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进风炉头及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4224发布日期:2022-07-19 22:4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进风炉头及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2021623842.x,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燃气红外燃烧件及灶具红外燃烧器,一种灶具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点火针、感应针和燃气红外燃烧件,还包括中心火盖,所述炉头包括外环燃气槽、中心火盖座、设在中心火盖座两侧的点火针固定座及感应针固定座、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点火针固定在点火针座上,感应针固定在感应针座上,外环燃气槽插入燃气进气槽内,筒形接口插入外环燃气槽的内环壁内;点火针和感应针分别穿过点火针穿过孔及感应针穿过孔,中心火盖与中心火盖座扣合。存在问题是:作为嵌入式灶具使用时,厨柜内形成负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进风炉头,它可以实现一次空气从面板上部进入厨柜,防止厨柜内形成负压。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进风炉头包括圆环形座板、圆环形座、中心火盖座、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
5.圆环形座的轴向上端设有外环燃气槽,圆弧形支撑座中空且具有下开口和位于周向两端的端开口;
6.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和圆弧形支撑座设在圆环形座和圆形座板之间,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上端与外环燃气槽连通、下端与外环引射管连通,圆弧形支撑座的下开口贯通圆形座板构成一次空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与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之间的圆环形座和圆环形座板之间空间构成径向空气通道;中心火盖座设在圆形座板的中心,中心火盖座的下端向下延伸构成中心进气管并穿过圆形座板与中心引射管连通。
7.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圆弧形支撑座的侧开口的底部与所述圆形座板之间有高度差。
8.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圆弧形支撑座有至少二个,
9.相邻二个圆弧形支撑座之间的圆环形座和圆环形座板之间空间构成所述径向空气通道。
10.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圆弧形预混腔,圆弧形预混腔上设有外环进气管;
11.所述中心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中心水平进气管;
12.所述中心引射管的出气端设有中心出气接口,外环引射管出气管设有外环出气接口;
13.中心出气接口和外环出气接口分别插入中心水平进气管和外环进气管内。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具有上进风的特点
15.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进风炉头、灶具面板或接液盘、大气式中心火盖和外环燃烧件,
16.上进风炉头的圆形座板上设在环形支撑台,灶具面板或接液盘上设有贯通孔;
17.圆形座板插入贯通孔内,环形支撑台支撑灶具面板或接液盘,大气式中心火盖与中心火盖座扣合,外环燃烧件与外环燃气槽扣合。
18.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燃烧组件为大气式环形火盖。
19.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燃烧件为燃气红外燃烧件。
20.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进风炉头,一次空气经径向空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进入圆环形座板的下方,实现上进风,防止厨柜内产生负压;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具有上进风的特点。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2.图2是图1的a—a视图。
23.图3是图1的b—b视图。
24.图4是图1的c—c视图。
25.图5是图3的d—d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1.实施例1
32.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上进风炉头,所述上进风炉头1包括圆环形座板11、圆环形座12、中心火盖座13、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14、圆弧形支撑座15、中心引射管16和外环引射管17,
33.圆环形座12的轴向上端设有外环燃气槽121,圆弧形支撑座15中空且具有下开口和位于周向两端的端开口151;
34.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14和圆弧形支撑座15设在圆环形座12和圆形座板11之间,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14上端与外环燃气槽121连通、下端与外环引射管17连通,圆弧形支撑座15的下开口贯通圆形座板11构成一次空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15与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14之间的圆环形座12和圆环形座板11之间空间构成径向空气通道18;中心火盖座13设在圆形座板11的中心,中心火盖座13的下端向下延伸构成中心进气管131并穿过圆形座板11与中心引射管16连通。
35.如图6所示,所述圆弧形支撑座15的侧开口151的底部与所述圆形座板11之间有高度差。采用这样结构,防止落在圆形座板11上的水进入圆形座板的下方。
36.如图5、图6所示,所述圆弧形支撑座15有二个,
37.相邻二个圆弧形支撑座15之间的圆环形座12和圆环形座板11之间空间构成所述径向空气通道18;
38.参照图4、图5、图6所示,室内空气进入径向燃气通道18、再圆弧形支撑座15的端开口151进入圆弧形支撑座15内并向下流动,进入圆形座板11的下方,为中心引射管16和外环引射管17提供一次空气。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圆弧形预混腔141,圆弧形预混腔141上设有外环进气管142;
40.所述中心进气管131的下端设有中心水平进气管132;
41.所述中心引射管16的出气端设有中心出气接口161,外环引射管17出气管设有外环出气接口;
42.中心出气接口161和外环出气接口分别插入中心水平进气管132和外环进气管142内。
43.实施例2
44.如图2、图7、图8所示,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进风炉头1、灶具面板或接液盘2、大气式中心火盖3和外环燃烧件4,
45.上进风炉头1的圆形座板11上设在环形支撑台111,灶具面板或接液盘2上设有贯通孔21;
46.圆形座板11插入贯通孔21内,环形支撑台111支撑灶具面板或接液盘2,大气式中心火盖3与中心火盖座13扣合,外环燃烧件4与外环燃气槽121扣合;
47.所述外环燃烧组件4为大气式环形火盖。
48.或所述外环燃烧件4燃气红外燃烧件。燃气红外燃烧件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21623842.x,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燃气红外燃烧件及灶具红外燃烧器,说明书中第【0026】-【0026】段所述。
4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炉头包括圆环形座板、圆环形座、中心火盖座、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圆环形座的轴向上端设有外环燃气槽,圆弧形支撑座中空且具有下开口和位于周向两端的端开口;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和圆弧形支撑座设在圆环形座和圆形座板之间,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上端与外环燃气槽连通、下端与外环引射管连通,圆弧形支撑座的下开口贯通圆形座板构成一次空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与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之间的圆环形座和圆环形座板之间空间构成径向空气通道;中心火盖座设在圆形座板的中心,中心火盖座的下端向下延伸构成中心进气管并穿过圆形座板与中心引射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支撑座的侧开口的底部与所述圆形座板之间有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支撑座有至少二个,相邻二个圆弧形支撑座之间的圆环形座和圆环形座板之间空间构成所述径向空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弧形预混腔,圆弧形预混腔上设有外环进气管;所述中心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中心水平进气管;所述中心引射管的出气端设有中心出气接口,外环引射管出气管设有外环出气接口;中心出气接口和外环出气接口分别插入中心水平进气管和外环进气管内。5.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炉头、灶具面板或接液盘、大气式中心火盖和外环燃烧件,上进风炉头的圆形座板上设在环形支撑台,灶具面板或接液盘上设有贯通孔;圆形座板插入贯通孔内,环形支撑台支撑灶具面板或接液盘,大气式中心火盖与中心火盖座扣合,外环燃烧件与外环燃气槽扣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燃烧组件为大气式环形火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燃烧件为燃气红外燃烧件。

技术总结
一种上进风炉头及灶具燃烧器,上进风炉头包括圆环形座板、圆环形座、中心火盖座、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上端与外环燃气槽连通、下端与外环引射管连通;圆弧形支撑座与圆弧形轴向燃气通道之间的圆环形座和圆环形座板之间空间构成径向空气通道;中心火盖座设在圆形座板的中心,中心火盖座的下端向下延伸构成中心进气管并穿过圆形座板与中心引射管连通。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上进风炉头、灶具面板或接液盘、大气式中心火盖和外环燃烧件,一次空气经径向空气通道、圆弧形支撑座进入圆环形座板的下方,实现上进风,防止厨柜内产生负压。负压。负压。


技术研发人员:梁友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飞杰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2/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