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31866发布日期:2024-05-17 13:1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其一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质则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细胞质,从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产生了污泥,焚烧污泥为常见的处理手段。

2、在现有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中,干化、焚烧工艺环节相互分离,焚烧炉单次焚烧产生的热量直接排放,需通过余热回收机构进行热量回收后,产生蒸汽经由长距离输送后用于污泥干化,其中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同时,现有污泥干化焚烧系统中,干化、焚烧设备体量大,机械设备组成复杂,仅在特大型污水污泥处理项目中得到应用,无法满足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干化、焚烧工艺环节相互分离,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干化、焚烧设备体量大,机械设备组成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包括炉体、通气隔板和燃烧隔板,所述通气隔板位于所述燃烧隔板的上方,且所述通气隔板和所述燃烧隔板均设置于所述炉体内并将所述炉体内的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分隔形成加热腔、燃烧腔以及灰渣腔,所述通气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加热腔通过多个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燃烧腔相连通,所述燃烧隔板包括第一活动板、火焰燃烧机构和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炉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活动板在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一销孔内,所述第一插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并露出于所述炉体的外表面,所述火焰燃烧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并用于与外部的燃气供应设备相连通。

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通气隔板和燃烧隔板将炉体内的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分隔形成加热腔、燃烧腔以及灰渣腔,污泥将放置在第一活动板上,通过火焰燃烧机构将会对第一活动板上的污泥进行焚烧,在焚烧完成之后,将作用力在露出于炉体外表面的第一插销上并拔出第一插销,使得第一插销脱离出第一销孔内,第一活动板将会向下摆动并将在第一活动板上焚烧后的炉渣落入至灰渣腔。通气隔上也放置有污泥,且通气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使得污泥在燃烧腔内焚烧同时对加热腔内的污泥烘干加热,从而实现一体化利用燃烧热量在对加热腔内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节约能源。同时,设施设备具有构成简单,灵活性高等特点,可满足中、小规模污泥干化焚烧的需要。

5、较佳地,所述火焰燃烧机构包括燃烧网和多个喷射管,多个所述喷射管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面,且多个所述喷射管均与外部的燃气供应设备相连通,所述燃烧网连接于多个所述喷射管的顶部。

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燃烧网上用于放置污泥,外部的燃气供应设备将用于提供燃气至多个喷射管,燃气将通过多个喷射管向外喷出并焚烧燃烧网上的污泥,从而实现对污泥的整面焚烧处理。同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

7、较佳地,所述通气隔板包括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插销,多个所述贯穿孔均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炉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在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二销孔内,所述第二插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并露出于所述炉体的外表面。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干化处理后,通过作用力在露出于炉体外表面的第二插销上并拔出第二插销,使得第二插销脱离出第二销孔内,第二活动板将会向下摆动并将在第二活动板上干化处理后的污泥落入至燃烧腔内进行焚烧处理。实现具有构成简单,灵活性高等特点,可满足中、小规模污泥干化焚烧的需要;且使用非常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9、较佳地,所述通气隔板还包括多个导气管,多个所述导气管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面并向上延伸,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燃烧腔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疏气孔。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燃烧腔内的焚烧烟气将通过疏气孔流入至加热腔,导气管将插入至污泥内,通过疏气孔实现焚烧烟气流入至污泥内并对污泥内部进行加热干化,从而实现用于疏通散发焚烧烟气,有效避免污泥挤压、加热不均匀。

11、较佳地,所述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还包括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转盘、滤筒和多个立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盘、所述滤筒和多个所述立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底部,所述转盘的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多个所述立柱呈环形阵列连接于所述转盘的顶面边缘,所述滤筒位于所述转盘的顶面并位于多个所述立柱之间。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污泥将放置在滤筒内,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将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并驱动转盘和多个立柱的旋转,从而带动滤筒旋转,实现对滤筒内污泥的水分离心甩出,从而实现对污泥离心脱水。同时,多个立柱呈环形阵列连接于转盘的顶面边缘并对滤筒起到限制作用,保证了滤筒在使用时不会被甩出,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且简单,占用空间小。

13、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具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用于遮盖或者打开所述开口;

14、和/或,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15、和/或,所述滤筒为帆布材料。

16、较佳地,所述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还包括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二外壳、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转轴和多个搅拌棒,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和多个所述搅拌棒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顶壁,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多个所述搅拌棒呈环形阵列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周侧壁上。

1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并驱动转轴和多个搅拌棒的旋转,利用多个搅拌棒将对第二外壳内的污泥进行击碎。结构紧凑且简单,占用空间小。

18、较佳地,所述第二外壳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

19、和/或,所述第二外壳的底端开具有排料门。

20、较佳地,所述炉体的顶部具有锥台顶盖,所述锥台顶盖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的投料门。

21、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利用如上所述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1、脱水装置将将湿污泥中的水分离心甩出;

23、s2、粉碎装置将脱水后的污泥击碎;

24、s3、将第一部分粉碎后的污泥投入燃烧腔,将第二部分粉碎后的污泥投入加热腔;

25、s4、通过火焰燃烧机构燃烧第一部分粉碎后的污泥,同时对通气隔板上的第二部分粉碎后的污泥加热;

26、s5、第一部分粉碎后的污泥焚烧处理结束后,拔出第一插销,焚烧炉渣落入灰渣腔;

27、s6、将燃烧隔板抬平插入第一插销,拔出第二插销,第二部分粉碎后的污泥落入燃烧腔;将通气隔板抬平插入第二插销;再将第三部分后的粉碎污泥投入加热腔;再次重复上述步骤s4至s6。

28、在本方案中,使得污泥在燃烧腔内焚烧同时对加热腔内的污泥烘干加热,从而实现一体化利用燃烧热量在对加热腔内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节约能源;且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成本低。同时,设施设备具有构成简单,灵活性高等特点,可满足中、小规模污泥干化焚烧的需要。

29、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30、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1、本发明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通过通气隔板和燃烧隔板将炉体内的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分隔形成加热腔、燃烧腔以及灰渣腔,污泥在燃烧腔内焚烧同时对加热腔内的污泥烘干加热,从而实现一体化利用燃烧热量在对加热腔内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节约能源。同时,设施设备具有构成简单,灵活性高等特点,可满足中、小规模污泥干化焚烧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