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锅炉传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873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锅炉传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工业、住宅供热系统安装使用的热水锅炉的传热循环装置。
通常,热水锅炉的热水循环是通过锅炉体内排列横管进行的,水管内很容易产生水垢,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为减少水管内水垢的形成,一般的热水供应系统都设置了水处理设备,这样,即增加了设备投资,又增加了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采用两套循环管路替代水处理设备的热水锅炉的传热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热水锅炉的传热循环装置,包括水泵,进、回水管路,其不同之处是进、回水管路与弯管联结的主体管相通;主体管内设置有循环细管;主体管上设置有进、出水管,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锅炉热水经本循环装置回流到锅炉内的排列横管中,同时利用锅炉热水的热量,将注入主体管内的冷水加热直接供取暖系统用水,不经过锅炉排列横管,不需购置水处理设备,节约资金,节约能源,可减少锅炉横管集结水垢,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热效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可适于工业、住宅、办公楼等供暖系统广泛安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阅图1、图2所示,以在现有锅炉体外安装本实用新型为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泵14、18、进、回水管路、主体管10、弯管11、循环细管6、压力表4、7,安全阀5、8,温度计2、9等构成锅炉供热水和取暖供热水两套管路,其中,锅炉供热水这套管路的水泵14一端通过锅炉出水管路15联结锅炉总供水的热水出水口(图中未画出),水泵14另一端通过进水管路13联结本传热循环装置的锅炉热水进水口1。取暖供热水这套管路的水泵18一端通过进水管路17联结本传热循环装置的取暖系统冷水进水口16,水泵18另一端通过回水管路19联结取暖系统的总回水管路(图中未画出)。本实用新型的进、回水管路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锅炉体外的场地条件设计排列安装。
本传热循环装置的主体管10可设计为3~5根或更多,通过弯管11联结成迂回管路,可平行排列,也可重叠或柱形排列(可视锅炉体外地理位置而定),其主体管10上设置有锅炉总供水的热水进水口1、联结锅炉总回水管路(图中未画出)的回水口12及取暖管路的冷水进水口16、取暖热水出水口3;主体管10上还设置有锅炉总供水管路的温度计2、安全阀5、压力表4及取暖总供水管路的温度计9、安全阀8、压力表7。其主体管10内轴向排列有数十根循环细管6,循环细管6距主体管10两端面留有一段空余,可使锅炉热水在主体管10内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现有热水锅炉内的热水经水泵14、进水管路13压入主体管10端部的热水进水口1,热水在主体管10内及循环细管6内流经锅炉总回水管路循环,同时取暖管路水泵18通过进水管路17向主体管10尾部的冷水进水口16加入冷水,利用主体管10内循环细管6热水热量将主体管10内的冷水加热,经取暖热水出水口3进入取暖管路向暖气片供热,取暖水泵18的回水管路19联结取暖系统总回水管路循环,使取暖用热水,不用经过锅炉内的排列横管加热,减少锅炉水垢的形成。当锅炉总供水温度为95℃时,取暖系统总供水温度≥90℃,当锅炉温度下将时,相对温度差≤5℃。
实施例2参阅图3、图4所示,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锅炉体内设计制造新型锅炉,其主体管10内设置有轴向排列的立式循环细管6,均布在锅炉排列横管周圈,形成锅炉供热水和取暖供热水两套管路,锅炉体外不需设置进、回水管路,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在此不多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锅炉传热循环装置,包括水泵,进、回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进、回水管路与弯管(11)联结的主体管(10)相通;主体管(10)内设置有循环细管(6);主体管(10)上设置有进水口(1)、(16)、回水口(12)、(19),压力表(4)、(7),安全阀(5)、(8),温度计(2)、(9)。
专利摘要热水锅炉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是进、回水管路与弯管(11)联结的主体管(10)相通;主体管(10)内设置有循环细管(6);主体管(10)上设置有进水口(1)、(16),回水口(12)、(19),压力表(4)、(7),安全阀(5)、(8)等,形成锅炉供热水和取暖供热水两套管路,使取暖供热水,不经过锅炉排列横管,减少锅炉水垢的形成,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能,热效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
文档编号F28D1/00GK2252972SQ9620958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0日
发明者韩宝森 申请人:韩宝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