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2359发布日期:2022-08-27 03:2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挥发气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是一种用于对生物质挥发气燃烧时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的辅助装置,其在生物质挥发气利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传统木材碳化设备大多不设计挥发气回用,若有也仅将挥发气直接通至燃烧室进行燃烧,挥发气无法完全燃烧,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且无法根据实际温度和压力进行调控,能源未合理化利用,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提高了设备对能源的利用率的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包括烘干室、燃烧室、碳化室、冷凝系统、烟囱、电磁阀和阻火器,燃烧室分别与烘干室和碳化室相连,冷凝系统分别与碳化室和燃烧室相连,烟囱分别与碳化室和烘干室相连,两个电磁阀分别位于碳化室的挥发气出口处,碳化室的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和燃烧室的连通管连通,碳化室的另一个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连通,阻火器位于燃烧室的挥发气入口处,防止燃烧室回火至气体管路;通过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供给烘干室和碳化室热能,碳化室内的温度较高,碳化室内产生的生物质挥发气包含可燃气体和焦油,通过电磁阀的控制使碳化室内产生的挥发气可直接返回到燃烧室内燃烧供应热能,同时也可通过电磁阀的控制使碳化室内产生的挥发气输送至冷凝系统,在冷凝系统的辅助下降生物质挥发气中的焦油和有机酸分离成副产品,剩余不凝气返回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供应热能,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6.优选的,烘干室、燃烧室、碳化室和冷凝系统内均设置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通过烘干室、燃烧室、碳化室和冷凝系统内设置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对各个腔室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测,通过高温烟气的流量和挥发气的流量对各个腔室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7.优选的,烟囱设置有补燃室;通过补燃室的作用对烘干室和碳化室排入烟囱的气体进行点燃,防止一氧化碳或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
8.优选的,燃烧室和烟囱的补燃室均使用低氮燃烧器;通过低氮燃烧器的辅助,使气体的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供给烘干室和碳化室热能,碳化室内的温度较高,碳化室内产生的生物质挥发气包含可燃气体和焦油,通过电磁阀的控制使碳化室内产生的挥发气可直接返回到燃烧室内燃烧供应热能,同
时也可通过电磁阀的控制使碳化室内产生的挥发气输送至冷凝系统,在冷凝系统的辅助下降生物质挥发气中的焦油和有机酸分离成副产品,剩余不凝气返回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供应热能,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11.附图标记:1、烘干室;2、燃烧室;3、碳化室;4、冷凝系统;5、烟囱;6、电磁阀;7、阻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3.实施例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包括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冷凝系统4、烟囱5、电磁阀6和阻火器7,燃烧室2分别与烘干室1和碳化室3相连,冷凝系统4分别与碳化室3和燃烧室2相连,烟囱5分别与碳化室3和烘干室1相连,两个电磁阀6分别位于碳化室3的挥发气出口处,碳化室3的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4和燃烧室2的连通管连通,碳化室3的另一个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4连通,阻火器7位于燃烧室2的挥发气入口处,防止燃烧室2回火至气体管路,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和冷凝系统4内均设置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烟囱5设置有补燃室,燃烧室2和烟囱5的补燃室均使用低氮燃烧器;通过燃烧室2产生的高温烟气供给烘干室1和碳化室3热能,碳化室3内的温度较高,碳化室3内产生的生物质挥发气包含可燃气体和焦油,通过电磁阀6的控制使碳化室3内产生的挥发气可直接返回到燃烧室2内燃烧供应热能,同时也可通过电磁阀6的控制使碳化室3内产生的挥发气输送至冷凝系统4,在冷凝系统4的辅助下降生物质挥发气中的焦油和有机酸分离成副产品,剩余不凝气返回到燃烧室2内进行燃烧供应热能,通过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和冷凝系统4内设置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对各个腔室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测,通过高温烟气的流量和挥发气的流量对各个腔室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补燃室的作用对烘干室1和碳化室3排入烟囱5的气体进行点燃,防止一氧化碳或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通过低氮燃烧器的辅助,使气体的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和对能源的利用率。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燃烧室2产生的高温烟气供给烘干室1和碳化室3热能,碳化室3内的温度较高,碳化室3内产生的生物质挥发气包含可燃气体和焦油,通过电磁阀6的控制使碳化室3内产生的挥发气可直接返回到燃烧室2内燃烧供应热能,同时也可通过电磁阀6的控制使碳化室3内产生的挥发气输送至冷凝系统4,在冷凝系统4的辅助下降生物质挥发气中的焦油和有机酸分离成副产品,剩余不凝气返回到燃烧室2内进行燃烧供应热能,通过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和冷凝系统4内设置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对各个腔室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测,通过高温烟气的流量和挥发气的流量对各个腔室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补燃室的作用对烘干室1和碳化室3排入烟囱5的气体进行点燃,防止一氧化碳或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通过
低氮燃烧器的辅助,使气体的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17.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冷凝系统(4)、烟囱(5)、电磁阀(6)和阻火器(7),燃烧室(2)分别与烘干室(1)和碳化室(3)相连,冷凝系统(4)分别与碳化室(3)和燃烧室(2)相连,烟囱(5)分别与碳化室(3)和烘干室(1)相连,两个电磁阀(6)分别位于碳化室(3)的挥发气出口处,碳化室(3)的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4)和燃烧室(2)的连通管连通,碳化室(3)的另一个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4)连通,阻火器(7)位于燃烧室(2)的挥发气入口处,防止燃烧室(2)回火至气体管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烘干室(1)、燃烧室(2)、碳化室(3)和冷凝系统(4)内均设置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烟囱(5)设置有补燃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室(2)和烟囱(5)的补燃室均使用低氮燃烧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挥发气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挥发气热能循环系统,其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提高了设备对能源的利用率;包括烘干室、燃烧室、碳化室、冷凝系统、烟囱、电磁阀和阻火器,燃烧室分别与烘干室和碳化室相连,冷凝系统分别与碳化室和燃烧室相连,烟囱分别与碳化室和烘干室相连,两个电磁阀分别位于碳化室的挥发气出口处,碳化室的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和燃烧室的连通管连通,碳化室的另一个挥发气出口与冷凝系统连通,阻火器位于燃烧室的挥发气入口处,防止燃烧室回火至气体管路。火至气体管路。火至气体管路。


技术研发人员:方基垒 张亚平 姚义清 张炜 张树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