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9145发布日期:2023-01-17 16:5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炉膛灰垢清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炉膛结垢是燃煤工业锅炉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燃煤或燃油的锅炉,燃料燃烧时必然在受热面炉管或烟道上沉积一层灰垢,由于灰垢的热阻比钢管大的多,因此灰垢的形成致使锅炉的热效应效率降低,能耗增加。通常清除灰垢是停炉后用人工清除或者蒸汽吹除,这些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影响工人的健康,而且清垢不彻底,易损伤锅炉,影响生产和安全。
3.为此,提出一种辅助炉膛结垢处理的预处理装置,以帮助人工清除时所存在的生产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现有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借助外部的辅助装置,帮助在人工清除灰垢时所存在的生产和安全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此预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固定单元,包括底座、固定板、紧固件和轨道件,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紧固件与固定板相连,所述轨道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轨道件上,其包括活动架、与所述活动架相连的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活动架和支撑件底部的导块件;以及,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活动架的侧壁上,其包括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板内的开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上且与所述开槽板相连的驱动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呈型的环状,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型长边侧壁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于所述底座的环状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且所述固定板的板体侧壁中开设有螺纹贯穿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纹杆和转动设置于所述螺纹杆一端的弧形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的螺帽;所述螺纹杆配合转动于所述螺纹贯穿孔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轨道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二者呈同心圆分布,且所述第二轨道位于外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块件包括第一导块和第二导块,所述第一导块配合滑动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导块配合滑动于所述第二轨道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架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导块的顶部,其一面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另一面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块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的背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活动架的一端,且此侧板面处开设有穿槽;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活动架一侧的板面上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定位凸缘。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开槽板的两侧开设有导槽,其背部板面上设置有齿槽;所述定位凸缘能够配合滑动于所述导槽内;所述开槽板的底部设置有开槽楔面。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齿和与所述驱动齿同轴相连的把手。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处理单元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炉的炉井口部设置预处理的装置,通过固定单元连接在炉井的口部,固定单元上的支撑单元用于处理单元的移动和安装,而处理单元用于在炉膛灰垢处理前的预处理。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
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6.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除灰用的预处理装置,此预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单元100、支撑单元200和处理单元300,其中,固定单元100用于支撑单元200和处理单元300的安装,并固定在炉膛的口部,支撑单元200用于处理单元300的安装,并可具有支撑和收纳的状态。处理单元300用于对炉膛侧壁上灰垢的开槽处理。
29.具体的,固定单元100,包括底座101、固定板102、紧固件103和轨道件104,固定板102设置于底座101的侧壁上,紧固件103与固定板102相连,轨道件104设置于底座101的底部。
30.支撑单元200,设置于轨道件104上,其包括活动架201、与活动架201相连的支撑件202和设置于活动架201和支撑件202底部的导块件203。
31.处理单元300,设置于活动架201的侧壁上,其包括限位板301、设置于限位板301内的开槽板302,以及设置于限位板301上且与开槽板302相连的驱动件303。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2和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底座101呈t型的环状,固定板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01的l型长边侧壁的底部;固定板102于底座101的环状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且固定板102的板体侧壁中开设有螺纹贯穿孔102a。
34.底座101呈环状,其径向截面呈t型,以满足可放置于炉膛的开口处。固定板102一端焊接在底座101的环状边缘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用于多方位的固定,以保持稳定性。固定板102上的螺纹贯穿孔102a用于紧固件103的安装。
35.紧固件103包括螺纹杆103a和转动设置于螺纹杆103a一端的弧形板103b,以及固定于螺纹杆103a另一端的螺帽103c;螺纹杆103a配合转动于螺纹贯穿孔102a内。使用时,通过手动转动螺帽103c,驱动螺纹杆103a转动,将弧形板103b贴合在锅炉的外部侧壁上。
36.轨道件104包括第一轨道104a和第二轨道104b,二者呈同心圆分布,且第二轨道104b位于外圈。
37.导块件203包括第一导块203a和第二导块203b,第一导块203a配合滑动于第一轨道104a上,第二导块203b配合滑动于第二轨道104b上。
38.活动架201的底部铰接于第一导块203a的顶部,其一面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201a,另一面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座201b。
39.支撑件202包括第一支撑杆202a和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02a一端的第二支撑杆202b,第一支撑杆202a远离第二支撑杆202b的一端连接于铰接座201b上,第二支撑杆202b
远离第一支撑杆202a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导块203b上。
40.相较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活动架201呈板块状,其底部通过铰接座连接在第一导块203a的顶部,活动架201用于处理单元300的安装,活动架201通过两根支撑杆进行支撑,而当两支撑杆折叠时,可实现活动架201的状态改变,即两杆支撑时,可保持活动架201为竖直或其他支撑的状态,而当两杆折叠重合时,可用于活动架201的收纳放置。导块件203配合滑动在轨道件104上,可使得活动架201围绕轨道件104滑动,即对圆形的炉膛内腔侧壁进行全方位处理。
41.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42.实施例3
43.参照图2和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限位板301的背部固定于连接柱201a远离活动架201的一端,且此侧板面处开设有穿槽;限位板301远离活动架201一侧的板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01a,且限位槽301a的槽口处设置有定位凸缘301b。
44.开槽板302的两侧开设有导槽302a,其背部板面上设置有齿槽302b;定位凸缘301b能够配合滑动于导槽302a内;开槽板302的底部设置有开槽楔面k。
45.驱动件303包括驱动齿303a和与驱动齿303a同轴相连的把手303b。
46.相较于实施例2,进一步的,限位板301通过连接柱201a固定在活动架201的侧壁上,其用于安装并限位开槽板302;开槽板302通过两侧的导槽302a定向滑动在限位板301的限位槽301a内。开槽板302由驱动件303配合其背部的齿槽302b驱动运动。在开槽板302的下端具有用于开槽的弧形楔面,其用于将炉膛内部的灰垢铲出一些沟槽,既可铲除灰垢,也方便通过铲出的沟槽施加烟灰清除剂,进一步简化灰垢的清除工作,提高清除效率。
47.而驱动件303主体具有驱动齿303a,驱动齿303a通过与其同轴相连的把手303b驱动。
48.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49.结合附图1~3中所示,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固定单元100中的底座101固定放置在锅炉炉膛的井口处,l型的短边伸入井口侧壁处;底座101侧壁上的固定板102位于井口的外侧。转动螺纹杆103a,推动弧形板103b贴合于锅炉的外侧壁,从而保持整个固定单元100平稳。抬起活动架201,使得支撑件202完全支撑起,再保持此支撑状态。推动活动架201或支撑件202时,调整处理单元300至需要处理的位置,再对炉膛灰垢进行处理。
50.将处理单元300中的开槽板302位置,使其开槽楔面k对着炉膛内侧壁与灰垢的接触面,转动把手303b,驱动开槽板302沿着限位板301的板体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开槽楔面k插入灰垢层内,随着持续深入,灰垢层内铲出一道开槽。再改变处理单元300的位置,在炉膛灰垢层处开设多道开槽。通过此开槽,向槽两侧的灰垢层内渗入烟灰清除剂,能够有效提高渗透效率和清除效率。
51.装置使用完成后,反向上述的安装过程,即可将装置从炉膛的井口处拆除,简单实用。
52.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