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70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铸铁翼片式散热器。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具有以下三种形状尺寸1、肋高h=27.5mm,肋间距l=13mm,h/l=2.12;2、肋高h=30mm,肋间距l=16mm,h/l=1.87;3、肋高h=40mm,肋间距l=21mm,h/l=1.91;它们的值h/l均大于1.80,具有耐腐蚀性能强,造价较低等优点,但其金属热强度低,承压为0.6Mpa,金属热强度值都小于0.4w/kg·℃,由于其规格不合理,在组装后仍有很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承压能力高,金属热强度较高的新型铸铁翼片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铸铁翼片式散热器的形状尺寸为肋片的高度h是肋片之间间距l的0.5-1.70倍,肋片的高度范围是15-30mm,肋片之间的间距范围是15-30mm,肋片高度h是肋片之间间距l的最佳倍数范围是0.5-0.9。本实用新型金属热强度可达0.44w/kg·℃以上,承压能力高(不加稀土时为0.6Mpa)。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口1、肋片2、水腔3、端片4等,本实用新型肋高h和肋间距l之间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传热理论和精确的实验数据,建立了新型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得出形状数据关系,肋片2的高度是肋片2之间间距的0.5-1.70倍,最佳倍数范围是0.5-0.9。肋片2的高度范围是15-30mm,肋片2的高度范围是15-30mm,肋片2之间间距范围是15-30mm。
本实用新新型选用外形尺寸为120×120mm,长度为600mm,肋高h为25mm,肋间距l为16mm,h/l=1.56,经清华大学ISO国际标准试验台进行热工性能测试,其散热量为341W,散热器的设计面积为0.93m2,设计重量为11.96kg,金属热强度为0.442w/kg·℃。
本实用新型选用肋高h为15mm,肋间距l为24mm,h/l=0.625,长度为1000mm,散热面积为0.757m2,重量为13.01kg,散热量为433W(64.5℃时)金属热强度为0.516W/kg·℃。
本实用新型选用肋高h为20mm,肋间距为20mm,长度为800mm,h/l=1.00,散热面积为1.027m2,重量为13.858kg,散热量为414W(64.5℃时),金属丝热强度为0.463W/kg·℃。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热强度比国内最高的铸铁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提高5-12%,比现有较好的四柱813散热器提高了60%,承压能力为0.6MPa,能够满足供暖要求,如加稀土时承压能力可达0.8Mpa,可满足供暖系统的需要,在安装上适合于任何建筑的窗台高度,不论明装半暗装,都较原有的柱式散热器节省建筑使用面积,且适用面较广,是四柱散热器的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包括接口1、肋片2、水腔3、端片4,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是肋片2之间间距的0.5-1.7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范围是15-30mm,肋片2之间的间距范围是1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是肋片2之间间距的最佳倍数范围是0.5-0.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是15mm,肋间距是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是20mm,肋间距是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肋片2高度是25mm,肋间距是1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铁翼片式散热器,包括接口、肋片、水腔、端片,本实用新型肋高和肋间距之间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出最优形状数据关系,肋片的高度是肋片之间间距的0.5—1.70倍,肋片的高度范围是15—30mm,肋片之间的间距范围是15—30mm,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强度比国内最高的铸铁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提高5—12%,承压能力为0.6MPa是较为理想的铸铁翼片式散热器。
文档编号F28D1/00GK2097994SQ9120477
公开日1992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7日
发明者马仲元 申请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