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焚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73555发布日期:2023-05-15 06:1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焚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淤泥干化焚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焚烧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污泥处置技术可分为焚烧、填埋、土地利用等。污泥焚烧因具有减量化程度高、就地焚烧、无需长距离运输、飞灰可资源化利用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最实用的处理技术之一。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jb/t11826-2014)等标准规范的要求,炉膛温度应控制在850~950°c的范围,以确保对污泥有机物的彻底焚烧,并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生成量,因此需要将污泥进行预烘干,降低其含水率才能够使得炉膛温度达到焚烧标准。

2、然而现有的淤泥干化焚烧装置在对淤泥进行干化焚烧处理时,如公开号为cn112984528 b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污泥焚烧方法,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焚烧炉本体顶部设置有竖直排烟通道,焚烧炉本体内穿设有热量回收装置,排烟通道上通过进料通道连接有进料斗,进料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机,焚烧炉本体内顶部设置有螺旋污泥干燥滑道,螺旋污泥干燥滑道与焚烧炉本体侧壁密封配合,螺旋污泥干燥滑道上设置有贯穿直通的污泥落料通道,污泥落料通道顶部设置有温控盖板,温控盖板由一温控推杆控制盖合或开启污泥落料通道,以此将焚烧炉本体内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从而杜绝因污泥成分不同而使得炉膛温度波动过大,使得热量回收装置能够稳定的吸收热量,有利于节能减排;

3、然而在上述专利中,该装置通过将湿污泥从排烟通道落入焚烧炉本体内,在落下的过程中与烟气换热蒸发部分水分,该方式对于湿污泥的干化效果较差,难以快速有效的将湿污泥中的水分烘干,从而导致污泥在焚烧时的含水率任处于较高水平,对污泥的焚烧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焚烧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湿污泥的干化效果,快速有效的降低湿污泥中的含水率,避免对污泥的焚烧工作造成影响。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箱,所述焚烧箱的顶端设置有干化机构,所述干化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污泥管,所述干化机构的侧壁设置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内壁设置有刮料机构,所述焚烧箱的侧壁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另一侧设置有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箱的顶端位于干化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封盖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前端设置有升降门机构;

3、所述干化机构包括干化铝箱、泄压阀、加热器、第一电机、第一气缸、固定块、电加热棒、槽孔、第一弹簧、滑杆和刮刀,所述干化铝箱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焚烧箱的顶端,所述泄压阀固定安装于干化铝箱的顶端,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于干化铝箱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干化铝箱的内侧顶端,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电加热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侧壁,所述槽孔开设于电加热棒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槽孔的侧壁,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刮刀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杆的另一端,所述污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干化铝箱的顶端。

4、可选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储水箱、导热铝环、通液孔、第三通孔、导气管、滤网和注水塞,所述导热铝环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干化铝箱的侧壁,所述储水箱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导热铝环的侧壁,所述通液孔开设于导热铝环的侧壁,所述第三通孔开设于储水箱的顶端,所述导气管的一端通过贯穿第三通孔固定连接于储水箱的顶端,所述滤网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导气管的另一端,所述注水塞固定安装于储水箱的顶端。

5、可选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第二滑槽、第二气缸、安装板、第三滑槽、第二弹簧、刮板、支撑杆和搅拌转轮,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焚烧箱的内壁,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一端,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三滑槽开设于安装板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于第三滑槽的顶端,所述刮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顶端,所述搅拌转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侧壁。

6、可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排气管、固定筒和活性炭过滤盒,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焚烧箱的侧壁,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排气管的另一端,所述活性炭过滤盒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固定筒的内壁。

7、可选的,所述焚烧机构包括储气箱、密封塞、气泵、进气软管、喷火嘴和第一支撑轴,所述储气箱固定连接于焚烧箱的侧壁,所述密封塞固定安装于储气箱的顶端,所述气泵固定连接于储气箱的内壁,所述进气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气泵的输出端,所述喷火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气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侧壁固定连接于焚烧箱的内壁,所述喷火嘴的侧壁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轴的侧壁,所述焚烧箱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气软管贯穿第二通孔分别与气泵的输出端和喷火嘴的一端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封盖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轴、第二电机、连接块和密封盖,所述焚烧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侧壁固定连接于进料口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轴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第二支撑轴的侧壁且与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侧壁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一端。

9、可选的,所述升降门机构包括第四滑槽、电动推杆、密封门和限位滑块,所述第四滑槽开设于焚烧箱的前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第四滑槽的顶端,所述密封门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密封门的侧壁。

10、可选的,所述焚烧箱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于焚烧箱的顶端。

11、可选的,所述焚烧箱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焚烧箱的前端开设有出料斜坡,所述限位滑块通过与第一滑槽相契合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侧壁。

12、可选的,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的焚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s1:首先,待焚烧的湿污泥通过污泥管输送到干化铝箱中,通过加热器对干化铝箱内的湿污泥进行加热烘干,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气缸转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棒转动对湿污泥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气缸伸缩带动固定块升降移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棒升降移动,通过电加热棒转动以及升降移动对湿污泥进行搅拌的同时通电对湿污泥进行二次加热烘干,同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滑杆从电加热棒的一端伸出使刮刀与干化铝箱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电加热棒转动以及升降移动从而带动刮刀对粘附在干化铝箱内壁的污泥进行刮除清理;

14、s2:其次,通过拿出密封塞向储气箱的内部添加燃气,通过气泵将燃气通过进气软管输送到喷火嘴中,经喷火嘴打火后喷射火焰对焚烧箱内的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处理;

15、s3:同时,焚烧箱内焚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滤网过滤粉尘颗粒后经过导气管导入到储水箱中,通过注水塞向储水箱内添加凉水,通过导入的高温气体对凉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开设有通液孔的导热铝环与加热后的热水充分接触后将加热后热水的热量吸附传导到干化铝箱的内部,从而循环利用焚烧时产生的余热对干化铝箱里的湿污泥进行预热干化;

16、s4:最后,污泥在焚烧过程中,通过第二气缸伸缩带动安装板来回滑动移动,通过电动推杆收缩带动密封门通过限位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限位滑动上升打开,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刮板从安装板的顶端伸出与焚烧箱的内侧底端紧密贴合,通过安装板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刮板来回移动将泥渣刮除并通过出料斜坡将其从焚烧箱内集中推出。

17、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1)本方案通过设置干化机构,具体的通过加热器对干化铝箱内的湿污泥进行加热烘干,通过泄压阀进行泄压保护,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气缸转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棒转动对湿污泥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气缸伸缩带动固定块升降移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棒升降移动,通过电加热棒转动以及升降移动对湿污泥进行搅拌的同时通电对湿污泥进行二次加热烘干,从而有效提高烘干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滑杆从电加热棒的一端伸出使刮刀与干化铝箱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电加热棒转动以及升降移动从而带动刮刀对粘附在干化铝箱内壁的污泥进行刮除清理,从而避免湿污泥粘附在干化铝箱的内壁,达到有效提高对湿污泥的干化效果,快速以及有效的将湿污泥中的水分烘干,使其含水率降低到焚烧的标准,避免湿污泥的含水率过高导致对焚烧工作造成影响的目的;

19、(2)通过设置余热利用机构,具体的焚烧箱内焚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滤网过滤粉尘颗粒后经过导气管导入到储水箱中,通过注水塞向储水箱内添加凉水,通过导入的高温气体对凉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开设有通液孔的导热铝环与加热后的热水充分接触后将加热后热水的热量吸附传导到干化铝箱的内部,从而循环利用焚烧时产生的余热对干化铝箱里的湿污泥进行预热干化,达到有效利用焚烧时产生的余热进行辅助预热干化,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干化效率的目的;

20、(3)通过设置刮料机构,具体的通过第二气缸伸缩带动安装板来回滑动移动,通过由支撑杆支撑的搅拌转轮受污泥阻力影响产生转动对污泥进行搅拌,从而有效提高污泥的焚烧效率,污泥在焚烧完成后产生的泥渣,通过电动推杆收缩带动密封门通过限位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限位滑动上升打开,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刮板从安装板的顶端伸出与焚烧箱的内侧底端紧密贴合,通过安装板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刮板来回移动将泥渣刮除并通过出料斜坡将其从焚烧箱内集中推出,达到有效提高污泥焚烧效率的同时自动对泥渣进行集中刮除清理,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

21、(4)通过设置净化机构,具体的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输入到固定筒的内部,通过固定筒内部的活性炭过滤盒对气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过滤和净化后再排放到外部环境中,从而达到有效对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净化过滤,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