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3323发布日期:2024-05-20 11:1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瓦斯蓄热氧化,具体的,涉及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瓦斯蓄热氧化是一种处理低浓度瓦斯气体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蓄热室和氧化室产生的高温环境,使瓦斯气体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热量。这些热量一部分用于维持蓄热室内的高温环境,另一部分被排放出去。剩余的热量则是一种可利用的热源,可以从蓄热室中制取热水或蒸汽,也可以在氧化室中制取高温热风。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瓦斯氧化装置多数采用单种类型的陶瓷进行填充,或者采用多类型陶瓷填充时,采用简单的支撑,马鞍形陶瓷放置在底部支撑上,蜂窝陶瓷直接放置在马鞍形陶瓷上方。

2、传统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由于马鞍形陶瓷堆积形状不规则,加之蜂窝陶瓷用量较大,蜂窝陶瓷直接放置在马鞍形陶瓷上后由于重力作用,很难保证马鞍形陶瓷与蜂窝陶瓷接触面平整,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马鞍形陶瓷捋塌,蜂窝陶瓷放置不平,最终导致蜂窝陶瓷模块之间形成挤压,造成蜂窝陶瓷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解决由于马鞍形陶瓷堆积形状不规则,加之蜂窝陶瓷用量较大,蜂窝陶瓷直接放置在马鞍形陶瓷上后由于重力作用,很难保证马鞍形陶瓷与蜂窝陶瓷接触面平整,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马鞍形陶瓷捋塌,蜂窝陶瓷放置不平,最终导致蜂窝陶瓷模块之间形成挤压,造成蜂窝陶瓷破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包括底架和固定安装于底架上的氧化罐,所述氧化罐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氧化罐内底部上下对称式设置有两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环形阵列分布于氧化罐内壁的多个载重板,多个所述载重板的端部均固定于氧化罐内壁上,多个所述载重板上均开设有穿孔,多个所述穿孔内均竖直插设有竖杆,多个所述竖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炉箅子,两个所述炉箅子下方均设置有限位固定机构,所述氧化罐一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底架上端面一角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和蓄水箱之间设置有输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氧化罐内侧且端部与蓄水箱连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固定机构包括与氧化罐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限位杆,多个所述竖杆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口配合使用,所述转动环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转杆,所述辅助转杆竖直向上延伸至氧化罐顶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杆为l形结构,所述限位杆容纳于限位口内。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辅助转杆的外壁与炉箅子存在间隙。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化罐底端连通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底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风管顶部设置有甲烷浓度检测仪,所述甲烷浓度检测仪和第一阀门之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排风管连通设置,所述回流管远离排风管的端部与氧化罐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换热管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化罐外壁上包裹有绝热保温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固定机构对炉箅子进行固定操作,该支撑结构将不同类型的蓄热陶瓷分层布置,不同类型的蓄热陶瓷利用不同的支撑面进行支撑,使得结构紧凑,有效防止蜂窝陶瓷对马鞍形陶瓷的挤压,也能保证蜂窝陶瓷支撑强度,防止蜂窝陶瓷相互间挤压出现破损情况,有效的提高蓄热陶瓷的使用寿命,有效的保证蓄热陶瓷的气体流通通畅性,使系统具备较小的压力降和较高的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包括底架(10)和固定安装于底架(10)上的氧化罐(11),所述氧化罐(11)顶端设置有顶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罐(11)内底部上下对称式设置有两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环形阵列分布于氧化罐(11)内壁的多个载重板(20),多个所述载重板(20)的端部均固定于氧化罐(11)内壁上,多个所述载重板(20)上均开设有穿孔(21),多个所述穿孔(21)内均竖直插设有竖杆(22),多个所述竖杆(22)顶端固定连接有炉箅子(23),两个所述炉箅子(23)下方均设置有限位固定机构,所述氧化罐(11)一侧设置有蓄水箱(24),所述底架(10)上端面一角设置有水泵(25),所述水泵(25)和蓄水箱(24)之间设置有输水管(26),所述水泵(25)的出水端连接有换热管(27),所述换热管(27)远离水泵(25)的一端延伸至氧化罐(11)内侧且端部与蓄水箱(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机构包括与氧化罐(11)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环(30),所述转动环(30)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限位杆(31),多个所述竖杆(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口(32),所述限位杆(31)与限位口(32)配合使用,所述转动环(30)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转杆(33),所述辅助转杆(33)竖直向上延伸至氧化罐(1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1)为l形结构,所述限位杆(31)容纳于限位口(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杆(33)的外壁与炉箅子(23)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罐(11)底端连通设置有排风管(13),所述排风管(13)底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31),所述排风管(13)顶部设置有甲烷浓度检测仪(14),所述甲烷浓度检测仪(14)和第一阀门(131)之间设置有回流管(15),所述回流管(15)与排风管(13)连通设置,所述回流管(15)远离排风管(13)的端部与氧化罐(11)连通,所述回流管(1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7)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2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罐(11)外壁上包裹有绝热保温层(1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瓦斯蓄热氧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包括底架和固定安装于底架上的氧化罐,氧化罐顶端设置有顶盖,氧化罐内底部上下对称式设置有两个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环形阵列分布于氧化罐内壁的多个载重板,多个载重板的端部均固定于氧化罐内壁上,多个载重板上均开设有穿孔,多个穿孔内均竖直插设有竖杆,多个竖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炉箅子,该支撑结构将不同类型的蓄热陶瓷分层布置,不同类型的蓄热陶瓷利用不同的支撑面进行支撑,使得结构紧凑,有效防止蜂窝陶瓷对马鞍形陶瓷的挤压,也能保证蜂窝陶瓷支撑强度,防止蜂窝陶瓷相互间挤压出现破损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腾,林瑨,林鸿飞,张玮,郭海波,李亦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青天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