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9456发布日期:2022-08-31 06:3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


背景技术:

2.rto(蓄热式焚烧炉)是把生产排出的有机废气温度提升到760℃以上,在此高温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大量热能从烟气中转移到蓄热体,用来加热下一次循环的待分解有机废气,是一种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节能型环保装置。三室rto废气分解效率达到99%以上,热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rto的稳定运行主要依赖于各个部件都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上,rto的关键部件主要有蓄热体、切换阀、烧嘴等。蓄热体作为rto系统的热量载体,直接影响到rto的热效率。
3.当废气中含有易溶于水汽的盐分时(如氯化铵粉末),前端预处理设备无法彻底过滤这些微小粉尘,而这些微小的粉尘会随废气进入rto装置,长期运行容易积聚在蓄热体内部,堵塞蓄热体微孔,且较难清理。蓄热体作为rto的关键部件,若发生孔道堵塞,会严重降低rto的热利用率,造成出口排放温度过高,切换周期不断缩短,最后导致rto无法正常运行。
4.以往传统的清理方式是采取整床蓄热体水冲洗或整床进行更换,造成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进气的蓄热室储存着上一轮排气时的热能,蓄热室内温度呈底部低,顶部高的温度梯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及第三蓄热室、喷淋管、进气管、清吹管、排气管,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各自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各自的上下两层中间对应设置有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底部设有喷头,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及所述第三蓄热室的底部分别对应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管、清吹管、排气管相连通。
6.优选地,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阀。
7.优选地,所述第一蓄热室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进气阀,
8.所述第二蓄热室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三蓄热室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进气阀。
9.优选地,所述第一蓄热室与所述清吹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清吹阀,所述第二蓄热室与所述清吹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清吹阀,所述第三蓄热室与所述清吹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清吹阀。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蓄热室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二蓄热室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三蓄热室与所述排气管相
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排气阀。
11.(3)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蓄热室结构进行改造,将蓄热室分两层设计,并在中间位置加装喷头。通过合理分配上下层蓄热体的填充高度,可实现将会堵塞部分仅控制在底部蓄热体处,并通过喷头喷淋(喷淋介质可为自来水或压缩空气)方式,对底部蓄热体进行清理,洗涤液或洗涤气通过rto底部的排放口排放。可有效减少受污染蓄热体的数量,从而减少后期需要更换的数量,降低运行成本;可实现更简便、高效、快速的清理rto蓄热体孔道内的积尘,减少清理过程产生人工成本;迅速恢复生产,减轻企业停产造成的损失,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为:1-第一蓄热室、2-第二蓄热室、3-第三蓄热室、4-喷淋管、41-喷头、5-进气管、51-第一进气阀、52-第二进气阀、53-第三进气阀、6-清吹管、61-第一清吹阀、62-第二清吹阀、63-第三清吹阀、7-排气管、71-第一排气阀、72-第二排气阀、73-第三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15.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分层式rto装置,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及第三蓄热室3、喷淋管4、进气管5、清吹管6、排气管7,所述第一蓄热室1、所述第二蓄热室2及所述第三蓄热室3各自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蓄热室1、所述第二蓄热室2及所述第三蓄热室3各自的上下两层中间对应设置有所述喷淋管4,所述喷淋管4底部设有喷头41,所述第一蓄热室1、所述第二蓄热室2及所述第三蓄热室3的底部分别对应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管5、清吹管6、排气管7相连通。
17.所述喷淋管4上设有喷淋阀,所述第一蓄热室1与所述进气管5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进气阀51,所述第二蓄热室2与所述进气管5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进气阀52,所述第三蓄热室3与所述进气管5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进气阀53,所述第一蓄热室1与所述清吹管6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清吹阀61,所述第二蓄热室2与所述清吹管6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清吹阀62,所述第三蓄热室3与所述清吹管6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清吹阀63,所述第一蓄热室1与所述排气管7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排气阀71,所述第二蓄热室2与所述排气管7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排气阀72,所述第三蓄热室3与所述排气管7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排气阀73。
18.实际工作过程中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9.阶段一:第一进气阀51、第二排气阀72、第三清吹阀63打开,其余阀全部关闭。废气通过第一进气阀51阀门由第一蓄热室1床底部进入蓄热体床层被预热,然后进入炉膛,在高温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少量新鲜空气通过第三清吹阀63将残留未处理废气全部吹回炉膛,进行高温氧化分解;分解后热气流从第二蓄热室2床层往下通过第二排气阀72排出,同时第二蓄热室2被加热。
20.阶段二:第二进气阀52、第三排气阀73、第一清吹阀61打开,其余阀全部关闭。废气通过第二进气阀52由第二蓄热室2底部进蓄热体床层被预热,然后进入炉膛,在高温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少量新鲜空气通过第一清吹阀61将残留未处理废气全部吹回炉膛,进行高温氧化分解;分解后热气流从第三蓄热室3床层往下通过第三排气阀73排出,同时第三蓄热室3被加热。
21.阶段三:第三进气阀53、第一排气阀71、第二清吹阀62打开,其余阀全部关闭。废气通过第三进气阀53由第三蓄热室3底部进入蓄热体床层被预热,然后进入炉膛,在高温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少量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清吹阀62将残留未处理废气全部吹回炉膛,进行高温氧化分解;分解后热气流从第一蓄热室1床层往下通过第一排气阀71排出,同时第一蓄热室1被加热。
22.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通过切换周期,循环运行。
23.运行过程中根据时间或者rto进出气压差判断需要清理的蓄热室。当rto停机后开启喷淋阀,并打开底部排放阀,对下部蓄热室进行喷淋清理。清理后废液或废渣通过排放口流出。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
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