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396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领域,特别是防风打火机上用的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防风打火机的气化炉包括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所述燃烧组件用于气体混合与燃烧,燃烧组件都包括有用于混合空气与可燃气体的聚气管,增压组件用于增压输出可燃气体,包括内置于聚气管下段的尾帽、设于聚气管和尾帽之间的带微孔增压片、密封圈、滤网片,所述尾帽开有可与出气针配合的内孔。现有气化炉的组装利用模板的翻板工艺实现,装配时多个微小元件依次叠置装配且相互关联,往往发生元件多装、漏装、颠倒的失误。另一方面,气化炉装配时,尾帽直接插入聚气管下段,且插入后两者紧密配合,改变了螺接两者和密封圈、增压片设置位置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气化炉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但插接结构使得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很难拆解分离,当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中任意一个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气化炉报废,两个组件一并废弃,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提出的主要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所述气化炉的燃烧组件与增压组件装配采用可拆解的结构,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各自独立装配,利于提高装配质量、减少出错;气化炉装配灵活、方便,当燃烧组件或增压组件出问题时,只要更换对应组件即可,另一组件仍可使用,利于减少浪费,提高了气化炉的成品率。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包括具有聚气管的燃烧组件和具有尾帽、增压片、密封圈以及滤网片的增压组件,所述聚气管管壁上开有进气孔,尾帽开有可与出气针配合的内孔,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压组件包括一个带内孔的增压套,所述增压套内置于聚气管下段,其顶面与聚气管底面贴合,环壁和聚气管内环壁间隙配合,所述增压片、密封圈、滤网片与尾帽自上而下设于增压套的内孔中,尾帽和增压套密封插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增压组件的构造和增压组件与燃烧组件的装配结构,通过增压套容纳增压片、密封圈、滤网片与尾帽,利用增压套和聚气管内环壁的间隙配合,使增压组件可以方便地置入聚气管或从中取出,增压组件和燃烧组件形成分离结构,增压组件和燃烧组件可以各自装配,互不影响,有利于减少装配微小元件时的出错概率,装配气化炉时只要将增压套插入燃烧组件的聚气管中即可成型;气化炉的装配更灵活、方便,当一个组件出问题时,只需把增压套从聚气管取出,就能分离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然后更换问题组件即可,另一组件仍可使用,尤其有利于减少成本较高的燃烧组件的浪费,降低因装配失误带来的气化炉生产成本。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增压套内孔由增压套顶面的输气孔和底部敞口形成的套孔连接构成,输气孔与聚气管管腔连通并可向上送气,其孔径小于套孔且孔径过渡处形成圆环面,增压片、密封圈、滤网片自上而下叠置于套孔中,尾帽插接于套孔内抵触于滤网片并于套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增压套内孔由上下两段不同孔径的孔道连接构成,输气孔孔径小,向上对聚气管送气,套孔孔径大,用于容纳增压片、密封圈、滤网片以及尾帽,尾帽和套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可以保持密封插接。
[0006]所述的尾帽底部设有外露于增压套的翻边,所述翻边沿径向外延后抵触于套孔端面。尾帽底部设置一外露于增压套的翻边,利用翻边抵触套孔端面,作用是安装限位,保证尾帽插入增压套的长度,进而压紧套孔内叠置的增压片、密封圈和滤网片。
[0007]所述的增压套底部延伸设置定位阻挡尾帽松脱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触尾帽底缘并向内压紧尾帽。定位部的作用是对尾帽松进行限位,避免尾帽受出气针在开关打火机时上下移动影响导致的松脱移动,防止漏气和点火故障。
[0008]所述的定位部为增压套底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环形边,环形边的内孔形成用于插接打火机出气组件中的出气针的插孔。增压套底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环形边可以抵触并压紧尾帽,向内弯折的环形边方便加工且不会产生毛刺,环形边中心的内孔作为插孔,用于插接打火机出气组件的出气针。
[0009]所述的尾帽内孔由上孔道和下孔道连接而成,上孔道的孔径尺寸小于下孔道,且变径处形成一环面,所述下孔道用于插接打火机出气组件中的出气针。下孔道尺寸较大用于容纳插接的出气针,变径处的环面可限位出气针,使输送的气体在聚气管中与空气混合更均匀,提高气化炉输出可燃气体的稳定性。
[0010]所述的下孔道延伸至尾帽底端后扩径形成一外大内小的锥形口,锥形口内端与下孔道相连,外端在尾帽的底面上形成一对应出气针的插孔。锥形口的外端孔径大于内端,使锥形口的内壁呈楔形,所述楔形内壁可以在出气针插入尾帽时起良好的导引作用。
[0011]所述的尾帽为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制成。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都是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尾帽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可以形变补偿与增压套插接的形变缝隙,提高密封性能。
[0012]所述的燃烧组件包括隔热杯和内置于隔热杯中带出气孔的燃烧头,燃烧头绕侧壁设有一环形凸棱,隔热杯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圆台,燃烧头下段插接于聚气管上段并夹紧固定隔热杯,环形凸棱底面和聚气管上端面分别抵触于环形圆台上下两侧。通过燃烧头和聚气管的插接固定,使环形凸棱和聚气管上端面分别抵触于环形圆台上下两侧,实现燃烧头和聚气管夹紧固定隔热杯,完成燃烧组件的装配成型。
[0013]所述的燃烧组件包括中空的燃烧管和套接于其顶部的金属环,所述聚气管顶面开有连通内腔的安装孔,燃烧管下段内置于安装孔中,燃烧管环绕柱面延伸设置均布间隔的外凸棱柱,相邻棱柱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出气道,棱柱顶面与燃烧管顶面齐平,棱柱底部延伸设置凸出于燃烧管底面的撑角,撑角底面与安装孔底面贴合,棱柱与安装孔环壁间隙配合。通过棱柱底部延伸的撑角贴于安装孔底面,使燃烧管底面悬置于安装孔底面上并形成间隙,出气道可以通过该间隙与聚气管内腔连通,从聚气管内腔送入安装孔的可燃混合气体能够从燃烧管管腔与出气道两处同时送出,以分别形成中心火焰和一圈环绕火焰。
[0014]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增压组件直接插接在燃烧组件中的装配结构,将原来装配后不可拆解的气化炉改为可拆的分离组件,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各自独立装配、互不依赖,利于提高各组件的装配质量、减少出错;气化炉装配灵活、方便,当一个组件出问题时,只需把增压套从聚气管取出,就能分离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更换问题组件后,另一组件仍可使用,利于减少浪费,降低因装配失误带来的气化炉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分开的组件可由打火机装配者在装配打火机时再装配在一起,甚至可以先将出气针插接入增压组件后再置入燃烧组件,使改良打火机装配工序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装配剖视图。
[0017]图3:图2的A部放大图。
[0018]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图。
[0019]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装配剖视图。
[0020]图6:图5的B部放大图。
[0021]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爆炸图。
[0022]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装配剖视图。
[0023]图9:图8的C部放大图。
[0024]图10:燃烧管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隔热杯、2.燃烧头、3.聚气管、4.增压套、5.密封圈、6.滤网片、7.尾帽、
8.增压片、9.进气孔、10.出气孔、11-1.输气孔、11-2.圆环面、11-3.套孔、12.翻边、13-1.上孔道、13-2.环面、13-3.下孔道、14.锥形口、15.环形边、16.插孔、17.金属环、18.燃烧管、19.安装孔、20.棱柱、21.撑角、22.环形凸棱、23.环形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组件可拆解的气化炉,包括燃烧组件和增压组件,燃烧组件由隔热杯1、带出气孔10的燃烧头2以及带进气孔9的聚气管3组成,所述燃烧头2内置于隔热杯I内,燃烧头2绕侧壁设有一环形凸棱22,隔热杯I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圆台23,燃烧头2下段插接于聚气管3上段并夹紧固定隔热杯1,此时环形凸棱22底面和聚气管3上端面分别抵触于环形圆台23上下两侧;增压组件由增压套4、尾帽7、增压片8、密封圈5以及滤网片6组成,增压套4和尾帽7都具有内孔,增压套4内置于聚气管3下段,其顶面与聚气管底面贴合,环壁和聚气管内环壁间隙配合;增压套4的内孔由增压套顶面的输气孔11-1和底部敞口形成的套孔11-3连接构成,输气孔11-1与聚气管3的管腔连通并可向上送气,输气孔11-1的孔径小于套孔11-3且孔径过渡处形成圆环面11-2,增压片8、密封圈5、滤网片6自上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