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层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74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层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适用于热交换介质有腐蚀性的换热器。
众所周知,在现代化的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医药、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电站、核工业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已普通应用大量的热交换设备。其中板片是极为重要的零件,热交换的冷热流体分别在板片两侧流过,并且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要求板片厚度很薄(0.3~3毫米),为了增加板片的刚度、使流体分布均匀,加强湍动,提高传热系数,在板片上要压制成各种波纹形状,非金属材料往往成形如此厚度和形状的板片很困难,因此,通常只能用金属钢板加工成形,但是,热交换介质常有腐蚀性、粘滞性和易结垢等,使钢板片腐蚀、粘滞及结垢,经常需要检修,换热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短。而以抗腐蚀的稀有金属板片代替,譬如不锈钢板片,钛板片,价格昂贵。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层板式换热器,既便于加工成形板片,又能防止受热交换介质的侵蚀,而且设备成本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薄钢片的凸凹两波纹面上,分别连接一层氟塑料层,构成整体的组合层板。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检修工作量大大减少,延长使用寿命,热交换效率高,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为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薄钢片,2.氟塑料层,3.垫片,4.框架。
薄钢片1是用0.3~3毫米厚的普通碳钢板冲压而成带“人”字形波纹的长方形薄板。
氟塑料层2是喷涂在薄钢片1“人”字形波纹的凸凹两面,其厚度0.2~0.4毫米,其大小尺寸与薄钢片1一样,从而两层氟塑料层2复盖了薄钢片1的两波纹面,保护薄钢片1的两波纹面不会和热交换的介质接触,薄钢片1也就不会受到热交换介质的侵蚀,大大减少检修量,延长了整个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垫片3是衬以相邻组合层板(薄钢片1及共两波纹面上的氟塑料层的组合层板)之间,以隔开两相邻组合层板,两个邻组合层板之间间隙一般为4~6毫米。
框架是由隔板和螺栓螺母,把许多组合层板和垫片组装在一起的连接件,又是支持构件。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层板式换热器,包括薄钢片、垫片及框架,其特征是在薄钢片的凸凹两波纹面上、分别接一层氟塑料层,构成整体的组合层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两层氟塑料层喷涂到薄钢片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两层氟塑料层大小尺寸与薄钢片相同。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两层氟塑料层厚度相同。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氟塑料层厚度在0.2~0.4毫米范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适用于热交换介质有腐蚀性的换热器。它包括薄钢片、垫片及框架,还在薄钢片的凸凹两波纹面上、分别接一层氟塑料层,构成整体的组合层板。两层氟塑料层喷涂到薄钢片上、两层氟塑料层厚度相同,并且在0.2~0.4毫米范围,两层氟塑料层大小尺寸与薄钢片相同。从而大大减少检修工作量、延长使用寿命,并且热交换效率高,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28D7/00GK2132966SQ9223292
公开日1993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5日
发明者王伯荣, 刘孝金 申请人:王伯荣, 刘孝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