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001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太阳辐射将水加热的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
目前市售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的是不甚耐压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为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压强),一些厂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将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与热管技术相结合,经热管间接传热,使水不再进入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二是将一U形金属导管封装于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中,让水仅只是从U形导管中通过。
然而,就前者而言,它既不能直接用于循环型热水器,而且因为技术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也不易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就后者而言,它只能直接用于强制循环型热水器,而不能直接用于自然循环型热水器,这样,就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它既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又能直接用于循环型(包括强制循环型和自然循环型)热水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本人2002年3月21日所提出的“一种可用于循环型热水器的太阳能集热器”专利申请(申请号02208082.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该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两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只要再将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中空体,譬如一根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导管或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瓶胆封装于这种集热管中,上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其优选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


图1~3均为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的示意图。
图1中的金属中空体为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瓶胆,图2和图3中的金属中空体为一根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导管。图2中的金属导管的形状为波浪形,图3中的金属导管的形状为螺旋形。
在附图中,[1]为两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由两根同轴的玻璃管组成,两端分别熔融在一起,夹层被抽成真空状态。外管为透明玻璃。内管外表面附着有一层选择性吸热材料;或者整根管子用吸热玻璃直接制成。[2]为金属中空体。[3]为堵塞(2件)。借助堵塞[3]的封严作用,金属中空体[2]即金属导管或金属瓶胆被封装在两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1]中。为了提高传热效率,金属中空体[2]即金属导管或金属瓶胆外表面附着有一层选择性吸热材料。为了便于制造,堵塞[3]可以为装配件,也可以为耐热胶接材料固化后所形成的中介体。
无须赘述,这种组合型的集热管可以承受金属中空体,即金属导管或金属瓶胆所能承受的较高的压力,而且,因为其两端开口,只要将一根或若干根集热管(或由这种集热管组成的若干集热器)并联或串联起来,将其进、出口与贮热水箱连接在一起,并辅以相关技术措施,是很容易实现水的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的。另外,这种组合型的集热管在使用中金玻璃真空管不会与水接触,所以在给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时无“炸管”之虞。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具有上述功能的集热管也可以采用下述方案即将一外表面附着有选择性吸热材料的金属导管或金属瓶胆直接与一透明的玻璃管封接在一起(两端开口),并将其夹层抽成真空状态。但是,由于这种集热管涉及大规格金属零件与玻璃的封接问题,有一定难度,而且质量不易稳定,所以该技术方案顺便在此公开,就不再作为一件专利申请专门提出了。
权利要求1.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组成包括两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1],其特征在于借助堵塞[3]的封严作用,该集热管中封装有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中空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金属中空体[2]为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瓶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金属中空体[2]为一根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导管,该管的形状为波浪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金属中空体[2]为一根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导管,该管的形状为螺旋形。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金属中空体[2]外表面附着有一层选择性吸热材料。
专利摘要利用太阳辐射将水加热的一种可承压的组合型太阳能集热管,其组成包括两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该集热管中封装有一个两端出口在外的金属中空体。该组合型集热管既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又能直接用于循环型太阳能热水器,从而弥补了目前市售承压型太阳能集热管不能直接用于循环型、特别是自然循环型热水器的不足,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24J2/32GK2580364SQ0225925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8日
发明者赵宝善 申请人:赵宝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