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燃炉纵向中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354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燃炉纵向中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层燃炉纵向中拱是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中工业锅炉层燃设备。
炉拱是链条炉等一类移动层燃炉中的关键部件,它起着对新燃料的引燃、炉内烟气混合和保温促燃的作用。
炉拱有前拱、后拱和中拱之分。前拱位于炉排前端,它能接收火焰和已燃煤层的辐射热量,并传给刚入炉的新煤,使之着火。后拱的作用是将炉排中、后部的高温烟气输送到前部,以提高那里的温度,从而有效地加强前拱的辐射引燃作用。同时,前后拱的合理配合还能使前部的可燃气体和后部的过量空气得到良好混合,从而促进了气体和飞灰的燃烧。另外,后拱是个隔热体,它还能起保持高温,促进燃料层燃尽的作用。中拱位于炉排中部但靠近前部的一段短拱,其作用主要是帮助前拱引燃,起着后拱在引燃方面的作用。中拱在新锅炉中基本上不用;在锅炉改造中,当没有后拱或后拱不良时,有时采用中拱。
现行后拱因其为连续的实拱,因此拱体长后就有冒正压(闷塞)的危险。显然,在烧较好的煤时,后拱必须较短,否则容易冒正压。相反,在烧低质煤时,后拱必须长,否则就难以引燃新煤。这样,实体后拱的煤种适应范围较窄。
现行中拱无冒正压的危险,又有较好的引燃性能,但因其极短,对后部燃烧层的保温促燃作用很小,因此不同时布置后拱就难以使煤层燃尽。可是这时由于中拱单独地装于前拱与后拱之间,它本身就容易横挡住前部富燃气烟气和后部富氧烟气之间的交流混合。这就既加大了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又加大了过量空气系数。
为此,我国锅炉行业中早就出现了“活动拱”,它可根据煤种特性的不同,手工调节后拱的长度。但由于这种活动拱的结构较复杂,高温下可靠性也不甚理想;或由于其操作较麻烦,特别是当煤种变化较为频繁时。因此,这种拱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克服上述后拱、中拱和活动拱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拱主要用作后拱或后拱的前段也可用于前拱,起着现行后拱、中拱和改善前拱的作用,它能使层燃炉有效地扩大煤种适应范围,达到更好的引燃,混合和燃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拱(可简称为纵中拱),是一种凌架于炉排中央部分(沿宽度)之上的纵向拱条或拱块,它通过少量支脚支承在炉膛的两侧墙上。这种中拱与现行后拱的结构差别在于现行后拱是一个连续的实拱体,沿整个拱面基本上不能通气;而本纵向中拱则沿其两侧是空的泄气道,只有中间的拱身才是连续的实拱体。本纵向中拱与现行中拱的结构差别在于现行中拱是孤立于前后拱之间、横跨炉排之上的横向拱段,形如拱桥;而本纵向中拱则是沿炉排纵向、占据沿宽度中央部分的架空拱条或拱块。
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拱,由于其沿纵向的两侧拱脚之间存在着具有一定通流面积的泄气道或泄气孔,有足够的泄压作用,不存在冒正压的危险。因而可以将拱身布置得足够长,以便将后部的高温烟气深深地导入前拱。这样既强化了新煤的引燃,又保证了前后烟气的混合。穿过泄气道(孔)的烟气虽旁路流出,但还能与拱背上从前到后的纵向主回流气流相混合而得到利用。但是,泄气量仍必须加以控制,以保证拱区不冒正压为度。显然,正确选择两侧泄气道(孔)的通流面积与中央拱身面积之比,对于纵向中拱的工作是重要的。这种烟气沿横向的分散流动和沿纵向的集中流动相结合,是本纵向中拱在空气动力上的一大特点。另外,中央的超低长的拱身,其保温促燃作用很大,从而能更强化炉排中央一带的燃烧和燃尽。这正好弥补了移动炉排中央带燃尽较慢、燃层线呈舌形的缺点。由此可见,本纵向中拱具有更好的引燃、混合和燃尽性能,而且对运行无特殊要求,从面能有效地扩大煤种适应范围。



图1是纵向中拱布置图附图2是纵向中拱第一种实施方案结构型式附图3是纵向中拱第二种实施方案结构型式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案结构型式图中1是拱身,2是拱脚,3是泄气道,4是支座,5是前拱舌形拱。
以下结合附
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型式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拱用作后拱时安装情况如附
图1所示,纵向中拱由拱身1,拱脚2和泄气道3组成,拱身1通过拱脚2支撑在炉膛两侧墙的支座4上,纵向中拱两侧在拱脚之间存在着泄气道3,它用以排出部分烟气,达到泄压目的,使拱区不冒正压。拱身1可为弧形,也可为平板形;拱脚2为方形,拱脚2的数量决定于支撑的需要,其数量根据拱身1的分段情况决定,但不少于4个;泄气道3可有不同形式,最简单的泄气道3是由拱身1,拱脚2和炉膛侧墙支座4所围成的通道,其形状。通道数量和尺寸也就由这三部分相应部位的几何特性来决定。泄气道3的通流面积取决于泄压的需要。泄气道3的形状不仅与拱脚2的形状有关,而且与泄气道3的通流面积、烟气压力的分布等有关。当泄气道3面积较小时,可采用泄气孔的型式。泄气孔的布置方式取决于后拱内的压力分布,为此泄气孔一般优先布置在前面。泄气孔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施工的方便,可为方形、圆形、腰圆形、菱形等。
本实用新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有四种不同实施方案的结构型式(1)后拱全部为纵向中拱的全纵中拱,如图2所示。
(2)后拱的前段为纵向中拱,而后拱的后段仍为普通后拱者为半纵中拱,如图3所示。
(3)只在后拱出口端或前拱出口端加一小段纵向中拱,此时纵向中拱无单另的拱脚,而成为一舌形凸出拱块,可称之为舌形拱或舌拱,如图4所示。舌拱可为方形,也可为前小后大的梯形。
金纵中拱一般宜用于内燃锅炉;半纵中拱及舌拱则应根据不同煤种范围用于外燃锅炉的相应场合。
本纵向中拱是沿炉排纵向布设的,而目前所使用的中拱则都是沿炉排横向布置的。纵向中拱比普通后拱和普通前拱的引燃性能好,比普通中拱的混合性能好,故可扩大层燃炉的煤种适应范围。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煤种多变,因而扩大煤种适应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纵向中拱正适应了这一需要,因而在新锅炉中和旧锅炉改造中有较大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凌架于炉排中央部分之上的纵向中拱,其特征在于该纵向中拱是由拱身1、拱脚2和泄气道3所组成,拱身1通过拱脚2支撑在炉膛两侧墙的支座4上。拱身1可为弧形或平板形,拱脚2为方形,拱脚2的数量根据拱身1的分段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4个,泄气道3是由拱身1、拱脚2和炉膛侧墙支座4所围成的通道,通道数量和尺寸由这三部分相应部位的几何特性决定。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中拱,其特征在于纵向中拱可作成后拱的前段,而后段后拱仍为普通形后拱的半纵中拱后拱。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中拱,其特征在于,只在普通后拱出口端加一小段纵向中拱,此时纵向中拱无单另的拱脚,而成为一舌形凸出拱块的舌拱,舌拱可为方形,也可为前小后大的梯形。舌拱也可作前拱的出口端。
4.由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纵向中拱,其特征在于,泄气道3也可为泄气孔,泄气孔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腰圆形、菱形。
专利摘要层燃炉纵向中拱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层燃设备。该中拱是沿炉排纵向布设的,它有三种结构形式(1)后拱全部为纵向中拱的全纵中拱;(2)后拱前段为纵中拱的半纵中拱;(3)只在后拱出口端或前拱出口端加一小段舌形凸出拱块的舌拱。由于这种中拱沿炉排两侧基本上是空的,因而不会冒正压,可使着火加快,它比普通后拱和前拱的引燃性能好,比普通中拱混合性能好,故可扩大层燃炉的煤种适应范围。
文档编号F23M5/00GK2078847SQ9021549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2日
发明者黄祥新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