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7320发布日期:2022-08-31 05:4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的制作方法
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热氧化炉rto炉,具体为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


背景技术:

2.在vocs治理技术中,低热值废气采用高温氧化工艺处理,为了节约能源,采用rto炉(蓄热式热氧化炉)进行高温氧化。这种rto炉不仅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制作难度低,维修简单,还可以避免废气在通过rto炉的蓄热体时分布不均匀造成蓄热体的局部高温损坏和蓄热面积利用率低,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杜绝了废气处理不达标的风险。但是,由于废气在通过rto炉的蓄热体时经常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造成蓄热体的局部高温损坏和蓄热面积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废气进入蓄热体后会有残留从而会造成废气处理不达标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解决蓄热面积利用率低且低热值废气处理不达标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包括氧化室和设置在氧化室下方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下方连通设置有布风箱;所述布风箱内设置有混合均流箱腔体与切换阀腔体;所述切换阀腔体连接有切换阀;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反吹管。
6.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设置在布风箱的中部,混合均流箱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切换阀腔体。
7.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上部开口与蓄热室顶部结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布风箱焊接在固定框架上。
9.更进一步的,切换阀焊接在布风箱的壳体上。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吹管与固定框架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to炉,在运行过程中,废气进入rto炉氧化室时,都是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蓄热体再进入氧化室进行高温氧化,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蓄热床层蓄热面积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在rto炉换向阀切换时,换向吹扫可将残余气体送入氧化室,杜绝了残余气体随着烟气排出导致废气治理不达标的风险,同时将蓄热体床层均匀冷却,以待下一次使用,提供蓄热体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13.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废气在通过rto炉的蓄热体时分布不均匀造成蓄热体的局部高温损坏和蓄热面积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换向吹扫有残留造成的废气处理不达标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rto炉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反吹管吹扫混合均流箱腔体的气流走向图;
16.图3为布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氧化室,2-蓄热室,3-固定框架,4-反吹管,5-切换阀,6-切换阀腔体,7-混合均流箱腔体,8-布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1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氧化室1和设置在氧化室1下方的蓄热室2;蓄热室2下方连通设置有布风箱8;布风箱8焊接在外部的固定框架3上。氧化室1、蓄热室2、布风箱8共同组成了rto炉。
20.布风箱8内设置有混合均流箱腔体7与切换阀腔体6;具体的,混合均流箱腔体7设置在布风箱8的中部,混合均流箱腔体7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混合均流箱腔体7上部开口与蓄热室2顶部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使废气更为充分的进入到蓄热室2内。混合均流箱腔体7开口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切换阀腔体6;切换阀腔体6连接有切换阀5;切换阀5焊接在布风箱8的壳体上。在混合均流箱腔体7的底部连接有反吹管4的吹气口,反吹管4与固定框架3相连接以更为稳定。反吹管4用于从混合均流箱腔体7底部向内吹气。
21.切换阀腔体6结合流体力学的计算结果(流速不大于15m/s)和切换阀5的结构,确定切换阀腔体6的结构尺寸;混合均流箱腔体7漏斗状的结构使其内部从下至上形成了三个区域:混合区、分布区、均流区,可以实现气体的均匀混合且均匀分布至蓄热室2中的蓄热体底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废气先通过混合均流箱腔体7均匀的分布于蓄热体2底部且均匀的穿过蓄热体2进入氧化室1氧化;其次当切换阀5换向时,反吹管4利用多孔小流量由下向上结合流体特性将残余气体全部送入氧化室1,做到无死角换向吹扫,同时将蓄热室2中的蓄热体在反吹管4的吹气作用下可以均匀冷却以待下一次蓄热。
22.在vocs治理技术中,低热值废气采用rto(蓄热式热氧化)处理工艺时,采用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结构时,避免废气在通过rto炉的蓄热体时分布不均匀造成蓄热体的局部高温损坏和蓄热面积利用率低,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杜绝了废气处理不达标的风险。
2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包括氧化室(1)和设置在氧化室(1)下方的蓄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2)下方连通设置有布风箱(8);所述布风箱(8)内设置有混合均流箱腔体(7)与切换阀腔体(6);所述切换阀腔体(6)连接有切换阀(5);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7)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7)的底部连接有反吹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7)设置在布风箱(8)的中部,混合均流箱腔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切换阀腔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均流箱腔体(7)上部开口与蓄热室(2)顶部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箱(8)焊接在固定框架(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其特征在于,切换阀(5)焊接在布风箱(8)的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管(4)与固定框架(3)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热氧化炉技术领域,是一种均匀布风且无死角反吹的RTO炉,包括氧化室和设置在氧化室下方的蓄热室;蓄热室下方连通设置有布风箱;布风箱内设置有混合均流箱腔体与切换阀腔体;切换阀腔体连接有切换阀;混合均流箱腔体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混合均流箱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反吹管;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废气在通过RTO炉的蓄热体时分布不均匀造成蓄热体的局部高温损坏和蓄热面积利用率低的问题,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杜绝了废气处理不达标的风险。理不达标的风险。理不达标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任寅卉 范二兵 李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