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3507发布日期:2022-06-04 05:5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用于爆燃吹灰器的配气。


背景技术:

2.锅炉在燃烧时产生的炉灰与受热面接触时,极有可能粘结在受热面上引起结渣,若不采取措施及时清除,更多的灰就可能继续粘结在上面,使得该处受热面传热性能变差、管内介质温度降低,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和堵灰,以及排烟温度升高,又加速了结渣现象的发展和蔓延。对此,普遍采用气体爆燃产生的激波对粘灰进行清理。
3.现有的吹灰器气路箱通过加热混合罐来提高罐内空气和燃气的混合度,但由于配气时气体在混合罐内是持续流动的,且流速较快,而混合罐的体积受限,导致气体在罐内停留的时间较短,加热后的混合罐体对其内部流动气体的温度提升十分有限,导致罐内气体的混合均匀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以解决对气体的加热升温效果不佳,气体的混合均匀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空气控制管路、燃气控制管路、气体混合罐和混合气管;所述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的进气口均伸出箱体,出气口分别与气体混合罐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管一端与气体混合罐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所述混合气管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阻火器和点火器;
7.还包括加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外部电源,所述点火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分别缠绕在加热组件上,或盘曲后贴附在加热组件上。
8.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空气控制管路缠绕或盘曲后贴附在第一加热器上,所述燃气控制管路缠绕或盘曲后贴附在第二加热器上。
9.优选地,所述空气控制管路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调节阀及空气止回阀,所述第一加热器设于空气止回阀和空气控制管路的出气口之间。
10.优选地,该高效混合配气箱还包括设于箱体内的辅助空气管路,以及外挂于箱体外壁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气泵,所述辅助空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辅助空气管路的出气口通过三通接头与空气控制管路连通。
11.优选地,所述辅助空气管路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手动球阀和辅助止回阀。
12.优选地,所述三通接头设于空气调节阀和空气止回阀之间。
13.优选地,所述燃气控制管路上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球阀、燃气调节阀及燃气止回阀,所述第二加热器设于燃气止回阀和燃气控制管路的出气口之间。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中设置加热组件,并将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缠绕在加热组件上,或盘曲后贴附在加热组件上,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管路中的流动路径,相当于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加热组件上的停留时间,充分受热后的空气和燃气能够更加快速、均匀地混合。且气体管路的管壁较薄,加热组件对其进行加热时更容易将热量传递给其内部的空气或燃气,使得加热效率更高,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的空气控制管路、辅助空气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
19.1、箱体;2、空气控制管路;21、空气过滤器;22、空气调节阀;23、空气止回阀;24、三通接头;3、燃气控制管路;31、过滤球阀;32、燃气调节阀;33、燃气止回阀;4、气体混合罐;5、混合气管;6、阻火器;7、点火器;8、加热组件;81、第一加热器;82、第二加热器;9、控制器;10、辅助空气管路;101、手动球阀;102、辅助止回阀;1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高效混合配气箱,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空气控制管路2、燃气控制管路3、气体混合罐4和混合气管5;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的进气口均伸出箱体1,出气口分别与气体混合罐4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管5一端与气体混合罐4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1;所述混合气管5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阻火器6和点火器7;
25.该高效混合配气箱还包括加热组件8和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接外部电源,所述点
火器7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分别缠绕在加热组件8上,或盘曲后贴附在加热组件8上。
26.使用时,直接将厂房内的压缩空气管路连接至空气控制管路2的进气口,将燃气瓶对接至燃气控制管路3的进气口,方便快捷。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箱体1中设置控制器9和加热组件8,将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缠绕在加热组件8上,或盘曲后贴附在加热组件8上,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管路中的流动路径,相当于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加热组件8上的停留时间,充分受热后的空气和燃气能够更加快速、均匀地混合。且气体管路的管壁较薄,加热组件8对其进行加热时更容易将热量传递给其内部的空气或燃气,使得加热效率更高,更加节能。
28.具体的,所述加热组件8包括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的第一加热器81和第二加热器82,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缠绕或盘曲后贴附在第一加热器81上,所述燃气控制管路3缠绕或盘曲后贴附在第二加热器82上。在此,将燃气温度与空气温度分开控制,从而可根据不同燃气的温度特性,将不同的燃气加热至最适宜与热空气快速均匀混合的温度。
29.在本实施例中,燃气为乙炔、丁炔、甲烷、丙烷中的一种。
30.若温度过低,则仍达不到均匀混合的目的;由于气体管路较细且管壁较薄,其内部温度接近加热器温度的80-90%,若温度过高,则高温燃气与高温空气在气体混合罐4中混合的一瞬间极易发生爆炸。所以,加热组件8的温度控制在70-80℃较为合适,从而使燃气和空气的上限温度在60度左右。
3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21、空气调节阀22及空气止回阀23,所述第一加热器81设于空气止回阀23和空气控制管路2的出气口之间,使管路中的空气加热后即刻进入气体混合罐4中,避免冷却。
32.在空气控制管路2上不设置具有开关功能的阀体,使空气控制管路2处于常开状态,在不使用吹灰器时,压缩空气通过空气控制管路2

气体混合罐4

混合气管5

吹灰器,持续进行吹扫,避免吹灰器中积灰。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高效混合配气箱还包括设于箱体1内的辅助空气管路10,所述辅助空气管路10的出气口通过三通接头24与空气控制管路2连通。
34.具体地,所述辅助空气管路10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手动球阀101和辅助止回阀102,所述三通接头24设于空气调节阀22和空气止回阀23之间。
35.本实施例中的高效混合配气箱还包括气泵11,所述气泵11外挂于箱体1外壁,并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辅助空气管路10的进气口与气泵11的出气口连通。当厂房内的压缩空气管道出现问题时,可手动开启手动球阀101和气泵11,由气泵11提供助燃空气,避免吹灰器无法工作而造成炉内严重积灰。也可使用风机等其它具备送风功能的设备。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气控制管路3上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球阀31、燃气调节阀32及燃气止回阀33,所述第二加热器82设于燃气止回阀33和燃气控制管路3的出气口之间。
37.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燃气控制管路3上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球阀31、燃气调节阀32及燃气止回阀33,所述第二加热器82设于燃气止回阀33和燃气控制管路3的出气口之间,使管路中的燃气加热后即刻进入气体混合罐4中,避免冷却。
3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1中设置加热组件8,并将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
缠绕在加热组件8上,或盘曲后贴附在加热组件8上,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管路中的流动路径,相当于延长了空气和燃气在加热组件8上的停留时间,充分受热后的空气和燃气能够更加快速、均匀地混合。且气体管路的管壁较薄,加热组件8对其进行加热时更容易将热量传递给其内部的空气或燃气,使得加热效率更高,更加节能。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