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4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溶液除湿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溶液除湿再生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属于空气调节、溶液除湿空调中溶液除湿/ 再生装置制造和强化传热传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凸现,能源利用危机不断,制冷空调设备带来的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节能成为制冷空调领域内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各种节能型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前的热点。[0003]由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去除潜热负荷上的优越性,近年来逐渐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制冷空调领域的研究热点。溶液除湿是一种利用物理吸收原理对空气进行湿度处理的技术,其除湿性能的好坏用其表面蒸汽压的大小来衡量。由拉乌尔定律可知,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逐渐降低。实际的除湿溶液,其性能偏离拉乌尔定律,而且是负偏差,因而实际的除湿溶液具有更强的吸湿能力。溶液的表面蒸汽压是溶液温度与浓度的函数,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被处理的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除湿溶液的表面蒸汽压之间的压差是水分由空气向除湿溶液传递的驱动力,因而除湿溶液表面蒸汽压越低,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溶液的除湿能力越强,与所接触的湿空气的达到平衡时,湿空气具有更低的相对湿度。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和回热来完成溶液的再生,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能量在除湿溶液中以化学能而不是热能的形式存在,因而其蓄能能力很大。由于溶液具有腐蚀性,传统的换热器金属材料如铝、铜等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换热器。为克服该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的填料采用泡沫铝,是一种耐腐蚀、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并且具有很好保温性能的多孔材料。泡沫铝填料与内冷/ 内热管组成的了传热传质单元体,该单元体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新型内冷/内热型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发明内容[0004]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0005]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溶液除湿再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上部的溶液进流管、设置在壳体内中部的由填料和内冷/内热管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在壳体中部的一侧设有入口湿空气,另一侧设有出口湿空气;进流管接内冷/内热管的输入端,出流管接内冷/内热管的输出端;溶液进流管在壳体内的部分设有分液器。[0006]优选的,所述的填料采用泡沫铝。[0007]优选的,在壳体两侧或者上下分别设置风口。[0008]有益效果采用内冷/内热管夹装在填料内部的方法,由于泡沫铝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和导热性能性能好的特点,使得溶液与空气能够保持需要的工作温度,溶液与湿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强化了传质效果。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热质交换单元结构示意图。[0011]以上的图中有壳体1,填料2,内冷/内热管3,溶液进流管4,分液器5,进流管 6,出流管7,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入口湿空气9,出口湿空气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13]参见图1 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的溶液进流管4、设置在壳体1内中部的由填料2和内冷/内热管3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 ;在壳体1中部的一侧设有入口湿空气9,另一侧设有出口湿空气10 ;进流管6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入端,出流管7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出端;溶液进流管4在壳体1内的部分设有分液器5。[0014]所述的填料2采用泡沫铝,是一种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并且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多孔材料。[0015]在壳体1两侧或者上下分别设置风口,能够使得空气与溶液形成交叉流或者顺流或者逆流的流动形式。[001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兼具填料与内冷/内热源特色优势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在壳体ι中有多孔泡沫铝填料2和内冷/内热管3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使得溶液、空气可以通过导热良好的多孔铝与内冷/内热流体换热。壳体1上方设置溶液进液总管4,下方设置溶液出流管8 ;溶液进液总管4设在传热传质单元体上方,溶液经进液总管4流入分液器5 后喷淋到多孔泡沫铝填料2上,与从壳体1 一侧进入的入口湿空气9直接接触进行热质交换,以达到空气除湿或溶液再生的目的。经过与湿空气热质交换后的溶液汇集至壳体1底部经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流出。多孔泡沫铝填料中埋设有内冷/内热管3,对溶液与湿空气间的传热传质过程的起到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溶液除湿/再生效率,而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制造。[0017]内冷/内热管3之间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的方法链接。[0018]内冷/内热溶液除湿/再生器结构合理,采用内冷/内热部件置于传热传质部件内部形式,两者成为一个完整的设备。作为除湿器使用时,内冷/内热管中通入外界冷源流体,可有效降低溶液温度而提高除湿的驱动势,达到强化传质的目的。作为再生器使用时, 内冷/内热管中通入外部热源流体,可提高溶液的温度,传质方向与除湿器中刚好相反。内冷/内热管道中通入的热源流体可采用工业余热,如废水、蒸汽,通入冷流体如常温水。[0019]在壳体1中装有泡沫铝填料2和内冷/内热管3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壳体1 的上方设置溶液进流管4用于除湿溶液的导入,壳体1上方设内冷/内热源进流总管6用于冷/热源流体的通入,下方设置出流管7 ;溶液进流管4设在传热传质单元体上方,分液器5设在溶液进流管4上,溶液通过喷头或其他布液器均勻喷淋到泡沫铝填料2上,在壳体 1的底部设有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0020]内冷/内热管3的夹装在泡沫铝填料2内部,两者紧密接触。所述的填料2采用泡沫铝,是一种耐腐蚀、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大大增加了溶液与湿空气的接触面积。在壳体1两侧或者上下分别设置风口。所述的内冷/内热管3之间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的方法连接。内冷/内热管3中的内冷/内热源对溶液进行冷却或者加热,起到强化传热传质的目的。内冷/内热源流体通过进流管6进入内冷/内热管3,最后从出流管7流出。壳体两侧(叉流设计)或者上下(顺/逆流设计)均设湿空气流入和流出口,壳体下方设溶液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用于溶液的导出。壳体中各内冷/内热管之间采用管道进行连接保持流体的流通,空气从左侧流入经除湿后从壳体右侧流出。壳体、管道、填料通过合理的组合构成完整的除湿/再生器。除湿溶液经溶液输入管流入并喷淋到填料上与空气进行接触,进行传热传质过程以达到空气除湿或溶液再生的目的,内冷/内热管的设置起到了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溶液的除湿和再生效率。[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的溶液进流管G)、设置在壳体(1)内中部的由填料(2)和内冷/内热管(3)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在壳体(1)中部的一侧设有入口湿空气(9),另一侧设有出口湿空气(10);进流管(6)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入端,出流管(7)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出端;溶液进流管(4)在壳体(1)内的部分设有分液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 采用泡沫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两侧或者上下分别设置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的溶液进流管(4)、设置在壳体(1)内中部的由填料(2)和内冷/内热管(3)组成的传热传质单元体、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除湿再生溶液导出管(8);在壳体(1)中部的一侧设有入口湿空气(9),另一侧设有出口湿空气(10);进流管(6)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入端,出流管(7)接内冷/内热管(3)的输出端;溶液进流管(4)在壳体(1)内的部分设有分液器(5)。本实用新型效率高、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F24F3/14GK202254025SQ20112031532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张小松, 殷勇高, 潘雄伟, 陈瑶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