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899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带水套的炉子。
现有带水套的炉子有外壳、水套、燃烧室、排烟室、炉盖、烟筒,外壳中有保温层,其缺点是1采用圆柱型水套,换热面积相对较小;2烟直接排入烟筒,而带走大量的热,并被排入大气中,污染了环境;3燃烧室与烟筒直通,没有形成封闭燃烧室,燃烧不充分;4有的烟筒上带水套,浪费钢材、管件,且由于带水套的烟筒是直的,其换热效率低;5炉体外层加保温层,浪费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炉,它能弥补现有炉子的上述不足。
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外壳、水套、燃烧室、排渣室,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套上部有侧向烟道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有高效节能的水套,水套由内壁与外壁相套而成,水套的内外壁均有凹槽,内凹与外凹交错排列形成内凹槽、外凹槽,换热面多出内凹槽侧面部分,使换热面积增加80%左右,使换热充分;2高效节能的环烟道,烟由内凹槽侧面上部的烟道口,至外凹槽,再由外凹槽至挡烟板下部的烟道口,由烟道口至挡烟板外面的外环烟道,烟在排出的过程中与水套充分换热,利用了烟热,并且烟由外环烟道至外壳上的烟筒接口,烟在外环烟道中形成隔离保温层,烟余热起到了保温作用,充分利用了烟余热;3水套上部直接炉盖,外环炉盖位于内凹槽、烟道、外凹槽、外环烟道上面,盖住内凹槽、烟道、外凹槽、外环烟道,取下外环炉盖可去除内凹槽、烟道、外凹槽、外环烟道中的烟积尘,内圆炉盖位于外环炉盖的中心,取下内圆炉盖即可加煤球或烹制食品等,由于水套上面直接炉盖,炉盖由耐火保温材料制成,炉盖与水套形成封闭燃烧换热室,煤球燃烧充分并换热充分,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污染,由于去掉了水套上面的排烟室,而节省了材料与空间,并且在烹制食品时食品离热点距离近,热效率高;4炉底排渣室内置刮板,由刮板把炉渣直接刮入垃圾筒中,减少了室内污染。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
本实用新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其水套及环烟道结构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本实施例有圆形外壳2、它的里面有圆形水套1(水套中的水由输水管路6进出)、外壳2与水套1之间有空隙,水套1内部为燃烧室3、燃烧室3下方有排渣室4,水套2上部直接放置外环炉盖和内圆炉盖(图中均未画出)将整个炉子盖住。水套1上部有多个侧向烟道7,它把水套1内外的空间连通起来,因此炉烟也能进入外壳2与水套1之间的空间,并与水套1的外壁进行热交换;水套1由内壁与外壁相套而成,水套的内外壁上均有凹槽,内凹槽8与外凹槽9交错排列,内凹槽8、外凹槽9能增加水套的热交换面积,增加热量的利用率,并形成外凹槽9烟道;烟筒5内有吸力,因此炉烟只由烟筒5排出;侧向烟道口7位于内凹槽8的上部,并与外凹槽9连通,外凹槽9上有挡烟板10,形成外凹槽烟道;挡烟板10下部有烟道口,连通外凹槽烟道与挡烟板外面的外环烟道11;水套1上部有外环炉盖、内圆炉盖,内圆炉盖位于外环炉盖的中心;外环炉盖位于内凹槽8、烟道、外凹槽9、外环烟道11的上面并将它们盖住;燃烧室3放出的烟由内凹槽8上部的侧向烟道口7至外凹槽9,再由外凹槽9至挡烟板10下部的烟道口至挡烟板10外面的外环烟道11,再由外环烟道11至外壳2上的烟筒5接口,最后由烟筒5排出;烟在外环烟道11中形成隔离保温层;取下外环炉盖可去除内凹槽8、烟道、外凹槽9、外环烟道11中的烟积尘,取下内圆炉盖即可加煤球或烹制食品;由于水套2上面的炉盖与水套2形成相对封闭的燃烧换热室3,因而煤球燃烧充分并换热充分;炉底排渣室4内置刮板(图中未画出),可由刮板把炉渣直接刮入垃圾筒中。
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外壳(2)、水套(1)、燃烧室(3)、排渣室(4),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套(1)上部有侧向烟道口(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套(1)由内壁与外壁相套而成,水套的内外壁上均有凹槽,内凹槽(8)与外凹槽(9)交错排列,内凹槽(8)上部有烟道口(7),它与外凹槽(9)连通,外凹槽(9)上有挡烟板(10),挡烟板(10)下部有烟道口,挡烟板(10)外面有外环烟道(1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其特征是外环炉盖、内圆炉盖直接位于水套(1)上面,外环炉盖位于内凹槽(8)、烟道、外凹槽(9)、外环烟道(11)的上面,内圆炉盖位于外环炉盖的中心。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其特征是炉底排渣室内置刮板。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外壳、水套、燃烧室、排渣室,其水套上部有侧向烟道口,水套由内壁与外壁相套而成,水套的内外壁上均有凹槽,换热面积增加80%左右,换热充分;烟由内凹槽上部的烟道口经外凹槽至外环烟道,烟与水套充分换热,并在外环烟道中形成保温层,充分利用了烟热;炉盖直接位于水套上面,炉盖与水套形成封闭燃烧换热室,去掉了排烟室,高效而节能;刮板排渣,方便干净。
文档编号F24B1/183GK2426577SQ0021398
公开日2001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张猛起 申请人:张猛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