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42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是将一鼓风机组配置于冷凝器的上方,使该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于停机后,该冷凝器上所凝结的水份不会滴落至该鼓风机组内,属空调设备结构改良技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10的结构,系包括一壳体11、一鼓风机12及一冷凝器13,其中,该壳体11之其中一侧面的上段部及下段部上分别嵌固有一入风盖板111及一出风盖板112,该鼓风机12系置设于壳体11的入风盖板111的后面,而该冷凝器13的顶部则斜置固设在鼓风机12的上方及后方位置,当该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10被启动使用,该鼓风机12即会将外部的空气(如图1中箭头所示),由该壳体11的入风盖板111吸入至该壳体11的内部空间中,并通过该冷凝器13使该外部的空气行热交换后之温度被降低产生冷气,再由该壳体11的出风盖板111吹出;此种设计方式长久以来虽能达到预期的冷房效果,但在使用及维修保养上却存在下列缺点(1)、如图2所示,目前的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中,该鼓风机12是配置在冷凝器13的下方,当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在运转使用的过程中,该鼓风机12所产生的风压是由下往上吹送,故冷凝器上所凝结的水份均会随着空气被吹出出风盖板112外;当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停机不使用时,因鼓风机亦停止运转,故冷凝器上所凝结残存的水份,即会自行滴落至下方的鼓风机12中,造成鼓风机12内部潮湿而锈蚀甚或损坏等情事,使得鼓风机12受损更换的频率提高,同时亦增加消费者维护成本的支出;(2)、由于该冷凝器13及其构件(如冷媒管等)均是配置在鼓风机12的后方,所以当冷凝器维修保养或故障(如冷媒外漏等)必须检修时,技术人员需先拆下鼓风机12并取出壳体11方能进行维修或更换冷凝器13,待检修或更换冷凝器13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又必须再将鼓风机12装回原位置,而如此一拆一装鼓风机12的过程,不仅增加维修工作的难度,且徒增检修的时间及成本;(3)、目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中鼓风机所产生的风量,在通过该冷凝器后,其风量均会因受阻挡而减小,以致造成经出风盖板112吹出的风量不足亦使得其冷房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新式的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是将鼓风机组配置于冷凝器的上方,使该冷凝器在停机未行热交换后,其所留滞凝结于冷凝器上的水份不会滴落至该鼓风机组中,而能完全防止鼓风机组产生锈蚀及损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中,该鼓风机组配置的位置,并不会阻遮住冷凝器及其构件,使得冷凝器的维修或更换,可更为简易及快速外,该鼓风机组所产生吹出的风量,亦完全不会受到冷凝器的阻挡而有任何减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系包括一壳体、一冷凝器及一鼓风机组,该壳体的内部系由一上段空间、一中段空间及一下段空间所组成,而该壳体之其中一侧面相对于该上段空间及下段空间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出风盖板及一入风盖板;该冷凝器系斜置固设于该壳体的下段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鼓风机组系固设于该壳体的中段空间中。
其中,该鼓风机组具有一固定板、一驱动马达及两鼓风机,该固定板的周缘系固设于该壳体之上段空间与中段空间之间的内壁面上,且其板面上穿设有两通孔;该驱动马达系固定在该固定板底部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两鼓风机系分别固设在该固定板两通孔处的底部面上,其皆具有一叶轮与一导风外壳,其中,该两叶轮系与该驱动马达的两动力输出轴做动力连接,而该两导风外壳的顶缘系固设于该固定板两通孔底部面的孔缘上,又该两导风外壳靠近壳体出风盖板的两导风板,分别与该两鼓风机之两叶轮的叶片方向相互呈一夹角。
本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其优点是完全杜绝习用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中之鼓风机,因该冷凝器凝结水份的滴入,造成潮湿甚至锈蚀或损坏等情事发生,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操作使用维修或更换设备快速、方便,市场竞争力强。


图1习用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之内部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2习用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之内部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3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4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5图4中之A-A剖面示图。
图6图4中之B-B剖面不图。
图7本实用新型停机不使用时之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冷气空调设备 13、30冷凝器12、43、44鼓风机11、20壳体111、24出风盖板 112、25入风盖板21上段空间 22中段空间23下段空间 26排水孔40鼓风机组 41固定板42驱动马达 411、412通孔413底部面 431、441叶轮432、442导风外壳433、443导风板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系包括一壳体20、一冷凝器30及一鼓风机组40;其中,该壳体20的内部系由上段空间21、中段空间22及下段空间23所组成,而该壳体20之其中一侧面相对于该上段空间21及下段空间23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出风盖板24及一入风盖板25;该冷凝器30系斜置固设于该壳体20的下段空间23内;该鼓风机组40则固设于该壳体20的中段空间22中,其具有一固定板41、一驱动马达42及两鼓风机43与44,其中,该固定板41的周缘固设在该壳体20的上段空间21与中段空间22之间的内壁面上,且其板面上穿设有两通孔411及412(如图6所示);该驱动马达42固定在该固定板41的底部面413的中央位置处;该两鼓风机43与44系分别固设在该固定板41的两通孔411及412处的底部面413上,其皆具有一叶轮431及441与一导风外壳432及442,其中,该两叶轮431及441系与该驱动马达42的两动力输出轴(图中未示)做动力连接,而该两导风外壳432及442的顶缘系固设于该固定板41的两通孔411及412底部面413的孔缘上,又该两导风外壳432及442靠近壳体20之出风盖板24的导风板433及443,分别与该两鼓风机43与44之叶轮431及441的叶片方向相互呈一夹角θ。
再如图5至图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结构改良,在运转使用时,该冷凝器30行热交换后所产生的水份均会直接被冷气夹带吹出壳体20之出风盖板24外,在停机不使用后,该留滞于冷凝器30上的水份则会向下滴落在该壳体20的底部中(如图7所示),并经由壳体20的排水孔26排出壳体20外部,故该鼓风机组40完全不会受到该冷凝器30水份的锈蚀及损坏;另,由于该鼓风机组40系设置在冷凝器30的上方,完全不会阻遮住该冷凝器30及其构件,使得技术人员对该冷凝器30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更为简易及快速,再者,该鼓风机组40所产生的风量,亦不会受到该冷凝器30的阻挡而减小;又如图5所示,因该两鼓风机43与44之两导风板433及443均分别与该两鼓风机43与44之叶轮431及441的叶片相互呈一夹角θ,故该两鼓风机43与44在作动时,所产生的风量系顺着该两导风板433及443之倾斜的角度渐进地排出,除能有效地降低鼓风机组40排风所产生风切的噪音外,亦能使该鼓风机组40在排风的过程中更为平顺。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系包括一壳体、一冷凝器及一鼓风机组,该壳体的内部系由一上段空间、一中段空间及一下段空间所组成,而该壳体之其中一侧面相对于该上段空间及下段空间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出风盖板及一入风盖板;该冷凝器系斜置固设于该壳体的下段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鼓风机组系固设于该壳体的中段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鼓风机组具有一固定板、一驱动马达及两鼓风机,该固定板的周缘系固设于该壳体之上段空间与中段空间之间的内壁面上,且其板面上穿设有两通孔;该驱动马达系固定在该固定板底部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两鼓风机系分别固设在该固定板两通孔处的底部面上,其皆具有一叶轮与一导风外壳,其中,该两叶轮系与该驱动马达的两动力输出轴做动力连接,而该两导风外壳的顶缘系固设于该固定板两通孔底部面的孔缘上,又该两导风外壳靠近壳体之出风盖板的两导风板,分别与该两鼓风机之两叶轮的叶片方向相互呈一夹角。
专利摘要一种落地式冷气空调设备,包括壳体、冷凝器及鼓风机组,该壳体的内部由上、中、下三段空间组成,该壳体中的一侧面设有出风盖板及入风盖板;该冷凝器斜置固设于该壳体的下段空间内,该鼓风机组固设在壳体的中段空间中。该鼓风机组具有固定板、驱动马达及两鼓风机,固定板固设于壳体上段空间与中段空间之间的内壁面上,板面上穿设有两通孔;驱动马达固定在固定板底部面的中央处;两鼓风机分别固设在固定板两通孔处的底部面上,其皆具有叶轮与导风外壳,两叶轮与驱动马达的两动力输出轴做动力连接,两导风外壳的顶缘固设于固定板两通孔底部面的孔缘上,两导风外壳靠近出风盖板的两导风板,分别与两鼓风机之两叶轮的叶片方向相互呈一夹角。组装容易,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4F3/06GK2568995SQ022460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秋水 申请人:肯力耐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