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5603发布日期:2021-10-09 12: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壳体(4),所述蓄热壳体(4)的内部分为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21)和燃烧室(17),所述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21)内部均设置有蜂窝蓄热陶瓷(19),所述燃烧室(17)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器(16),所述蓄热壳体(4)的内壁设置有隔热石棉(18)层,且蓄热壳体(4)第一进气管(2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28)的另一端与风机(3)相连通,所述风机(3)与第二进气管(1)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1)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蓄热壳体(4)与第一排气管(15)和第二排气管(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15)和第二排气管(5)的外表壁均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一排气管(15)和第二排气管(5)的另一端均与过滤箱(8)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过滤箱(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的一侧为冷却室,且隔板(24)的另一侧为过滤室,所述冷却室的内壁设置有雾化喷头(22),且雾化喷头(22)与进水管(13)相连通,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网板(25),所述网板(25)呈阵列分布在过滤室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网板(25)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6),所述过滤箱(8)对应冷却室的位置设置有观察窗(7),且过滤箱(8)对应过滤室的位置设置有安全门(9),所述过滤箱(8)的另一侧与排烟管(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7)位于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21)的上方,且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21)以蓄热壳体(4)的中心对称设置在蓄热壳体(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2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7)和第二进气口(14),所述第一进气口(27)与第一蓄热室(20)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14)与第二蓄热室(2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5)与燃烧室(17)相连通,且第二排气管(5)与第二蓄热室(21)的底部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2)的数量为十个,且是个雾化喷头(22)呈阵列分布在冷却室的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的外表壁开设有通孔(23),所述通孔(23)呈阵列分布在隔板(24)的外表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9)的外表壁设置有把手(11),且安全门(9)的四角处通过螺栓(12)与过滤箱(8)的外表壁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包括蓄热壳体,所述蓄热壳体的内部分为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部均设置有蜂窝蓄热陶瓷,所述燃烧室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器,所述蓄热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隔热石棉层,且蓄热壳体第一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通,所述风机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冷却室和过滤室,第二阀门打开时,焚烧后的废气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进入冷却室,雾化喷头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降温,处理后的废气通过隔板进入过滤室,过滤室内部的活性炭吸附层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吸附过滤,确保尾气排放达到指定标准。确保尾气排放达到指定标准。确保尾气排放达到指定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郑百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新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