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膜式热质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93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膜式热质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质交换器。
现有的热质交换器主要有肋片式、容积式、板式、管式和热管式等。其制作材料多为金属或其它刚性材料,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高,每平方米热交换面积成本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从单位体积热交换设备的效率来看,除板式、热管式及很精密的加肋管式外,其余都不尽如意。因此,现有热(质)交换器用于低压差、小温差流体工质间的热质交换时,经济上极不相称,使生活及生产过程中许多余热及废热无法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质交换效率高,制造简单、成本低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热质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叠膜式热质交换器,主要由外壳、保温层、支撑件和热质交换面组成,其特征在于热质交换面为柔性薄膜,端面上有日字形凸棱,凸棱内设有相互交错的两层隔栅,端面的上边和下边均布有安插支撑杆的孔,支撑杆安插在上、下端面之间,柔性薄膜顺续折叠、缠绕在支撑杆之间,并粘接在端盖上的隔栅上。
柔性薄膜,可为塑料薄膜、纸、金属膜、化纤布。
两层隔栅可为垂直交错设置或斜置成折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单位体积内的热质交换面积大,效率高;单位热质交换面积造价低廉,使过去在经济上不合称而无法实现的节能措施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作加工容易,适合进行流水作业生产。设计成标准单体,然后根据需要组合成大、中型热质交换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外型正视图(局部剖)。
图2为
图1的Ⅰ-Ⅰ剖面图。
图3为
图1的Ⅱ-Ⅱ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质交换原理示意图。
如图所示叠膜式热质交换器的热质交换面为柔性薄膜4,端面1、2上有日字形凸棱,凸棱内设有相互交错的两层隔栅7,端面1、2的上边和下边均布有安插支撑杆3的孔,支撑杆7安插在上、下端面1和2之间,柔性薄膜4顺续折叠、缠绕在支撑杆3之间,并粘接在端盖1、2上的隔栅7上。两层隔栅7可为垂直交错设置或斜置成折线<形,隔栅7的宽度与支撑杆3的直径相等,隔栅7、支撑杆3与薄膜4粘接形成分隔空间,使薄膜4两边的工质L1、L2分流。薄膜4两边的工质在流通过程中通过薄膜4进行逆向热质交换。薄膜4的间距可在5mm内,因而单位体积内的热交换面比传统的热质交换器大得多。
选用不同的薄膜可满足不同的热质交换目的。如选用多孔膜时,为全热交换;选用无孔膜时,为显热交换。
端面1、2、支撑杆3、与薄膜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核,再加上保温层6及外壳5后,即完成其全部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叠膜式热质交换器,主要由外壳、保温层、支撑件和热质交换面组成,其特征在于热质交换面为柔性薄膜,端面上有日字形凸棱,凸棱内设有相互交错的两层隔栅,端面的上边和下边均布有安插支撑杆的孔,支撑杆安插在上、下端面之间,柔性薄膜顺续折叠、缠绕在支撑杆之间,并粘接在端盖上的隔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膜式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可为塑料薄膜、纸、金属膜、化纤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膜式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隔栅可为垂直交错设置或斜置成折线<形。
专利摘要一种叠膜式热质交换器,热质交换面为柔性薄膜,端面上有日字形凸梭,凸棱内设有相互交错的两层隔栅,端面的上边和下边均布有安插支撑杆的孔,支撑杆安插在上、下端面之间,柔性薄膜顺序折叠、缠绕在支撑杆之间,并粘接在端盖上的隔栅上。该热质交换器热质交换面积大、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大、中型热质交换设备。
文档编号F28D9/00GK2106344SQ9122424
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4日
发明者曾皞, 李明显 申请人:李明显, 曾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