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5241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特别是一种自动的燃气灶。现有燃气灶都是用旋扭开关和调节火力、使用不方便、易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控制、使用方便、安全的自动燃气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灶(炉)具外壳、气管、炉头、分火器、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设有阀芯调节电机,炉具外壳上设有电脑控制板和微动开关组。
所述阀体的阀芯上设有一个传动齿轮。
所述外壳上微动开关组,是当锅放到灶具支架上时,开关指挥灶具自动点火,锅离开支架时开关指挥灶具自动熄火。
所述电脑控制板是控制灶具开关和调节火力的。
所述调节电机为减速电机,电机受控于电脑控制板,电机的输出轴上也设有一个传动齿轮,它和阀芯上的传动齿轮咬合,这样电机输出轴转动会带动其上的齿轮转动,齿轮会带动和其咬合的阀芯上齿轮转动,阀芯齿轮带动阀芯转动开关和调节灶具。
本发明由于调节电机、微动开关和电脑控制系统的设置、使灶具不用旋扭即可开、关和调节火力、使用更方便且节能。
图一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本发明电脑控制电机和伐体结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三为本发明调气伐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四为本发明电脑控制版面的示意图。图五为本发明的微动开关组原理结构剖视图。
结合实施例说明附图
参见图一、本发明包括有炉壳1、气管2、调气伐体3、炉头4、内圈分火器5、外圈(大圈)分火器6、支架7、电脑控制板8、及微动开关组9。
所述电脑控制板8设在炉壳1上。
所述阀体3是由阀壳(套)33、阀芯32、电机31组成的燃气调节系统,其中伐体3通过气管2和炉头4与炉壳1固接,电机31通过结合片34与伐壳33固接,见图二所述结合片(起把电机31和伐体3结合在一起的作用)34设(固定)在伐壳33上,通过它使电机输出轴311上齿轮3111和伐芯端轴325上齿轮3251咬合在一起,见图二所述阀壳33上设有一个入气口331、是供伐体3入燃气的;还设有两个出气口,其中大出气口332在伐壳中部和入气口331相对。是供外圈分火器6燃气的,小出气口333在伐壳前面和伐芯中心出气口324相对,是供内圈分火器5燃气的,见图三所述伐芯32上开有大入气口321、小入气口322,大出气口323(它和大入气口321相对)、小出气口324(它和伐壳上小出气口333相对)。伐芯32上端还车有一段较细的杆325、我们称之为“端轴”(见图三),在端轴325上设有齿轮3251,见图二。
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311上设有个齿轮3111,齿轮3111和端轴325上齿轮3251通过结合片34咬合一起。这样电机轴311转动,即会带动其上的齿轮3111转动、齿轮3111会带动与之咬合的齿轮3251、齿轮3251会带动伐芯轴325及伐芯32转动,从而开关和调节灶具的燃气大小(齿轮3111和3251的直径是一样的)。电机输出轴311上还设有拨叉3112,其作用是拨动微动开关341和342,以使电机31停下。
所述微动开关341和342设在结合片34上电机输出轴311两侧,它们与结合片34固接,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拨叉3112的拨动,断开电机31左右转动的电源。
所述微动开关组是由开关91和支杆套92、支杆93组成的微动开关组,其中开关91上还包括开关片911,支杆套92上还包括挂钩921,支杆93上还包括拉动支杆93的横拉杆931、弹簧392、支杆横顶933、支杆上凸起壁934,支杆套92与灶具壳1固接,开关91分别与灶具壳1和支杆套92固接。
结合附图分步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首先说明气伐套33与伐芯32的工作原理,已知伐套33的入气口331与出气口332是相对的,又知伐芯入气口321与出气口323也是相对的、其中伐套33的内壁为圆筒形,阀芯32也为圆筒形、出入气口311、321、322、323、332又都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入气口331和321相对时,出气口323和332也是相对的,此时入气量最大,出气量也是最大,即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同时最大,见图三。
再说明电机输出轴311上齿轮3111与伐芯端轴325上齿轮3251咬合后,带动伐芯32左右转动调气的工作原理见图二。当电机轴311带动齿轮3111顺时针转动时,与之咬合的端轴325上齿轮3251即会逆时针转动、带动伐芯32也逆时针转动,反之当齿轮3111逆时针转动时与之咬合的齿轮3251即会顺时针转动,带动伐芯32也顺时针转动,当拨叉3112随电机轴311转动触到微动开关341或342时,开关341或342都会断开电机31左右转动的电源即电机31都会停下。我们设定开关341、342在齿轮3112两侧一条直线上,即拨叉3112从开关341运行至开关342所行的距离角度为180度角,见图二。再说明控制板8控制电机带动阀芯转动,开关和调节灶具的工作原理按动电脑板(见图四)8上开起键81、灶具头4上脉冲点火针41点火,一秒钟后,电脑会指挥电机(轴)311带动齿轮3111顺时针转动90度角,即拔叉从180度角转至90度角,这样与齿轮311咬合的齿轮3251会带动伐芯端轴325及伐芯32逆时针转动90度角,我们设计的此时伐套33的入气口331和伐芯入气口321是相对应的,即伐体3入气量最大,此时伐体出气口323和332也是相对的,出气量最大,从出气口324和333出气量也最大,即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同时最大。当电机31起动1秒后,内圈5与外圈6几乎同时被点燃(如打火不成功,按动关机键82,五秒钟后重新开机)。当内外圈火力都最大时,如要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同时变小,要按动电脑板8上正字键83,电机轴上齿轮3111会逆时针转动带动端轴齿轮3251顺时针转动;这时伐芯入气口321会与伐套入气口331慢慢错开,阀芯入气会慢慢变小,此时出气口323与332也会慢慢错开,出气量自然变小,此时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会同时慢慢变小。当拨叉31112随电机轴311逆时针转动行至于165度角时,电机31会停下,我们设计“正”字键83控制电机31逆时针转动带动拨叉3112只能转到165度角,即带动的齿轮3251及伐芯32转至入气口321与331大部分错开,即阀芯32只有少量入气,自然从出气口332和333的出气量都为最小,炉具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都为最小。也就是说“正”字键83只能使内外圈火力都慢慢变小或最小,不能使拨叉3112转至180度角触到微动开关342而关闭炉具。关闭炉具时要按动电脑板8上“关”字键82,无论电机(轴)311在180度角内的什么角度,都会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3111也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轮3251及伐芯32顺时针转动,当拨叉3112触到微动开关342时,电机31才停下,此时伐套入气口331与伐芯入气口321、322都错开——断开伐体3的入气,灶具被关闭。当灶具内外圈都为大火时,如要内圈5为小火,按动电脑板8上“反”字键84,电机(轴)311会带动齿轮3112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轮3251及伐芯32逆时针转动,伐芯入气口321与伐套入气口331会慢慢错开,阀芯32的入气量会慢慢变小,伐套出气口332和333的出气量自然变小,即内圈5与外圈6的火力也慢慢变小。当拨叉3112触到微动开关341时,电机31会停下,此时伐芯入气口321与伐套入气口331完全错开,伐芯出气口323与伐套出气口332也完全错开,只有伐芯小入气口322与伐套入气口331相对,此时只有小出气口333出气,即只有内圈5小火燃烧,此时要关闭灶具也是按动电脑板8上“关”字键82,来关闭灶具。
再说明微动开关与电脑控制板的联系和使用见图五。当锅放到支架7上时,支架会压在微动开关组9的支杆横顶933处,支杆93向下移动、支杆凸起壁934会压住开关片911一起向下移动、开关91关闭,此时开关91接通电脑板8上开起键81的开起电源,此时如开起键81在开起状态、灶具会自动点燃,如不在开起状态需按动开起键81,灶具才会点燃,当锅从支架7上拿起,支杆93失去压力在弹簧932向上作用下向上支起、开关片911失去压力向上抬起、开关91打开,断开开起键81电源、同时接通关闭键82电源,灶具会自动关闭。如不想使用微动开关组9、把支杆93上的横拉杆931向下拉动、同时向左转动,挂在支杆套92的挂钩921上,这样开关91总是关闭的,锅离开或放上支架,灶具即不会打开或关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灶,包括灶具外壳(1)、入气管(2)、阀体(3)、炉头(4)、分火器(5)和(6)、支架(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阀体(3)上燃气调节电机(31)、电脑控制板(8)、微动开关组(9)和结合片(34),其中电机(31)通过结合片(34)与伐体(3)固接,电脑板(8)设在炉壳(1)上,微动开关组(9)设在灶具外壳(1)内并与其固接,结合片(34)设在伐体(3)侧边并与其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311)上设有拨叉(3112)和传动齿轮(3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的阀芯端轴(325)上设有传动齿轮(3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组(9)包括开关(91)、支杆套(92)、支杆(93)、挂钩(921)、横拉杆(931)、弹簧(932)、支杆横顶(933)、支杆凸出壁(934)。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片(34)上设有微动开关(341)和(342)。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控制自动燃气灶,包括炉壳、气管、分火器、炉头、阀体、微动开关,在阀体上设置了开关和调节阀体的电机,在电脑的控制下使灶具便为无旋钮自动开关和调节火力。在支架下设置的微动开关,使锅离开支架灶具自动熄火,锅放上支架灶具自动点火。
文档编号F24C3/12GK1443969SQ0210492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8日
发明者葛再辉 申请人:葛再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