉膛,排渣机构可以随时排出燃烧后的灰烬,二次燃烧机构可以引燃尚未排出炉体的尾气,使尾气中的可燃气体成分充分燃烧、彻底分解,最大限度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所述炉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送料炉门2以及助燃进料口3和进风口4,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二次燃烧腔5、插装在二次燃烧腔5上的喷火器6,喷火器6的喷火口位于二次燃烧腔5内,喷火器6的尾端位于二次燃烧腔5的外面并与燃气瓶连接。使用时,将棉纱、绷带、输液管、塑料瓶等医疗废弃物通过送料炉门2送进炉体1内的炉膛中,点燃以后进风口4向炉膛内吹风助燃,燃烧产生的尾气进入二次燃烧腔5。在炉体1的上方,喷火器6的喷火口向二次燃烧腔5内喷出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喷火口上的电子打火器将可燃气体点燃,在二次燃烧腔5内产生火球,将通过二次燃烧腔5的尾气点燃。

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二次燃烧腔5采用导热性能好的夹层金属板制成,外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本实施例采用圆球形中空结构的二次燃烧腔5。二次燃烧腔5的腔壁上带有水套51,该水套51通过管道与蒸汽消毒装置或者其他需要使用热水的装置连接,水套51中产生的热水供蒸汽消毒装置使用,可以实现热能回收、降低蒸汽消毒装置能耗的目的。水套51中的水可以很好地与腔壁换热,二次燃烧腔5内燃烧产生的余热可以将水套51中的水加热,二次燃烧腔5的下端开口并与炉体1的内腔连通,二次燃烧腔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室7,换热水室7的外形采用两端带有端盖的圆柱状结构,其下端固定连接在二次燃烧腔5的上端,换热水室7的上端带有密封端盖、将换热水室7的内部水系封闭,换热水室7下端的端盖位于二次燃烧腔5的上端;换热水室7与水套51连通,换热水室7中的水系与水套51中的水系连通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换热水系。贯穿换热水室7的换热管8的内端连通二次燃烧腔5的内腔,所述换热管8的外端连通气流压缩管9,由炉膛内医疗废弃物燃烧产生的尾气,在炉体1内上升到二次燃烧腔5中的时候经喷火器6引燃再次燃烧,二次燃烧后的尾气穿过换热管8进入气流压缩管9。尾气穿过换热管8的过程中通过换热管8的管壁与换热水室7中的水换热,一方面可以提高换热水室7中的水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气流压缩管9内气流的温度,降低排放尾气的温度。

所述气流压缩管9的一端通过喇叭锥状连通管91连接鼓风机92,气流压缩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喇叭口93,所述喇叭口93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层94,所述夹套层94内设置有连通喇叭口93内腔的喷嘴95。气流压缩管9的内腔为圆柱体,其内径较小,两端的连通管91、喇叭口93与气流压缩管9共同构成文丘里管,鼓风机92吹出的风经过连通管91压缩以后高速通过气流压缩管9,最后在喇叭口93内释放、减速,排放到大气中。高速气流通过气流压缩管9的时候在换热管8的上端形成负压,将换热管8中的尾气吸进气流压缩管9内,有助于提高炉膛内的通风换气效率。另外,文丘里管中段的口径较小,连接到文丘里管的换热管8的口径更小,当炉膛容量较大的时候,可以采用多根并列设置的换热管8,一方面提高尾气的通过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换热水室7的换热效率。

喇叭口93的外壁上的夹套层94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净化水仓,采用石灰水作为净化水,通过喷嘴95喷出。通过气流压缩管9的高速气流进入喇叭口93以后快速通过喷嘴95,与喷嘴95水雾混合,利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尾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尾气无害排放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二次燃烧腔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排管11,所述排管1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二次燃烧腔5的外壁上并与水套51连通,排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横向设置的汇水管12上并与汇水管12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水管12环绕炉体1的内腔设置、是与炉体1的横截面匹配的圆环形或者方环形。排管11是并列设置的多根金属管,汇水管12同样采用金属制成,排管11和汇水管12位于炉膛内,可以充分吸收燃烧后的余热,与水套51中的水汇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水系,加热后的水供蒸汽消毒使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助燃进料口3的外端连接有助燃进料机构,所述助燃进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料绞龙31以及固定安装在进料绞龙31下方的中转仓32,所述进料绞龙31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33,使用时进料斗33中装入生物质燃料颗粒等助燃物,送入炉膛能参与燃烧,提高燃效效率;所述中转仓32的内腔是圆柱体结构,中转仓32的内腔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的轴向与进料绞龙31平行设置,在中转仓32的内腔中的转轴3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转轴34均匀分布的拨料板35;所述转轴34与进料绞龙31传动连接;在中转仓32与进料绞龙31对应处设置有连通两者的送料通道36;中转仓3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助燃进料口3的送料管37。进料绞龙31工作的时候带动转轴34旋转,进料绞龙31将进料斗33中的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到中转仓32的上端、通过送料通道36掉落到中转仓32中,中转仓32中的生物质燃料颗粒位于两两拨料板35之间,随着转轴34和拨料板35的旋转生物质燃料颗粒不断地被拨送到炉膛内。两两拨料板35之间的每一个间隔都是独立的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在向炉膛内输送燃料的时候助燃进料口3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避免炉膛内失压,影响燃烧效果;另一方面,拨料板35将炉膛与进料绞龙31隔离,可以防止炉膛内的火焰引燃进料绞龙31内的颗粒燃料,防止火焰溢出。

所述进风口4的外侧设置有风道41,所述风道41连接风机42,使用时风机42通过风道41和进风口4向炉膛内吹风助燃;所述排渣机构是水平设置在炉体1底部的排渣绞龙21。排渣绞龙21在排出炉渣的同时保持出渣口封闭,防止炉膛内的尾气溢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