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罐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30055发布日期:2024-01-16 12: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还原罐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具体为还原罐燃烧器。


背景技术:

1、大多数炼镁厂所使用的主要消耗性设备是炼镁还原罐,由于还原罐含有大量贵重的镍、钼、铬等元素,炉料价格昂贵,因此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将废还原罐回收重熔;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按照使用对象分为窑炉燃烧器和锅炉燃烧器,燃烧器的作用是将燃料与空气连续的送入炉膛,合理的组织煤粉气流,并且使其良好的混合,迅速而稳定地着火和燃烧,燃烧器能够减少垃圾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10822431a的“一种煤气燃烧器”,包括煤气进口、风入口以及与煤气进口和风入口连通的稳燃腔;煤气进口分别与内环形高炉煤气喷嘴和若干个外分散式高炉煤气喷嘴的一端连通;内环形高炉煤气喷嘴和若干个外分散式高炉煤气喷嘴的另一端与稳燃腔连通;风入口分别与旋流二次风喷嘴、旋流补燃风喷嘴和中心风管的一端连通,旋流二次风喷嘴、旋流补燃风喷嘴和中心风管的另一端与稳燃腔连通。

3、但现有技术中,煤气炉的飞灰量逐渐增大,现有的还原管燃烧器无法完成消耗,现有的燃烧器无法满足增量后的飞灰掺入;同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是目前燃烧器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现有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空气、烟气和煤气在燃烧筒内混合不够充分,而无法完全燃烧,因此向外排放的烟气中有时仍然存在较多的燃烧污染物,现有的燃烧器燃烧性能较低,影响燃烧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还原罐燃烧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还原罐燃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随着煤气炉的飞灰量逐渐增大,现有的还原管燃烧器无法完成消耗,现有的燃烧器无法满足增量后的飞灰掺入;同时由于空气、烟气和煤气在燃烧筒内混合不够充分,而无法完全燃烧,因此向外排放的烟气中有时仍然存在较多的燃烧污染物,现有的燃烧器燃烧性能较低,影响燃烧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还原罐燃烧器,包括入风管件和燃烧机构,所述入风管件的两端与燃烧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燃烧外壳、连接管、导回管、喷头、煤气管件、补偿器一、管道、顶管和内旋风管,所述煤气管件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煤气管件的另一端与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煤气管件包括汇合管,所述汇合管的外壁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煤风管,且所述煤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燃烧外壳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燃烧外壳的另一端与导回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导回管的内壁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回流孔,所述入风管件包括支撑环、电机、回流管、风机外壳、出风管、混合管和入风管,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风机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混合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混合管的顶部固定连通,且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顶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动杆、固定框和限位套管,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与限位套管的两侧固定安装,且所述固定框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网。

3、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进风叶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进风叶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且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穿过螺旋杆与进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外侧与过滤网的外侧相贴合。

5、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一端与入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且所述固定框的另一端与混合管的一端固定安装。

6、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与风机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支撑环的顶端与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且所述支撑环的底端与汇合管的顶部焊接固定。

7、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补偿器一,且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补偿器二,所述管道的一端顶部固定连通有入风端头。

8、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一端顶部与内旋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旋风管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风阀门。

9、优选的,所述顶管的一端与导回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回管的一端与喷头的一端固定安装。

10、优选的,所述燃烧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火保护层,所述出风管的底端与入风端头的顶端固定安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煤气管件,通过在汇合管的外侧增加多个煤风管,同时煤风管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阀,控制阀可以控制煤风管的煤气进风速度,多个煤风管可以增加燃烧器的煤气量,从而可以搭配飞灰,有效提高飞灰搭配比例,满足当前煤气增量后的飞灰掺入。

13、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入风管件,进风叶轮可以使导回管内的部分烟气通过顶管和回流管到达混合管内,空气和烟气在进风叶轮的作用下,沿螺旋方向运动前进到风机外壳内,空气和烟气在混合管内完成初步混合,同时转动的进风叶轮将烟气和空气不断地往四周打散,空气和烟气进行二次混合,使烟气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与空气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增强了空气和烟气的混合效果,利用电机带动进风叶轮转动时的抽吸力,将空气与烟气均吸入风机外壳内,利用风机外壳内的叶片转动作用将空气与烟气进行充分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气体最后排入燃烧外壳内,从而达到稀释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同时对向外排出的烟气循环利用,提高燃烧器燃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14、3、本发明中,通过增加过滤组件,当进风叶轮转动时,可以带动活动杆和刮板转动,刮板可以将靠近入风管的过滤网外壁杂质向下刮除,利用过滤网板可以对空气进行双重过滤,避免异物在进风叶轮的抽吸力作用下从混合管进入到燃烧外壳内,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空气中的杂质异物大部分会附着在靠近入风管一端的过滤网外壁上,刮板可以随着进风叶轮的转动而自动转动,不需要另外增加驱动,即可达到自动转动,对过滤网上杂质进行刮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风管件(1)和燃烧机构(3),所述入风管件(1)的两端与燃烧机构(3)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燃烧机构(3)包括燃烧外壳(31)、连接管(32)、导回管(33)、喷头(34)、煤气管件(35)、补偿器一(36)、管道(37)、顶管(38)和内旋风管(42),所述煤气管件(35)的一端与连接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煤气管件(35)的另一端与管道(37)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煤气管件(35)包括汇合管(351),所述汇合管(351)的外壁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煤风管(352),且所述煤风管(3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353),所述燃烧外壳(31)的一端与连接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燃烧外壳(31)的另一端与导回管(3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导回管(33)的内壁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回流孔(40),所述入风管件(1)包括支撑环(11)、电机(12)、回流管(13)、风机外壳(14)、出风管(15)、混合管(16)和入风管(18),所述混合管(16)的一端与风机外壳(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组件(17),所述混合管(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杆(20),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与混合管(16)的顶部固定连通,且所述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顶管(38)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过滤组件(17)包括活动杆(171)、固定框(172)和限位套管(174),所述固定框(172)的内壁与限位套管(174)的两侧固定安装,且所述固定框(172)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网(1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外壳(14)的内部设置有进风叶轮(19),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进风叶轮(19)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71)的一端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175),且所述活动杆(171)的另一端穿过螺旋杆(20)与进风叶轮(19)固定连接,所述刮板(175)的外侧与过滤网(173)的外侧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72)的一端与入风管(18)的一端固定安装,且所述固定框(172)的另一端与混合管(16)的一端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5)的一端与风机外壳(14)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支撑环(11)的顶端与电机(12)的一端固定安装,且所述支撑环(11)的底端与汇合管(351)的顶部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补偿器一(36),且所述管道(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补偿器二(44),所述管道(37)的一端顶部固定连通有入风端头(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37)的一端顶部与内旋风管(4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旋风管(42)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风阀门(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38)的一端与导回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回管(33)的一端与喷头(34)的一端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还原罐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外壳(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火保护层(39),所述出风管(15)的底端与入风端头(41)的顶端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还原罐燃烧器,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入风管件和燃烧机构,所述入风管件的两端与燃烧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本发明通过设置煤气管件,通过在汇合管的外侧增加多个煤风管,多个煤风管可以增加燃烧器的煤气量,有效提高飞灰搭配比例,满足当前煤气增量后的飞灰掺入,通过设置入风管件,空气和烟气在进风叶轮的作用下,沿螺旋方向运动前进到风机外壳内,空气和烟气在混合管内完成初步混合,同时转动的进风叶轮将烟气和空气不断地往四周打散,空气和烟气进行二次混合,使烟气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与空气混合,同时对向外排出的烟气循环利用,提高燃烧器燃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青,汪前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