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27328发布日期:2024-03-25 19:1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泥危废资源化处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油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它由石油烃类、胶质、沥青质、泥砂、无机絮体、有机絮体以及水和其它有机物、无机物牢固粘结在一起的乳化体系组成,由于油泥中含有原油、硫化物、苯系物、酚类等有恶臭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且原油中所含的某些烃类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及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2、油泥主要处理技术包括热处理工艺(热脱附、热解)、热洗法、生物处理法、萃取法等工艺。热洗法存在脱水后固体含水率高、后续处置能耗高、处置后油泥含油率较高等问题:生物处理法存在处置周期长、占地广、应用范围受限等缺点。热处理工艺(热脱附、热解)中虽然能耗较高、工艺难度也较高,但是因其具有处置后油泥含油率较低、无附加污染等难以愁代的优点,成为主流的油泥处置工艺。

3、因此,需要对混油泥煤的理化特性、燃烧特性、飞灰成分、结渣特性、常规污染物(so2、nox、粉尘)及特殊污染物(二噁英和典型重金属)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一种碳排放量和经济性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掺烧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过多次修正调整焚烧比例从而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方法及系统,旨在能够大规模经济化实现油泥处理并减少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过往电厂耦合焚烧日志,对过往电厂耦合焚烧日志进行分析得到若干过往焚烧数据,对过往焚烧数据进行匹配映射得到若干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

3、步骤2:获取批次油泥特性,对油泥特性进行区分结合焚烧需求对油泥进行预处理得到成品油泥;

4、步骤3:根据实时情况因子,在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中映射出对应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将成品油泥和原煤进行配比得到掺杂产品,对掺杂产品进行粉末化进行初步投放燃烧;

5、步骤4:获取炉膛结渣情况和炉膛温度分布情况,对炉膛结渣情况和炉膛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炉膛结渣情况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一次修正调整,根据炉膛温度分布情况对过往焚烧环境进行一次修正调整;

6、步骤5:预设有污染物产生标准,实时检测污染物产生情况,对实时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二次修正调整;

7、步骤6:通过处理装置,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处理。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过往焚烧数据进行匹配映射得到若干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的方法包括:

9、抽取过往焚烧数据中的过往电厂油泥处理规模范围、过往电力需求、过往污染物处理效率;

10、将过往电厂油泥处理规模范围、过往电力需求、过往污染物处理效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若干条件数据组,将若干条件数据组定义为原象集;

11、抽取过往焚烧数据中的过往电厂焚烧过程中的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将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进行组合生成若干结果数据组,将若干结果数据组定义为象集。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批次油泥特性,对油泥特性进行区分结合焚烧需求对油泥进行预处理得到成品油泥的方法包括:

13、预设有油泥杂质含量标准准则和油泥流动性标准准则;

14、对当下油泥特性进行检测,对当下油泥的油泥杂质含量和油泥流动性进行评价得到合格油泥和不合格油泥;

15、若油泥杂质含量超出油泥杂质含量标准或油泥流动性未能达到油泥流动性标准,则定义当下油泥为不合格油泥;

16、对不合格油泥进行调质处理得到调质油泥;

17、对调质油泥和合格油泥进行化学热洗处理,所述化学热洗处理包括液固分离处理,所述液固分离处理设有复配药剂和特定设备组合。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中映射出对应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将成品油泥和原煤进行配比得到掺杂产品,对掺杂产品进行粉末化进行初步投放燃烧的方法包括:

19、所述实时因子涉及到当下电厂油泥处理规模、当下电力需求、当下污染物处理进度;

20、对当下电厂油泥处理规模、当下电力需求、当下污染物处理进度进行分子,在原象集中确定出对应的条件数据组;

21、通过原象集与象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象集中确定出对应的加过数据组;

22、对结果数据组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

23、根据焚烧配比关系确定油煤掺杂程度,根据焚烧环境参数确定热解装置投入量以及热解装置运行参数。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炉膛结渣情况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一次修正调整的方法包括:

25、预设有炉膛结渣情况等级对照表,获取实时炉膛结渣情况,根据炉膛结渣情况对照表确定结渣情况等级矩阵j,设定j(j1,j2,j3,...,jn),其中j1为预设第一结渣等级值,j2为预设第二结渣等级值,j3为预设第三结渣等级值,...,jn为预设第n结渣等级值;定义初始焚烧配比关系为g,获取修正后焚烧配比关系k;

26、预设一次修正系数l,设定l(l1,l2,l3,...,ln),其中l1为预设第一一次修正系数,l2为预设第二一次修正系数,l3为预设第三一次修正系数,...,ln为预设第n一次修正系数;

27、所述一次修正系数与结渣情况等级区间一一对应,根据二者的对应关系对初始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修正;

28、对初始焚烧关系的修正表达式为:k=l×g;

29、其中,k为修正后焚烧配比关系,l为一次修正系数,l=l1,l2,l3,...,ln,g为初始焚烧配比关系。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炉膛温度分布情况对过往焚烧环境进行一次修正调整的方法包括:

31、获取炉膛内部布局,比例生成炉膛立体模型;

32、获取炉膛温度信息,并根据炉膛温度信息形成若干色块,将若干色块标记到炉膛立体模型上;

33、所述色块包括若干颜色并按照温度高低进行颜色深浅划分;

34、预设有标准色块颜色状态图,对色块分布面积进行分析,若色块颜色深于标准色块颜色,则在对应色块进行热解装置切断处理;

35、若色块颜色浅于标准色块颜色,则在对应色块进行热解装置投运处理。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实时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二次修正调整的方法的方法包括:

37、预设有标准污染物产生量,对实时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得到实时污染物产生量;

38、将实时污染物产生量与标准污染物产生量进行比对;

39、若实时污染物产生量并没有超出标准污染物产生量,则无需进行调整;

40、若实时污染物产生量超出标准污染物产生量,则对二者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污染物溢出量,对污染物溢出量配置评价系数得到对实时污染物的综合评价;

41、预设有焚烧配比关系梯度变化值和综合评价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梯度调整焚烧配比关系,并实时监测实时污染物产生量直至实时污染物产生量符合标准。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实时污染物综合评价值的公式为:

43、

44、其中,a为实时污染物综合评价值,α为评价系数,g为实时污染物产生量,g为标准污染物产生量。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处理装置,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46、通过锅炉尾部烟道布置的脱硝、除尘和脱硫装置对原煤和油泥在在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粉尘、nox和sox污染物进行净化;

47、通过布袋除尘及活性炭吸附对特殊污染物二噁英和典型重金属进行吸附处理。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的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获取过往电厂耦合焚烧日志,对过往电厂耦合焚烧日志进行分析得到若干过往焚烧数据,对过往焚烧数据进行匹配映射得到若干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获取批次油泥特性,对油泥特性进行区分结合焚烧需求对油泥进行预处理得到成品油泥;

49、锅炉燃烧模块:根据实时情况因子,在过往焚烧映射数据组中映射出对应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将成品油泥和原煤进行配比得到掺杂产品,对掺杂产品进行粉末化进行初步投放燃烧;

50、参数修正模块:获取炉膛结渣情况和炉膛温度分布情况,对炉膛结渣情况和炉膛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炉膛结渣情况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一次修正调整,根据炉膛温度分布情况对过往焚烧环境进行一次修正调整,预设有污染物产生标准,实时检测污染物产生情况,对实时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进行二次修正调整;

51、污染物处理模块:通过处理装置,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处理。

5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泥残渣入炉及耦合焚烧方法及系统,相对在油泥危废资源化处置技术的工作上,具有如下优点:

53、1.本技术通过获取过往电厂耦合焚烧日志,并对过往焚烧数据进行分析和匹配映射,可以根据实时情况因子映射出对应的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可以精确计算出成品油泥和原煤的配比,实现对掺杂产品的精准控制。

54、2.本技术通过对炉膛结渣情况和炉膛温度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过往焚烧配比关系和焚烧环境参数,可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结渣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

55、3.本技术通过预设污染物产生标准,并实时检测污染物产生情况,可以对实时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过往焚烧配比关系和过往焚烧环境进行二次修正调整,从而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效果。

5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