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356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搭载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空气改质机器是指将决定温度、湿度、含有物质等、空气的性能的诸要素转化成对人体更舒适且更健康的元素的机器。具体例可以列举有空调机、除湿机、加湿器、空气清净机、冰箱、风扇加热器、电子灶、洗净干燥机、吸尘器、杀菌装置等。这些空气改质机器是以家居的室内、建筑内的室、医院的病室或手术室、车内、飞机内、船内、仓库内、冷藏库内等的有限空间作为空气改质对象。
〔背景技术〕不用说,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空气为重要的功用。空气具有温度、湿度、含有物质等种种的参数,依据该值左右对舒适度或健康的影响。含有物质包括有一般的尘埃,其他也包括粉尘或排气等的工业污染物质、花粉、胞子、微生物、臭成分、呼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种种的物质。
自然环境未被破坏的地区,经由自然换气就能获得舒适的空气。不过外部环境恶化的地区,为了取得舒适的空气必须以人工经特殊的方式将空气改质。进而近年因住家高气密化,所以室内空气改质已提高要求。
对于空气改质,一般是利用过滤器经过滤、吸附、分解而除去空气中浮游的不适或有害的物质。不过过滤器经常使用不免性能降低,则必须更换等的维护手续。而且,对于确保能否确实捕捉空气中的浮游细菌的过滤器性能则会有困难。
接着决定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空气中离子的存在。离子当中负离子被认有具有使人体舒畅的效果。不过负离子与特定的物质结合则会减少。例如香烟的烟雾存在则负离子减少到通常的1/2~1/5程度。因此为使人为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量,而开发负离子的产生器,已市售中。
在日本专利特公平7-23777号公报中,已记载对设在送风电路的放电针单元施加交流高电压而使负离子产生,补充随着室内污染微粒子的增加而减少的负离子的空气调节机。由于交流高电压并不是制品本身在偏正或偏负的状态带电,而是制品抑制室内空气中灰尘的附着,并且利用负离子而得到舒适效果。
然则上述公报记载的空气调和机则是在比热交换器还下游侧其吹出口的近旁配置放电针单元,经由送风机的送风,离子吹出到室内。因而,冷气运转时的冷风直接触及放电针单元,恐会因结霜而造成放电针或电极短路。而且风吹到放电针单元而造成乱流、送风不均或风量降低,对于空调机会有不良影响的情况。
另外,离子产生装置,当离子产生之际,产生臭氧,不过高浓度的臭氧因对人体呼吸系统并不良好,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
〔发明概要〕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有使H2(H2O)m(m为任意自然数)产生作为正离子,使O-(H2O)n(n为任意自然数)产生作为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因而能够利用正离子的H+(H2O)m及负离子的O2-(H2O)n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而能够达到空气的改质。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H+(H2O)m(m为任意自然数)产生作为正离子,使O2-(H2O)n(n为任意自然数)产生作为负离子,并且将该正负离子放出到空气中,该两离子引起化学反应而生成作为活性种的过氧化氢H2O2或自由基·OH所形成的氧化反应而进行浮游在空气中的细菌杀菌的功能。由于此因,能够改质成空气中没有浮游细菌且是健康的环境。
此处,简单说明利用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除去的构成。对夹隔电介体而相对向的电极施加交流电压使其等离子放电,则含在空气中的水分子电离形成负离子及正离子,正离子生成氢离子水合物H+(H2O)m,负离子则生成氧离子水合物O2-(H2O)n。此处,m、n都是任意自然数。该正负离子附着在空气中的细菌表面,则生成也是活性种的羟基自由基(OH·)或H2O2(过氧化氢),从细菌的细胞除去氢原子而进行杀菌。然而,此化学反应为氧化反应,上述的自由基OH·不只是杀菌,尚有氧化含在空气中的种种臭味分子而无臭化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和形成为前述送风机所送出风的通路的循环通路、和与前述循环通路不同个的送风通路等,并且在使其前述送风通路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离子产生装置不致妨碍室内的空气循环,且流到循环通路的空气不致对离子产生装置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具有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和形成前述送风机所送出风的通路的循环通路、和与前述循环通路不同个的送风通路等,并且使其在前述送风通路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以及用来送出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依据此构成,离子产生装置不致妨碍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到循环通路的空气不致对离子产生装置造成不良影响的状况下,利用离子用送风机确实地送出离子。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前述循环通路的吸入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吸入口为共通。依据此构成,空气改质机器的构成可以简单化。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前述循环通路的吸入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吸入口不相同。依据此构成,可以依照离子产生装置的设置场所任意地设定吸入口的位置,不致造成浪费空间,而达到空气改质机器的小型化。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前述循环通路的吹出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为共通。依据此构成,从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利用循环通路的空气流扩散到室内,可以加大发挥杀菌效果。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前述循环通路的吹出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不相同。依据此构成可以无关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状态而吹出含有离子的空气,且可以进行产生安定的离子。
因此,前述循环通路及送风通路的吸入口及吹出口的配置构成依目的选择其中的组合即可;可以对循环通路多样形成送风通路,例如离子产生装置能单独运转,或与其他运转搭配,活用离子的杀菌效果而达到空气改质机器的功能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和形成为前述送风机所送出风的通路的循环路径、和配置在前述循环路径内调整所通过空气的温度的热交换器、和与前述循环路径不同个的送风路径等,并且使其在前述送风路径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连通到前述循环通路,前述送风通路与前述循环通路的合流口形成在比循环通路中的前述热交换器还下游侧。依据此构成,可以对利用热交换器经调整温度或湿度过的空气,进行正离子及负离子所形成的改质。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和形成为前述送风机所送出风的通路的循环路径、和与前述循环路径不同个的送风路径等,并且将使其在前述送风路径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及用来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配属在1个单元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依据此构成,能够确实地将空气导入到离子产生装置,且能够送出含有离子的空气,而达到安定的杀菌效果。另外,只要安装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就可以装着,所以作业非常简易。而且依据搭载机种设定单元的形状或规格即可,对于机种的设计变更也容易对应。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吸入口设置过滤器。依据此构成,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且可以防止长期使用所造成性能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为了确认也是备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中的离子产生部的离子产生元件而设置确认窗。依据此构成,可以确认离子产生元件上灰尘的聚集状况,便于维护。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和形成为前述送风机所送出风的通路的循环通路、及配置在前述循环通路内用来调整所通过的空气温度的热交换器等,使其在比前述循环通路中的热交换器还上游侧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可以送出到流通循环通路的空气流中,所产生的离子扩散到室内。而且,因所产生的离子通过热交换器或循环通路,所以能够将其近旁的浮游细菌杀菌,且能够防止菌的附着而吹出不含细菌的清净空气,成为卫生的环境。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除离子产生装置,且使其具备吸着、脱离空气中的水分的除加湿装置。依据此构成,因能够调整空气的湿度同时杀菌,所以在空气适度干燥的状态下,使离子产生,因而能够提高杀菌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将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连动控制的控制部。依据此构成,实现离子产生装置与空调机的运转连动的控制系,而达到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将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独立控制的控制部。依据此构成,实现离子产生装置与空调机的运转独立的极精细的控制系。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从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开始起每隔一定的时间使其驱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计时器机构。依据此构成,可以对安定吹出的风量传送离子,而有效率把扩散到空间的各角落。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依照空气改质机器的设置场所大小控制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的机构。依据此构成,能够使其产生依室内大小的最适量的离子,而将有杀菌效果的活性种扩散到房间的各角落。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在保护空气改质机器其吸气路径的前面的前面板的内侧具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开放前述前面板时,使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驱动的断路机构。依据此构成,可以充分确保清扫等维修时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独立控制的控制部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以下二种报知机构(1)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与空气改质机器同时动作时以特定形态报知正在产生离子。
(2)只有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动作时以与上述(1)项不同的形态知正在产生离子。
依据此构成,使用者可以利用报知机构容易地确认离子产生装置正在产生离子。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备有将温度、湿度或清净度经调整过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能够送出前述离子产生所产生的离子并且调整风量的第2送风机。依据此构成,经由前述第1、第2送风机、温度、湿度或清净度经调整过的空气与正离子及负离子一起送出到室内。此时调节第2送风机的风量就够使其变化送出到室内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送出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随着前述第1送风机的风量减少而减少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依据此构成,就寝时减少第1送风机的风量,也促使减少第2送风机的风量,而降低噪音。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经使用者的操作而使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减少的静音模式。依据此构成,就寝时经使用者的操作选择静音模式,则促使减少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而降低噪音。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检测出室内的亮度的光传感器,当利用前述光传感器检测出室内比一定的亮度还暗之际,使其减少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依据此构成,当利用前述光传感器检测出室内变暗则判断为就寝时,促使减少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而降低噪音。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随着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增减而使其增减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形成离子的产生浓度。依据此构成,即使依据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减少而减少送出到室内的风量也会配合此风量调节离子产生量,适切地保持离子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随着前述第1送风机的风量减少而使其增加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依据此构成,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之际减少前述第1送风机的风量。此时,抑制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增加而过度增加离子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将温度或湿度经调整过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送出到室内的第2送风机等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使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之际,经由停止离子产生装置,而不产生离子及臭氧,防止增大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使前述第2送风机停止,利用此构成防止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之际增大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将温度或湿度经调整过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送出到室内的第2送风机等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减少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使其比第1送风机运转时的量还少。利用前述第1送风机运转停止之际,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低输出运转,限制离子及臭氧的产生量,适度地维持送出到室内的臭氧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冷气运转或暖气运转开始运转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依据此构成,冷气运转开始时因热交换器的温度较高所以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而防止送出高温的空气。此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或是进行低输出运转,防止上升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另外,暖气运转开始时因热交换器的温度较低所以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而防止送出低温的空气。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暖气运转中到达设定温度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依据此构成,当暖气运转到达设定温度时使压缩机及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而防止室内温度的上升。此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或是进行低输出运转时,防止增大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暖气运转中除霜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依据此构成,当暖气运转中室外的热交换器结霜则空调机的热循环将室外的热交换器成为高温侧,室内的热交换器成为低温侧而进行除霜。因而,停止前述第1送风机而防止送出低温的空气。此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或是进行低输出运转,防止增大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当除湿运转中停止压缩机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依据此构成,当除湿运转时室内温度降低,到达设定温度则停止压缩机及前述第1送风机而防止因室内温度降低及排水蒸发而造成加湿。此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或是进行低出输运转,防止增大吹出口附近的臭氧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具备施加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及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施加电压的电源部、及送出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所产生的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及收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和前述电源部和前述离子用送风机的收容箱体,并且将卡止(结合固定)前述离子产生元件的元件卡止部成一体设置在前述收容箱体。依据此构成,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是将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前述离子用送风机及前述电源部收容在前述收容箱体中而成单元化,并且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利用前述元件卡止部加以卡止而不用螺丝固定。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具有筒状的电介体、及沿着前述电介体的内面所配置的内电极、及沿着前述电介体的外面所配置的外电极,并且前述元件卡止部由支承前述离子产生元件的两端的肋所形成。依据此构成,交流电压施加到夹隔前述电介体所配置的前述内电极与前述外电极之间则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形成为筒状,利用其两端由肋所形成的前述元件卡止部加以卡止。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沿着前述离子用送风机所形成的空气流形成前述肋。依据此构成,前述离子用送风机所产生的空气流沿着前述肋行进而被整流,并且抑制与前述肋的冲突所造成的压力损失。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将排出离子的排出口形成在前述收容箱体,将阻止从前述吐侵入异物的防御机构设置在前述排出口。依据此构成,形成为高电压的前述离子产生元件与异物的接触以前述防御机构阻止,而提高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是针对具备施加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和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施加电压的电源部、送出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所发生的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和收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和前述电源部和前述离子用送风机的收容箱体等,并且前述收容箱体夹隔前述离子用送风机在一侧配置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在另一侧配置前述电源部。依据此构成,减少离子产生时从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所产生的噪音对前述电源部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将控制能调整空气的温度、湿度或清净度的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的控制电路配置在空气改质机器的一端部,在另一端部配置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依据此构成,减少从成为高电压的前述电源部所产生的杂讯施加到前述控制电路中的影响。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形成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并且具有形成为设置在空气改质机器的内部的送风机的送风路径的循环通路的吸出口的前面板、及设置在前述循环通路具有调节空气的温度的功能的热交换器;在前述前面板与前述热交换器之间配置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依据此构成,设置在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的前述吹出口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距离缩短,而抑制流通路径内与壁面冲突所造成离子的消失。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前述热交换器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之间设置隔热材。依据此构成,防止变低温的前述热交换器所造成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周边的结露。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形成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并且具有形成为设置在空气改质机器的内部的送风机的送风路径的循环通路的吸入口的前面板、及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在离子用送风机的吸入侧设置过滤器,前述过滤器从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装卸。依据此构成,因能简单地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所以能防止灰尘飞到离子产生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及进行脱臭及/或集尘的过滤器;在从空气的吸入口到吹出口的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前述过滤器,在下游侧配置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由于利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其上游侧的前述过滤器部除去有机化合物或灰尘,因而污物不是附着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能长期间使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并且能产生安定的离子,施加较小的交流电压就能达到优良的减菌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循环室内空气的送风机、及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并且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下游侧具备抑制臭氧的臭氧抑制装置。依据此构成,可以降低施加交流电压而能与正离子及负离子一起附加产生的对人体受到影响的臭氧的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前述送风机的下游侧设置空气通路的分支部,在分支的一方通路设置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流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量通常维持一定。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前述分支部设置调节空气的流量的机构,依据此构成,能调节空气流量的多寡或流量比例,可以适当地执行调节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送出的离子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近旁设置发光部,与离子产生装置连动而控制发光。依据此构成,能通过光确认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状况。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使室内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除去所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的过滤器、及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将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一部分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将含有该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空气与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合流且使其循环。依据此构成,将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一部分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由于此因将成为含有离子的空气搭载在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空气流而能飞散,而可以迅速地将离子扩散到室内。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空气改质机器本体外使其进行含有离子的空气与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合流。依据此构成,与在空气改质机器本体内使其合流的状况不相同。含有离子的空气不致于利用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风压无法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处送出,而能有效率且顺畅地将含有离子的空气混合到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主流中。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吹出口设置风向设定机构。依据此构成,能够将含有离子的空气确实地使其合流到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主流中。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具体相隔电介体而对向的1对电极,前述电介体为筒状,在其两端装着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套盖,将一者的套盖从与前述电介体的轴线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嵌合到空气改质机器本体,他者的套盖则抵接到空气改质机器本体使其对前述电介体产生从轴线方向的推压力,因而将离子产生元件固定在空气改质机器本体内。依据此构成,可以简单且确实地安装离子产生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具备电介体、及夹隔此电介体而相对向的一对电极、及交流电压施加到该一对的电极间的交流高电压产生机构、及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第1产生机构、及只产生负离子的第2产生机构;并且具备切换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依据此构成,能够切换只使具有舒适效果的负离子产生的运转与使具有舒适效果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运转。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切换前述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具备在前述1对的电极当中不是电压供应侧的电极连接正极侧,负极侧则接地的二极管、及连接到这个二极管的两端的开关机构。依据此构成,经切换开关机构的ON/OFF状态就能得到上述效果。另外,切换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手以简单的构成就能实现,所以能够达到低成本化。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当前述开关机构为ON(开)状态则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当前述开关机构为OFF(关)状态则产生负离子。依据此构成,前述第1产生机构与前述第2产生机构经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切换。
另外,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以继电器构成前述开关机构。依据此构成,交流产生机构与控制前述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绝缘。由于此因,电路设计单纯化。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室内的空气除湿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将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经由此干燥的空气将离子送出到室内。依据此构成,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与离子一起送出到室内。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吸入室内的空气,与执行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因而将冷凝除去含在该空气的水分的干燥空气从吹出口送出到室内的空气改质机器;将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设置在前述热交换器的前述吹出口侧。依据此构成,吸入到空气改质机器内的室内的空气经由制冷循环与前述热交换器热交换后冷凝水分而成为干燥空气。此干燥空气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运送该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而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即使室内的湿度较高也安定量的离子送出到室内。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将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经除湿过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含有离子后,与剩余的干燥空气合流后送出到室内。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依照送出到室内的空气的量使其变化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比率。依据此构成,无关送往室内的送风量,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量略保持一定。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对电极施加电压加以放电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依照干燥空气的湿度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压。依据此构成,例如当干燥空气的湿度较高时施加电压变高,维持所期望的离子产生量。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依照送出到室内的空气的量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依据此构成,例如当送风量较多时由于送出到室内的离子浓度降低,因而增加离子的产生量使其补足该降下浓度。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变更送出到室内的空气方向的能摆动的风向板,依照前述风向板的摆动角度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产生量。依据此构成,例如当前述风向板的摆动角度较大时由于送出到室内的离子的扩散度变大,因而增加离子的产生量使其补足该扩散增大。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增多前述风向板摆动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量使其比前述风向板停止摆动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量还多。依据此构成,当摆动前述风向板而扩散送出到室内的离子时增多离子的产生量使其补足离子。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设置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照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能确认的灯,可以经由使用者的操作使其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熄灭前述灯。依据此构成,对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施加电压则点亮前述灯而能视觉确认该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状态。因经由使用者的操作能在就寝时维持运转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状态熄灭前述灯,所以使用自由度良好也减低电力消耗。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是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防止带电机构。依据此构成,从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可以良好地保持平衡。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利用当正离子及负离子在细菌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活性种的作用将该细菌杀菌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是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负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防止带电机构。依据此构成,从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能够良好地保持平衡,因而能有效率地将浮游菌杀菌。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防止带电机构。依据此构成,从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能够良好地保持平衡。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针对备有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利用当正离子及负离子在细菌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活性种的作用将该细菌杀菌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防止带电机构。依据此构成,从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能够良好地保持平衡;因而能有效地将浮游菌杀菌。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前述防止带电机构其形成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材料由表面固有电阻值为4×109Ω以下的材料所形成。依据此构成,能适切地发挥良好地保持以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平衡的作用。
另外,上述空气改质机器,前述防止带电机构其形成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材料由在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的表面施予镀金属的材料或添加防止带电剂的树脂材料的任何1种材料。依据此构成,能适当地发挥良好地保持从空气改质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平衡的作用。
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在空气改质机器使其具备除湿功能,将除湿后的空气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依据此构成,因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为除湿后的空气,所以也没有降低离子的产生量,能够得到更良好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而能使浮游细菌的杀菌效果更加良好。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为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离子产生装置其第1实施形态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2是为表示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浓度与距离特性的图形。
图3是为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第2实施形态,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化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4是为表示上述第2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元件的主要构成要素其离子产生元件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5是为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第3实施形态,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化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为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主要构成要件其离子产生元件的断面图。
图7是为表示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要部的断面图。
图8是为同上表示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要部的断面图,变更断面方向的图。
图9是为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也是离子产生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其离子产生元件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10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斜视图。
图11是为将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前面板张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2是为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液晶显示装置部的正面图。
图13是为附属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内的遥控器的正面图。
图14是为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15是为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全体概略图。
图16是为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控制方块图。
图17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斜视图。
图18是为将上述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前面板张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9是为上述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0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3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斜视图。
图21是为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2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3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5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4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6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5是为上述第6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6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7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7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8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8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9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9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0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30是为将上述第10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前面板张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1是为上述第10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32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33是为上述第11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34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35是为表示上述第1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热循环的回路图。
图36是为表示上述第1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37是为表示上述第1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8是为表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3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39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斜视图。
图40是为表示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图。
图41是为附属在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遥控器的正面图。
图42是为同上表示附属于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遥控器的正面图而不相同的状态。
图43是为将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前面板张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4是为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45是为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热循环的回路图。
图46是为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通过离子产生装置的一端加以断面的图。
图47是为同上上述第14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通过离子产生装置的另一端加以断面的图。
图48是为同上上述第1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通过离子产生元件加以断面的图。
图49是为上述第15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50是为上述第15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其室内机的运转实验结果的表格。
图51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6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断面图。
图52是为上述第16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运转实验结果的表格。
图53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正面斜视图。
图54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背面斜视图。
图55是为表示上述第17实施例的空气清净机其正面板与各过滤器的配置状况的分解斜视图。
图56是为说明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内部的空气流的概略图。
图57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取下正面板及过滤器一部分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58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垂直断面图。
图59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内部的部分斜视图。
图60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离子产生装置配置部的部分水平断面图。
图61是为上述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除去空气中的浮游细菌的资料的图。
图62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部分断面上面图。
图63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正面板及各过滤器的配置状况的分解斜视图。
图64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前置过滤器的构造及安装方式的分解斜视图。
图65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取下正面板及前置过滤器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6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垂直断面图。
图67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离子产生元件的配置部的部分水平断面图。
图68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离子产生元件的安装处所的部分断面图。
图69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离子产生元件的安装状况的分解斜视图。
图70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风向设定机构的一形态的斜视图。
图71是为支承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正面板的面板座的斜视图。
图72是为用于安装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正面板的挂钩部的斜视图。
图73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卡合突片的形状设定状况的正面板的部分背面图。
图74是为图73中的A方向的箭头指向直视图。
图75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可动卡合片的安装状况的正面板的部分背面图。
图76是为图75的B-B断面图。
图77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可动卡合片及滑动导引的斜视图。
图78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正面板的安装状况的部分垂直断面图。
图79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正面板的安装状况的部分水平断面图。
图80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本体与基台的组合过程的一部分断面部分侧面图。
图81是为表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本体与基台的组合状态的一部分断面部分侧面图。
图82是为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其操作面板部的正面图。
图83是为附属于上述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的遥控器的正面图。
图84是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9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电路图。
图85是为上述第19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86是为图84的电路的变形例。
图87是为表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前面的正面斜视图。
图88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背面的背面斜视图。
图89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操作面板的上面图。
图90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操作面板的正面图。
图91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内部构造的侧面图。
图92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侧面断面图。
图93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背面断面图。
图94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上面断面图。
图95是为同上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上面断面图,从不同位置正视的状态的图。
图96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风向可变装置的分解图。
图97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侧面断面图,与图92不同的状态的图。
图98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侧面断面图。
图99是为表示上述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的离子产生处理的流程图。
图100是为表示本发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1实施形态其离产生比例的测定结果的表格。
图101是为表示上述第21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其防止带电剂的重量比当作参数的离子产生比例的测定结果的表格。
图102是为表示将上述第21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的防止带电剂混入到ABS树脂时的重量比与表面固定电阻值的关系的图。
〔实施发明的优选形态〕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空气中在所设置的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使其等离子放电将含在空气中的水分子电离成由H+(H2O)n所形成的正离子(以下,简称为「正离子」)及由O2-(H2O)m所形成的负离子(以下,简称为「负离子」)。此处,m及n皆为任意自然数。然而表示正负离子两者时统称为「两离子」。同时使该负离子及正离子混合在既定的空间则在存在此空间的空气中的游浮细菌等的微生物表面,H+(H2O)n及O2-(H2O)m包围浮游细菌等的微生物,两离子如下述的化学式(1)~(3)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也是活性种的〔·OH〕(羟基自由基)或H2O2(过氧化氢)。所产生的活性种从细菌的细胞除去氢原子而杀菌。该作用效果是由于浮游细菌很小因而能在该细菌表面凝聚H+(H2O)n及O2-(H2O)m而形成;因而对于如同人体比浮游细菌等还庞大的物体则不会挥该作用效果,因此不致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H+(H2O)n+O2-(H2O)m·OH+1/2O2+(n+m)H2O…… (1)(2)(3)如上述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如以下所示的实施形态就能实现。
〔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图1中表示离子产生装置的概略构成。夹隔被封止一端部的圆筒状的绝缘体的玻璃管11(厚度1mm)而在内侧及外侧分别对向配置筒状的内电极12及外电极13。附图标记14为外电极13接地而对内电极12施加交流电压的高频电路。
为了从离子产生装置10有效率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因而内电极12及外电极13所使用的材料期望是具有多数个穿孔的电极材料,例如网状的电极较合适。本实施形态则是使用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304)的金属网。
针对此种构成的离子产生装置10,使用高频电路14,外电极13为接地电位,对内电极12施加交流电压。由于此因,从离子产生装置10的玻璃管11的侧面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此时所使用交流电压的条件为频率15kHz、电压1.1~2.0kV(有效值)。
在此种条件下,以离子计数器(例如,ダン科学社制83-1001B)测定从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离子,检测移动度1cm2/Vsec以上的小离子的结果,如图2所示,在距离离子产生装置10的玻璃管11的侧面20cm的位置,测定出20~40万个/cc程度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离子产生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图3中表示为了组装成空气改质机器而预先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化的实施形态。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是将离子产生元件22及送风机23保持在单元箱体21。送风机23是由风扇23a及马达23b所构成。单元箱体21具备面向送风机23的吸入口24及面向离子产生元件22的吹出口25。吸入口24及吹出口25分别以对单元箱体21的轴线成直角然后彼此间90℃错位的形式所形成。在吸入口24装着过滤器26。过滤器26则是组合滤灰尘的过滤器及吸臭的脱臭过滤器即可,单体使用其中一种的过滤器亦可。
离子产生元件22,如图4所示,具有圆筒状的电介体27、及安装在电介体27的内侧的内电极28、及与内电极28相对向安装在电介体27的外侧的外电极29、及装着在电介体27两端的由绝缘物质所形成的套盖30、31。
构成电介体27的玻璃管外径为10mm其两端开口着。内电极(高压电极)28由平编加工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 316或SUS 304)线的40网目的金属网所形成。内电极28及外电极29分别在既定的位置分别焊接连接到高压电路的引线32、33。引线32、33具有不锈钢线的芯线及四氟乙烯的绝缘覆膜。
套盖30、31是利用氯磺化乙烯或EP橡胶成型,在各别一侧的端面形成嵌合在电介体27端缘部的环状的槽34。附图标记35为相同地形成在套盖30、31的端面使其环绕槽34的凹部。在凹部35的底面形成用穿过引线32的孔36。孔36与套盖30、31一起以成一体成型的薄膜披覆;穿过引线32之际突破此薄膜。在套盖30、31的周面形成用来将离子产生元件22安装在单元箱体21的环状槽37。
组装离子产生元件22之际,首先将焊接引线32的筒状的内电极28插入到电介体27之中。然后,突破套盖31其凹部35的薄膜部而穿过引线32后,将套盖31嵌合到电介体27的一端。接着将焊接引线32的筒状的外电极29覆盖在电介体27的外侧,再将套覆30嵌合在电介体27的另一端。经此过程则完成离子产生元件22。
单元箱体21是为利用螺丝等将送风机23的风扇容室40成一体地结合在收容离子产生元件22的离子产生装置容室38的安装口39的构造。在离子产生装置容室38的内部形成嵌合离子产生元件22的套盖30的凹部41、及卡合在另一侧套盖31的环状槽37而支承此套盖的隔壁42。在隔壁42而形成通气口43。
送风机23朝离子产生元件22的轴线方向整齐地加以配置;从吸入口24所吸入的空气通过安装口39进而通过通气口43而送风到离子产生元件22。空气则在离子产生元件22处所接收正离子及负离子,从吹出口25吹出到单元箱体21的外部。
单元箱体21具有用来从外部确认离子产生元件22的确认窗43。确认窗43以透明的合成树脂制盖体套盖。
高压的交流电压施加到内电极28与外电极29之间,则经由等离子放电当施加电压为正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H+(H2O)n所形成的正离子,为负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O2-(H2O)m所形成的负离子。
〔离子产生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图5是为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分解斜视图。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是在收容箱体51内收容电源部52、离子用送风机53及离子产生元件54而被单元化。收容箱体51由套盖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前面侧的前盖体55、及遮盖背面侧的电源盖体56、风扇箱体57和电极盖体58等所形成,在设于各别的周缘的突起部59卡合爪部60而加以组装。
利用前盖体55其一端的电极收容部55a及电极盖体58,保持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54。离子产生元件54如图6所示,沿着筒状电介体61的内面配置内电极62,沿着外面配置外电极63。本实施形态则是使用外径为10mm的玻璃管作为电介体61。另外经滚压加工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 304)的平板后使用,以16网目平编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 304或SUS 316)的线材而经滚压加工后使用作为外电极63。外电极63则是接地。
在电介体61的两端装着绝缘质制的套盖64、65。套盖64、65具有槽64a、65a,在此槽嵌合电介体61的端部。在内电极62及外电极63,分别焊接连接到高压电路所形成的电源部的引线66、67。然而引线66贯穿形成在套盖64略中央的插通孔64b。
高压的交流电压施加到内电极62与外电极63之间,则与第2实施形态的状况同样地,经由等离子放电当施加电压为正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H+(H2O)n所形成的正离子,为负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及O2-(H2O)m所形成的负离子。
如图7、8所示,前盖体55的电极收容部55a及电极盖体58的内面,在两端分别成一体成形3根的肋68(元件卡止部)。肋68由R部68a及比R部68a还高一段的台阶部68b所形成(参照图5)。3根的肋68由于R部68a面接于套盖64、65的周面,因而中央的肋较低而两端的肋较高。
然后,利用台阶部68b定位离子产生元件54在图中的左右方向。另外在电极收容部55a的内面成一体形成凸台69,定位离子产生元件54在图中的上下方向。另外,肋68则是与离子用送风机53(参照图5)朝离子产生元件54的轴轴方向流动的空气流略呈平行地并排设置。由于此因将空气流整流并且不阻塞空气流而防止送风效率的降低,离子能送到远处。
然后,利用电极收容部55a及电极盖体58的R部68a夹持套盖64、65,卡止离子产生元件54。由于此因,不用螺丝就能简单地卡止离子产生元件54。因此,容易组装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而能削减组装工时数。
另外,由于不必要将对内部极62及外电极63绝缘的螺丝孔设置在离子产生元件54,所以离子产生元件54的构造简单化而能削减成本,并且防止螺丝氧化所造成的绝缘不良而能够防止短路或漏电。
另外,电极收容部55a及电极盖体58的断面形状为沿着离子产生元件54的断面形状的略呈圆弧状。由于此因,抑制产生流通离子产生元件54周的空气涡流。因此能提高离子用送风机54的送风效率,并且减低离子与壁面的冲突,可以抑制离子的消失。
图5中,在前盖体55的略中央部形成具有开口部70的吸气部55b。离子用送风机53安装在风扇箱体57,利用风扇箱体57吸气部55b加以遮盖。离子用送风机53利用配置于形成在中央的开口53b的底部的马达(未图示)的驱动旋转设在外周的叶轮53a,形成为将从开口53b所吸引的空气放出到外周的所谓西落可风扇。
风扇箱体57及吸气部55b的内壁,断面形状形成为渐开线曲线状;离子用送风机53所放出的空气导引到设在风扇箱体57的连通口57a。另外,开口部70与空气改质机器的吸气口(未图示)相对面而配置。因此,通过吸气口由机外所吸引的空气从开口部70进入到风扇箱体57当中,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通道连通口57a送入到离子产生装置54。
以前盖体55的吸气部55b为间隔在与电极收容部55a相对向的侧设置电源收容部55c。在电源收容部55c四方设置在突出到内侧面的肋(未图示),在此肋嵌合对离子产生元件54施加电压的电源部52。然后经由将电源盖体56安装在电源收容部55c而遮盖保持电源部52。另外,以金属制的盖体遮盖电源部52全体则更期望能够降低电源部52所产生噪音的不良影响。
组装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之际,首先安装离子用送风机53的风扇箱体57安装在前盖体55的吸气部55b。其次,电源部52设置在前盖体55的既定位置,电源盖体56安装在电源收容部55c。然后离子产生元件的套盖64、65配置到形成在前盖体55的电极收容部55a的肋68上,电极盖体58安装到电极收容部55a。由于此因,离子产生元件54、离子用送风机53和电源部52形成为并排配置在一直线上。
夹隔离子用送风机53而在一侧配置离子产生元件54,在另一侧配置电源部52,就能扩张离子产生元件54与电源部52之间隔。因此,可以减低因离子产生元件54放电时所产生噪音而对电源部52内的电路基板(未图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电极盖体58及电源盖体56分别设置安装孔71、72(参照图5)。此安装孔71、72用于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安装在空气改质机器时。
如图8所示,在电极收容部55a的下面形成排出口73;排出口73由格子状的细条73b所形成的复数个狭缝73a所形成。
〔离子产生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图9表示离子产生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含在此第4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元件80的构造与第2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22几乎相同。因此在于在说明离子产生元件22时已说明过的构成要件附注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则省略,只针对不同部分或是未说明的部分进行说明。
此处则是使用外形成为20mm,厚度为1.6mm的圆筒形的玻璃管作为电介体27。此玻璃管其轴方向的长度例如约为80mm。另外,内电极28是将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 304)的平板滚压加工后使用;外电极29是将以16网目平编不锈钢(日本工业规格SUS 304或SUS 316)的线材而经滚压加工后使用。然而,「网目」是指长度1英时的正方形内部具有的孔数。因此网目数越大则网眼越小。另外,为了加大静电容量提高离子产生效率,所以使内电极28及外电极29密接于玻璃管。外电极29利用套环81固定在电介体27;因而内电极28与外电极29形成为夹隔电介体具有一定的距离所相对向的构成。
引线32插通于形成在套盖31的略中央的孔36而加以保持着。此原因是适切保持施加高压的引线32的绝缘性。另外,在引线32的外周,为了提绝缘性而披覆由高绝缘性的材料所形成的套管。
然而使用外径20mm以下,壁厚1.6mm以下的玻璃管作为电介体27,也能使用平编不锈钢线(日本工业规格SUS 316或SUS 304)的40网目的金属网作为内电极28;使用平编不锈钢线(日本工业规格SUS 316或SUS 304)的16网目的金属网作为外电极29。
高压的交流电压施加到内电极28与外电极29之间,则经等离子放电当施加电压为正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H+(H2O)n所形成的正离子;为负电压时主要是生成由O2-(H2O)m所形成的负离子。
此时所施加交流电压的具体例,当电压约为1.8kV(半波的尖峰值),频率为20kHz~22kHz则适切地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并且能使与两离子同时所产生的有害的臭氧产生量微量化。
然而,上述过的施加电压及频率仅只是一例,依照离子产生装置其电介体及/或电极的形状、厚度、大小等所决定的静电容量等变化及最适值。因此,测定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产生量及臭氧的产生量,比较各个产生量的值,当正离子和负离子量较多而臭氧的产生量较少时当作最适的值而进行设计。
然而,为了达到浮游细菌杀菌的作用效果,预设的正离子浓度及负离子浓度经实验得知最适浓度。
说明关于两离子的浓度及杀菌效果的实验方法。在喷撒大肠菌或霉菌的宽度约为3张塌塌米程度的房间配置上述具体例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利用送风机以1m3/分的风量送出该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两离子。以空气取样器收集离子产生装置及送风机运转前房间的空气(以下,称为运转前的条件)、及经1小时后房间的空气(以下,称为运转1小时后的条件),将所收集的空气喷到培养基而使细菌附着在培养基。其后培殖细菌,取得所成长的霉(真)菌或大肠菌的菌群数后加以比较,计算杀菌率。然而从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是朝从送风机的吹出口吹出含有离子的空气的方向在约10cm的位置配置离子计数器(例如,ダン科学社制83-1001B)而加以测定。
上述实验方法的结果得知正离子浓度及负离子浓度约为3万个/cc时,在经过1小时后的条件下的菌群数比在运转前的条件下的菌群数还少70%以上,充分达到杀菌效果。
进而,得知正离子浓度及负离子浓度约为30万个/cc时在经过1小时后的条件下的菌群数比在运转前的条件下的菌群数还少93%,更加达到杀菌效果。
然而,离子产生元件80的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其变形例尚有呈平板状形成电介体27而使其密接第1电极及第2电极后使其相对向的构成,将施加电压的第1电极形成为线端尖锐的形状而不设置第2电极的构成,呈线状形成第1电压而不设置第2电压的构成等,种种变形皆为可能。即是为上述变形例的各构成也是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两离子,若上述实验条件中若构成为两离子的浓度超过1万个/cc以上,则能良好地进行浮游细菌的杀菌。另外,两离子的浓度为3万个/cc以上时若是离子浓度上升则杀菌效果也提高。
接着说明备有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的实施形态。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实施形态〕图10~图16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实施形态。此第1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以空调机加以具体化。图10所示为由室外机及室外机所形成的分离式空调机101。然而,此室内机101在内部具备除加湿装置。室内机101具备内装热交换器或室内风扇等的本体箱体102、当确认过滤器脏污时用来确认本体内部而能开闭的前面板103、将经温度调节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吹出口104、以及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105、显示运转状况的液晶显示装置106、吹出除加湿装置所除加湿的空气的除加湿用吹出口107。进而具备远距操作运转的切换的遥控器108。
室内机101利用前面板103遮盖本体箱体102的前面。在前面板103形成吸入口105,吸入室内的空气。
另外,如图11所示,前面板103自由开闭地支承在本体箱体102,与形成在前面板103的吸入口105相对向,而形成本体箱体102的格子状的吸入口,在此吸入口左右配置有过滤吸入口105所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的过滤器109及过滤器110。过滤器109、110被自由装卸地设置,开启前面板103经取下就能清扫、在过滤器109与过滤器110的略中央部分别安装空气清净过滤器111、112。在本体箱体102的右侧形成除加湿装置用来吸入室内空气的除加湿用吸入口,配置除加湿用过滤器113。
在本体箱体102的中央配置如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6。过滤器109在不遮盖液晶显示装置106的状况下切除一部分而被形成。液晶显示装置106显示空调机的运转状态,通过设在前面板103的显示窗106a就能确认。液晶显示装置106由依照室内的湿度而亮灯的湿度灯114,依照室内空气的污染而改变颜色的清净度灯115、依照遥控器其操作按钮的讯号显示室内的环境及运转状况的显示部116、接收遥控器的讯号的感光部117等所构成。
遥控器108,如图13所示,具备显示运转状态的遥控器显示部118、讯号送到室内机101则亮灯的发讯显示部119、运转空调机的运转/停止开关120、设定室内温度的温度开关121、开/关除加湿装置的除湿运转湿度开关122、开/关除加湿装置的换气运转的换气开关123、开/关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的组合开关124等。
如图14所示,在室内机101的内部,配置在通过内部的冷媒与外部室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25、及为了将经室内热交换器125所热交换过的空气吹出到本体箱体102外的室内风扇126。在形成在本体箱体102的前面下部的吹出口104,分别自由摆动地安装将空气流方向改变为左右方向的纵气流板127、及更改为上方向的横气流板128。
在本体箱体102的前面形成过滤器导引129,在开启前面板103的状态下顺沿过滤器导引129插入且装着过滤器108、110。在室内热交换125的下方配置承接冷却室内空气时所产生的排水的排水盘130。然而,吸入口105由包围前面板103的显示窗106a所形成的前部吸入口131、及形成在本体箱体102的上面的上部吸入口132所构成。
然后,形成从吸入口105经过过滤器109和110、室内热交换器125到达吹出口的循环通路A,经由此循环通路A,从吸入口105所吸入的室内空气,从吹出口104吹出到室内而循环。
在本体箱体102的吹出口104近旁配置〔离子〕产生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中已说明过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设置与循环通路A不同的送风通路B使其通过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送风通路B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125与过滤器109、110之间,在于形成在循环通路A的吹出口104近旁的合流口134连通到循环通路A。由于此因,从吸入口105进入而经过过滤器109、110的空气,不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而直接通过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从位于比室内热交换器125还下游侧的合流口134进到循环通路A,与通过循环通路A的空气合流后,放出到室内。在不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送风通路B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是依据以下的理由。即是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循环通路A中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则利用冷气机的冷气冷却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若持续送出冷气较佳,不过压缩机停止,未冷却的空气接触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则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产生结露。成为此状况则导致离子产生能力降低,所以为了防此问题而在不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送风通路B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以螺丝等能装卸地装着在送风通路B内的既定位置。
图15表示分离式空调机的全体构成。附图标记140为室外机,具备室外热交换器141、压缩机142、膨胀阀143及室外风扇144。另外在室内机101搭载除加湿装置150。除加湿装置150由吸着和脱离室内的水分的吸湿旋转器151、吸入室内的空气的除湿风扇152、将再生空气送到吸湿旋转器151的再生风扇153,将送到吸湿旋转器151的再生空气加热的再生加热器154、切换路径的调节器155所构成。
其次,说明上述空调机的动作。操作利用遥控器108进行。每次按压遥控器108其控制面板上的运转切换开关134则运转模式依照「自动1」→「暖气」「冷气」→「除湿」→「自动」的顺序改变,显示在遥控器显示部118,因此选择运转模式。
从遥控器108所发讯的讯号利用室内机101的感光部117接收讯号。在室内机101内藏控制装置,如图16所示,控制装置具备由CPU、存储器等所形成的控制部160、及开关判定机构161、及室内风扇驱动电路162、及离子产生装置驱动电路163、及除加湿装置驱动电路164等;依据从遥控器108所发出的讯号使各装置作动。
按压运转/停止开关120,则在室内机101的液晶显示装置106依序显示运转内容、设定温度、室内温度;运转中随时显示在室内温度。当停止运转时,再度按压运转/停止开关120,则消除液晶显示装置106的显示,而停止运转。当欲改变温度时,例如提高1℃时,则将温度开关121的「△」按钮按压1次则设定温度提高1℃;当暖气·冷气运转模式时,在遥控器显示部118及液晶显示装置106显示设定温度。另外,尚自动·除温运转模式时,在遥控器显示部118显示欲提高温度的温度,在液晶显示装置106显示设定温度。此时,液晶显示装置106其设定温度的显示约经过4秒后回到室温显示。欲改变风量时,每次按压风量开关135,风量变化,在遥控器显示部118依序显示为「风量自动」→「风量△」→「风量△△」→「风量△△△」→「风量自动」;在液晶显示装置106依序显示为「风量自动」→「风量微风」→「风量弱风」→「风量强风」→「风量自动」。
如上述选择所期望的运转模式。冷气运转时,经由压缩机142压缩而成为高温状态的冷媒送到室外机140的室外热交换器141。室外热交换器141则是利用室外风扇144使外气送到室外热交换器141而夺去冷媒的热,冷媒被冷却且被液化。冷媒通过膨胀阀143后在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内部被气化,冷却室内热交换器125。利用室内风扇126吸入到本体箱体102的室内的空气在通过室内交换器125之际夺去热。经此过程室内的空气被冷却后循环,形成冷气。
暖气运转则是与冷气运转相反地,使冷媒逆循环而施行。将凝缩过的冷媒送到室内热交换器125,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室内的空气暖化而形成暖气。冷媒通过膨胀阀143在室外热交换器141的内部气化,冷却室外热交换器141。室外风扇144将外气送到室外热交换器141则在已气化的冷媒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媒夺去外气的热。经此过程升高温度后冷媒回送到压缩机142。
室内空气利用室内风扇126从室内机101的前面板103的吸入口131及本体箱体102的吸入口132吸入,通过过滤器9、10,而到达室内热交换器125。室内的空气导引到室内热交换器125的表面全体,加强热交换率。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空气从吹出口104吹出。
空调机开始运转则随着开始运转而也对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施加交流高电压,如前述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
从吸入口131吸入而通过过滤器109、110的空气的一部分进入到送风通路B,而吸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吸入到离子产生装置20之际,利用过滤器26除去灰尘或臭气的空气接收离子产生元件22所生成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而从吹出口25吹出。从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所吹出的空气从送风通路B吹向合流口143,因此与流过循环通路A的所被热交换过的空气合流。合流后的空气由吹出口104吹出,吹向室内的各角落。
离子产生元件22所生成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经由前述的化学反应生成也是活性种的过氧化氢H2O2或羟基自由基·OH,利用该强力的活性将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开始运转搭载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空调机后经3小时后一般活菌除去83%,霉菌除去88%。
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也能在停止空调机时单独运转。当遥控器108的组合开关124成为「开」则对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施加交流高电压,也通电到室内机101的室内风扇126。室内风扇126开始旋转则在送风通路B产生空气流,离子产生元件22所生成的正离子及负离子混合到上述空气流。含有离子的空气在合流口134合流到循环通路A的空气流(尚未热交换),从吸入口104放出到室内。由于此因,不论是否运转空调都放出离子,因可以将室内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所以提高空调机的附加价值。
室内机101进而驱动除加湿装置150而可以除湿或加湿室内的空气。因此,驱动除加湿装置150时同时也运转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遥控器108的湿度开关122或换气开关成为「开」,而除加湿装置150开始运转则对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施加交流高电压,也通电到室内风扇126。由于此因,从吹出口104吹出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并且从除加湿用吹出口107吹出已调节湿度过的空气,而能形成无浮游细菌的舒适空间。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实施形态〕图17~19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实施形态。从这个第2实施形态至第15实施形态为止都是以分离式空调而被具体化,构造上与第1实施形态共通的点很多。因此在与第1实施形态共通的构成要件附注与第1实施形态所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则省略,只针对新的事项加以说明。
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a是针对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送风通路B与循环通路A独立形成,只有吹出口104为共有的构造。其他的构成则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
即是在室内机101a的前面板103,形成空气吸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离子空气吸入口170,与此离子空气吸入口相对向也在本体箱体102形成离子空气吸入口71。然后,如图19所示,在本体箱体102内的过滤器109、110室内热交换器125之间的下方,形成与循环通路A的上游侧区隔的空间172。此空间172在于吹出口104的近旁利用合流口134连通到循环通路A的下游侧。在空间172内配置离子产生元件单元20,且形成从吸入口170经过合流口134通到吹出口104的送风通路B。
单独运转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时,与空调机的运转开关另外设置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运转用开/关的开关成为「开」而开始运转。利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送风机23,从吸入口170吸入室内的空气,通过过滤器26除去灰尘或臭气的空气,含有离子产生元件22所产生的离子,通过合流口134从吹出口104吹出到室内。此样若只有离子产生装置单元运转则减少运转所耗费的电力,也可以减少噪音。然而也可以随着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运转而作动室内风扇。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3实施形态〕图20及图21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3实施形态。此第3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b则是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所配置的送风通路B与循环通路A完全分离而独立者。其他的构成则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
即是如图20所示,夹隔本体箱体102的液晶显示装置106而在两侧分别形成离子产生装置用吸入口175及吹出口176。然后如图21所示,在本体箱体102内的过滤器109、110与室内热交换器125之间的下方,从循环通路A中形成完全独立的空间177,而形成吸入口175与吸出口176连通的送风通路B。
在于上述的构成也是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经由送风机23的作运而从吹出口176吹出到室内。此时,也经由室内风扇126的作动而吹出从吹出口104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的空气。此样即使送风通路B与循环通路A的吹出口不相同,结果是两者的空气也合流,而形成为从室内机101b吹出的空气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另外,若只有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单独运转,则减少运转所耗费的电力,也能够减少噪音。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4实施形态〕图22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4实施形态。此第4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c则是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配置在比室内热交换器125还上游侧。即是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在于循环通路A内配置在过滤器109、110与室内热交换器125之间。因而送风通路B与循环路A相同。其他的构式则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
由吸入口131、132吸入的室内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09、110除去灰尘,吸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内。所吸入的空气,含有离子产生元件22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吹出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外面。其后,顺着循环通路A的空气流,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而从吹出口104吹出到室内。
含有此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5或循环通路A时,对浮游的细菌发挥杀菌效果,而进行杀菌。因此从吹出口104放出到室内的空气为浮游细菌减少的干净空气。而且也能对浮游在室内的空气中的细菌达到杀菌效果。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5实施形态〕图23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5实施形态。此第5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d则是与针对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吸入口180与循环通路A的吸入口105另外形成,吹出口则与循环通路A的吹出口104共通,而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配置在比室内热交换器125还上游侧。即是送风通路B在过滤器109、110与室内热交换器125之间合流到循环通路A。因而与第4实施形态同样地,能够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5或循环通路A的杀菌。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实施形态~第5实施形态〕当然可以对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第5实施形态施行更多的修正或变更。另外,上述的各实施形态则是在空调机的室内机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不过在室内机与室外机没有区分的一体型的空调机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亦可。
从上述的说明能明白,使针对离子产生装置的送风通路的空气流合流到通过热交换器的循环通路的空气流,因能够直到室内的各角落吹出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且能够除去浮游在室内的细菌。此时,离子产生装置因未配置在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游侧,所以不致接触到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可以防止露水附着到离子产生装置且又送风紊乱所造成弊端。
另外,将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热交换器的前方,即是配置在上游侧,因而能够除去存在于热交换器或风扇等的附件的细菌,而可以吹出清净的空气。
然后,将离子产生装置及送风机单元化,因而简单地就能够安装,且又容易与各搭载机种相对应。另外,在此单元的吸入口设置过滤器,则能够防止灰尘附着到离子产生装置,而经过长期间仍能维持该性能。
而且,因单元化而能成多样的送风通路。其结果离子产生能与冷暖气等的通常运转并用,并且能单独运转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并且静音运转,也能达到杀菌效果。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6实施形态〕图24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6实施形态。第6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e其图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不过本质上与第1~第5实施形态同种类。针对室内机101e,〔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中所说明过的离子产生装置10配置在室内风扇126与吹出口104之间。
图25为第6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在控制部190的输入侧连接使空调机开/关的电源开关191、及电源供应到控制部190的商用电源192;此外在输出侧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42、及经由高频电路14连接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因此第6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则是可以与空调机的运转,即是与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的运转连动,而经由控制部190利用高频电路14对离子产生装置10的电极12施加交流电压。
由于此因,例如当选择空调机的自动运转模式时,必须使空调机运转,由于离子产生装置也可以同时使其动作,因而室内随着所期望的空调效果,利用正负离子的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也达到适度的除菌效果,可以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且使用者的操作性简便,具备离子产生装置的空调机提高使用度。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7实施形态〕参照图24、图26及图1说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7实施形态。图26表示第7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在控制部190的输入侧连接使空调机开/关的电源开关191、及电源供应到控制部190的商用电源192;此外在输出侧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42、及风扇126、及经由高频电路连接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另外,在控制部190的内部内藏延迟电路等的计时器机构193,经由此计时器机构193,前述高频电路14连接到控制部190。由于此因,例如空调机中的压缩机142或室内风扇126开始运转后经既定的时间以计时器机构193对高频电路14关闭通电,就能使离子产生装置10延迟驱动。然后经该时间后,由高频电路14使离子产生装置10开始驱动。
由于此因,空调机的压缩机142或室内风扇126开始运转后,经过既定时间后由离子产生装置10产生离子,从离子产生的初期开始就经由风将正负离子送出到房间的各角落,而能达到杀菌的效果。由于此因,随着空调效果,利用正负离子的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也达到适度的杀菌效果,也可以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8实施形态〕参照图24、图27及图1说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8实施形态。图27表示第8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在控制部190的输入侧连接使空调机的运转开/关的电源开关191、及电源供应到控制部190的商用电源192、使用者能通过手输入设定房间大小的房间开关195、196及侦测房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96;此处在输出侧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周期的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及经由高频电路14连接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另外,在控制部190的内部,内藏从高频电路14到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其施加电压调整用的电压调整机构194,经由此电压调整机构194,前述高频电路14连接到控制部190。
首先,说明使用者输入房间的大小的状况。由遥控器等输入房间大小(例如,几m2)的资讯,则根据该资讯,控制部190算出对应于该房间大小的适当的离子量。然后,操作电源开关191而成为导通则控制部190通电到压缩机142或室内风扇126而使该装置运转,并且如上述施加可以产生所决定的无过量或不足的离子量的交流电压,输出到高频电路14。
接收该讯号的高频电路14,对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施加上述的交流电压。由于此因,与房间的大小相对应而从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适量的两离子经由送风持续送出到房间的各角落。因此,室内依照所期望的空调效果,利用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反应所形成的活性种而达到适度的杀菌效果,可以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
其次,说明利用温度传感器196使其自动决定房间的大小的情况。首先,输入冷暖气的设定温度后操作电源开关191成为ON,使空调机开始运转。因而冷气或暖气其室内的温度逐一利用温度传感器196开始监控。
根据从这个温度传感器196所发出的讯号(温度变化),控制部190算出室温的下降或上升速度,经由此值与前述设定温度的比较,决定对应于房间大小的大小的适当离子量,施加能够产生不过量或不足的交流电压,输出到高频电路14。
接收该讯号的高频电路14,对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施加上述的交流电压。由于此因,将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控制在与房间大小相对应的适当的量而能够经由室内风扇126持续送出到房间的各角落。因此对应于房间大小获得充足的离子浓度所以能达到杀菌效果。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9实施形态〕参照图24、图28及图1说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9实施形态。图28表示第9实施形态具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在控制部190的输入侧连接使空调机ON/OFF的电源开关191、及电源供应到控制部190的商用电源192、及侦知前面板的开闭的前面板开关197;此外在输出侧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及经由高频电路14连接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在控制部190的内部,内藏接收从前面板开关197的输入而ON/OFF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0的驱动的断路电路等的断路机构198;经由此断路机构198连接高频电路14。
由于此因,例如在离子产生装置10驱动中,错误开启前面板时,为了开闭前面板开关197,而利用断路机构198阻断对高频电路14的通电就不致对内电极12施加交流电压。因此即使在这个状态接触到离子产生装置10的玻璃管11或外电极13也不会有高电压所造成触电的危险性。因而例如开启前面板清扫空调机的内部时进行维修时,可以无分地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0实施形态〕参照图29~31说明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0实施形态。图29表示开闭空调机其室内机101f的前面板103的状态。图30表示开启前面前面板的状态。图31为该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第10实施形态则是在与室内机101f的吹出口104不同处所设置离子吹出口。图中,附图标记200为用来吹出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离子的离子吹出口;在该离子吹出口200的后方,配置将与空调部(由压缩机142、室内风扇126等所形成)独立设置的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离子送出的送风风扇201(参照图31)。
液晶显示器106显示离子产生装置10的动作状态或空调部的动作状态等。例如,离子产生装置10动作时,亮起与该离子产生装置相对应的发光机构。然而,显示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此,使其闪烁或以文字或声音(旋律)显示皆可。附图标记202为设置在离子产生装置10的前方,阻断从空气中所吸入的灰埃的除尘过滤器。
另外,第10实施形态,设有离子产生装置10启动·停止的开关203;形成为能够与空调部各别启动·停止。因此,在压缩机142、室内风扇126等的空调部停止运转的状态下,对内电极12施加交流电压,并且使送风风扇201动作而只驱动离子产生装置10,将离子从离子吹出口200送出到室内而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杀菌效果。另外,将上述第7~9实施形态的抑制适用于本实施形态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6实施形态至第10实施形态〕从上述的说明能明白,使空调机的运转与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连动,经简单的操作,就能使两者同时动作。另外,当空调机的运转与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欲使其独立控制时,也能依照室内的状况进行控制。
该情况,使空调机运转开始后延迟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时机的计时器机构内藏在控制系中而形成为空调机的压缩机或送风风扇开始运转后,经过既定时间才从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离子,更有效率地将两离子利用风送出到房间的各角落,室内依照所期望的空调效果,达到适当的杀菌效果,而可以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且使用者的操作性简单,备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空调机提高使用便利度。
另外,依照房间的大小控制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的机构内藏在控制系中,就能将两离子依照房间大小适量地持续送出到房间各角落。因此,依照房间的大小获得充足的离子浓度,而能达到杀菌效果。
另外,侦知前面板的开闭而ON/OFF控制离子产生装置的断路机构内藏在控制系中,当离子产生装置驱动中,错误开启前面板中,利用阻断机构切断对高频电路的通电而立即停止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因此,由于即使在这个状态触碰到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部也不会有高电压触电的危险性,因而例如开启前面板清扫空调机的内部进行维修时,能充分地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1实施形态〕
图32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1实施形态。第11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室内机101g,与第6实施形态同样地,〔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离子产生装置10,配置在室内风扇126与吹出口104之间,并且在前面板103设置作为报知机构的发光二极管210。
图33为此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在控制部190的输入侧连接使空调机的运转或离子产生装置1的驱动ON/OFF的电源开关191、及电源供应到控制部190的商用电源192;此外在输出侧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及经由高频电路14连接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然后从控制部190到压缩机142及高频电路14的输出途中分支而连接发光二极管210。
控制部190根据电源开关191的输入就可以独立控制空调部(由压缩机142、室内风扇126等所形成)的运转及离子产生装置10的驱动。例如若为温度传感器所侦出室内的温度必须放出冷气或暖气,则与离子产生装置10一起使空调机动作;若为不须要放出冷气或冷气,则只使离子产生装置10动作。
其次,参照图33说明上述空调机使用形态一例。当电源开关191 ON则以商用电源192供电到控制部190。
(1)控制部190使空调机与离子产生装置10一起动作时根据控制部190动作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而开始空调机的运转。同时,交流电压经由高频电路142施加到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此情况,由路径送电到压缩机142及高频电路14的2个讯号同时输出到发光二极管210。由于此因,发光二极210发光且亮灯。因此,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空调效果,并且利用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达到杀菌效果;使用者确认发光二极管210的亮灯就能确认作动状况。
(2)控制部190只使离子产生装置10动作时根据控制部190运转室内风扇126,并且交流电压经由高频电路14施加到离子产生装置10的内电极12。
此情况,只由送电路径到高频电路14的讯号输出到发光二极管210。由于此因,发光二极管210发光且闪烁。因此,未进行空调下,利用离子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达到杀菌作用;使用者视觉确认发光二极管210的闪烁就能确认。
(3)控制部190只使空调机动作时根据控制部190动作压缩机142及室内风扇126而空调机开始运转。
此情况,只由送电路径到压缩机142的讯号输出到发光二极管210。但是此时并未使发光二极管210发光,只达到所期望的空调效果;使用者视觉确认发光二极管210的熄灯就能确认作动状况。
针对上述(1)或(2)的状况,万一离子产生装置10故障或误动作而在内电极12与外电极13之间不引起放电则停止从高频电路的通电,所以也不通电到发光二极管210;因此发光二极管210并不亮灯或闪烁。由于此因,使用者以视觉可以确认空调机运转中离子产生装置10是否正在产生无色无臭的离子。
然而,本实施形态则是设有对使用者报知离子的产生的报知机构的一例;已针对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作说明过,不过即使为灯泡或灯等其他的发光机构亦可;另外,若为以旋律或声响等报知离子的产生的听觉上的报知机构亦可。另外,利用亮灯或闪烁以外的形态加以报知亦可。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1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可以提供只要设置报知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的报知机构,使用者可以容易确认无色无臭离子的生成的人性化的空调机。而且以不同形态报知是否与离子产生装置一起正在运转空调机,所以能够一并报知空调机的运转状况。此情况,使用发光二极管等的发光机构作为报知机构,则视觉上就可以确认离子的发生。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2实施形态〕图34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2实施形态。第12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室内机101h,其外观形状与第1实施形态的形状相同。在于室内机101h的内部,室内热交换器125面临过滤器导引129,围绕室内风扇126的三方。然而室内风扇126设位为「第1送风机」。在室内风扇126的下方形成流通空气的循环通路A,吹出口104面临室内加以开口。在吹出口104设置改变上下方向的空气流向的横气流板127。
驱动室内风扇126而从前部吸入口121及上部吸入口132所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室内热交换器125而被热交换。然后已调节过温度的调整空气如箭头A所示流过空气通路181而从吹出口104送出。
图35表示第12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热循环的电路图。配置在室内机101h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25经由室外机140内的四通切换阀145连接到压缩机142。室外热交换器141的一端经由四通切换阀145连接到压缩机142;另一端则经由膨胀阀143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125。然而,附图标记144为与室外进行热的放出或吸入的室外送风机。
经由压缩机142压缩过的高温冷媒以室内热交换器125放出热后加以冷凝。冷凝后所被液化的冷媒,当以膨胀阀143减压过后进行气化之际以室外热交换器141夺去气化热后回到压缩机142。由于此因进行室内的暖气运转。
切换四通切换阀145则经由压缩机142压缩过的高温冷媒以室外热交换器141放出热后加以冷凝。经冷凝所被液化的冷媒,当以膨胀阀143减压过后进行气化之际以室内热交换器125夺去气化热后回到压缩机142。由于此因进行室内的冷气运转。
图34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5的下部配置回收热交换时所产生的水分的排水盘130a、130b。排水盘130a、130b安装在本体箱体102中;因前部的排水盘130a而在室内热交换器125与过滤器导引129之间形成空间。在此空间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构造如同图3、图4所示,不过此处则是送风机23定位为「第2送风机」。
图34中,驱动室内风扇126而从前部吸入口131及上部吸入口132所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利用送风机23通过送风通路B而被吸引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然后,从离子产生装置单元20的吹出口25与离子一起送出,经由设置在排水盘130a的合流口134而与调整空气合流。由于此因离子及调整空气从吹出口104送出到室内。
图36表示第12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电路的电路图。在连接到商用电源的电源插头221,并控制电路220、第1送风机处的室内风扇126、第2送风机处的送风机23、四通切换阀145、压缩机142、室外送风机144以及离子产生元件22。离子产生元件22能利用电源装置222改变施加电压。另外,在上述各电器部件连接继电器开关222~230。
遥控器108经操作对控制电路220送出指示则依照控制电路220的控制,切换继电器开关222~230而控制各电器部件的运转。另外,设置侦出室内亮度的光传感器232,形成为既定的亮度则对控制电路220送出指示。
继电器开关222、223、224为择一闭合,继电器开关222闭合则也是第1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以最大输出加以驱动而风量成为「强」。在继电器开关223连接电阻R1。继电器开关223闭合则室内风扇126以比最大输出还低的输出加以驱动而风量成为「中」。在继电器开关224连接比电阻R1还大电阻值的电阻R2。继电器开关224闭合则室内风扇126以更低的输出加以驱动而风量成为「弱」。
另外,继电器开关225、226为择一闭合;继电器开关225闭合则也是第2送风机的送风机23以最大输出加以驱动而风量成为「强」。在继电器开关226连接电阻R3。继电器开关226闭合则送风机23以比最大输出还低的输出加以驱动而风量成为「弱」。
遥控器108(参照图13)可以切换暖气/冷气、设定室内温度、以及切换风量等。例如,选择「暖气」则依照图37的流程进行「暖气运转」。首先,步骤#11则是利用继电器开关228,四通切换阀145切换到暖气。然后,步骤#12则继电器开关229、230闭合而驱动压缩机142室外送风机144。
步骤#13则是判断是否利用遥控器108选择风量「强」,未选择时则在步骤#14判断室内温度是否为设定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步骤#15判断是否利用遥控器108选择风量「弱」;步骤#16则是判断室内的亮度是否为预定的亮度。当不利用遥控器108选择风量「弱」而室内为预定的亮度时就移往步骤#17。
步骤#17则是继电器开关223闭合而利用室内风扇126在风量「中」的情况下与室内热交换器125热交换过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进行暖气运转。同时,步骤#18,继电器开关225闭合而以风量「强」驱动送风机23。另外,步骤#19,继电器开关227闭合而对离子产生元件22施加电压,生成正离子及负离子。
由于此因,正离子及负离子在风量「强」的状态下送出到室内,进行室内浮游细菌的杀菌。另外,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室内的空气,从前部的吸入口131及上部吸入口132流入到室内机101h,室内机101h的内部进行浮游细菌的杀菌。
回到步骤#13,在步骤#14判断为室内已达到预定的温度则移往步骤#21而压缩机142及室外送风机144利用继电器开关229、230的开闭而断续运转。然后在步骤#22、#23,继电器开关224、226闭合而以风量「弱」运转也是第1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及也是第2送风机的送风机23。由于此因降低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所造成的噪音。
同时,步骤#24,经由电源装置231的控制降低离子产生元件22的施加电压。由于此因减少离子产生元件22所产生的离子量,防止室内离子浓度的上升而保持适当的离子浓度。
离子的产生量也能依照继电器开关227的ON/OFF切换时间进行控制。例如,反覆5秒ON及5秒OFF而继续地驱动离子产生元件22就能使离子产生量减少。另外,设置与电阻R3不相同电阻值的电阻而将送风机23的风量切换改变成3级以上亦可;将电阻R3改变为旋钮而无级改变风量亦可。
此时,当继电器开关227其ON/OFF的切换时间,例如为反覆5秒ON及5秒OFF和反覆5秒ON及10秒OFF,经由改变OFF时间就能他级地改变离子产生量。另外,反覆5秒ON及5秒OFF和反覆2秒ON及5秒OFF时,改变ON时间亦可;改变ON时间及OFF时间的两者亦可。
利用遥控器108选择风量「强」,则经步骤#13的判断而移往步骤#31。步骤#31则是判断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当未达到时移往步骤#33,当达到时则步骤#32,经由继电器开关229、230的开闭而断续运转压缩机142及室外送风机144。
步骤#33则是继电器开关222闭合而室内风扇126的风量设定为「强」。同时步骤#18,继电器开关225闭合而送风机23的风量设定为「强」。然后步骤#19,经由电源装置231的控制而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压成为预定的值,离子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急速施行暖气,而迅速地达到使用者所期望的温度。
另外,即使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也以风量「强」运转也是第1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及也是第2送风机23。此时,由于比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的风量为「弱」时上升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压,因而增加离子产生元件22所产生的离子量。由于此因,防止随着风量增加而降低离子浓度,保持适当的离子量而进行杀菌。
利用遥控器108选择风量「弱」则经由步骤#15的判断即使室内的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也移往步骤#22。然后,继电器开关224、226闭合而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的风量设定为「弱」(步骤#22、#23),由于此因,形成为空调机的噪音减低的「静音模式」,就寝时可以使其不妨碍就寝。此时,经由步骤#24,减少离子产生量而保持适当的离子浓度。
另外,步骤#16,利用光传感器232侦出室内的亮度比预定的亮度还暗则该讯号发送到控制电路220。控制电路220判断为使用者已是就寝状态而移往步骤#22。然后继电器开关224、226闭合,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的风量设定为「弱」(步骤#22、#23)。由于此因,不依照使用者的操作,减低空调机的噪音,而能在就寝时不妨碍就寝。
然而,不能改变离子产生量的空调机时,闭合继电器开关224而使室内风扇126的风量变为「弱」则提高送出到室内的离子浓度。因而,期望是当室内风扇126的风量变为「弱」时,闭合继电器开关225而使送风机23的风量变为「强」。经此方式则即使为不能改变离子产生量的空调机时也能适当地保持离子浓度。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2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已说明过施予冷暖气而将调整过温度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空调机,不过即使是其他的空调机利用同样的构成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若为将进行室内空气除湿的除湿器或进行室内空气加湿的加湿器等两者的湿度经调整过的空气送出的空调机亦可。另外,若为捕集空气中的尘埃而加以清净,送出调整为一定清净度的空气的空气清净机亦可。
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因可以改变调整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的风量及对室内送出离子的第2送风机的风量,所以当第1送风机的风量较少时可以减少第2送风机的风量而防止噪音。
另外,使用者选择静音模式,因可以尽量减少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所以能够在就寝时等的所期望期间防止噪音。
另外,因设置侦出室内亮度的光传感器,所以当比预定的亮度还暗则判断为就寝时就能够减少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由于此因使用者当就寝时不须要进行特别的操作,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度。
另外,因随着第2送风机的风量改变离子的产生量,所以能够防止室内的所放出的离子浓度降低而降低杀菌能力。另外,离子的浓度不致升高到必要以上,可以保持适当的浓度。
另外,当随着第1送风机风量的减少,无法经由增加第2送风机的风量而减少离子的产生量时,能够防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保持适当的离子浓度。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3实施形态〕图38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3实施形态。第13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空调机的构造及热循环回路与第12实施形态的情况相同。图38的电路也与图36的电路几乎相同,不过用于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的继电器开关的构成则不相同;继电器开关225不通过电阻连接到室内风扇126,在送风机23不通过电阻连接继电器开关226。另外取代光传感器232改而连接温度传感器233。温度传感器233侦出室内热交换器125的温度。
遥控器108可以切换暖气/冷气/除湿、设定室内温度及切换风量。例如,选择「暖气」则继电器开关228开放而四通切换阀145切换到暖气侧。然后,继电器开关229、230闭合而驱动压缩机142及送风机144,开始暖气运转。
暖气运转开始时由于室内热交换器125较低温,因而驱动室内风扇126则冷气送出到室内。因而继电器开关225开放而停止室内风扇126的驱动。
利用温度传感器233侦出室内热交换器125达到预定的温度,则继电器开关225闭合而利用室内风扇126,与室内热交换器125热交换过后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所升温的空气送出到室内。
同时,继电器开关227闭合而由离子产生元件22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继电器开关226闭合而正离子及负离子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另外,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室内的空气,与第12实施形态的情况同样地,从前部吸入口及上部吸入口流入到室内机,而进行室内机内部其浮游杀菌的杀菌。
然而,在室内热交换器125达到预定的温度之前产生少量的离子而送出到室内亦可。即是继电器开关227闭合,利用控制电路220控制电源装置231而降低离子产生元件22的施加电压。然后,闭合继电器开关226而运转送风机23,少量的离子送出到室内。
经此方式则少量的冷气从吹出口104送出,不过可以从暖气运转开始时就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且可以使杀菌能力提高。另外,由于离子的产生量为少量因而能够防止增大离子及所产生臭氧的浓度,能够达到对人类安全的空调机。
离子产生元件22所形成离子的产生量也可依照继电器开关227ON/OFF的切换时间进行控制。例如,反覆5秒ON及5秒OFF而断续地驱动离子产生元件22就能够使离子产生量减少。
室内达到设定温度则继电器开关229、230开放而停止压缩机142及室外送风机144。同时,开放继电器开关225、226而停止也是第1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及也是第2风扇的送风机23。另外,开放继电器开关227而停止离子产生元件22的离子产生。由于此因,防止增大吹出口104附近的臭氧浓度。
此时,利用离子产生元件22产生少量的离子后送出到室内亦可。即是与上述同样地,闭合继电器开关227,利用控制电路220控制电源装置231而降低离子产生元件22的施加电压。然后,闭合继电器开关226而运转送风机23,少量的离子送出到室内。
经此方式则防止臭氧浓度的增大并且即使暖气运转停止中也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而使杀菌能力提高。其后,室内的温度比设定温度还低则驱动压缩机142、室外送风机144、室内风扇126、送风机23及离子产生元件22而进行暖气的运转。
然而即使在于冷气运转开始时也与上述同样地停止室内风扇126。此时,停止送风机23及离子产生元件22就能够防止增大吹出口104附近的臭氧浓度。另外,使离子产生元件22所产生的臭氧减少后运转送风机23,就能防止臭氧浓度的增大并且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
暖气运转中以侦测器(未图示)侦出室外热交换器141结霜,则继电器开关228闭合而四通切换阀145在冷气侧。由于此因,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41上升温度后除霜的除霜运转。
此时,室内热交换器125由于在低温侧,因而开放继电器开关225、226而停止室内风扇126及送风机23的送风使冷气不致送出到室内。同时,继电器开关227开放而停止离子产生元件22的离子产生。由于此因,防止上升吹出口104附近的臭氧浓度。
然而,与上述同样地,利用离子产生元件22产生少量的离子,运转送风机23,而将少量的离子送出到室内亦可。经此方式则能够防止臭氧浓度的增大并且即是在除霜运转中也能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而使杀菌能力提高。
利用遥控器108指示除湿运转,则继电器开关228闭合而四通切换阀145切换到冷气侧。然后,继电器开关229、230闭合而驱动压缩机142及室外送风机144,就开始除湿运转。除湿运转由于随着冷却室内热交换器125,因而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则继电器开关229、230开放而停止压缩机142及室外送风机144。
然后为了防止凝结在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凝结水利用室内风扇126的送风而再度蒸发后从吹出口104所送出空气加湿,而继电器开关225开放而停止室内风扇126。同时,开放继电器开关226、227而停止送风机23及离子产生元件22。由于此因,防止增大吹出口104附近的臭氧浓度。
此时,利用离子产生元件22产生少量的臭氧后送出到室内亦可。即是与上述同样地,闭合继电器开关227,利用控制电路220控制电源装置231而降低离子产生元件220的施加电压。然后闭合继电器开关226而运转送风机23,少量的离子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能够防止臭氧浓度的增大并且即使压缩机142停止时也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而能够使杀菌能力提高。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3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已说明过进行冷暖气及除湿的空调机,不过进行室内空气除湿的除湿器、进行室内空气加湿的加湿器、或是捕集空气中的尘埃等后送出清净空气的空气清净机等其他的空调机,利用同样的构成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当冷暖气运转开始时、暖气运转或降湿运转达到设定温度时,除霜时等停止第1送风机之际停止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就能防止上升吹出口附近的离子浓度及臭氧浓度,而达到对人体安全的空调机。
另外,当冷暖气运转开始时,暖气运转或除湿运转达到设定温度时,除霜时等停止第1送风机之际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形成少量而送出到室内,就能防止上升吹出口附近的离子浓度及臭氧浓度,利用正离子及负离子进行室内其浮游细菌的杀菌。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4实施形态〕图39~48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4实施形态。第14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室内机101j,在吹出口104与吸入口105之间,设置显示遥控器108a所指示的空调机的运转状态的带状的显示面板240。显示面板240若为使用者能确认的位置则设置位置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详细的显示面板240如同图40所示。在显示面板240设置当空调机为运转状态则亮灯的运转灯241、显示室内或室外的温度的温度显示部242、显示后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为空气清净运转状态的空气清净灯243,接收从遥控器250所送来的光讯号的感光部244、报知计时器预约的计时器灯245以及显示除臭运转状态的除臭灯246。
遥控器250具有图41、图42的构成。遥控器250在于本体部250a的图中下部以铰链部250c所枢支的盖部250b覆盖。开启盖部250b则如图42所示,本体下部250a′露出。
针对本体部250a的图中,在上部设置显示运转状态的遥控器显示部251。在遥控器显示部251设置对室内机101j送出讯号则亮灯的发讯显示部252。针对遥控器显示部251的图中,在下方配置自动运转空调机的「自动」按钮253、暖气运转的「暖气」按钮254、冷气运转「冷气」按钮255、除湿运转的「除湿」按钮256以及设定室内温度的「温度」按钮257。
在盖部250b设置进行后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运转ON/OFF的「空气清净」按钮258及停止空调机的运转的「停止」按钮259。另外,开启盖部250b则露出抑制从吹出口104所放出的空气的臭味的「除臭」按钮260或计时器设定按钮261。
如图43所示,过滤器110经一部分缺口而形成,形成在本体箱体102的取出口270及吸气孔271露出。取出口270形成为能装卸后述的辅助过滤器272(参照图44)。
图44表示通过室内机101j的吸气口的侧面断面图。在室内机101j的内部设置形成コ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125;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前面下部125a及前面上部125b面对过滤器129配置。在本体箱体102的顶面形成上部吸入口132;上部吸入口132及全面吸入口131所吸入的空气经由室内热交换器125而被热交换。
图45表示本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热循环的回路图。配置在室内机101j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25,连接到设在室外机140的压缩机142。室外热交换器141的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42,另一端则经由膨胀阀143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125。附图标记144为与室外进行热的放出或吸入的室外送风机。
压缩机142所压缩的高温的冷媒,以室内热交换器125放出热而冷凝。经冷凝所液化的冷媒,经由膨胀阀143膨胀而以室外热交换器141夺去气化热后回到压缩机142。由于此因进行室内的暖气运转。切换切换阀(未图示)则压缩机142所压缩过的高温冷媒,以室外热交换器141放出热而冷凝。冷凝所液化的冷媒,经由膨胀阀143膨胀而以室内热交换器125夺去气化热后回到压缩机142。由于此因进行室内的冷气运转。
定位为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利用コ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125包围三方而加以配置。经室内风扇126的驱动,而从上部吸入口132及前部吸入口131吸引室内的空气。然后,利用室内热交换器125进行热交换而经温度调整过的调整空气通过循环通路A而从吹出口104送出到室内。另外,在吹出口104设置调节上下方向的空气流方向的横气流板128,在比横气流板128还内方设置调节左右方向空气流的方向的纵气流板129。
针对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图中在下部,回收热交换时所产生的水的排水盘130a、130b分别配置在本体箱体102内的前方及后方。排水盘130a、130b安装在本体箱体102;利用与排水盘130b成一体设置的导引部102a及排水盘130a构成流通调整空气的循环通路A。然后,利用前方的排水盘130a在室内热交换器125与过滤器导引129之间形成空间。在此空间配置「离子产生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以螺丝固定安装在排水盘130a。
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其离子用送风机53的前面侧设置辅助过滤器272。辅助过滤器272被配置成与吸气口271相对向并且一端从取出口270突出,如前述过,从取出口270在于图中经往略上方抽出就能装卸。然后,离子用送风机53驱动,而从设在本体箱体102的吸气口271经由辅助过滤器272,空气进入到离子产生装置与单元50内。
因此,利用辅助过滤器272抑制尘埃流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而可以安定地产生离子。另外,由于设置与通过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过滤器109、110不同的的辅助过滤器272,因而能容易地进行维护。
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如图5所示成一直线状并排配离子产生元件54、离子用送风机53及电源部。由于此因,与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前面下部125a平行地配置离子产生元件54的轴方向就能在室内热交换器125与前面板103之间的狭小空间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由于此因,能够有效利用室内机101j内的空间而达到省空间化,且达到室内机101j的小型化。
第46、47图表示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两端其室内机101j的断面图。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利用成一体设置在排水盘130a的肋273a、273b定位收容室51的长边方向,将螺丝穿过分别设置在电极盖体58及电源盖体56的安装孔71、72(参照图5)后安装在排水盘130a。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成一体收容离子产生元件54、电源部52及离子用送风机53而被单元化,所以容易组装室内机101j而能够削减组装工时数。
另外图43中,吸气口271设置在室内机101j其一侧的侧壁近旁,感光部244设在另一侧的侧壁近旁。因此,与吸气口271相对向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设置在一侧的侧壁近旁;进而电源部52即使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当中也被配置在接近该侧壁之侧。此外,驱动也是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或压缩机142等的控制电路(未图示)由于设置在感光部244的背后,因而配置在另一侧的侧壁近旁。由于此因,远离高压的电源部52配置该控制电路而减低受到电源部52所产生噪音的影响。
然而,图47中,在过滤器导引129形成电源盖体56的图中覆盖上方的遮蔽板129a。遮蔽板129a防止当取下过滤器109、110之际,手指等穿过所开口的过滤器导引129而接触到产生高压的电源部52所造成的危险。
如图48所示,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其前盖体55的电极收容部55a嵌合于设置在排水盘130a的开口部274。在电极收容部55a的下面形成排出口73(参照图8)。离子产生元件54所生成的离子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的驱动而从排出口73排出,穿过排水盘130a而导引到循环通路A。然后,利用也是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与调整空气合流后吹出口104送出到室内。
因此,设置离子用送风机53就能防止也是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所送出的空气逆流。即是会有横气流板128形成为既定的方向则室内风扇126所送来的空气以横气流板128反射,流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而离子不送出到室内的可能性。但是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离子产生元件54所产生的离子确实地与通过循环通路A的调整空气合流后从吹出口104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能送出安定的离子。
另外,不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将离子送出到室内,而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将离子送出到循环通路A后利用室内风扇126放出到室内。因而与只利用离子送风机53将离子送出到室内的情况作比较,则即使降低离子用送风机53的输出也能将离子送出到室内,而能够达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省电力化。
进而,因排出口73直接设置在形成循环通路A的排水盘130a的开口部274,所以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所产生的离子与通过循环路径A的调整空气直接合流。因而,抑制合流前离子的消失,而能增大室内的杀菌效果。
况且因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配置在前面盖体103与室内热交换器125之间,所以设在室内机101j的前面侧的吹出口104与离子产生元件54的距离能缩短。因此,抑制与调整空气合流后离子的消失,而能提高杀菌效果。然后,因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安装在排水盘130a,所以简单地就能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配置在吹出口104的近旁。
另外,在横风向板128的近旁设置排水盘130a的开口部274,离子与通过循环通路A的调整空气合流后利用横气流板128以一定的方向送出到室内。因此,含有离子的空气利用横气流板128循环到室内的各角落,提高室内的杀菌效果。
如图8所示,排出口73由格子状的横条73b(防御机构)所形成的复数个细缝73a所形成。本实施形态2则是并排设置2列的3个细缝,各细缝73a形成为3m×50mm的矩形。由于此因,防止棒条或手指等的异物侵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内而能提高安全性。
如图48所示,在排水盘130a一体成形将导引到室内热交换器125的空气与导引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空气隔离之间隔板275。在间隔板275与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的电极盖体58之间充填发泡苯乙烯等的隔热材276。
由于此因,防止冷气时或除湿时成为低温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5所形成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及间隔板275的结露。因此能够防止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其周边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离子产生量的减少。另外加大排水与离子产生元件54之间的绝缘阻抗就能避免短路等的危险性。
另外,间隔板275被形成为从前方朝向后方下倾。因而即使室内热交换器125的前部125a所产生的排水万一飞散也沿着间隔板275而回收到排水盘130a中。因此,可以避免排水飞溅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而造成短路等的危险性。
其次,说明第14实施形态其空调机的运转动作。当按下遥控器250的「自动」按钮253,则室内机101j其显示面板240的运转灯241亮灯,室内温度显示在温度显示部242。在遥控器250的显示部251显示自动的风量、风向。然后依照室内温度进行暖气运转或冷气运转。
当按下遥控器250的「冷气」按钮255则进行冷气运转,当按下「暖气」按钮254则进行暖气运转。当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时设定温度则是每按下1次温度按钮257的右侧则上41℃,每按下1次左侧则降低1℃。在遥控器显示部251显示设定温度。
当冷气运转时经切换阀(未图示)的切换而驱动压缩机142,室内热交换器125成为低温侧。驱动也是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105进入到本体箱体102内,与室内热交换器125热交换的调整空气流通排水盘130a下方的循环通路A。
进而,当按下遥控器250的「空气清净」按钮258则显示面板240的空气清净灯243亮灯而驱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然后,利用离子用送风机53,室内的空气从吸气口271吸进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内。离子产生元件54所生成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利用从连通口57a所送来的空气,经由排出口73导入到吹出口104。
然后,低温的调整空气及离子从吹出口104放出到室内的角落。由于此因,室内形成所期望的温度,并且将室内微生物等的浮游细菌杀菌。当室内达到设定温度则停止压缩机142,当室内温度比设定温度还高则再度驱动压缩机,而维持设定温度。
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量依照离子产生元件54的施加电压而变化。本实施形态则是离子产生元件54的施加电压为1.8kV,驱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后,经1小时后就能除去约80%的浮游在室内的细菌。
当暖气运转时,经由切换阀(未图示)的切换而驱动压缩机142,室内热交换器125成为高温侧;与上述同样地,正离子及负离子与高温的调整空气一起从吹出口104放出到室内的各角落。
按下遥控器250的「除湿」按钮256则经由切换阀的切换而驱动压缩机142,室内热交换器125成为低湿侧,进行除湿运转。然后,经由与室内热交换器125的热交换而冷凝含在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回收到排水盘130a、130b。当室内的温度降低到既定的温度则停止压缩机142。此时停止也是主送风机的室内风扇126,而防止排水蒸发而造成加湿。
当按下遥控器250的「除臭」按钮260,则冷气运转开始时或除湿运转开始时其室内风扇126的驱动延迟既定时间。室内热交换器125的表面温度升高则附着在室内热交换器125表面的尘埃所产生臭味的产生量变多。但是经由延迟驱动室内风扇126,降低室内热交换器125的表面温度而降低臭味的产生量,调整空气放出到室内。由于此因,可以进行室内空气的防臭。
另外,从转运停止状态,按下遥控器250的「空气清净」按钮258,则通电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50、横气流板128及纵气流板127,经由离子用送风机53就可以将离子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即使是室内温度为不必要空调的温度时也可以进行室内浮游细菌的杀菌,而能够达到室内空气的清净化。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4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因将卡止离子产生元件的元件卡止部成一体设置在收容箱体上,所以能够简单地组装离子产生装置元件,而可以削减组装工程数。另外,成一体收容离子产生元件,电源部及离子用送风机而被单元化,所以搭载单元产生装置单元的机器可以削减组装工程数。进而,由于不必要将对电极绝缘的螺丝孔等设置在离子产生元件,因而离子产生元件简单化而能够削减成本,并且防止螺丝氧化所造成的绝缘不良而可以防止短路或漏电。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呈筒状形成离子产生元件,以形成在收容箱体的肋支承离子产生元件的两端,因而简单地成一体形成卡止部,并且简单地卡止离子产生元件。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因沿着离子用送风机的气流形成肋所以将空气流整流,并且不致阻塞空气流,防止送风效率的降低而能将离子送到远处。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经由设置阻止从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排出口侵入异物的防卸机构,而防止棒材和或手指的异物侵入到成为高压的离子产生装置内,可以提高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搭载上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所以能够将房间的浮游细菌杀菌而将室内的空气清净化,并且因离子产生装置被单元化所以削减组装工程数。另外,由于不必要将对电极绝缘的螺丝孔等设置在离子产生元件,因而可以将离子产生元件简单化而削减成本,并且可以防止螺丝氧化等所形成的绝缘不良而防止短路或漏电。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成一直线状并排配置离子用送风机、离子产生元件、电源部,所以例如能够在热交换器与前面板之间之间隙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由于此因可以有效利用空调机内的空间而达到省空间化,并且达到空调机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夹隔离子用送风机而在一侧配置离子产生元件并且在另一侧配置电源部,所以能够隔离离子产生元件与电源部的距离。因此,能够减低离子产生元件放电时所产生的杂讯造成对电源部内的电路基本的不良影响。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将控制空调机运转的控制电路配置在空调机一侧的端部,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配置在另一侧的端部,所以能够远离成为高压的电源部配置控制电路,而降低受到电源部所产生的杂讯影响。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在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内将电源部配置在远离控制电路之侧,所以能够更减低杂讯的影响。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利用离子用送风机将离子送出到吹出口,利用主送风机放出到室内,所以能够减低离子用送风机的输出,而可以达到离子产生装置单元的省电力化。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经由将离子产生装置单元配置在前面盖体与热交换器之间,就能将设置在室内机的前面侧的吹出口与离子产生装置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抑制流通路径内与壁面的冲突等而造成离子的消失,增加送出到室内的离子而提高杀菌效果。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在热交换器与离子产生装置单元之间配置隔热材,所以防止成为低温侧的热交换器所造成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周边的结露,而能够防止因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周边的温度上升而减少离子产生量。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因能从空调机的前面装卸设置在离子用送风机吸入侧的过滤器,所以简单地就能清扫过滤器,而送出到室内的空气可以保持清净。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5实施形态〕图49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5实施形态。此实施形态也是空调机且加以具体化;具备将交流电压施加电极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以及进行脱臭和/或集尘的过滤器部;其特征为在从空气的吸入口到达吹出口的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过滤器部,在下游侧配置离子产生装置。
依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离子产生装置其上游侧的过滤器部除去有机化合物或尘埃,因而污物不易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能长期间使用离子产生装置,并且能安定地产生离子;如所述以较小的施加电压就能达到优越的杀菌效果。
另外,产生离子并且附加产生臭氧,不过因具有此臭氧的杀菌作用,而能更增加正离子及负离子所形成的杀菌效果。此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若为自然界所存有的程度,则具体上,依日本产业卫生协会所规定的安全性基准值的0.1ppm以下较为理想。
然而,臭氧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臭氧量能依据施加到电极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及通过通风路的空气量加以控制;在空气清净机设置臭氧传感器而监视臭氧浓度,将此侦测结果反馈到离子产生装置就能将臭氧浓度控制在所预先设定的设定值。
施加到离子产生装置的交流电压具有效值为1.1~2.0kV,省掉对离子产生装置的电极间施加高电压之际所必要的安全装置,而达到成本下降,并且能充分产生可以发挥杀菌效果的活性种H2O2或自由基·OH。
进行脱臭和/或集尘的过滤器部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脱臭过滤器或集尘过滤器。脱臭过滤器采用能够除去臭氧等的恶臭·有害气体、或甲醛、甲苯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过滤器;具体上,能采用如同活性炭等的吸附型过滤器、或如同光触媒具体照射紫外线等的光线而分解物质的功能的分解型过滤器。
特别是若使用脱臭过滤器作为过滤器部,在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脱臭过滤器,在下游侧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则能有效利用离子产生装置所附加产生的臭氧,且将空气中的浓度抑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即是臭氧的寿命由于比正离子及负离子还长因而驱动离子产生装置使一定浓度的臭氧供应到空气中时,即使调整臭氧产生装置的运转条件而控制臭氧产生量,也会有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增加到设定值以上的可能性。这种情况,若采用上述构成,则从离子产生装置放出离子及臭氧,另外从空气吸入口而与空气一起进入的离子及臭氧经由脱臭过滤器一定程度回收臭氧,因而空气中的臭氧浓度维持在容许范围。因此,能有效利用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臭氧,且将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然而通过脱臭过滤器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与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新的离子一起再度放出到空气中。
集尘过滤器除了单独使用1种的过滤器,也能组合2种以上的过滤器加以使用。
如前述,脱臭氧过滤器若为能除去臭氧的过滤器即可,不过使用吸附型的活性炭时,会有因吸附的臭氧而劣化活性炭自身造成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因而能采用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活性炭过滤器作为脱臭过滤器;由于此因,防止臭氧所造成活性炭的劣化,而能长期使用脱臭过滤器。臭氧分解触媒可以列举有二氧化锰或活性氧化铝等,不过特别是二氧化锰较为理想。
另外,若使用如同粒状活性炭的粒状吸附材作为脱臭过滤器的气体吸附材,则吸附材粒子彼此间所形成的空隙具有一种集尘过滤器的功能,而具有能除去尘埃的优点。
另外,若在空调机其送风路空气吹出口的内部近旁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则能够效率良好地将两离子送达房间其空间内的各角落。
如本实施形态,空气改质机器为空调机时,在空调机备有热交换器,尘埃等附着在热交换器则会导致热交换器效率的降低,因臭氧等的腐蚀性物质容易腐蚀,所以过滤器部进行脱臭及集尘较为理想;更具体上,使用由集尘用的前置过滤器及用来除去臭氧的脱臭过滤器所形成的过滤器较为理想。
第15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1k也是与第6实施形态的室内机101e同样,如同图中的表现方式有所差异,不过本质上则是与第1~第5实施形态同种。室内机101k其〔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所说明过的离子产生装置10,配置在室内风扇126及吹出口104之间。
室内机101k具有过滤器部280。过滤器部280由通过交换器125的通风路290的上游侧起,依序配置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活性炭所形成的脱臭过滤器282、及聚丙烯制网所形成的前置过滤器281。
预备搭载有离子产生装置10然则过滤器只具有前置过滤器的空调机,以此空调机作为比较对象,评价室内机101k在空气中对浮游细菌的除去性能。
试验方法如下述。首先在纵2.0m、横2.5m、高2.7m的对象区域设置室内机101k,将预先所培养基上的一般霉菌及活菌散布在容器内。然后使离子产生装置10动作,并且空调机开始运转,每隔一定的时间,取出空气样本器测定细菌的浓度。空气样本器是以40升/分的比例吸引容器内的空气,进行4分钟的取样。
取样后的试料的等涂布在培殖基板上,经一定时间后计算所形成的菌群数,将此菌群数当作活菌数。其结果显示图50的表中。然而,试验开始不久后的活菌数设为100%,求出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活菌数所减少活菌的减少率,所求得其值一并显示在表中。
空调机开始运转经3小时后,作为比较例的空调机,一般活菌除去87%,霉菌除去90%;本实施形态则是一般活菌除去89%,霉菌除去92%。此结果被认为是本实施形态使用由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活性炭所形成的脱臭过滤器44。此脱臭过滤器具有集尘过滤器的功能的原因。另外与正离子及负离子一起产生的臭氧经由臭氧分解触媒迅速加以分解除去,而不会闻到臭氧特有的臭味。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5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所施加的交流高电压有效值为1.1~2.0kV程度就能达到充足的除菌性能。
另外,在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过滤器部,在下游侧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因而污物不易附着在离子产生元件,而能产生安定的臭氧,且能长期间使用。
特别是使用脱臭过滤器作为过滤器部时,能加上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而安全地利用附加所产生的臭氧。利用臭氧所具有的杀菌作用经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就能更加强杀菌效果。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6实施形态〕图51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6实施形态。此第16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当作空气清净机被具体化;具备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以及进行脱臭和/或集尘的过滤器部;其特征为在从空气的吸入口到达吹出口的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过滤器部,在下游侧配置离子产生装置。
依据上述的构成,与第15实施形态的情况同样,由于利用离子产生装置其上游侧的过滤器部除去有机化合物或尘埃等,因而污物不易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而能长期间使用离子产生装置,并且能产生安定的离子。另外与离子产生一起附加产生臭氧,不过利用该臭氧所具有的杀菌能力,就能加强正离子及负离子的杀菌效果。
然后此第16实施形态其特征为如下述构成过滤器部。即是从通风路的上游侧开始依序配置前置过滤器、脱臭过滤器、HEPA过滤器。脱臭过滤器是为可以除去臭氧等的恶臭·有害气体、或甲醛、甲苯等的发挥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过滤器;具体上,使用如同活性炭等的吸附型过滤器、或具有如同光触媒照射紫外线等的光线而将物质分解的功能的分解型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过滤器其集尘过滤器可以捕集0.3μm的尘埃99.97%以上,而能除去离子及臭氧所杀菌的细菌。HEPA过滤器由于高性能所以容易阻塞网眼,因而在HEPA过滤器的上游侧,配置能除去大粒径的尘埃的前置过滤器,接着配置脱臭过滤器。由于此因,除尘所造成阻塞网眼只在前置过滤器发生;V0C等的气体成分及造成HEPA过滤器劣化的原因的臭氧因以脱臭过滤器加以降去所以减少HEPA过滤器的网眼阻塞及劣化,而具有更换频率比前置过滤器或脱臭过滤器还少的优点。
与第15实施形态的情况同样,脱臭过滤器若能除去臭氧即可,不过使用吸附型的活性炭时,由于会有因所吸附的臭氧而劣化活性炭自身造成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因而采用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活性炭过滤器作为脱臭过滤器;由于此因防止臭氧造成活性炭劣化,而能长期间使用脱臭过滤器。臭氧分解触媒列举有二氧化锰或活性氧化铝等,特别是二氧化锰较为理想。脱臭过滤器的气体吸附材,若如同粒状活性炭使用粒状的吸附材,则吸附材粒子彼此间所形成的空隙,具有一种集尘过滤器的功能,而具有能除去尘埃的优点。
另外,在空气清净机其送风路空气吹出口的内部近旁设置离子产生装置,因而能将两离子效率良好地送到房间空间的各角落。此空气清净机若为以清净空气为目的则对使用处所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用于大楼的房间中、车辆中、厕所中。
在图51所示的空气清净机301所形成具有从外部流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312、及将所进入的空气清净化后放出到外部的空气吹出口317的通风路319;在通风路319的吹出口317近旁配置〔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10。在此臭氧产生装置10与将空气清净化的过滤器部318之间配置送风风扇316。
过滤器部318是由通风路319的上游侧起,依序配置由聚丙烯制的网所形成的前置过滤器313、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活性炭所形成的脱臭过滤器314、HEPA过滤器315而形成。经此样的配置而以专门的前置过滤器313除去一般的尘埃,以脱臭过滤器314除去VOC等的气体成分及臭氧;HEPA过滤器315则是除去花粉或杀菌后的细菌等的微小粒子,而能减少HEPA过滤器315的更换次数。
离子产生装置10如同〔离子产生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中所叙述,在频率15kHz、电压1.1~2.0kV(有效值)的条件下,以距离玻璃管11的侧面20cm的位置检测移动度1cm2/Vsec以上的小离子的结果同时测定20~40万个/cc程度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将持有此种特性的离子产生装置10如图51所示设置在通风路319的空气吹出口317近旁,评价对空气中浮游细菌的除去性能。准备搭载有离子产生装置10且其过滤器只具有一般的过滤器的空气清净机作为比较对象,与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301进行性能比较。
试验方法如下述。在纵2.0m、横2.5m、高2.7m的对向区域设置空气清净机,将预先培养基上的一般活菌及霉菌散布在容器内。然后,使离子产生装置10动作,并且空气清净机开始运转,经一定的时间,以空气样本器测定细菌的浓度。空气样本器是以40升/分的比例吸引容器内的空气,进4分钟的取样。
取样后的试料均等涂在培殖基板上,经一定时间后计数所形成的菌群,将此菌群当作活菌数。其结果显示在图52的表中。然而,试验开始后的活菌数设为100%,求出经一定时间后的活菌数所减少活菌的减少率,将其值一并记录在表中。
空气清净机开始运转经3小时后,比较对象的空气清净机为一般活菌除去83%,霉菌除去88%;本实施形态则一般活菌除去90%,霉菌除去91%。
因此,使用备有本实施形态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清净机,已确认能除去空气中浮游细菌(活菌)的大部分。另外,与正离子及负离子一起产生的臭氧由于能经由臭氧分解触媒加以分解除去,因而即使连续运转空气清净机也不会感觉到臭氧特有的臭味。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6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其所施加交流高电压的有效值为1.1~2.0kV程度就能达到充分的杀菌性能。
经由在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过滤器部,在下游侧配置离子产生装置,因而污物不易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能产生安定的离子,而能长期间使用。
特别是使用脱臭过滤器作为过滤器部时,外加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尚能安全地利用附加所产生的臭氧,利用臭氧所具有的杀菌作用,就能增强经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化学反应所产生活性种的杀菌效果。
另外,使用由前置过滤器及HEPA过滤器所形成的集尘过滤器及脱臭过滤器作为过滤器部若在脱臭过滤器的上游侧配置前置过滤器,在下游侧配置HEPA过滤器,则减少HEPA过滤器的网眼阻塞及劣化,具有更换次数比前置过滤器或脱臭过滤器置少的优点。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7实施形态〕图53~61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7实施形态。此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也是作为空气清净机已被具体化。空气清净机401具有垂直竖起扁平箱体的形状的本体410、及支撑本体410的基台411、及与本体410隔着间隔安装本体410的一侧面(此情况为正面)的前面板412。前面板412是沿着本体410其正面的曲率平缓弯曲;在中央具有横向并排复数个纵长间隙的形状的吸入口413。补强间隙与间隙之间的纵条的横条设置在前面板412背面的各处(未图示)。空气不只是从吸入口413吸入,通过前面板412与本体410之间隙所构成的侧面吸入口414,也从前面板412的四方吸入。然而侧面吸入口414的吸入口面积(通过空气的开口部的面积)比吸入口413的吸入口面积还大。
在本体410其背面的上部,如图54所示,设置主吹出口415及副吹出口416。主吹出口415、副吹出口416都是横向并排复数个纵长的间隙。附图标记417为把手部。附图标记418为使用另件的墙壁安装配件(未图示)等用来将本体410架挂在壁面的架挂孔。在本体410的背面下部,设置当使用架挂孔418将本体410挂在壁面时,用来使本体410保持垂直的挂钩418a。这些架挂孔及挂钩都形成在本体410的后壳475(后述)。
图56是以模型表示本体410当中其主要构成要素的配置及空气流的概要。附图标记420为过滤器部。附图标记430为送风机。附图标记80为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元件80为〔离子产生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中的元件。当驱动送风机430则从吸入口413及侧面吸入口414吸入空气,经由过滤器部420吸入到送风机430。在于送风机430的下游,空气通路分支为2个。所分支的一侧成为通到主吹出口415的主通路455。另一侧则成为通到副吹出口416的旁通路456。
送风机430所送出的空气,大部分从主吹出口415吹出,其余的部分从副吹出口416吹出。在通到副吹出口416的旁通路456的途中具有离子产生元件80;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送出到空气中。
在主通路455与旁通路456的分支部457设置调节空气流量的机构。空气流量调节机构例如持有图59所示的气流调节器458所构成。气流调节器458能够以手动或电动调节开闭程度。气流调节器458是单一的构造共用于主通路455及旁通路456;若一旁通路的打开程度加大则缩小他者的打开程序所构成即可,或者是在主通路455及旁通路458的两者设置各自独立的气流调节器的构成亦可。若有此种的空气流量调节机构则能调节全体空气流量的多寡,并且调节主通路455与旁通路456其流量比例的流量分配;从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离子与风量无关随时保持几乎一定的浓度。
说明过滤器部420的构成。过滤器部420由3种的过滤器所构成。即是如图55所示,从前方侧起依序为前置过滤器421、脱臭过滤器422、集尘过滤器423。前置过滤器421由聚丙烯所形成,从所吸引的空气中捕集较大的尘埃。脱臭过滤器是在长方形的箱体安装聚酯制的非织造布,在非织造布上均等地分散配置活性炭,在活性炭上更加铺设聚酯制的非织造布而形成3层构造,吸附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乙醛、氨气、醋酸。集尘过滤器423为HEPA过滤器,在由聚酯/维尼纶是非织造布所形成的骨架铺设经驻极体加工过的熔喷非织造布而形成滤材,将此滤材折叠而在其上下面重叠经羟基磷灰石加工过的非织造布所形成的抗菌膜层后经热压接,熔着由附热熔非织造布所形成的框,捕集微细的尘埃。
在本体410的正面设置长方形的凹部424,在此凹部中收容上述3种的过滤器。在凹部424深处的壁面设置连通到送风机430的通风口425(图57)。
参照图58说明送风机430的构造。附图标记431为风扇。附图标记432为旋转风扇的马达。风扇431在图中则是采用涡轮风扇,不过风扇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采用螺旋浆(轴流)风扇或采用横流风扇皆为可能。图中的涡轮风扇时,施加比风扇径还加大厚度,下降转速而降低噪音的设计。马达432为了重视控制性而设为直流马达。
风扇431所送出的空气推进到上方,大部分从主吹出口415排出,不过其余的一部分进入到旁通路456。旁通路456以副吹出口416为终端,不过在直到该处为止之间配置离子产生元件80。
在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下游侧配置臭氧抑制装置450。此原因是为了当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而使离子产生时排除不可避免所产生的臭氧。臭氧通常时渐渐地分解成氧体,不存在臭氧分解触媒则更加促进分解。因此准备将臭氧分解触媒附属在金属网表面的装置当作臭氧抑制装置450。臭氧分解触媒可以使用二氧化锰、白金、二氧化铅、氧化铜(II)、镍等。
将臭氧分解触媒散布在金属网,在粘接物质当中使其分散臭氧分解触媒,利用浸渍、旋转、喷射等的涂膜机构将臭氧分解触媒附着到金属网表面即可。关于臭氧分解触媒的持有量则是依据所产生臭氧的量等加以适当决定。
不准备独立的臭氧分抑制装置,也能在离子产生元件80中附加臭氧抑制功能。此情况则是在电介体27、内电极28、外电极29的至少一者担载臭氧分解触媒。
如图58、60所示,在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近旁设置发光部460。发光部460具有发光元件,当驱动离子产生元件80时,以发光元件所发出的蓝或绿颜色的光照射离子产生元件80。由于此因,与离子产生元件80的驱动连动而该运转状态明确化所以提高使用自由度。
如图53所示,前面板412为在本体410的正面,比收容过滤器部420的凹部424还稍大,形成些许弯曲成凸状的形状,被配置成从前方直视遮盖隐藏过滤器部420。
在本体410的正面重叠前面盖体419。前面盖体419是由透明的塑料所形成,在其背面施加薄敷涂的膜,全体上形成为清澄感的色调。由于此因,强调空气清净机401其健康商品的形象。敷涂的色调采用银灰色金属色调强调清澄感的色系。取代敷涂改而采用丝网印刷亦可。
在本体410正面的上方右侧配置有用来从本体外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的确认窗470。配置确认窗470的本体410的正面部,如图60所示,形成为外壳471及前面盖体419的双重构造。
本体410的外壳471由不透明的合成树脂所形成,设置椭圆形的孔472。在外壳471的外侧重叠由透明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前面盖体419。在前面盖体419的背面形成由涂敷或丝网印刷所形成的膜473,不过在对向于孔472的部分没有膜473而维持透明状,此状况构成确认窗470。可以由该透明的确认窗470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孔472因以前面盖体419遮盖所以手指不致插入而触及离子产生元件80,具有安全性。可以通过此确认窗进行尘埃堆积状况的检查或有关离子产生元件80的种种检查。
附图标记480为设在确认窗470横侧的操作面板部,设有用来切换运转的开/关或运转模式的开关。
其次说明空气清净机401的动作及功能。运转空气清净机401则以马达432旋转风扇431,从前面板412的吸入口413及侧面吸入口414吸入室内空气。所吸入的空气以前置过滤器421捕集较大的尘埃,接着以脱臭过滤器422吸附乙醛、氨气、醋酸等的臭气成分。穿过脱臭过滤器422的空气以集尘过滤器423捕集更细的尘埃,而成为没有臭味或尘埃的清净空气,从主吹出口415放出到室内。
风扇431所放出的空气没有完全从主吹出口415放出,一部分进入到旁通路456,而吹向离子产生元件80。针对离子产生元件80,在内电极28与外电极29之间施加约1.75kV的交流电压,在电介体27的外侧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离子产生元件80正在产生离子的期间,发光部460照亮离子产生元件80,就能从确认窗470的外面确认该离子产生元件80。也能将发光部460放入到电介体27的玻璃管中,从内发光而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另外将对电场感应的特殊涂料涂在电介体27的玻璃管,对内电极28及外电极29施加或不施加交流高电压时变化涂料颜色而变化电介体27的玻璃管颜色亦可。
从副吹出口416所放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引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活性种的过氧化氢水H2O2或羟基自由基(·OH),该过氧化氢H2O2或羟基自由基(·OH)具有强力的活性,以此活性将空气中浮游细菌杀菌。图61所表示结果的实施例则是开始运转经2小时后除去86%的霉菌,经4小时后除去93%的霉菌,经20小时后除去99%的霉菌。
离子产生元件80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不过也同时产生臭氧。臭氧对人体有影响,空气中的量增加则不理想,所以臭氧浓度必须极度减少。因而,在金属网担负臭氧分解触媒的臭氧抑制装置450配置在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下游侧,当含有臭氧的空气通过臭氧抑制装置450之际,臭氧被分解。从副吹出口416所放出的空气的臭氧浓度可以减低到日本产业卫生协会所规定基准值的10分之1以下。由于此因,可以对捕集尘埃并且脱臭过的空气,跟随正离子及负离子,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浮游细菌。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7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则是在具备循环室内空气的送风机的空气清净机,设置以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为主构成要件的离子产生装置后,将正离子及负离子吹到室内中,就能够以经由正离了及负离子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进行杀菌。然后,因将与离子一起产生的臭氧的抑制装置设置在离子产生装置的下游侧,所以能够也将臭氧量抑制在不影响人体的范围。
外加在离子产生装置的上游侧设置除去空气中尘埃的过滤器,因而能够从所循环的空气中除去尘埃,尘埃不致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进而在离子产生装置的上游侧设置进行空气脱臭的过滤器,因而更加增大室内空气的舒适感。
针对将空气送到离子产生装置,由于在送风机的下游侧设置空气通路的分支部,在所分支的一个通路配置离子产生装置,进而在分支部设置调节空气流的机构,因而能调节空气量的多寡或量的分配;从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离子的产生量无关风量,能够使其产生几乎一定浓度的离子。
另外,在离子产生装置的近旁设置发光部,与离子产生装置连动控制发光,因而可以确认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状况,提高使用性可以确认离子产生装置的确认窗因在离子产生装置的前方,所以能够从本体外检查确认离子产生装置。
另外,将透明材料的背面施予薄的敷涂且具有清澄感的完成后的盖体配置在本体外壳部,因而能够达到空气清净机其健康商品的形象。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8实施形态〕图62~83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18实施形态。此第18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410a图与第17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401具有大多部分共通,所以在共通部分附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则省略,只针对新的要件加以说明。
此空气清净机401a其本体410的外壳471由图62所示的4种合成树脂制部件所制成。成为中心之处为中框474,将此中框从前后夹隔前壳471a及后壳475。前壳471a及后壳475以螺丝(未图示)固定在中框474。另1个部件的前面盖体419与完全一致重叠配置在前壳471a的前面,以螺丝起子都无法取下的特殊螺丝固定在前壳471a的四角。此种特殊螺丝其使用目的是为了确保使用者取下前面盖体419而不致触及该背面侧的控制基板等的安全性。
在中框474的正面、面对前壳471a之侧其中央部形成过滤器收容部424(参照图63)。过滤器收容部424为正面形状呈矩形的凹部;前壳471a及前面盖体419则此部分挖开。由于此因,过滤器收容部424形成为露出到本体410的正面侧侧面。
如图62所示,在过滤器收容部424其深处的壁面装着围绕四角处的密封构件421a。密封构件424a密接于集尘过滤器423,防止从过滤器单元420的外周与过滤器收容部424的内周其两者的间隙侵入空气。即是吸入到送风机的空气确定全部通过过滤器单元420。另外此密封构件424a从过滤器收容部424其深处的壁面浮起集尘过滤器423的背面,也担负形成流通空气的间隙的机能。
前置过滤器421安装在如图64所示合成树脂制的网栅421a上。从网栅421a的左右侧面,每一者的侧面各突出2个合计4个的卡合片421b。与此相对应,在过滤器收容部424其内部的垂直壁,设置合计4个能插入卡合片421b的孔424b。集尘过滤器423及脱臭过滤器422进入过滤器收容部424后,将前置过滤器421叠合在脱臭过滤器的前面,使格栅421a弯折而将卡合片421b卡合在孔424b中,则过滤器单元420不致脱落而保持在过滤器收容部424。
在格栅421a,为了从过滤器收容部424取出前置过滤器421而在一定处所设置把手部421c。然而因过滤器单元420轻易就脱落会造成困扰,所以卡合片421b的顶端如图64的扩大图部分所示形成为前向挂钩的形状;形成为从孔424b中取下必要适度的力量。
如图65所示,在过滤器收容部424深处的垂直壁,设置延续到送风机430的通风口425。通风口425被构成为在中框474呈放射状设置多数个孔。此通风口425的部分,如图62所示,形成为中央部些许突出到本体410的正面侧的形状,在此部分支撑集尘过滤器423的中央部。由于此因,随着密封构件424a的存在而在集尘过滤器423的背面确保空气通路。
送风机30的安装构造如同图66所示。马达432利用螺丝等固定在接近中框474的背面、送风口425的中心的处所。另外形成在中框474的导引壁433包围风扇431的周围。导引壁433形成为构成渐开曲线;从风扇431所送出的空气诱导到排出部,此情况诱导到空气通路的分支部457(参照图56)。
风扇431所送出的空气前进到上方的空气通路,大部分通过主通路455(参照图56)而从主吹出口415排出,不过其余的一部分流到旁通路456。旁通路456形成在中框474,终端连接到副吹出口416。在旁通路456当中,与第17实施形态相同地配置离子产生元件80。
离子产生元件80如同图67安装在本体470。即是套盖30、31在外周部具有环状槽37,不过将其中一侧套盖30的环状槽37,嵌合在也是旁通路456的构成构件一种的设在中框474的肋474a的缺口474b(参照图67、69)。从与电介体27的轴线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将套盖30的环状槽37推压到缺口474b而进行上述嵌合。另一侧的套盖31卡合在与肋474a相互对向设置在中框474上也是形成旁通路456的一部分的肋474c上。在肋474c设置在与套盖30粗细几乎相等宽度的槽474d,不过此槽474d的底部与肋474a的间隔比套盖31的外端面与套盖30的环状槽37的间隔还稍微狭窄;套盖31推压进到槽474d中,则套盖31的外端面利用槽474d的底部(图中为垂直面)推压,而在电介体27产生从轴线方向的推压力。因而套盖30、31形成为特有自身弹力所形成的排斥力而密接于肋474a、474b;离子产生元件80确实地固定在中框474。
图69表示利用肋474a、474c在旁通路456的一部分区隔离子产生装置收容室456a的状况。附图标记456b为往离子产生装置收容室456a的空气入口。附图标记456c为从离子产生装置收容室456a的空气出口。然而图474e为沿着槽474d所延伸的方向上下1对设置在槽474d的底部的弹性片,用来增加槽474d底部的弹力而装设。弹性片474e是2条平行地设置狭缝474g而形成在槽474d的底部,并且为了提高弹性而接触到套盖31的中心部的处所如图68所示形成为经弯折或弯曲而突出到槽474d当中的形状。附图标记474f为设置在长孔474e与474e之间的缺口,此缺口用来穿过引线32(参照图9)。
在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下游侧配置臭氧抑制装置450。通过臭氧抑制装置450的空气从副吹出口416吹出,不过此时并不是与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流成平行地吹出,而是朝向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流,依照风向设定机构决定方向。由于此风向设定机构的存在,因而从副吹出口416所吹出的含有离子空气,从主吹出口415吹出,未经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剩余空气流在本体410外合流。
风向设定机构具有种种的形态,其一例如图70所示。此处所示的风向设定机构530具有中空箱体531,在其底面形成与副吹出口416连通的空气入口532,在侧面形成空气出口533。从空气出口533相反侧的侧面使齿轮部534突出,以此齿轮部534的轴535为中心,箱体531为在水平面内进行摆首运动。在齿轮部534啮合连结到马达及减速装置(未图示)的摆动齿轮536。
摆动齿轮536进行既定角度的往复运动。此运动缓慢进行,依所须改变速度亦可。随着摆动齿轮536的运动,箱体531进行摆首运动。从副吹出口416所吹出的含有离子空气经由箱体531改变吹出方向,从空气出口533往水平方向吹出。空气出口533所送出的含有离子空气以散播的形状合流到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而将含有离子的空气送达房间的各角落。
在于图70中,从空气出口533所吹出的空气其上下方向的吹出角度并没有特别考虑,不过将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上下风向调节用的气流板设置在空气出口533,就可以调节上下方向的吹出角度亦可。
风向设定机构的别种形态,在副吹出口416设置如上述的气流板,决定从副吹出口416所吹出的空气往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的方向亦可。此情况,气流板则是设置调节水平面内的风向的风流板及设定垂直面内的方向的气流板的2种类即可。
另外,在副吹出口416设置喷嘴,将该喷嘴的出口朝向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流亦可。
上述形态的变形例,延长喷嘴的顶端使其到达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流中,从喷嘴的顶端吸出含有离子空气亦可。
图67表示照亮产生元件80的发光体460,不过此发光体460安装在空气清净机410a的电路基板461。电路基板461搭载成为控制核心的CPU、存储器、及其他的电子电路元件。电路基板461配置在与离子产生装置收容室456a相邻的空间,以螺丝(未图示)固定在中框474,只有发光体460的部分其头部伸出到离子产生装置收容室456a。在电路基板461设置将发光体460所放出的光送达离子产生元件80的缺口462。附图标记463为固定在电路基板461的反射盖体。反射盖体463除了该头部所指向的方向及存在缺口462的方向之外,其余遮盖发光体460。反射盖体463用来朝离子产生元件80的方向反射发光体460所放出的光,以亮色的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光反射率较高的材料所形成。为了提高反射率,在内面施予镀制即可。发光体460以头部比反射盖体463的端侧还缩进的形状支承在反射盖体463当中。
设置在本体410的正面上方右侧的确认窗470是在前壳471a设置椭圆形的孔472,与第17实施形态完全相同地形成。
说明前面板412的安装。前面板412其正面形状为与过滤器收容部424相似的矩形,比过滤器收容部424还加大尺寸,而完全遮蔽过滤器单元420。从上方正视前面板412则为中央朝外方向突出的弯曲形状(参照图62)。
前面板412经以下的方式安装在本体410。首先前壳471a,从过滤器收容部424的正上方,使左右1对的面板座490突出。如图71所示,面板座490的上面从正面直视凹陷反梯形,在此凹陷的底部设置凹部491。在前面板412的背面设置与面板座490相对应的卡合突片492(参照图74)。卡合突片492为向下的挂钩形状。如同图78若将卡合突片492的顶端卡合到面板座490的凹部491,则前面板412利用卡合突片492以支撑该重量的形状支撑在本体410的正面。
在前面板412的下部配置能卡脱于本体410的可动卡合片500(参照图75、76、77、79)。可动卡合片500以富有弹力的合成树脂成形作为单一构件而具有以下的构造。板状的主体501为中心,其一侧的端缘成为宽度稍窄的按钮部502,在另一侧的端缘设置断面U状的弹簧部503。从主体的中央附近竖起挂钩部504。在主体501的两侧,单侧各2条设置顶端朝向外侧弯曲成挂钩状的断面L状的脚部505。同上在主体501的两侧其不与脚部505重叠的位置,设置单侧各3个的伸出片506。
用来安装可动止合片500,在前面板412的下部施设如下述的装置。首先在前面板412其侧面的曲折缘部412a设置穿过按钮部502的孔412b。从面板背面竖起弹簧座412c使其对向于该孔412b。孔412b及弹簧座412c沿着水平线配置,在其间设置1对的滑动导引507。滑动导引507、507在相互对向的面具有朝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引槽508。
至于安装可动卡合片500,首先从内侧将按钮部502穿过孔412b,而使弹簧部503的端缘卡合到弹簧座412c的侧面,将脚部505接近滑动导引507的缘端后,主体501推压到滑动导引507。因此脚部505以弹性弯曲并且嵌入到导引槽508。形成为以脚部505其顶端的挂钩状弯折部及伸出片506夹隔滑动导引507其在于图76中伸出到导引槽508上方的部分的形状。由于此因,可动卡合片500安装成相对滑动导引507能滑动,按钮部502朝从孔412b所突出的方向利用弹簧部503依势弹动。
从前壳471a,如图72、79,突出与挂钩部504相互对向的挂钩部510。卡合突片492架挂在面板座490则挂钩部504及挂钩部510的顶端彼此间接触。接触处所相互形成斜面,在此状态下将前面板412的下部推压到本体410则可动卡合片500利用挂钩部504与510之间的斜面作用,克服弹簧部503的弹动力而滑动。最终如图79卡合挂钩部504、510,即使将前面板412的下部拉到前面,前面板412也不会从本体410中脱离。另外挂钩部510因如图72所示在上方具有障壁511,所以对前面板412作动将此面板滑动到上方的力量,挂钩部504也不会脱离挂钩部510。从挂钩部510取下挂钩部504则是按压按钮部502。
可动卡合片500左右对称地配置在前面板412的两侧,此样并不是将可动卡合片500配置在前面板412侧,而是在本体410侧配置可动卡合片500,在前面板412侧设置挂钩部510亦可。
说明基台411的安装。基台411也是合成树脂成形品;上面的本体载置面411a形成为朝向后方平缓并且逐渐向上的斜面(参照图80)。本体410的底面也与此斜面相对应而随着倾斜。在本体载置面411a的后端设置向前弯曲的挂钩状的卡合部411b。在本体410其后壳475的底面设置承接卡合部411b的凹部状的卡合部475a。在本体载置面411a的前面设置卡接机构520。卡接机构520由设置在本体载置面411a的卡拉凹部521、及从本体410其前壳471a的底面突出面嵌合到卡接凹部521的卡接突起522、及穿过卡接凹部521其底部的孔523而螺纹结合在卡接突起522的蝶形螺丝524等所形成。
基台411的本体载置面411a靠近本体410的底面,使基台411与本体410相互滑动则在滑动行程的最后,卡合部411b卡合到卡合部475a,卡接突起522陷入到卡接凹部521(参照图81)。经卡接突起522嵌合到卡接凹部521,而基台411及本体410无法往相反方向滑动。此原因是因卡合部411b与卡合部475a仍保持卡合的状态之故。此处将蝶形螺丝524旋进卡接突起52,将本体载置面411a的前部固定在前壳471a,则基台411确定固定在本体410。
卡接机构520的构成并不是受限于上述。例如将卡接凹部521配置在前壳471a,将卡接突起522配置在基台411亦可。废止卡接凹部及卡接突起,只以蝶形螺丝524也可以制止基台411及本体412的滑动。其他,也能施予种种的改变。
设在确认窗470的旁边的操作面板部480,如图82所示,设有用来开/关运转或切换运转模式的开关。在操作面板部480的一部分设置接收图83所示的遥控器481的控制讯号的遥控器感光部482。
其次,说明空气清净机401a的动作及功能。运转空气清净机401a则以马达432旋转风扇431,从前面板412的吸入口413及侧面吸入口414吸入室内空气。所吸入的空气以前置过滤器421捕集较大的尘埃;接着以脱臭过滤器422吸收乙醛、氨气、醋酸等的臭气成分。经过脱臭过滤器422的空气,以集尘过滤器423捕集更细的尘埃,形成为没有臭味或尘埃的清净空气而从主吹出口415放出到室内。
风扇431所放出的空气没有全部从主吹出口415放出,一部分进入到旁通路456,供应到离子产生元件80。离子产生元件80,在内电极28与外电极29之间施加约1.75kV的交流电压,而在电介体27的外侧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离子产生元件80正在产生离子的期间,发光体460发出光,例如发出蓝色的光,照射离子产生元件80。从确认窗470的外部确认此情况,因而知悉离子产生元件正在驱动,可以安心使用。发光体460以反射盖体463遮盖,而不致直接照射确认窗470。因而,即是将空气清净机410放置在暗处也不致受到发光体460所直接照的光而造成刺眼,可以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
与第17实施形态同样地,在于离子产生元件80,与正离子及负离子一定产生的臭氧利用臭氧抑制装置450加以分解,能够将副吹出口416所放出空气的臭氧浓度降低到日本产业卫生协会所规定基准值的10分之1以下。
经过离子产生元件80,因而从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从副吹出口416吹出后,以风向设定机构530改变方向而往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空气流方向,在于主吹出口415的上方,与未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剩余空气合流。正离子及负离子顺着主吹出口415所吹出的强气流而扩散到室内。由于此因,在捕集尘埃而经脱臭过的空气中施加正离子及负离子,就能杀除室内空气中的浮游细菌。
长时间运转空气清净机,则在吸入口413聚集尘埃,造成通气不良,不过即使发生此种事态也因从侧面吸入口414流入湿润的空气,所以不致降低空气清净效率。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8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清净机则是在具备使室内空气循环的送风机的空气清净机,设置以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为主要构成要件的离子产生装置,所以将正离子及负离子送到室内中,就能够以经由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进行杀菌,并且在空气改质机器的上游侧存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的过滤器,所以从循环的空气中除去尘埃,而可以防止尘埃附着在离子产生装置;然后供应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为通过过滤器的空气的一部分,将含有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空气使其与通过过滤器的空气合流,所以经强力的送风就能将离子送达到房间的各角落。
另外,含有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离子的空气与通过过滤器的空气其两空气的合流在空气清净机本体外进行,所以与在空气清净机本体内使其合流的情况不相同;含有离子空气不致因风压而回推,能够将含有离子空气流确实地合流到主空气流中。
另外,在通过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吹出口设置风向设定机构,因而朝向使含有离子空气流与主空气流易于合流的方向。
另外,将离子产生装置的主要构成要件的离子产生元件的电介体设为筒状,在其两端装着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套盖,将一侧的套盖,从与电介体的曲线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将一侧的套盖嵌合到空气清净机本体;另一侧的盖体则抵接到空气清净机本体使其对电介体产生从轴线方向的推压力,因而将离子产生元件固定在空气清净机本体内,所以能够利用构成构件的构造,确实地安装离子产生元件。
另外,在空气清净机本体的正面中央部设置过滤器收容部,并且在此过滤器收容部的前面,与空气清净机本体隔着一定之间隔装着尺寸比过滤器收容部还大的前面板,所以若取下前面板则露出过滤器收容部,而能容易地进行过滤器安装或清扫或更换。另外过滤器利用前面板遮盖,而不致损及空气清净机的美观。
另外,将前面板与空气清净机本体之间隙设为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也在前面板自身设置吸入口,因前者的吸入口面积比后者的吸入口面积还大,所以能够经常保持吸入口的空气通过容量,而能对过过滤器补给充足的空气。此构成当前面板的吸入口网眼阻塞时特别具有效用。
另外,在前面板上部设置卡合到从空气清净机本体所突出的面板座而支撑该面板重量的卡合突片,并且将卡合到空气清净机本体的可动卡合片配置在前面板下部,或是将卡合到前面板下部的可动卡合片配置在空气清净机,所以装着前面板不必要螺丝,容易装卸且易于过滤器的清洁或更换。
另外,设置支撑空气清净机的另设的基台,在此基台与空气清净机本体,设置相互间使其滑动而卡合两者的卡合部、及阻止两者的反方向滑动而保持前述卡合部的卡合的卡接机构,所以空气清净机本体与将此清净机本体安定支撑在座表面的基台容易且确实地进行组装。
另外,将可以确认离子产生元件的确认窗设置在空气清净机本体,并且在配置在空气清净机本体内部的电路基板,装着与离子产生元件的驱动连动而照明离子产生装置的发光体,所以确认上能容易地确认离子产生元件的驱动状况;另外简单地就能配备用来达成此确认的发光体。
因设置朝离子产生元件的方向反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的反射盖体,所以将发光体所放出的光集中在离子产生元件,而即使减小发光体的辉度也能有效地照明离子产生元件。因从发光体的光不是直接照射确认窗,所以使用者不致刺眼,而能有良好的确认性。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9实施形态〕图84、85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9实施形态。此第19实施形态有关离子产生装置的控制电路,也是第18实施形态其空气清净机401a的控制电路。
在商用电源630连接光敏三端双向硅控开关元件T1。设置光结合到光敏三端双向硅控开关元件T1的发光二极管D4,该发光二极管D4连接到微电脑633。此光每三端双方硅控开关元件T1及发光二极管D4构成SSR 635。
SSR 635的未连接到商用电源630一侧,通过电阻R6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侧。二极管D5的负极侧连接到电容C2的正极侧。另外,电容C2的负极侧与商用电源630的连接点则是接地。
在电容C2的正极侧通过电阻R7连接齐纳二极管D7的负极侧,齐纳二极管D7的正极侧连接在电容C2的负极侧。进而,在电容2的正极侧连接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一次绕组631p的一端。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一次绕组631p的另一端连接到npn型开关晶体管Q2的集电极,开关晶体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到电容C2的负极侧。另外在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一次绕组631p的两端连接电容C3。
在电阻R7与齐纳二极管D7的连接点,连接开关晶体管Q2的基极及npn型光敏晶体管Q1的集电极。光敏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电容C2的负极侧。设置光结合到光敏晶体管Q1的发光二极管D6;其发光二极管D6连接到微电脑633。此光敏晶体管Q1及发光二极本D6、构成光敏耦合器638。
开关用变压器631在二次侧具备二次绕组631 s1、631 s2、631 s3。在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线632 s1连接离子产生元件80。离子产生元件80具有电介体27及夹隔电介体27而相对向的内电极28及外电极29。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2的一端连接到反馈控制电路650的输入侧。反馈控制电路650的输出侧连接到电阻R7与齐纳二极管D7的连接点。另外,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2的负极侧。在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3连接后述的异常检测电路636。
此种构成,从商用电源630所输出的AC电压利用二极管D5及电容C2整流而转换成稳定的DC电压。此DC电压当开关晶体管Q2为导通状态时供应到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一次绕组631p。反馈控制电路650根据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2的感应电压进行开关晶体管Q2的导通/非导通控制,因而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1的感应电压,即是供应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高电压被安定化。
二极管D1的正极侧连接到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1与外电极29的连接点;二极管D1的负极侧连接到电容C2的负极侧。然后二极管D1并联继电器632。
微电脑633根据从输入部634所送出的讯号控制继电器632的导/非导通状态。输入部634为依使用者选择运转模式的操作盘或周边环境自动决定运转模式的控制电路等。
当继电器632导通状态时外电极29接地。另外,在内电极28施加正弦波状电压。此时,离子产生元件80从空气中同时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由于此因,进而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
此外,若继电器632为非导通状态,则内电极28为负极位时依接地→二极管D1→二次绕组631 s1→内电极28的路径流通电子,因电子放出到电极间的空气中所生成负离子。另外当内电极28为正电位时不依内电极28→二次攻组631 s1→二极管D1→接地的路径流通电子,所以内电极28无法从电极间的空气中获取电子,而不产生正离子。因此,当继电器632为非导通状态时,离子产生元件80只从空气中产生负离子。由于此因可以得到舒适效果。
另外微电脑633根据从输入机构634所送出的讯号控制SSR 635的导通/非导通状态。可以在SSR 635成为导通状态而使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且可以在SSR 635成为非导通状态而使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停止。
其次说明连接到上述过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3的异常检测电路636。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3的一端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皆连接到二极管D2的正极侧。二极管D2的负极侧通过电阻R3连接到电容C1的一端。另外,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4并联于电容C1。电阻R4的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到微电脑633,电阻R4的另一侧则是接地。
此种构成,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31 s3则是依开关用变压器631其二次绕组631 s1的两端电压而产生感应电压。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3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且稳定化后输入到微电脑633。离子产生元件80短路时,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3所产生的感应电压比通常小。因此,输入到微电脑633的电压讯号比通常还小。此外,内电极28、外电极29脱开时,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绕组631 s3所产生的感应电压比通常还大。因此,输入到微电脑633的电压讯号与比通常还大。微电脑633当输入到微电脑633的电压讯号为既定范围外时视为异常,使报知机构637作动。报知机构637列举有以光或声音使使用者辨识异常的机构。
在微电脑633连接发光二极管D3及按钮开关639。通常按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则发光二极管D3发光,停止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则停止发光。然而,当夜间等发光二极管D3发出的光造成反感时,使按钮开关639成为非导通状态。由于此因,无论离子产生装置是否在运转都能停止发光二极管D3的发光。
另外,微电脑633导通/非导通控制光耦合器638,因而开关用变压器631能够在一定周期内使供应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高电压的输出成为ON/OFF。由于此因,可以抑制臭氧的产生量。导通期间、非导通期间皆为5秒,周期以10秒进行运转,则可以将臭氧产生量与不进行此种控制时比较抑制在约一半以下。进而,依运转模式(风量)可以改变光耦合器638的导通/非导通周期,在各运转模式使光耦合器638的导通/非导通周期形成为最适的设定亦可。
参照图85所示的电路方块图说明具备上述控制电路的空气清净机的运转控制。微电脑646从按钮类642、收讯电路643、灰尘传感电路644、臭味传感电路645各别输入指令讯号,根据该指令将控制讯号输出到马达驱动电路647、离子产生元件80、灯群648、振荡电路649。
按钮群642设置在操作面板部480(参照图82)。按钮群642具备「运转开/关」按钮、「运转切换」按钮、以及「关计时器」按钮。遥控器481加上「运转开/关」按钮及「关计时器」按钮,尚具备有「整体开/关」按钮、「组合切换」按钮、「自动运转」按钮、「急速运转」按钮、「花粉运转」按钮、「手动(风量)运转」按钮、「静音运转」按钮、及「烟味运转」按钮以及发射红外线的发讯电路。
收讯电路643接收从遥控器481的发讯电路所发出的红外线。此收讯电路643的感光部设置在操作面板部480。灰尘传感电路644具备由发光元件及与该发光元件光结合的感光元件所形成的光反射型阻光器。空气中的尘埃量增多则尘埃所反射的反射光增多且感光元件所感受的光量增加。由于此因输出电压增加。灰尘传感电路只在马达432作动中时作动。臭味传感电路645具备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形成的臭味传感器,利用气味成分吸附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表面则变化电阻值,检测出烟味或生活臭味等的臭味。臭味传感电路645当马达432作动中时通常作动,即使马达432停止的期间也每隔一定时间作动一定的短时间。
马达驱动电路647从微电脑646接收控制讯号,进行PWM控制使其根据该控制讯号以一定的转速旋转马达432。离子产生元件80能进行使其产生上述正离子及负离子的运转模式及只使其产生负离子的运转模式的切换。然而后述的「组合」灯适用发光二极管D3(参照图84),微电脑464适用输入部634(参照图84)。进而发光二极管D3也兼为报知机构637(参照图84)。
灯群648具备「电源」灯、「自动运转」灯、「静音运转」灯、「花粉运转」灯、「烟味运转」灯、「风量弱运转」灯、「风量中运转」灯、「风量强运转」灯、「急速运转」灯、「1小时」灯、「2小时」灯、「4小时」灯、「组合切换」灯、以及「组合」灯。灯群648设置在操作面板部480。振荡电路649依微电脑646的控制讯号使电子音产生。
微电脑646进行以下的控制。按下按钮群642的「运转开/关」按钮,则以“自动运转模式”开始运转。“自动运转模式”是指依灰尘传感电路644及臭味传感电路645所检测出的尘埃或臭味量使其变化马达432的转速的运转(选择后述的“静音运转模式”、“风量弱运转模式”、“风量中运转模式”、“风量强运转模式”、“急速运转模式”的其中任1种)。此时灯群648的「自动运转」灯亮灯,离子产生元件80也开始运转。然而,运转中按下按钮群642的「运转开/关」按钮则马达432停止,而停止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灯群648的「自动运转」灯熄灭。
按下按钮群642的「自动切换」按钮的每一个运转模式依“自动运转模式”→“静音运转模式”→“风量弱运转模式”→“风量中运转模式”→“风量强运转模式”→“急速运转模式”→“香烟运转模式”→“花粉运转模式”→“自动运转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随着此切换,灯群648中所亮灯的灯也依「自动运转」灯→「静音运转」灯→「风量弱运转」灯→「风量中运转」灯→「风量强运转」灯→「急速运转」灯→「香烟运转」灯→「花粉运转」灯→「自动运转」灯的顺序进行切换。然而在遥控器481设置与“自动运转模式”、“静音运转模式”、“香烟运转模式”、“花粉运转模式”相对应的按钮;风量弱运转模式、“风量中运转模式”、“风量强运转模式”、“急速运转模式”经由按下「手动(风量)运转」按钮进行切换。
“静音运转模式”则是控制马达432使马达432的转速成为300rpm。此情况,因空气清净机所产生的声音减少所以适于夜间中的运转。
“风量弱运转模式”则是控制马达432使马达432的转速成为550rpm;“风量中运转模式”则是使马达432的转速成为750rpm;“风量强运转模式”则是使马达432的转速成为900rpm。
进而“急速运转模式”则是控制马达432使马达432的转速成为1100rpm。此情况,因通过过滤器420(参照图63)的空气流量变多所以适于快速除去空气中的尘埃时。“香烟运转模式”则是经一定时间进行“风量强运转模式”的运转后进行“自动运转模式”的运转。此情况,适于除去香烟的烟雾或臭味。
“花粉运转模式”则是经一定时间进行“风量强运转模式”的运转后,每经一定时间反覆切换“风量弱运转模式”与“与风量强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此情况,适于除去花粉。
运转中按下设置在按钮群642或遥控器481的「关计时器」按钮,则经设定时间后自动使运转停止。每次按下「关计时器」按钮,设定时间依“1小时”→“2小时”→“4小时”→“计时器取消”→“1小时”的顺序进行切换,随着此切换,针对设置在灯群648的「1小时」灯、「2小时」灯、「4小时」灯、切换依「1小时」灯→「2小时」灯→「4小时」灯→无→「1小时」灯的顺序亮灯的灯。另外,按下设置在遥控器481「关计数器」按钮,则振荡电路649依设定时间数使电子音产生。然而,当离子产生元件80正在动作时按下「关计时器」按钮,则离子产生元件80也连动经设定时间后停止运转。
离子产生元件80在运转停止中按下「组合开/关」按钮,则SSR 635成为导通状态而离子产生元件80开始运转,「组合」指示亮灯。离子产生元件80在运转中按下「组合开/关」按钮,则SSR 635成为非导通状态而停止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因SSR 635的控制讯号及马达驱动电路647的PWM控制讯号相互独立,所以无关马达432是否导通/非导通,都能控制离子产生元件80的导通/非导通状态。
使设在空气清净机401a其本体410的外周面的按钮开关639(参照图84)成为非导通状态,而无关离子产生元件80是否为导通状态,都能使「整体」灯熄灯。由于此因,当在夜间使用时「整体」灯的光造成反感时可以熄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自由度。
另外,「组合(クラスタ-)」灯如上述过兼为报知机构。离子产生元件80的电介体27破损而开关用变压器631的二次侧成为短路状态时,微电脑633根据异常检测电路636所输出的异常讯号,将脉冲波状的驱动讯号供应到发光二极管D3(参照图84)。由于此因,「组合」灯闪烁而对使用者通知异常。然而,按钮开关639(参照图84)为非导通状态,则由于无法闪烁「组合」灯而对使用者通知异常,因而并联将继电器(未图示)设置在按钮开关639,根据异常检测电路636所输出的异常讯号,只在微电脑辨识为异常时控制使该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即可。另外不并联将继电器设置在按钮开关639,微电脑633导通/非导通控制按钮开关639的构成亦可。
每次按下「组合切换」,则切换继电器632的导通/非导通状态。当继电器632为导通状态时,即是从离子产生元件80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时「组合切换」灯亮灯;当继电器632为非导通状态时,即是从离子产生元件80只产生负离子时「组合切换」灯熄灭。
其次,举例说明空气清净机401a的运转。首先,按下操作面板部480的「运转开/关」按钮,则以“自动运转模式”开始运转。以马达432旋转风扇431,空气从前面板412的吸入口413及侧面吸入口414吸入到机内。然后,以前置过滤器421捕集空气中较大的尘埃,以脱臭过滤器412吸附除去臭气成分,以集尘过滤器423捕集较细的尘埃。以过滤器420除去尘埃及臭气的空气利用风扇431从主吹出口415排出到机外,一部分经过旁通路456送到离子产生元件80。
离子产生元件80则是空气清净机开始运转就施加约1.75V的交流电压。另外,“自动运转模式”则继电器632、SSR 635成为导通状态。因此,以离子产生元件80从空气中产生负离子及正离子。另外同时也顺势产生臭氧。此时的各浓度其正离子·负离子浓度都是2万个/cc,臭氧浓度则为0.01ppm以下。以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负离子及正离子的作用除去空气中的浮游细菌。依据发明者的实验,细菌的除去率开始运转经2小时后为86%,经4小时后为93%,经20小时后为99%。然而,按下「组合切换」按钮而使继电器632成为非导通状态时,以离子产生元件80从空气中产生负离子,顺势也产生臭氧。此时的各浓度,其负离子浓度为2万个/cc,臭氧浓度为0.01ppm以下。
此第19实施形态则是作为一例已说明过空气清净机,不过此控制电路也能适用于空调机、除湿机、加湿机、空调机。
然而,不必要切换只使负离子产生的运转与使负离子和正离子产生的运转,若只具有只使其产生负离子及正离子的功能即可时,采用如图86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在于此离子产生装置,与图84所示离子产生装置相同的部位附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则省略。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19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用于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的离子产生装置则是具备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第1产生机构、及只产生负离子的第2产生机构;因具备切换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所以能够切换获得舒适效果的只使负离子产生的运转与获得杀菌效果的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运转。
另外,因切换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具备前述一对当中在不是电压供应侧的电极连接正极侧而负极侧接地的二极管、及连接到该二极管两端的开关机构,所以经切换开关机构的导通/非导通状态就能得到上述效果。另外因切换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以简单的构成就能实现,所以能够达到低成本化。
另外,因开关机构为继电器,所以交流产生机构与控制前述继电器的控制电路被绝缘。由于此因,电路设计被单纯化。
另外因具备离子产生装置正在驱动时发光的发光机构、及能使该发光机构的驱动停止的停止机构,所以当夜间显示机构的发光造成反感时无论是否为运转中都能使发光停止。由于此因,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自由度。
另外,空气改质机器因具备能够切换只使负离子产生的运转与使负离子和正离子产生的运转的离子产生装置,所以加上温度或湿度的调整功能,还能附加舒适效果及杀菌效果的功能。
另外因具备控制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状态的第1驱动控制机构、及控制空调机构的驱动状态的第2驱动控制机构,所以设在空气改质机器的离子产生装置与空调机构无关相互的驱动状态,能够控制各自的驱动状态。因此,能够只使离子产生装置成为导通状态或只使空调机构成为导通状态。由于此因,能够实现只空调的运转模式、或只得到舒适效果的运转模式、或只得到杀菌效果的运转模式。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0实施形态〕图87~99表示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0实施形态。此第20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作为除湿机被具体化。
图87为除湿机701的正面斜视图。图88为除湿机701的背面斜视图。然而,图87、88中,将从背到朝向正面的方向设为前方,从正面朝向背面的方向设为后方进行说明。另外,除湿机701以图87、88所示的方向设置在地面上而加以说明。面向图面上下的方向一致于使用时的上下方向。
首先,说明除湿机701的构成。除湿机701其侧面的前侧、底面的前侧及前面以前框702遮盖;侧面的后侧、底面的后侧及背面以后框703遮盖。
然后,利用前框702及后框703的形成在侧面或底面的周缘的卡合爪(未图示)卡合两者,使其在上面的一部分形成开口进行组装。在此开口安装送出空气的排气部712。排气部712的上方及后方分别形成干燥空气朝向上方吹出的吹出口704及朝向后方吹出的吹出口718。详情如后述,不过在排气部712的吹出口704安装经风向板(未图示)的驱动而遮蔽吹出口704或使风向成为可变的风向可变装置717。
进而,在后框703的背面形成用来将室内的空气送进除湿机内的吸入口715。后框703其背面的内部侧的对向于吸入口715的位置,安装用来从吸入口715所吸入的空气中除去尘埃的过滤器707。
另外,过滤器703形成为以磷灰石等抗菌的抗菌方式,捕集含在从吸入口715流入到除湿机701内的空气的尘埃、花粉、病毒、氮氧化物等。过滤器707插通形成在后框703上面的开口部761而成为能装卸。
然后,在排气部712的后方枢支把手710,而成为能手持除湿机701。另外,前框702中,可以确认除湿机701内部的确认窗714设置在前面上部的一侧,并且除湿机701进行运转操作及显示的操作面板713设置在前面上部的略中央。
此处,说明操作面板713的一例。图89为表示操作面板713的详情的上面图。图90为表示操作面板713的详情的正面板。在操作面板713的上面侧设置空气清净按钮721、除湿按钮722、干衣按钮723。
然后,按下除湿按钮722则以通常的输出驱动后述的压缩机而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按下干衣按钮723则以输出比通常的输出还大的输出驱动压缩机,将室内空气除湿并且对挂在室内的衣服进行干衣。前述过的离子产生装置能一并驱动空气清净运转、除湿运转、干衣运转。
另外,在操作面板713的前面侧设置显示室内温度或运转状态的显示面板729。在显示面板729的下方配置除湿切换按钮724、风量切换按钮725、摆动按钮724、计时器切换按钮728。按下除湿切换按钮724,则切换「自动除湿」、「连续除湿」、「结霜防止」等的运转模式。
进而,按下风量切换按钮725,则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量依「中」、「静音」、「强」的顺序进行切换。按下摆动按钮727,则风向板依「关」、「上方」、「后方」、「广角」的顺序进行切换,而能切换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风向。按下计时器切换按钮728,则切换计时器昀开或关,就能设定1~9小时的计时器时间。
图91是表示图87、88所示除湿机701的内部的概略断面图。图91中有关方向的记述以图87为基准。在除湿机701其背面侧的下部配置压缩机705;在前面侧的下部配置经排水盘719回收冷凝水的水槽706。水槽706经打开前框702的一部分取出,则排除所储存的冷凝水。在压缩机705的上方,从与吸入口715相对向配置的过滤器707的配置侧依序配置蒸发器708、冷凝器709、送风机711。从送风机711的排出口朝向吹出口之间配置上述离子产生元件80。
另外,送风机711经驱动马达711a而旋转设置在马达711a外周的叶轮711b,朝周方向排出除湿机701其背面侧的吸入口715所吸入的空气的西洛可风扇所形成。由于此因,朝离子产生元件80及吹出口704、718的配置方向导引空气。
然后,蒸发器708的一端与冷凝器709的一端经由压缩机705以第1连结管加以连结;蒸发器708的另一端与冷凝器709的另一端经由膨胀阀(未图示)以第2连结管(未图示)加以连结。经压缩机705的驱动而流通第1、2连结管内的冷媒后运转制冷循环。即是经压缩机705压缩过的高温冷媒,以冷凝器709放出热后冷凝;然后经冷凝而被液化的冷媒以膨胀阀减压后,当气化之际以蒸发器708夺去气化热后回到压缩机705,以此过程进行运转。
然后,同时运转压缩机705及送风机711,则从吸入口715所吸入的室内空气,首先当通过过滤器707之际除去尘埃、花粉、病毒、氮氧化物等。接着所吸引的空气以成为低温的蒸发器708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此时,在蒸发器708的表面及表面近旁当该空气成为露点温度以下则含在空气中的水分冷凝而附着到蒸发器708的表面。附着在热交换器的水分传送到蒸发器708后落下而成为冷凝水回收到水槽706中。
其后,所吸引的空气导引到成为高湿的冷凝器709,与该冷凝器热交换后加热到除湿前相同程度的温度。经此方式,而产生具有吸入到除湿机701内前的空气相同程度的温度并且此空气所含有的水分量降低的经干燥过的空气(以下,称为干燥空气)。
进而,其后干燥空气穿过送风机711内而其一部分导引到离子产生元件80;其他的干燥空气则导引到吸出口704、718(参照图88)。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且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干燥空气,与其他的干燥空气合流后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如同上述过,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及杀菌。
详述有关从送风机711吹出到室内的路径的构成。图92为表示除湿机701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侧面断面图。图93为表示除湿机701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背面断面图。图94为表示除湿机701其上部的概略构造的上面断面图。在除湿机701其前面侧的上部,对向于确认窗714而配置离子产生元件80。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下面及侧面以箱体741遮盖。另外,箱体741以螺丝等的结合机构或爪嵌合等的卡止机构安装固定在遮盖送风机711的风扇箱体744。箱体741的上面及背面以上部盖体743遮盖使其箱体741其背面的一部分开口。
然后,设置在箱体741其背面的一部分的开口,以安装在间隔部742间隔板741h隔成上下;配置在间隔板741h的下方的开口形成为用来使送风机711送来的空气流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流入口741b;配置在间隔板741h的上方的开口形成为用来使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从箱体741流出的流出口741a。
另外,在上部盖体743安装由照明离子产生元件80的发光二极管等所形成的灯749(例如为蓝色)。另外在箱体741的前面其对向于确认窗714的位置安装透明板746。此种构成,使其与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连动而使灯749发光,则能够从确认窗714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状态。
进而,送风机711其叶轮711b的周围以风扇箱体744遮盖。在风扇箱体744的上部形成将干燥空气排出到室内的开口部744b。在开口部744b设置由防止异物侵入的金属网等所形成的防护板745。
在风扇箱体744形成从风扇箱体744其开口部744b侧的端部朝略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旁通路下部744a。在旁通路下部744a的上方设置用来将离子产生元件80的流出口741a与往离子产生元件80的旁通路748隔离的间隔部742。为了使开口部744b所排出的干燥空气不致妨碍流出口741a所流出的空气流而设置间隔部742。此时在间隔部742的端部设置可动的风量调整板(未图示)则可以调整流入到旁通路748的干燥空气量。
从流入口741b流入到箱体741内的空气,经过形成在透明板246与间隔板741h之间的开口部741c而导引到离子产生元件80。此时电压施加到离子产生元件80时,依其频率交互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两离子混入到所通过的空气。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空气从流出口741a流出。
在间隔部742形成台阶部742a;在台阶部742a的上面形成为使流出口41b所流出的空气顺畅地流通的间隔肋742b。此间隔肋42b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台阶部742a的上面,而是依导引到吹出口的干燥空气流加以适当设计。
从流出口741a所流出的空气导引到排气部712。然后,在排气部712内,与未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空气合流的空气依风向可变装置717决定方向而往室内的既定方向送出。
图96为风向可变装置717分解图。图92、96中,风向可变装置717具有依方向可变风向的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以及4片的横风向板733。第1纵风向板730沿着排气部712的外形弯曲。第1纵风向板730枢支在水平轴,而与略平行地安装在第1纵风向板730的第2纵风向板730一起旋转而变更前后方向的风向。横风向板733枢支在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经旋转从除湿机701的正面看,变更左右方向的风向。
在形成在排气部712的吹出口704其一侧的侧壁704a设置轴部712a。在另一侧的侧壁704a外侧设置步进式马达734。第1纵风向板730呈断面E状,具有顶板730j、侧壁730e、730f及中间壁730b。
在第1纵风向板730其一侧的侧壁730e形成轴孔730c;在另一侧的侧壁730f形成轴部730g。轴孔730c与轴部712a嵌合,轴部730g与步进式马达734的轴部734a通过形成在侧壁704a的孔部704b所连结而枢支第1纵风向板730、孔部704b,如图98所示,周缘的一部分为呈扇形的缺口;在此缺口的端面抵接突出设置在第1纵风向板730其轴部730g的周面的止动片730h,因而限制第1纵风向板730的旋转角度。
第2纵风向板731为断面コ形状,具有底板731d及侧壁731e、731f。在底板731d的中央形成孔部731c;在侧壁731e、731f形成孔部731b。孔部731b卡合到设置在第1纵风向板730的侧壁731e、731f的爪部730d。另外,螺丝(未图示)插通到孔部731c内而旋锁在第1纵风向板730的中间壁31b的螺丝孔730k。由于此因,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0略平行地成一体化。
在第1纵风向板730的顶板730j形成断面圆形的凸台孔730a。在第2纵风向板731的底板731d其4处所形成断面圆形的凸台731a。在横风向板733的上下分别形成断面圆形的凸台733a及凸台孔733b。经由嵌合凸台孔730a及凸台733a,嵌合凸台731a与凸台孔733b而枢支横风向板733。
另外,在横风向板733切开与第2纵风向板731相对向的面的一部分的缺口部733g。断面为圆形的凸台733d突设于缺口部733g上。2片横风向板733的各凸台部733d游嵌到设在连结板735的孔部(未图示)。由于此因,2片的横风向板733以连结板735连结而连动旋转。
操作摆动按钮727(参照图90)则驱动步进式马达734,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以轴部712a、730g为中心旋转。当不使用除湿机701之际如图92所示形成为以第1纵风向板730关闭吹出口704的状态。由于此因,防止从吹出口704侵入尘埃等。
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旋转约100°则成为如图97所示。此时,吹出口704开放,以手指摆动横风向板733的突出部733c而能改变横风向板733的方向。另外,如后述,经操作摆动按钮727,也能在既定的角度范围内摆动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
然而,吹出口704的前壁704c及流出口741a的上壁743a构成防止当吹出口704开放之际伸入的手指与离子产生元件80接触的遮蔽机构。由于此因,能够防止手指与离子产生元件80接触而造成触电等的事故,并且离子产生元件80配置在吹出口704的近旁而能抑制与离子产生后其流通路径内的壁面等冲突所造成离子的消灭。
以下说明上述构成的除湿机701的动作。当除湿机701送入电源则直到按下空气清净按钮721、除湿按钮722、干衣按钮723的其中任一个以前为待机。按下除湿按钮722则压缩机705以通常的输出驱动,送风机711以风量「中」驱动。另外,驱动风向可变装置717的步进马达734,风向设定为「上方」。
按下风量切换按钮725,则风量比风量「中」还少而能切换成减低送风机711运转所造成的噪音的「静音」或风量比风量「中」还多的「强」。
另外,如前述过,风向切换装置717经按下摆动按钮727(参照图90)而依「关」、「广角」、「上方」、「后方」的顺序进行切换。成为「广角」则以前述的图92所示的略水平状态与图97所示的略垂直状态之间约100°的摆动角度摆动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
成为「上方」则从图97所示的略垂直状态朝关闭吹出口704的方向以约50°的摆动角度摆动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主要从上方的吹出口704送出空气。成为「后方」则从图92所示的略水平状态朝开放吹出口704的方向以约50°的摆动角度摆动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从上方的吹出口704及后方的吹出口718送出空气。成为「关」则能够在任意的位置停止摆动中的第1、第2纵风向板730、731。另外,停止除湿机701除湿运转、干衣运转及空气清净运转,则如图92所示关闭吹出口704。
除湿运转的运转模式开始时设定为「自动除湿」,比室温28℃还低时当温度为60%以下则停止压缩机705;室温为28℃以上时当湿度成为55%以下则停止压缩机705。
按压除湿按钮722而将运转模式切换为「除霉」则湿度成为49%以下则停止压缩机705。
将运转模式切换为「连续除湿」则压缩机705连续运转。然后,由于湿度例如成为30%以下则除湿效率降下因而停止压缩机705。另外,将运转模式切换为「结露防止」则室温比15℃还低时自动将风量切换为「强」而防止蒸发器709的结露。
经压缩机705的驱动而运转制冷循环,驱动送风机711,则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715进入到除湿机701内。含水分的室内空气以低温侧的蒸发器708加以冷却,水分冷凝而成为干燥空气。其后,以高温的冷凝器709升温到原来的温度后从风扇箱体744的开口部744b送出。
一部分的干燥空气从风扇箱体744通过旁通路748,经由流入口741b导引到离子产生元件80。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干燥空气运送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离子而从吹出口704送出到室内。
离子产生元件80根据图99所示的离子产生处理的流程图设定施加电压而产生离子。步骤#31中设定离子产生元件80的最大施加电压P。本实施形态则为P=1.8kV。步骤#32中,判定湿度传感器770所检测出的干燥空气的湿度是否在一定湿度以下。当温度比设定湿度还高时维持原来的施加电压P,移往步骤#34。
干燥空气为一定湿度以下时在步骤#33施加电压P乘上既定的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是为0.85。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离子量由于湿度增高就减少,因而加高设定施加电压P而使其适度保持离子的浓度。
步骤#34中判断送风机711的风量是否为「强」。当风量为「强」时步骤#36施加电压乘上一定的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1所以省略步骤#36亦可。
在步骤#34步骤风量不是「强」时在步骤#35判定风量是否为「中」,当风量为「中」时在步骤#37对施加电压P乘上比1小的一定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0.85。在步骤#35判断为风量不是「中」时因送风机711的风量为「静音」,所以在步骤#38对施加电压P乘上比0.85小的一定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0.7。
由于送风机711的风量增多则降低离子度,因而无法充足得到浮游细菌的杀菌能力。因而,送风机711的风量增多时提高设定施加电压;风量较小时降低设定施加电压P而保持适度的离子浓度。
其次,移到步骤#39,判断风向可变装置717的风向是否为「广角」。当在步骤#39判断为风向为「广角」时在步骤#41对施加电压P乘上一定的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1所以省略步骤#41亦可。当判断为风向不是「广角」时在步骤#40判断风向是否为「上方」。
当风向为「上方」时在步骤#42对施加电压P乘上比1小的一定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0.85。当步骤#40判断为风向不是「上方」时,因风向切换装置17的风向为「后方」或是摆动停止状态(「关」),所以在步骤#43对施加电压P乘上比0.85小的一定系数而重新设定施加电压P。此处则是系数为0.7。
由于风向可变装置717的摆动角度加大则离子放出到室内的宽广范围,因而离子扩散而降低浮游细菌的杀菌能力。因而当风向可变装置717的摆动角度增大时提高设定施加电压P;当风向可变装置717的摆动角度减少时降低设定施加电压P。因此,最减低设定摆动时的施加电压P。由于此因,保持适度的杀菌能力。
另外,风向可变装置717的风向为「上方」时及「后方」时其摆动角度都相同,不过通常除湿机701沿着室内的壁面设置,当风向为「上方」时对宽广范围放出离子。因而,风向为「上方」时比为「后方」时还提高设定施加电压P。
然后,在步骤#44,所设定的施加电压P施加到离子产生元件80,而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同时灯49(参照图5)亮灯而能从确认窗714确认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状态。
由于此因,以导引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一部分的干燥空气运送离子,经由流出口741a从箱体741流出。然后,与风扇箱体744的开口部744b所送出的剩余干燥空气合流,而从吹出口704或吹出口718,正离子及负离子放出到室内,离子产生元件80的驱动后经1小时,就可以除去浮游在室内的细菌的约80%。因此,室内的空气除湿并且利用过氧化氢或羟基自由基除去对人体有害的浮游细菌,而能够达到舒适的住家环境。
然而,送风机711的风量为「静音」时,前述图93所示的风量调节板760为以实线所示的位置。由于此因,流入到旁通路748的干燥空气的比率增高。当送风机711的风量为「强」时,风量调节板760为以虚线所示的位置。由于此因,流入到旁通路748的干燥空气的比率降低。当送风机711为「中」时,风量调节板760为实线的位置与虚线的位置其两位置的中间。
因此,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干燥空气量无关送风机711的风量而略保持一定。其结果防止风量增加造成与壁面冲突而消失离子,而能供应安定量的离子。
其次,当按压干衣按钮721时,压缩机705以最大的输出驱动,送风机711以风量「中」驱动。另外,驱动风量可变装置717的步进式马达734,风向设定为「上方」。由于此因,进行干衣运转,比除湿运转时还降低蒸发器708的温度,而送入到除湿机70内的空气急速被除湿。
因此,从吹出口704、718送出更加干燥过的空气,而能使挂在室内的衣服干燥。此时,与除湿运转同样地,以离子产生元件80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以干燥空气送出到室内。由于此因,杀灭室内的浮游细菌。
按压空气清净按钮723时,压缩机705未被驱动,而以风量「中」驱动送风机711。另外,驱动风向可变装置717的步进式马达734,风向设定为「上方」。然后,以离子产生元件80产生离子后送出到室内,循环室内的空气而且进行除去浮游细菌的空气清净运转。
然而,灯479可以在同时连续3秒钟按下除湿切换按钮24及摆动按钮727则运转离子产生元件80的状态下熄灯。由于此因,就寝时等不须亮灯时可以将灯49熄灭而减低消耗电力。另外,因不设置灯749熄灯用独立的开关所以可以达到削减成本。
另外,同时连续5秒间按下风量切换按钮725及计时器切换按钮728则停止离子产生元件80的运转。再度按压则运转离子产生元件80。由于此因,不必要单独设置使离子产生元件80导通/非导通的开关,可以削减成本并且可以削减操作面板713(参照图87)的空间。
依据本实施形态,由于将通过蒸发器708加以干燥过的空气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因而能使所期望量的离子安定产生。因此,可以安定地获得室内浮游细菌的杀菌能力。
另外,因将通过蒸发器708的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所以能够降低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干燥空气的风力。因此,可以抑制从离子产生元件80至吹出口704、718之间其与壁面等的冲突所造成离子的消失。然后,与未通过离子产生元件80的剩余空气合流后,成为所定浓度的离子以较强的风力放出,可以将离子送到室内的各角落。
然而,本实施形态的除湿机710经压缩机705的驱动而运转制冷循环,因而将通过热交换器708的干燥空气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除湿机的构成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若不运转制冷循环的除湿机亦可。即使是此情况也是将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导入到离子产生元件80,因而能够达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0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除湿机,由于将干燥空气导入到离子产生装置(具体上,为离子产生装置主要的构成要件的离子产生元件)而将正离子及负离子以此干燥空气送出到室内,因而即使室内的湿度增高也能使其安定地产生所期望量的离子。因此,可以安定地达到室内浮游细菌的杀菌能力。特别是衣服挂在室内之际即使室内的湿度上升也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在衣服上的浮游细菌。
另外,因将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导引到离子产生装置,所以能够降低导入到离子产生装置的干燥空气的风力。因此,可以抑制从离子产生装置流出后其与壁面等的冲突而造成离子的消失。然后,与未通过离子产生装置的剩余空气合流后,成为所定浓度的离子以较强的风力放出,而可以将离子送到室内的各角落。
另外,由于依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量改变导入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比率,因而无关除湿机的风量,导入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量保持略一定。因此,其结果防止风量增加所造成与除湿机内其流通路径的壁面等冲突造成离子的消失,可以供应安定量的离子。
另外,依导引到离子产生装置的干燥空气的湿度改变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压,因而抑制高湿度所造成离子产生量的减少,而可以适度保持离子的浓度。
另外,因依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量改变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所以适度维持送出到室内的空气中的离子浓度,可以达到充分的杀菌能力。
另外,由于依风向板的摆动角度改变离子产生装置其离子的产生量,因而可以防止大幅摆动角度时离子扩散所造成浮游细菌其杀菌能力的降低。
另外,因将空气送出到室内的吹出口以风向板关闭,所以防止从吹出口侵入尘埃,可以送出清净的空气。
另外,将离子产生装置设置在吹出口的近旁,因而能够抑制离子产生后的消失。另外,因设置防止风向板开放时从吹出口伸入的手指与离子产生装置的接触的遮蔽机构,所以能够防止手指与离子产生装置的接触而造成触电等的事故。
另外,因经使用者的操作就可以在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将照明离子产生装置而能确认的灯熄灯,所以就寝时等不必亮灯时将灯熄灯而可以降低消耗电力。
〔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1实施形态〕第21实施形态是将空气改质机器其构件的构成当作要点。此处则是将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701当作素材而实现第21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因此,构成本身仍为第20实施形态的除湿机701。
运转除湿机701则以导引到离子产生元件80的一部分的干燥空气运送离子,经由流出口741a从箱体741流出。然后,与风扇箱体744的开口部744b所送出的剩余干燥空气合流后,正离子及负离子从吹出口704或吹出口718放出到室内。此样,达到与上述实验结果同样的效果将室内的空气除湿,并且以过氧化氢或氢氧基原子杀死对人体有害的室内浮游细菌,而能够达到舒适的住家环境。
然则,构成离子产生元件80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吹出通路的排气部712、间隔部742及上部盖体743、以及/或设在吹出通路中可以改变吹出方向的风向可变装置717等的材料都是使用不添加带电防止剂的ABS树脂、PS树脂或AS树脂,会有下述的问题点。
即是ABS树脂、PS树脂或AS树脂等的成形材料、成性加工性、物理·机械性质优良,而且因较低价所以广泛用于电气机器等,不过因材料的表面固有阻抗值为1015Ω以上所以易于带电,与所带电的极相对的极的离子吸附于材料,因而会有破坏送出到室内的离子的平衡的问题。
当引起此问题时,只发挥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当中较少的离子所对应的杀菌能力而衰退杀菌能力。
这种情况被认为若评估其吸附量而加以设计即可,不过所带电的电性种类(正或负)或量,由于依使用条件、机器的构成等而不同并不是一定,因而从设计当初就评估离子的吸附量而调整对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等后生成两离子,而保持两离子的平衡会有困难。
因此,本发明则是在构成通过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而防止离子吸附在各构件。
施设带电防止机构的构件不易带电,可以防止吸附一种的离子而破坏两离子的平衡;因而保持两离子的良好平衡,不致降低浮游细菌的杀菌效果。
然而,最好良好的平衡是正离子量与负离子量为同量时。
图100的表中,表示在于风向可变装置等的构件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成时,测定使条件变化时其正离子量与负离子量的产生比率(平衡)的结果。
各条件中,条件1为不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的双方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的测定结果;条件2为只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的测定结果;条件3为只在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的测定结果;条件4为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的双方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的测定结果。
然而,用于测定的试验机使用上述过的除湿机701;使用排气部712作为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使用第1纵风向板730及第2纵风向板731作为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
进而,带电防止机构是对ABS树脂添加带电防止剂(例如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的商品名エレコン)重量比1.4%所形成。另外,本测定的测定位置是在从设定该电器的吹出口吹出含离子的空气的方向约10cm的位置配置离子计数器(例如,ダン科学社制83-1001B)后进行测定。
如同图100的表所示,比较条件1,得知依条件2、条件3、条件4的顺序正离子量与负离子量的平衡接近适当的平衡,条件4为最适当的平衡。
另外,因即使是条件2及条件3的情况也有适度保持两离子的平衡的效果,所以得知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其中一者施设带电防止也达到效果;进而条件4因有最合适保持两离子的平衡的效果,所以得知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双方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最具效果地保持两离子的平衡的效果。
进而,测定每次添加量的正离子量与负离子量的比率而决定上述过带电防止剂的添加量。在图101的表中表示求出当添加量的变化设为参数时其两离子的比率的测定试验结果。然而,试验条件使用上述的条件4。
如图101的表所示,得知带电防止剂(エレコン)的添加量其重量比为1.4%以上时达到良好保持正离子量与负离子量的平衡的效果。
此处,带电防止剂由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因而使用表面固有电阻作为一般能测定的指标进行说明。上述的带电防止剂(エレコン)添加量设为重量比1.4%时其材料的表面固有电阻值从图102就能求出。图102是为表示当エレコン混入到ABS树脂时エレコン的重量比与表面固有电阻值的关系的图形。依据图102,得知当带电防止剂(エレコン)的重量比为1.4%时的表面固有电阻值约为4×109Ω。
从以上的试验结果,得知经由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而具有保持具备离子产生装置的电子机器所送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平衡的效果;进而,将构成形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的材料设为具有4×109Ω以下的表面固有电阻的材料,则适度保持所送出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衡。
因此,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例如为铝、不锈钢等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构件,即使是以ABS树脂的树脂材料成形而在表面施予镍或铬等的金属镀的构成,因可以防止带电所以达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上述在ABS树脂、PS树脂、AS树脂等的热可塑性树脂中添加带电防止剂的构成,因与使用金属制构件时或在树脂材料的表面施予金属镀时作比较容易成形,所以能达成低价、多彩、而复杂的形状。
然而,上述试验结果,针对变更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的材料进行带电防止的例表示试验结果,不过带电防止机构的具体方法并局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被认为即使对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部分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时也达到保持正离子与负离子的不平衡的效果。具体上,包括有不变更全体材料而只以相同材料构成被认为是离子的通过路径的处所的情况,只在离子通过路径的一部分施设金属等的构件而防止带电的情况。
进而,上述的试验结果是使用除湿机701进行测定。不过主要包括空调机、除湿机、加湿机、空气清净机、冰箱、风扇加热器、电子炉、洗衣烘干机、吸尘器、杀菌装置等,即使是在房室内、大楼内的各室、医院中的病房或手术室、车内、飞机内、船内、仓库内、冰箱的库内等的有限空间内所使用的电器(空气改质机器)一并设置上述过的离子产生装置时,利用本发明的构成,当然也能达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然而,正离子及负离子有寿命的限制,在约3秒~5秒程度就消灭。因此,当所定的空间杀菌时,期望是依该空间的大小、形状等,适当决定送出离子的风速、风量等。
另外,空气改质机器具备除湿功能时,形成为使其将除湿后的空气供应到离子产生装置更加合适。依据其他的试验结果,得知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产生量受到湿度的影响,而期望是将经干燥过的空气供应到离子产生装置。不过由于会有干燥过的空气易于产生静电的问题。因而形成为破坏正离子与负离子的放出平衡的一个原因。
因此,如本发明为将除湿后的空气供应到离子产生装置的构成;进而是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的构成,则不致减少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量,并且能够良好地保持正离子及负离子,而达到可提供最适送出两离子的环境的特别的效果。
〔总结空气改质机器的第21实施形态〕从以上的说明能明白,本实施形态的空气改质机器则是针对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而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因在构成通过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所以不致吸引一种离子,不会破坏正离子与负离子量的平衡,而能适度保持浮游细菌的杀菌效果。
特别是设为在空气改质机器中具备除湿功能而将除湿后的空气供应到离子产生装置的构成;进而是在构成通过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或配置在通过离子的路径内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的构成,则不致减少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量,并且也能良好地保持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衡,而能够提供最适送出两离子的环境。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如以上所说明过,本发明是针对包括空调机、除湿机、加湿机、空气清净机、冰箱、风扇加热器、电子炉、洗衣烘干机、吸尘器、杀菌装置等、在住家的室内、大楼内的各室、医院中的病房或手术室、车内、飞机内、船内、仓库内、冰箱的库内等的有限空间内使用,持有依使用能改变周围的空气性质的作动的电器,附加解决将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的卫生上的重要课题的手段,对于确保健康的生活极为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其产生H+(H2O)m(m为任意的自然数)作为正离子,使其产生O2-(H2O)n(n为任意的自然数)作为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
2.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其产生H+(H2O)m(m为任意的自然数)作为正离子,使其产生O2-(H2O)n(n为任意的自然数)作为负离子,并且将该两离子送出到空气中,该两离子经由以引起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活性种的过氧化氢H2O2或是自由基·OH所形成的氧化反应而进行将浮游在空气中的细菌杀菌的功能。
3.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成为利用前述送风机送风的风的通路的循环通路、及与前述循环通路不同的送风通路,并且具备在前述送风通路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
4.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形成为利用前述送风机送风的风的通路的循环通路、及与前述循环通路不同的送风通路,并且在前述送风通路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用来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
5.如权利要求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循环通路的吸入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吸入口为共通。
6.如权利要求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循环通路的吸入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吸入口为不同。
7.如权利要求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循环通路的吹出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为共通。
8.如权利要求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循环通路的吹出口与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为不同。
9.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成为通过前述送风机而送风的风的通路的循环路径、及配置在前述循环路径内用来调整所通过空气的温度的热交换器、及与前述循环路径不同的送风路径,并且具备在前述送风路径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前述送风通路的吹出口连通到前述循环通路,前述送风通路与前述循环通路的合流口形成在比循环通路中的前述热交换器还下游侧。
10.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形成为利用前述送风机送风的风的通路的循环路径、及与前述循环通路不同的送风路径,并且具备在前述送风路径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以及将用来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包含在1个单元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前述离子产生单元的吸入口设置过滤器。
12.如权利要求1或2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用来确认设置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部的离子产生元件的确认窗。
13.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形成为利用前述送风机送风的风的通路的循环路径、及配置在前述循环路径内用来调整所通过空气的温度的热交换器,并且具备在比前述循环路径中的热交换器还上游侧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具备吸着、脱离空气中的水分的除加湿装置。
15.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设置连动控制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的控制部。
16.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设置独立控制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及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的控制部。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从空气改质机器开始运转起隔着一定的时间使其驱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计时器机构。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依空气改质机器的设置处所的大小控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量的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在保护空气改质机器的吸气路径的前面的前面板的内侧,当前述前面板开放时,使其停止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的停止机构。
20.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独立控制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和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的控制部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设置(1)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与空气改质机器一起动作时,以特定的形态报知正在产生离子;(2)只动作前述离子装置时,利用与上述(1)项不同的形态报知正在产生离子的报知机构。
21.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调整过温度、湿度或清净度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经过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放出到室内并且能够调节风量的第2送风机。
22.如权利要求21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随着前述第1送风机的风量减少,而使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减少。
23.如权利要求22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经使用者的操作使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减少的静音模式。
24.如权利要求22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具备检测出室内亮度的光检测器,当前述光检测器检测出室内比预设亮度还暗之际使前述第1、第2送风机的风量减少。
25.如权利要求21、22、23或2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随着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增减,而使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量增减。
26.如权利要求21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随着前述第1送风机的风量减少,而使前述第2送风机的风量增加。
27.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将调整过温度或湿度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送出到室内的第2送风机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使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停止。
28.如权利要求27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使前述第2送风机停止。
29.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将调整过温度或湿度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第1送风机、及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将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送出到室内的第2送风机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当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时,比前述第1送风机运转时还减少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
30.如权利要求27、28或29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冷气运转或暖气运转开始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
31.如权利要求27、28或29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暖气运转中到达设定温度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
32.如权利要求27、28或29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空气改质机器能构成冷气运转及暖气运转,当暖气运转中除霜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
33.如权利要求27、28或29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当除湿运转中压缩机停止时使前述第1送风机停止。
34.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具备经施加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元件、及电压施加到前述离子产生元件的电源部、及送出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所产生的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及收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和前述电源部和前述离子用送风机的收容箱体;将卡止前述离子产生元件的元件卡止部成一体设置在前述收容箱体。
35.如权利要求34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其中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具有筒状的电介体、及沿着前述电介体的内面所配置的内电极、及沿着前述电介体的外面所配置的外电极,并且前述元件卡止部由支撑前述离子产生元件两端的肋所形成。
36.如权利要求35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其中沿着前述离子用送风机的空气流形成前述肋。
37.如权利要求34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其中将排出离子的排出口形成在前述收容箱体,将阻止从前述排出口侵入异物的防御机构设置在前述排出口。
38.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具备经施加电压而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元件、及电压施加到前述离子产生元件的电源部、及送出前述离子产生元件所产生的离子的离子用送风机、及收容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和前述电源部和前述离子用送风机的收容箱体;前述收容箱体,夹隔前述离子用送风机而在一侧配置前述离子产生元件,并且在另一侧配置前述电源部。
39.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将控制能调整空气的温度、湿度或清净度的空气改质机器的运转的控制电路配置在空气改质机器一侧的端部,将权利要求34、35、36、37或38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配置在另一侧的端部。
40.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形成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并且设置在空气改质机器的内部的形成为送风机的送风路径的具有循环通路的吸入口的前面板、及设置在前述循环通路具有调节空气温度的功能的热交换器;在前述前面板与前述热交换器之间配置权利要求34、35、36、37、或38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
41.如权利要求40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前述热交换器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之间设置隔热材。
42.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形成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并且具有设置在空气改质机器内部的形成为送风机的送风路径的循环通路的吸入口的前面板、及权利要求34、35、36、37或38的离子产生装置单元;在离子用送风机的吸入侧设置过滤器,能从空气改质机器的前面装卸前述过滤器。
43.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及进行脱臭及/或集尘的过滤器部;在从空气的吸入口到达吹出口的通风路的上游侧配置过滤器部,在下游部配置离子产生装置。
44.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循环室内的空气的送风机、及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下游侧备有抑制臭氧的臭氧抑制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前述送风机的下游侧设置空气通路的分支部,在所分支一侧的通路设置前述离子产生装置。
46.如权利要求45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前述分支部设置调节空气流量的机构。
47.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近旁设置发光部,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连动而控制发光。
48.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使室内空气循环的送风机、及除去所吸入空气中的尘埃的过滤器、及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将已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一部分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将含有该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空气与已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合流且使其循环。
49.如权利要求48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在空气改质机器的本体外进行含有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空气与已通过前述过滤器的空气的合流。
50.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夹隔电介体而相对向的一对电极,前述电介体为筒状,在其两端装着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套盖,将一侧的套盖,从与前述电介体的轴线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嵌合到空气改质机器本体;将另一侧的套盖抵接到空气改质机器本体使其对前述电介体产生从轴线方向的推压力,因而将离子产生元件固定在空气改质机器本体内。
5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具备电介体、及夹隔该电介体而相对向的一对电极、及在该一对的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的交流高电压产生机构、及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第1产生机构、及只产生负离子的第2产生机构;具备切换前述第1产生机构与前述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
52.如权利要求51的离子产生装置,其中切换前述第1产生机构与第2产生机构的切换机构具备前述一对电极当中不是电压供应侧的电极连接正极,负极侧接地的二极管、及连接到该二极管的两端的开关机构。
53.如权利要求52的离子产生装置,其中当前述开关机构成为导通状态则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当前述开关机构成为非导通状态则只产生负离子。
54.如权利要求53的离子产生装置,其中前述开关机构为继电器。
55.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将室内空气除湿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设置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将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以该干燥空气将离子送出到室内。
56.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吸入室内的空气,与执行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因而冷凝除去含在该空气中的水分的干燥空气从吹出口送出到室内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将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设置在前述热交换器的前述吹出口侧。
57.如权利要求55或5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将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
58.如权利要求57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依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量使其变化导引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的比率。
59.如权利要求55或5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经对电极施加电压而放电,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依干燥空气的湿度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施加电压。
60.如权利要求55或5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依送出到室内的空气量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
61.如权利要求55或56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变更放出到室内的空气方向的能摆动的风向板,依前述风向板的摆动角度使其变化前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量。
62.如权利要求61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增加前述风向板摆动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使其比前述风向板停止摆动时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量还多。
63.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设置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照明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而能视觉确认的灯,经使用者的操作,前述离子产生装置运转中可以将前述灯熄灯。
64.一种空气改质机器,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所形成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部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
65.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经由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细菌的表面引起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活性种的作用而将该细菌杀菌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
66.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所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
67.一种空气改质机器,是具备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经由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细菌的表面引起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活性种的作用而将该细菌杀菌的离子产生装置所形成的空气改质机器;其特征为在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及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施设带电防止机构。
68.如权利要求64、65、66或67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带电防止机构以表面固有电阻值为低于4×109Ω以下的材料形成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材料。
69.如权利要求64、65、66或67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带电防止机构其形成构成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的路径构成构件或配置在通过前述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的路径中的构件的材料为在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的表面施予金属镀的材料或是添加带电防止剂的树脂材料的其中一种材料。
70.如权利要求64、65、66或67的空气改质机器,其中前述空气改质机器具备除湿机功能,将除湿后的空气供应到前述离子产生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空气改质机器是将经由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压而使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的离子产生装置搭载于空气改质机器,同时混合在空气间,该正负离子附着在空气中的细菌表面,则正离子及负离子经化学反应而生成也是活性种的羟基自由基或过氧化氢,由细菌的细胞去除氢原子而达到杀菌效果。此杀菌效果与空气改质机器所持有的温度调整功能、除湿功能、加湿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等组合,而达到舒适且健康的室内环境。
文档编号F24F1/00GK1541118SQ01817779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8日
发明者竹田康坚, 小浜卓, 世古口美德, 高野利明, 宫田昭雄, 西川和男, 野岛秀雄, 野口克利, 清水文昭, 山下裕康, 伊藤智久, 守川守, 久, 利, 康, 明, 昭, 男, 美德, 雄 申请人:夏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