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465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包括高位收水冷却塔,以及位于低位的循环水进水前池和循环水泵房,所述循环水泵房内并联有三台单级立式蜗壳泵,所述单级立式蜗壳泵包括泵体和驱动其工作的电机,所述泵体的出水端连接有蝶阀;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通过输送钢管与单级立式蜗壳泵的泵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水端经蝶阀与凝汽器的输入端连接,凝汽器的输出端与高位收水冷却塔连接形成水循环;位于泵体和蝶阀之间设有冷却水管与电机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出水端与泵体的进水端连接。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用量少、循环水的势能损耗少,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并降低了噪音。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10OO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火电机组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燃煤火力发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发电领域的主导地位,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是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对电力企业而言,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降低发电煤耗的同时,也应该在现有电厂的常规系统设计和设备规范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思路、挖掘系统设计潜力,最大限度地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全厂效率。
[0003]根据环保要求,为保护环境所建设的1000MW湿冷机组越来越多的不能直排,循环水系统要采用闭式循环,冷却设备常规的是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目前采用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循环水进入淋水装置后,从其上部淋下,通过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落入位于±
0.0OOm的集水池,水的势能全部失去,完全不能利用,循环水需由循环水栗从集水池再次提升到淋水装置的上部,故增加了循环水栗的能耗。
[0004]另外,目前常规冷却塔由于循环水经填料换热后成雨状自由跌落入至下部O米(通常情况下即地面高度)的集水池,水的势能全部失去,经循环水栗升压后进入凝汽器,并再次循环使用。由于水位在O米以下了,为了保护循环水栗,常规循环水系统都在循环水栗入口设计了旋转滤网,如果在高位收水冷却塔上也用旋转滤网那么旋转滤网的执行装置所在的标高就要比高位收水塔冷水槽内的最高水位还要高点,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循环水栗房的土建费用。而且常规塔所配置的普遍是多级立式斜流栗,这种栗效率在86.8%左右,而且多级立式斜流栗入口流道,没有压力所以多设计成混凝土流道,因此不便设计阀门,如果要解决循环水栗在线检修的问题,只能将循环水栗的标高设计高于冷却塔内的水面,常规塔的循环水栗通常是放在地面上,而如果是高位收水塔的话,也要放在比塔内冷水槽内的最高水位还要高点的标高上,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循环水栗房的土建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100Mff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以最大限度优化100Mff机组闭式循环水系统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包括高位收水冷却塔,以及位于低位的循环水进水前池和循环水栗房,所述循环水栗房内并联有三台单级立式蜗壳栗,所述单级立式蜗壳栗包括栗体和驱动其工作的电机,所述栗体的出水端连接有蝶阀;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通过输送钢管与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栗体的出水端经蝶阀与凝汽器的输入端连接,凝汽器的输出端与高位收水冷却塔连接形成水循环;位于栗体和蝶阀之间设有冷却水管与电机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出水端与栗体的进水端连接。
[0008]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检测其水量的水量传感器;所述电机的进水端通过电磁阀与冷却水罐连接。
[0009]进一步方案,所述高位收水冷却塔包括收水装置和设于收水装置下方的冷水槽,所述收水装置和冷水槽之间设有平板滤网。
[0010]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和栗体之间设有隔离阀门。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来回收循环水势能,因此可减少其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杨程,最高可减少杨程达14m,这占到整个循环水栗杨程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节能效益是可观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将其传统旋转滤网改成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内的收水装置和冷水槽之间设有平板滤网,其孔径为1X 10_,从而保护了单级立式蜗壳栗的叶轮提高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效率。
[0012]单级立式蜗壳栗的容量可以是3X33%,效率比多级立式斜流栗高,可达89%,意味着所耗的厂用电更少、效率高。在单级立式蜗壳栗的进水端设有隔离阀门,从而在安装或检修水栗时,可关闭隔离阀门,而不需放空贮水池中的循环水。
[0013]由于单级立式蜗壳栗在正常工作时,其自身的盘根、轴承、栗电机、轴承等都需要用水冷却,如果从外部引冷却水,无疑会增加外部冷却水栗负荷。而本实用新型直接使用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出水端的冷却水供其自冷却之用,然后再回到栗体的进水端形成自循环。即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本身及电机的冷却水由其自身提供,并经栗体的出水端流回至栗体的进水端实现循环,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部冷却水,这样以实现最大可能的简化系统、节约厂用电。另外设置有检测进入电机中冷却水流量大小的水量传感器,如果水量过小时,可自动打开电磁阀来打开备用冷却水罐中的水,以保证单级立式蜗壳栗的安全运行。
[0014]连接循环水进水前池与单级立式蜗壳栗之间的输送管道是需要承压,故本系统采用了钢制的输送钢管,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15]将本系统应用到100Mff机组后,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其与常规系统相比,初投资虽有增加,但因循环水栗扬程减少,每台机组可减少厂用电约3000kW,即可多向电网供电3000kW,按年利用5000h计算,每度电的上网电价按0.4066元来计算,每年节省下来电向电网供电产生的收益是609.900万元。另外,采用的高位收水冷却塔与常规冷却塔相比,因为没有雨区,所以噪音下降,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7]图中:1_高位收水冷却塔,1-1收水装置,1-2冷水槽,1-3平板滤网,2循环水进水前池,3-输送钢管,4-循环水栗房,5-隔离阀门,6-1栗体,6-2电机,6-3蝶阀;7-冷却水罐,8-水量传感器,9-凝汽器,1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包括高位收水冷却塔I,以及位于低位的循环水进水前池2和循环水栗房4,所述循环水栗房4内并联有三台单级立式蜗壳栗,所述单级立式蜗壳栗包括栗体6-1和驱动其工作的电机6-2,所述栗体6-1的出水端连接有蝶阀6-3;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2通过输送钢管3与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6-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栗体6-1的出水端经蝶阀6-3与凝汽器9的输入端连接,凝汽器9的输出端与高位收水冷却塔I连接形成水循环;位于栗体6-1和蝶阀6-3之间设有冷却水管与电机6-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机6-2的出水端与栗体6-1的进水端连接。对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6-1、电机6-2进行冷却的冷却水由其自身提供,并经栗体6-1的出水端、冷却水管、电机6-2流回到栗体6-1的进水端,实现循环,最大可能的简化系统、节约厂用电。
[0019]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检测其水量的水量传感器8;所述电机6-2的进水端通过电磁阀10与冷却水罐7连接。当水量传感器8检测到冷却水管中的水量过小时,则打开电磁阀10来打开备用的冷却水罐中的冷却水,从而保证单级立式蜗壳栗的安全运行。
[0020]进一步方案,所述高位收水冷却塔I包括收水装置1-1和设于收水装置1-1下方的冷水槽1-2,所述收水装置1-1和冷水槽1-2之间设有平板滤网1-3。从而保护了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叶轮,并提高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效率。
[0021]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2和栗体6-1之间设有隔离阀门5,从而在安装或检修水栗时,可关闭隔离阀门5,操作方便快速。
[0022]以上所述的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1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包括高位收水冷却塔(I),以及位于低位的循环水进水前池(2)和循环水栗房(4),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栗房(4)内并联有三台单级立式蜗壳栗,所述单级立式蜗壳栗包括栗体(6-1)和驱动其工作的电机(6-2),所述栗体(6-1)的出水端连接有蝶阀(6-3);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2)通过输送钢管(3)与单级立式蜗壳栗的栗体(6-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栗体(6-1)的出水端经蝶阀(6-3)与凝汽器(9)的输入端连接,凝汽器(9)的输出端与高位收水冷却塔(I)连接形成水循环;位于栗体(6-1)和蝶阀(6-3)之间设有冷却水管与电机(6-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电机(6-2)的出水端与栗体(6-1)的进水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检测其水量的水量传感器(8);所述电机(6-2)的进水端通过电磁阀(10)与冷却水罐(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收水冷却塔(I)包括收水装置(1-1)和设于收水装置(1-1)下方的冷水槽(1-2),所述收水装置(1-1)和冷水槽(1-2)之间设有平板滤网(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1000MW湿冷机组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进水前池(2)和栗体(6-1)之间设有隔离阀门(5)。
【文档编号】F28C1/00GK205425879SQ20162013467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徐顺喜, 吴志祥, 王存新, 石结银, 马可林, 王志勇, 王剑, 史先亚
【申请人】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