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156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或生活日常供热、餐饮等使用领域。特别是既高效节能,又益于环保,且使用方便的型煤炉。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目前公开使用、销售的工业或民用型煤炉,其出渣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将最底层的乏煤破碎后取出;二是将正在燃烧的型煤从上部炉口处逐块取出,去掉最底层乏煤后再将燃煤逐块放入炉膛,然后再放新煤;三是炉膛为圆筒倾斜式,由炉口按倾斜的方向推动乏煤由底部排出;四是炉膛底部托盘处有3~4个突出的尖角用以托住以上的型煤,出渣时将炉口的煤用力下压,乏煤因强度差而被压下排出。还有其他类似的方式。所有这些出渣方式均不理想,既不安全,又不卫生,而且使炉膛热量损失,热效率低,尤其是型煤燃烧时煤块之间经常发生粘连,操作不慎就将型煤破碎,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长期以来型煤炉使用中突出的困难即排渣,而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又容易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型煤炉。真正做到成为一种排渣简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型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型煤炉包括有炉壳、保温层、炉膛、排渣室组成的型煤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内壁设置定位槽,炉膛中置1个以上带有与定位槽相配合带有定位脚的活动炉蓖,炉体下端炉膛定位槽位置处设有托盘,托盘上留有缺口。
所述的炉膛内壁设置定位槽,炉膛内置1个以上带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带有定位脚的活动炉蓖,炉体下端炉膛定位槽位置处设置托盘,目的在于利用炉膛内壁设置的定位槽限定炉蓖定位脚向下滑动时不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保持炉蓖沿定位槽垂直向下移动,炉膛中置1个以上活动炉蓖,目的在于将多个活动炉蓖分别置于燃煤之间,一方面保证燃煤间不发生粘连,另一方面利用炉体下端炉膛定位槽位置处设置的托盘支撑位于最底端活动炉蓖的定位脚,保证最底部燃煤的最终燃烧完全。当最底部燃煤完全燃烧后,水平方向移动炉蓖,使活动炉蓖的定位脚与托盘错位,进入托盘上的缺口而失去支撑,在上层活动炉蓖及型煤自身重力作用下,燃尽的型煤随活动炉蓖一起落入排渣室,与此同时,上层燃煤及活动炉蓖落入最底部位,实现一次排渣,达到简便、卫生、安全、快捷排渣的设计目的。
为了适应不同形状燃煤的使用,活动炉蓖可设置成圆形、矩形等形状,可由煤的形状而定,防止型煤破碎,影响燃烧。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型煤炉,具有燃烧充分,型煤间无粘连现象,排渣操作简便、安全,热量损失少,卫生,防止有害气体排出等优点。并可使型煤炉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热效率高。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炉膛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炉蓖与托盘装配图。
实施例1该型煤炉包括炉壳[1]、保温层[3]、炉膛[2]、排渣室[7]、炉膛[2]内壁设置四条定位槽[4]、炉膛[2]内置四个活动炉蓖[8]、活动炉蓖[8]设置四个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脚[5]、活动炉蓖[8]呈矩形,炉体下端炉膛定位槽位置处设置托盘[6]、托盘上设有缺口[9]。
权利要求1.该型煤炉包括由炉壳、保温层、炉膛、托盘、排渣室组成的型煤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内壁设置定位槽[4],炉膛[2]内置一个以上的带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带有定位脚[5]的活动炉篦[8],炉体下端炉膛定位槽位置处设置托盘[6],托盘上设有缺口[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篦[8]呈圆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篦[8]呈矩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6]呈圆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6]呈矩形。
专利摘要型煤炉,属供热装置领域,包括由炉壳、保温层、炉膛、托盘和排渣室组成的型煤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内壁设置定位槽,炉膛中可装配一个以上的带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脚的活动炉箅,炉体下端定位槽处设置托盘。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型煤炉具有燃烧充分,型煤之间无粘连现象,排渣操作简便、安全、热损失小、卫生、无粉尘,并能防止有害气体溢出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B1/00GK2470680SQ00257050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杨振邦, 李文林 申请人:杨振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