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4822发布日期:2022-04-23 21:2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如冶金、化工、产品涂装等行业,都会产生有毒气体,工人长期处于有毒气体环境中,会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3.现有技术中,如cn214370263u公开了一种低浓度有机废气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以及燃烧机,所述燃烧室为圆柱状腔体,所述燃烧机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一端,所述燃烧室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靠近所述燃烧机布置;所述燃烧室包括支撑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两层所述支撑层之间。
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1.远离燃烧机的燃烧室内的废气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2.各燃烧室通过隔板隔离,气体容易滞留燃烧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具有壳体和第一喷火装置,所述壳体呈中空的圆柱体,壳体左侧的第一盖板上部形成一个第一插入孔,壳体右侧的第二盖板下部形成一个出气孔,第一插入孔内插入有第一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沿壳体轴向设置有一个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由中空的螺旋轴主体和螺旋设置于螺旋轴主体侧壁的螺旋隔板构成,螺旋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形成螺旋气道,螺旋轴主体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沿螺旋轴主体轴向,在螺旋隔板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侧壁上形成多个通孔,螺旋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左端与螺旋轴主体左端和第一盖板封闭连接,第二挡板的右端与螺旋轴主体右端和第二盖板封闭连接,第一喷火装置的喷火口与进气孔位于第一挡板的前方,且进气孔位于第一喷火装置的喷火口的后方,螺旋隔板上边缘与壳体内壁封闭连接,第二盖板位于内腔处形成一个第二插入孔,第二插入孔内插入有第二喷火装置。
7.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焊接成一体。
8.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壳体内形成内螺纹,内螺纹与螺旋隔板啮合。
9.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隔板两侧壁沿螺旋方向形成至少一条螺旋槽,用于提高废气与螺旋隔板的接触面积。
10.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隔板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侧壁沿螺旋方向设有至少一个蓄热条,用于提高废气与螺旋隔板的接触面积。
11.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设有保温层。
12.上述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气道的长度与螺旋轴主体的
长度比大于3:1。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采用螺旋气道,在相对有限的长度范围内,增加了废气在燃烧设备内的燃烧时间,使废气燃烧更加充分。
15.2.采用螺旋气道,使废气在螺旋气道内撞击螺旋气道侧壁,使废气翻滚,废气燃烧更充分。
16.3.采用螺旋气道,相比于直气道,节省了设备占用的空间,更有利于运输的安装。
17.4.设置了内腔、通孔和第二喷火装置,且第二喷火装置与第一喷火装置位于设备的两侧,第二喷火装置喷出的火焰通过通孔进入螺旋气道,将为完全燃烧的废气,尤其是螺旋气道末端的废气,在第二喷火装置的作用下进一步燃烧。
18.5.第二喷火装置喷出的火焰加热了螺旋轴主体和螺旋隔板,提高了螺旋气道的内部的热量,使燃烧更加充分。
19.6.设置了螺旋槽和蓄热条增加了废气与螺旋隔板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透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螺旋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螺旋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螺旋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壳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壳体、11.螺旋轴、111.螺旋轴主体、112.第一挡板、113.螺旋隔板、114.内腔、115.通孔、116.第二挡板、117.螺旋槽、118.蓄热条、12.螺旋气道、13.进气孔、14.出气孔、15.第二插入孔、16.第一盖板、17.第二盖板、18.螺栓、19.内螺纹、110.第一插入孔、2.第一喷火装置、3.第二喷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请见图1至图3,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具有壳体1和第一喷火装置2,所述壳体1呈中空的圆柱体,壳体1左侧的第一盖板16上部形成一个第一插入孔110,壳体1右侧的第二盖板17下部形成一个出气孔14,第一插入孔110内插入有第一喷火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沿壳体1轴向设置有一个螺旋轴11,所述螺旋轴11由中空的螺旋轴主体111和螺旋设置于螺旋轴主体111侧壁的螺旋隔板113构成,螺旋隔板113将壳体1内的空间形成螺旋气道12,螺旋轴主体111内部形成一个内腔114,沿螺旋轴主体111轴向,在螺旋隔板113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111侧壁上形成多个通孔115,螺旋隔板1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6,第一挡板112的左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左端和第一盖板16封闭连接,第二挡板116的右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右端和第二盖板17封闭连接,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与进气孔13位于第一挡板112的前方,且进气孔13位于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的后方,螺旋隔板113上边缘与壳体1内壁封闭连接,第二盖板17位于内腔114处形成一个第二插入孔15,第二
插入孔15内插入有第二喷火装置3,所述壳体1、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焊接成一体。
29.实施例2
30.请见图4,图1和图2,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具有壳体1和第一喷火装置2,所述壳体1呈中空的圆柱体,壳体1左侧的第一盖板16上部形成一个第一插入孔110,壳体1右侧的第二盖板17下部形成一个出气孔14,第一插入孔110内插入有第一喷火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沿壳体1轴向设置有一个螺旋轴11,所述螺旋轴11由中空的螺旋轴主体111和螺旋设置于螺旋轴主体111侧壁的螺旋隔板113构成,螺旋隔板113将壳体1内的空间形成螺旋气道12,螺旋轴主体111内部形成一个内腔114,沿螺旋轴主体111轴向,在螺旋隔板113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111侧壁上形成多个通孔115,螺旋隔板1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6,第一挡板112的左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左端和第一盖板16封闭连接,第二挡板116的右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右端和第二盖板17封闭连接,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与进气孔13位于第一挡板112的前方,且进气孔13位于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的后方,螺旋隔板113上边缘与壳体1内壁封闭连接,第二盖板17位于内腔114处形成一个第二插入孔15,第二插入孔15内插入有第二喷火装置3,所述壳体1、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焊接成一体,所述螺旋隔板113两侧壁沿螺旋方向形成至少一条螺旋槽117,用于提高废气与螺旋隔板113的接触面积。
31.实施例3
32.请见图5,图1和图2,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具有壳体1和第一喷火装置2,所述壳体1呈中空的圆柱体,壳体1左侧的第一盖板16上部形成一个第一插入孔110,壳体1右侧的第二盖板17下部形成一个出气孔14,第一插入孔110内插入有第一喷火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沿壳体1轴向设置有一个螺旋轴11,所述螺旋轴11由中空的螺旋轴主体111和螺旋设置于螺旋轴主体111侧壁的螺旋隔板113构成,螺旋隔板113将壳体1内的空间形成螺旋气道12,螺旋轴主体111内部形成一个内腔114,沿螺旋轴主体111轴向,在螺旋隔板113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111侧壁上形成多个通孔115,螺旋隔板1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6,第一挡板112的左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左端和第一盖板16封闭连接,第二挡板116的右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右端和第二盖板17封闭连接,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与进气孔13位于第一挡板112的前方,且进气孔13位于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的后方,螺旋隔板113上边缘与壳体1内壁封闭连接,第二盖板17位于内腔114处形成一个第二插入孔15,第二插入孔15内插入有第二喷火装置3,所述壳体1、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焊接成一体,所述螺旋隔板113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111侧壁沿螺旋方向设有至少一个蓄热条118,用于提高废气与螺旋隔板113的接触面积。
33.实施例4
34.请见图6,图1至图3,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具有壳体1和第一喷火装置2,所述壳体1呈中空的圆柱体,壳体1左侧的第一盖板16上部形成一个第一插入孔110,壳体1右侧的第二盖板17下部形成一个出气孔14,第一插入孔110内插入有第一喷火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沿壳体1轴向设置有一个螺旋轴11,所述螺旋轴11由中空的螺旋轴主体111和螺旋设置于螺旋轴主体111侧壁的螺旋隔板113构成,螺旋隔板113将壳体1内的空间形成螺旋气道12,螺旋轴主体111内部形成一个内腔114,沿螺旋轴主体111轴向,在螺旋隔板113间隔内的螺旋轴主体111侧壁上形成多个通孔115,螺旋隔板1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
112和第二挡板116,第一挡板112的左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左端和第一盖板16封闭连接,第二挡板116的右端与螺旋轴主体111右端和第二盖板17封闭连接,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与进气孔13位于第一挡板112的前方,且进气孔13位于第一喷火装置2的喷火口的后方,第二盖板17位于内腔114处形成一个第二插入孔15,第二插入孔15内插入有第二喷火装置3,所述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通过螺栓18与壳体1连接,壳体1内形成内螺纹19,内螺纹19与螺旋隔板113啮合。
35.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设有保温层。
36.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废气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气道12的长度与螺旋轴主体111的长度比大于3:1。
37.工作原理:将第一喷火装置2和第二喷火装置3分别插入第一插入孔110和第二插入孔15,首先启动第二喷火装置3,使螺旋轴主体111和螺旋隔板113加热,同时火苗通过通孔115窜入螺旋气道12,打开第一喷火装置2,将废气通过进气孔13进入螺旋气道12,废气在刚进入螺旋气道12经过第一喷火装置2的燃烧,大多数废气转化成无害气体,少数未充分燃烧的废气通过通孔115窜出的火焰继续燃烧,使废气充分燃烧转化成无害气体后经过出气孔14排出。
3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气存在燃烧不充分,废气易滞留燃烧室的问题。
39.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