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滚筒和干混砂浆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41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滚筒和干混砂浆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烘干滚筒和干混砂浆烘干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烘干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烘干滚筒和干混砂浆烘干系统。
技术背景[0002]烘干滚筒用于烘干固体物料,例如可以用于干混砂浆烘干系统中。现有的烘干滚筒通常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扬料板。其中,扬料板为弯折预定角度的板状件,多个扬料板沿筒体的轴向直线排列成列,多列扬料板沿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由此,在筒体旋转时,筒体内的物料被弯折的扬料板挖掘和抛洒,继而与筒体内的热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烘干。另外,扬料板的弯折和沿周向设置形成类似螺旋的结构,从而使烘干的物料沿筒体的轴向推进。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扬料板的抛洒作用和物流的重力作用,容易导致沿筒体周向的物料分布不均,并因而产生真空(即风洞),对烘干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弱风洞并且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烘干滚筒。[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其中, 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弯折方向相同且弯折角度不同的扬料板。[0005]优选地,所述扬料板包括多个第一扬料板和多个第二扬料板,所述第一扬料板的弯折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扬料板的弯折角度,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扬料板和所述多个第二扬料板沿所述筒体的内周以螺旋形式间隔排列;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沿所述筒体的轴向交替设置。[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的弯折角度为60-120度,所述第二扬料板的弯折角度为 30-60 度。[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扬料板的高度相同。[0009]优选地,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外筒和中筒,所述外筒、所述中筒和所述筒体从外到内依次套设,所述外筒内设置有第三扬料板,所述中筒内设置有第四扬料板。[0010]优选地,所述外筒和所述中筒固定连接,所述中筒和所述筒体固定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扬料板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的弯折方向相同,但与所述第四扬料板的弯折方向相反。[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其中,该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筒体内设置不同角度的扬料板,使得物料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的扬料作用下所经历的抛洒时间较长,并且能够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中留置部分物料以便继续抛洒,从而能够沿筒体的周向较为均勻地分布物料,减弱了风洞的影响,提高了烘干效率。[00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16]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沿图1中A-A面截取的示意图;[0018]图3和图4是说明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的弯折角度不同的透视图,其中,图3 是第一扬料板的透视图,图4是第二扬料板的透视图;[0019]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和现有的烘干滚筒的风洞分布的示意图;[0020]图6是说明第--扬料板的安装方式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0021]附图标记说明[0022]10 筒体11第一扬料板12第二扬料板[0023]20 外筒21第三扬料板[0024]30 中筒31第四扬料板[0025]40 基座50驱动电机60托轮 70 滚圈[0026]80 卸料装置90螺固件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另外, 本实用新型中,扬料板为弯折的板状件,其弯折方式可以是平缓或非平缓的弯折,“弯折角度”指扬料板上彼此延伸方向偏离最大的两个板部之间的夹角。[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0,其中,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弯折方向相同且弯折角度不同的扬料板。通过在筒体内设置不同角度的扬料板,使得物料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的扬料作用下所经历的抛洒时间较长,并且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中能够留置一部分物料并推进该部分物料,从而物料能够沿筒体的周向较为均布地分布物料,减小了风洞的大小。[0030]优选地,所述扬料板包括多个第一扬料板11和多个第二扬料板12,所述第一扬料板11的弯折角度a大于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弯折角度b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多个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多个第二扬料板12沿所述筒体10的内周以螺旋形式间隔排列。[003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2可以沿所述筒体10的轴向交替设置,从而沿筒体10的轴向均勻地进行扬料和抛洒并使适当量的物料经历较长的抛洒时间。[0032]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 10的内壁上,从而便于在磨损后进行更换或维护。具体地,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2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扬料板11 (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 可以通过螺固件90安装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0033]另外,弯折角度较大有利于使较多的物料经历较长的抛洒时间,但不利于扬料和抛洒。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11的弯折角度a为60-120度,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弯折角度b为30-60度,从而兼顾扬料作用和减弱风洞的作用。[0034]此外,第一扬料板11和第二扬料板12在扬料时首先插入物料中,以挖掘物料并随后扬料抛洒。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11的高度可以与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高度相同,以使第一扬料板11和第二扬料板12在扬料时的挖掘能力基本相同。[0035]图5示意地显示了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内的风洞大小的对比。如图 5所示,现有的烘干滚筒中,A-A线右侧的区域(Si)为扬洒物流形成的料幕区域,A-A线左侧的区域(S2+S3)为风洞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中,B-B线右侧的区域(S1+S2)为扬洒物流形成的料幕区域,B-B线左侧的区域S3为风洞区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大大提高了物流的周向均勻分布,并且显著降低了风洞的大小。[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烘干滚筒可以包括外筒 20和中筒30,所述外筒20、所述中筒30和所述筒体10从外到内依次套设,所述外筒20内设置有第三扬料板21,所述中筒30内设置有第四扬料板31。其中,物料依次经过筒体10, 筒体10和中筒30之间的空间,以及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从而主要在筒体10中进行烘干,并在筒体10和中筒30之间的空间以及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中进行冷却。[003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中筒30和外筒20的作用在于使烘干的物料尽快冷却,因此中筒30和外筒20并非必须的部件。[0038]优选地,所述外筒20和所述中筒30固定连接,所述中筒30和所述筒体1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驱动外筒20使得中筒30和筒体10 —起随之转动。[0039]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扬料板的21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弯折方向相同,但与所述第四扬料板31的弯折方向相反。通过这种布置, 虽然筒体10、中筒30和外筒20的旋转方向相同,但物料在筒体10、筒体10和中筒30之间的空间以及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中被相应的扬料板推进的方向依次相反,从而筒体10、中筒30和外筒20依次交替地改变物料推进的方向。具体地,物料在筒体10中的推进方向与在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中的推进方向相同,但与在筒体10和中筒30之间的空间中的推进方向相反。因此,当物料在筒体10内沿筒体10的长度方向从图1所示的左端推进到右端后,物料将进入筒体10和中筒30之间的空间并从右端推进到左端,最终物料将进入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并从左端推进到右端。[0040]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驱动电机50、与该驱动电机50连接的托轮 60、与该托轮60连接的滚圈70,所述滚圈70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筒20。[0041]此外,所述烘干滚筒还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外筒20的一端的卸料装置80,该卸料装置连接到烘干滚筒的出料口(通常位于筒体10或者中筒30和外筒20之间的空间的一端)。[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其中,该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滚筒。[004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4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004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弯折方向相同且弯折角度不同的扬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料板包括多个第一扬料板(11)和多个第二扬料板(12),所述第一扬料板(11)的弯折角度(a)大于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弯折角度(b),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多个第二扬料板(1 沿所述筒体(10)的内周以螺旋形式间隔排列;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 沿所述筒体(10)的轴向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 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11)的弯折角度 (a)为60-120度,所述第二扬料板(12)的弯折角度(b)为3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11) 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扬料板(1 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外筒(20)和中筒(30),所述外筒(20)、所述中筒(30)和所述筒体(10)从外到内依次套设, 所述外筒00)内设置有第三扬料板(21),所述中筒(30)内设置有第四扬料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00)和所述中筒(30)固定连接,所述中筒(30)和所述筒体(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扬料板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扬料板(1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1 的弯折方向相同,但与所述第四扬料板(31) 的弯折方向相反。
9.一种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干混砂浆烘干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滚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0),其中,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弯折方向相同且弯折角度不同的扬料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烘干滚筒的干混砂浆烘干系统。通过在筒体内设置不同角度的扬料板,使得物料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的扬料作用下所经历的抛洒时间较长,并且能够在弯折角度较大的扬料板中留置部分物料以便继续抛洒,从而能够沿筒体的周向较为均匀地分布物料,减弱了风洞的影响,提高了烘干效率。
文档编号F26B25/16GK202254751SQ2011203152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日平, 戴彬彬, 黄玮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