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35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属燃煤炉灶类。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绝大多数仍使用燃煤炉灶取暖做饭,传统的煤炉均采用开放式结构,热效率低浪费能源是其最大的缺陷。为了提高家用燃煤炉灶的热效率,近些年不少生产厂家及发明人对传统燃煤炉灶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将燃煤炉腔置于炉体的箱式水箱中,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泥制炉芯及保温层的阻隔间接性的将水体加热。由于这种结构无法充分利用煤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热能和烟气余热,因此热效率已经无法继续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希望这种装置不仅能充分利用燃煤的高温热能,而且还能有效地利用原本排放在空间的烟气余热。
这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由炉体(1)、炉盖(2)、排烟道(3)及置于炉体内腔水体中的炉芯组合件(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水体中设有与炉腔上出口侧边孔道(8)贯通的热交换管(5),该热交换管(5)的另一端则与贯通炉膛(6)的排烟气道(7)相接。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与目前已有的一些炉灶相比,其优点是1、由于将煤燃烧产生的炽热空气,无论是烟气还是在放热反热中产生的其它形式热能。都经过炉腔出口进入交换管,使这些热能直接与炉体中的水体产生热交换,因而使燃煤具有的热能利用率充分提高;2、由于采用这种烟气排放结构,所以使燃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尽最大可能地排放于室外,而不会污染毒害室内环境。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剖视图。
图中1.炉体 2.炉盖 3.排烟道 4.炉芯组合件 5.热交换管 6.炉膛7.排烟气道 8.孔道 9.炉腔。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的这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既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家庭使用的燃煤取暖做饭炉灶的一种革新,也是对目前一些同类炉灶的一些改造。
这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是一种箱式炉灶,主要由炉体(1)炉盖(2)、排烟道(3)及炉芯组合件(4)等组成,所述的炉芯组合件(4)与目前市场上已见的箱式炉灶结构相似,整体座落于炉体(1)的水体中,外层有隔水腔体,内层由炉芯,两层中间填有充填隔层。其主要的发明之点是在炉腔(9)的上出口处以及炉盖(2)的下部周边设有侧向孔道(8),这是其一;其二是在炉腔(4)的外周水体中设置着若干根热交换管(5),这些热交换管(5)的上部与炉腔上部的侧向孔道(8)相通,其下端口则与排烟道(3)相通;并最终经排烟道(3)与大气相通。
这种炉体的热交换结构,无论是打开炉盖(2)做饭炒菜,还是关上炉盖(2)供应热水,其燃煤产生的放热反应的主热及烟气余热均能通过热交换管(5),使其与箱体内的水体进行充分有效的热交换。正是这些热交换管的作用,使那些炽热空气及烟气延长了在运行过程中在箱内水体部的滞留时间,从而导致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这种热交换管(5)既可以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多根、也可以采用盘旋状的单根。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由炉体(1)、炉盖(2)、排烟道(3)及置于炉体内腔水体中的炉芯组合件(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水体中设有与炉腔(9)上出口侧边孔道(8)贯通的热交换管(5),该热交换管(5)的另一端则与贯通炉膛(6)的排烟气道(7)相接。
全文摘要
高效节能多用热水炉装置,由炉体、炉盖、排烟道及置于炉体内腔水体中的炉芯组合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腔水体中设有与炉腔上出口侧边孔道贯通的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的另一端则与贯通炉膛的排烟气道相接,并与外界空间相通。该装置具有热效率高,能有效地消除室内燃煤炉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4B1/183GK1361384SQ0012678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9日
发明者邓祖光 申请人:邓祖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