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0522发布日期:2024-01-06 23:2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属于秸秆炭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炭化炉是秸秆炭化的设备,秸秆炭化过程中产生的裂解废气由于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硫化氢和低分子烃类等可燃气体,故直接排放对空气质量不利,为了减少废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通常采用焚烧装置将废气焚烧后再排放。

2、现有的废气焚烧装置如授权公告号是cn2115516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其包括炉体、砌在炉体内的耐火砖、由耐火砖形成的s弯燃烧隧道、设置在炉体底部通入炭化炉尾气的废气进气口、用于将炉体外部空气通入燃烧隧道内的空气通孔、安装在炉体外部联通燃烧隧道的燃烧机、安装在炉体顶部连接燃烧隧道的排气筒和安装在排气筒上的引风机。上述专利采用耐火砖砌成,整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其s弯燃烧隧道结构的建造较为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气焚烧装置结构复杂、制造不便的技术缺陷。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包括燃烧头、燃烧筒和助燃风管道,燃烧头连接有用于通入待焚烧废气的废气管道,并且自燃烧筒的一端伸入燃烧筒内,助燃风管道与燃烧筒相通用于向燃烧筒通入助燃气体,助燃风管道内的助燃气体与燃烧筒换热温度升高后在燃烧头处与待焚烧的废气混合并焚烧废气。本实用新型采用燃烧头伸入燃烧筒内,在燃烧筒内对炭化产生的废气进行焚烧,整个焚烧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制造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助燃风管道内的助燃气体与燃烧筒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燃烧筒的温度,减少焚烧的高温对燃烧筒的影响,最大程度的减小燃烧筒在高温下所产生的形变。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燃烧筒的外径小于助燃风管道的内径,助燃风管道套设于燃烧筒上,燃烧筒外表面与助燃风管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供助燃气体流动的助燃风通道,燃烧筒的两端与助燃风管道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助燃风管道远离燃烧头的一端开设有助燃风进口,助燃风管道靠近燃烧头的一端开设有助燃风出口,助燃风出口采用连接管与燃烧筒用于安装燃烧头的一端连通,用于将助燃风通道内温度升高后的助燃气体通入燃烧筒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助燃风管道套设于燃烧筒上,由助燃风通道内流过的助燃气体与燃烧筒接触并发生热量交换,以提高助燃气体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由于燃烧筒穿过助燃风管道,故助燃气体与燃烧筒的接触面积最大,可充分的利用废气焚烧产生的热量。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助燃风管道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支撑块,用于将燃烧筒支撑于助燃风管道内,每组支撑块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块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助燃风管道内的支撑块,将燃烧筒支撑在助燃风管道内,而支撑块单元为多个间隔设置,故可有效的避免对助燃气体产生阻挡,使助燃气体可顺畅的在助燃风通道内流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块,也可进一步的减少燃烧筒高温下的形变。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助燃风进口采用管道连接有第一进风机,用于将助然气体通入助燃风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进风机,使助燃气体进入助燃风通道内,为炭化炉的废气焚烧提供充足的助燃气体。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筒和环形端板,固定法兰固定于助燃风管道的端部,连接法兰与固定法兰相贴合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筒固定于连接法兰上远离固定法兰的一侧,环形端板固定于连接筒上远离连接法兰的一端,连接法兰及环形端板的内径均大于燃烧筒的外径,连接法兰、连接筒和环形端板之间形成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燃烧筒外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固定法兰与连接法兰的连接,将密封结构固定于助燃风管道的端部,通过连接法兰、连接筒和环形端板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与燃烧筒的配合,使助燃风管道与燃烧筒形成密封,避免助燃气体从助燃风管道端部溢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筒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限位通孔,限位通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端部抵住密封圈将密封圈压紧在燃烧筒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螺栓,在长时间高温下,密封圈老化形变而密封效果下降时,通过转动限位螺栓,将密封圈压紧在燃烧筒外表面上,从而提高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而不需要立即更换密封圈,提高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固定法兰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片,用于增强固定法兰与连接法兰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片,增强固定法兰与连接法兰之间的密封性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废气管道连通炭化炉,并且在废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机,用于将炭化炉内产生的废气抽到燃烧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进风机,便于将炭化炉内产生的废气引到燃烧头处,使炭化炉的废气可以持续的燃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助燃风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架单元,两个支撑架单元分别与助燃风管道两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支撑助燃风管道及燃烧筒,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更稳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架单元包括两根竖直的支撑柱、一根水平的连接杆和倾斜的支撑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与连接杆或支撑柱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与助燃风管道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柱用于对助燃风管道提供向上的支撑,连接杆及支撑杆可以增强支撑架单元的稳定性,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整体上更稳定。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整体的稳定性好。



技术特征:

1.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头(1)、燃烧筒(2)和助燃风管道(3),燃烧头(1)连接有用于通入待焚烧废气的废气管道(4),并且自燃烧筒(2)的一端伸入燃烧筒(2)内,助燃风管道(3)与燃烧筒(2)相通用于向燃烧筒(2)通入助燃气体,助燃风管道(3)内的助燃气体与燃烧筒(2)换热温度升高后在燃烧头(1)处与待焚烧的废气混合并焚烧废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筒(2)的外径小于助燃风管道(3)的内径,助燃风管道(3)套设于燃烧筒(2)上,燃烧筒(2)外表面与助燃风管道(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供助燃气体流动的助燃风通道,燃烧筒(2)的两端与助燃风管道(3)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5),助燃风管道(3)远离燃烧头(1)的一端开设有助燃风进口,助燃风管道(3)靠近燃烧头(1)的一端开设有助燃风出口,助燃风出口采用连接管(6)与燃烧筒(2)用于安装燃烧头(1)的一端连通,用于将助燃风通道内温度升高后的助燃气体通入燃烧筒(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助燃风管道(3)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支撑块,用于将燃烧筒(2)支撑于助燃风管道(3)内,每组支撑块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块单元(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助燃风进口采用管道连接有第一进风机(8),用于将助然气体通入助燃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5)包括固定法兰(9)、连接法兰(10)、连接筒(11)和环形端板(12),固定法兰(9)固定于助燃风管道(3)的端部,连接法兰(10)与固定法兰(9)相贴合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筒(11)固定于连接法兰(10)上远离固定法兰(9)的一侧,环形端板(12)固定于连接筒(11)上远离连接法兰(10)的一端,连接法兰(10)及环形端板(12)的内径均大于燃烧筒(2)的外径,连接法兰(10)、连接筒(11)和环形端板(12)之间形成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与燃烧筒(2)外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筒(11)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限位通孔,限位通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限位螺栓(14),限位螺栓(14)的端部抵住密封圈(13)将密封圈(13)压紧在燃烧筒(2)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法兰(9)与连接法兰(10)之间设置有密封片(15),用于增强固定法兰(9)与连接法兰(10)间的密封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气管道(4)连通炭化炉,并且在废气管道(4)上设置有第二进风机(16),用于将炭化炉内产生的废气抽到燃烧头(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助燃风管道(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架单元(17),两个支撑架单元(17)分别与助燃风管道(3)两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单元(17)包括两根竖直的支撑柱(18)、一根水平的连接杆(19)和倾斜的支撑杆(20),连接杆(1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8)固定连接,支撑杆(20)的底端与连接杆(19)或支撑柱(18)固定连接,连接杆(19)的顶端与助燃风管道(3)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炭化炉的废气焚烧装置,包括燃烧头(1)、燃烧筒(2)和助燃风管道(3),燃烧头(1)连接有用于通入待焚烧废气的废气管道(4),并且自燃烧筒(2)的一端伸入燃烧筒(2)内,助燃风管道(3)与燃烧筒(2)相通用于向燃烧筒(2)通入助燃气体,助燃风管道(3)内的助燃气体与燃烧筒(2)换热温度升高后在燃烧头(1)处与待焚烧的废气混合并焚烧废气。本技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整体的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陶圣年,张成松,丁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年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