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和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71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和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和更换装置,包括抬起或倾斜炉盖,或只是抬起炉盖,在拆卸时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上容器和/或下容器隔开,在组装后再重新连接上。
用装料吊车更换炉的炉容器是人所共知的。为了进行更换只是考虑吊车系统的允许负载,负载明显要超过装料筐的实际负载,例如用250t代替120t。更换过程有以下步骤—提起,并倾斜炉盖,—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上容器隔开,—把容器—运输横梁装在装料吊车上,—装料吊车吊起上容器,放置在维修场地上,—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下容器隔开,—装料吊车吊起下容器,放置在维修场地上,—吊起一个新的砌好炉衬的下容器,放置在倾卸架上,—吊起上容器,放置在下容器上和—重新给上容器和下容器连接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
这个方法与例如EP0 049 926A1的炉的炉容器的加工一起使用。
采用已知的方法装卸上容器和下容器组件时要求装料吊车的吊装负载高,整个工作持续的时间长。已知的方法是非常慢的,设备技术复杂昂贵。事先要准备装料吊车,以及与之相关的轨道。
本发明的任务是,使用一种装载能力较低的装料吊车,明显缩短更换时间。
本发明用以下措施来完成所提出的任务,拆开下容器后上容器或仍旧在它的位置上,或在拆开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后提升,用装料吊车吊走;提升下容器,然后再下降,用一个传送车送出来,在容器更新后,和装好下容器后,把上下容器重新相互连接,把之前被拆开的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重新接上。这样对于装料吊车就不必为下容器而提高载量。可以把上容器留在炉位置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不用拆开,大大节约了更换时间。
建议的第一种方式基本具有以下步骤—把下容器和上容器从零位置(水平位置)上抬高,—传送车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进入到下容器下方的组装位置,—用容器提升装置把下容器和上容器卸在传送车上,—上容器与下容器分离,并用容器提升装置重新抬起上容器,—通过传送车把下容器运出来。
这样省去了上容器的吊装工作,又由于传送车工作的独立性,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下容器在送至砌炉衬的路途中,不必再次卸载。另一种方案是下容器用传送车置于浇注吊车的行程范围,该浇注吊车通常具有用于下容器足够的负载能力,并从这里传送到砌炉衬的位置上。
这种设计方案的好处是,在位于出炉区域的、已经处在检修位置上的传送车上,把下容器更换框架调整到一个转交高度。
相应所需的力引入方式是,用一个活塞杆控制一个支承在周边上的容器提升装置上的各自可松开的螺栓(A,B),把下容器和/或上容器连接上或松开。由此两个容器可以同时或分别提起或下降。
相关的布置在于,螺栓(B)嵌入时上容器被提升。
相应的设计是,螺栓(A,B)嵌入时下容器和上容器被提升,或螺栓A嵌入时下容器下降到传送车上,并运走。在上容器被提升时(螺栓B嵌入)和下降在传送车上的下容器(螺栓A脱开,或是说,松开)时,容器可以运走。
建议的第二种方式基本具有以下步骤—倾斜架的倾动轴承锁定,—提升上容器,不拆卸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下容器从零位置倾斜至倾卸轴承或倾动轴承的一个位置,—传送车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驶到下容器下面的组装位置;—倾斜架回复到零位置,把下容器放置在下容器更换框架5上—传送车把下容器送至砌炉衬位置。
通过平行的工作装置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简化了各自组件的处理。
这里的设计方案还将传送车与下容器更新架保留在出炉区域的维修位置上。
这里一个专门的传送车只是要求装备一次下容器更换架。传送车也可以由铸勺传送车组成。
释放到或转交到后面的装置的提升高度尽可能很小通过下面措施实现,由一个活塞杆控制支承在容器周边的容器提升装置上的各自的螺栓(A,B),让下容器和/或上容器连接或松开。这里两个容器组件可以同时或分别提起或下降。容器提升装置可以分组的方式,分别控制上容器和下容器。
为了在炼钢厂把浇注吊车从传送工作卸载,建议另一种(第三种)方法有以下步骤的特征—下容器在传送车上从装料车间运到铸造车间,—传送车在一个旋转盘上旋转,在对中心轨道上放置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及—下容器下降卸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上。
由此在铸造车间一开始就避免使用吊车,下容器以最小提升高度被放置在砌炉衬位置。
另外一种(第四种)方法不用吊车把下容器运送到砌炉衬位置,具体建议步骤如下下容器在铸造车间的两个砌炉衬位置之间下卸在一个横向车上,横向车驶向一个砌炉衬位置,卸下下容器。由此可以至少同时送两个下容器到砌炉衬位置并处理。
另外发明涉及更新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装置,有一个用于炉盖的支架和压在一个轴承支承面上的用于可倾斜的炉容器的支架(或倾动轴承),以及容器结构组件的运送工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借助一个作用在一个倾斜架上的倾斜缸体—活塞—单元,和/或借助分布在炉容器周边的、可以与下容器和/或与上容器连接或松开的容器提升装置,把炉容器调节在拆卸或组装位置上。倾斜缸体—活塞—单元和容器提升工具优选用于转交上容器和下容器,它们分别支承在基块上和倾斜平台上,只要求很少的空间,条件也很简单。
下容器的转交用以下方法实现,为倾斜架配备一辆高度位置协调的传送车,它在装料车间和铸造车间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行驶。
其它的设计方案同样用来快速转交下容器的,具体措施是传送车连同一个下容器更换架可在浇注平台标高平面移动。
此外,附加的操作方法是有利的,即传送车具有一个下容器更换架,借助多个活塞—缸体—单元可对下容器更换架的高度进行调节。由此可以从传送车产生转交活动。
容器提升机构可以这样布置,容器提升装置由一个活塞—缸体—驱动器组成,在它们的活塞杆上为下容器和/或上容器配备一个高度调节机构和可松开的连接工具。这样上容器和下容器共同或者单个以较小的行程活动。
一种改进设计是,倾斜架面对倾斜缸体—活塞—单元借助一个可以锁定的倾动轴承支承在一个基块上。更换容器时要锁定,当传送车进到下容器下方,要倾斜或称为转交。在熔化过程时打开锁定。
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一个小的弯曲角度的倾斜,下容器借助容器底板支承在倾斜架上,容器底部作成弯曲的支承面。这样借助容器提升机构,小摆动成为可能。
此外,传送车可以承担其它的功能,在一个铸造车间轨道上的,可行进的传送车通过一个旋转盘可以从铸造车间行驶到第一个砌炉衬位置,在这里借助传送车上的一个活塞—缸体—单元可以把下容器卸下来或重新提起。
传送车的功能可以用来执行其它的任务。借助传送车可把下容器送到第二个砌炉衬位置上,在那儿把下容器从传送车转交到一个横向车上,从横向车把下容器卸在第二个砌炉衬位置上或重新提起下容器。
此外还可以选择砌炉衬位置,横向车可以有选择地驶向在两个相对的将炉衬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结构布置在于,把传送车作成一种U-基本形的可行走的砌炉衬位置。下容器的装卸可以如所述的方法进行。传送车可以在装料车间或铸造车间的任何地方作为站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求拆卸下容器和重新组装。
可优选使用构成砌炉衬位置的传送车的各种不同方案。合理的结构是在U-基本形内下容器支承在两个U-腿和连接U-腿的一个横框上。
借助下面这些来重点考虑装卸方向,下容器在组装位置或拆卸位置内支承在U-腿之间。可以这样准确地驶进炉子位置,在驶进后必须只是安装提升。
与之相应的是对准起落架轮。为此,传送车的起落架轮是成双地旋转支承在U-腿的边缘区域。
此外,可以使用现成的建筑架,至少在U-基本形的一条U-腿配备一个推动的驱动器。
图中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详细加以说明。


图1一个在零位置上的电弧炉以及为其设置的传送车的正面图,图2-5提升上容器和下容器到不同位置的容器提升装置的正面图,图6带有下容器的传送车的侧视图,图7图6的前视图,图8一种替代的实施例,带有可锁定的倾动轴承,一个“x”标志的放大图,正视图,图9通过摆动而提升的下容器,上容器已松开,正视图,图10容器提升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图11在转交下容器时驶入的传送车,图12带着支承的下容器,传送车驶出,图13一种传送车的替代实施例,在倾动轴承上没有可锁定的倾斜架,图14带有旋转盘的铸造车间的轨道平面图,通向一个砌炉衬位置的轨道,图15横向车从铸造车间通向砌炉衬位置轨道平面图,图16作为砌炉衬位置使用的独立的传送车的前视图,图17图16的俯视图,放置着下容器,图18没有装着下容器的传送车的俯视图。
在拆卸或者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中,用一个支架把炉盖抬起和倾斜或只是抬起,为上容器3上方留出框架。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上容器3和/或下容器2隔开,组装后再重新连接上。为此原则上采取如下的步骤,在拆开下容器2后,上容器3或仍旧在它的位置上或在拆开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后被提升,用装料吊车送出来,下容器2下降,用一个传送车6送出来,在装新容器后和装上下容器2后,上容器3和下容器2重新相互连接,之前被拆开的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重新接上。这样(图1)炉的炉容器13静置在一个倾斜架1上,倾斜架通过一个支架,例如通过倾卸轴承和摇杆轴承12支承在基础块21上。可以通过一个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调节倾斜架1的倾斜程度。为炉的炉容器13配备一辆传送车6,车上装着一个下容器更换框架5,下容器更换框架处在浇注平台标高平面11上。更换炉的炉容器13的步骤如下—把下容器2和上容器3从所示的零位置(图1)上抬高;—传送车6带着装有下容器2的下容器更换框架5进入到下容器2下方的组装位置;—通过容器提升装置7(图2)提升下容器2和上容器3(图3),和一起下降(图4);—抬高上容器3(图5),这样装料吊车就可以驶出了;—通过传送车6把下容器2运出来。
已经处在检修位置上的传送车6上的下容器更换框架5,在出炉区域(图1)里的转交高度在下容器2之下。
传送车6带着装有下容器2的下容器更换框架5进到浇注车间25(图6和7)。
这个操作可以由在图2至5所示的容器提升装置7完成,它是由垂直的倾斜缸体—活塞—驱动器16组成的。借助可拆卸的螺栓A,B实现与各自的容器组件的连接,通过螺栓把连接机构19(螺栓A)落在一个高度调节机构18,或者说落在一个固定在活塞杆17上的固定钢轨上。
下容器2的第一个横向钢轨与连接机构19连接,上容器3的第二个横向钢轨与连接机构20(螺栓B)连接。
在螺栓B抬起时可以抬起上容器3。在螺栓A抬起时可以抬起下容器2,在传送车6驶入后下容器降在传送车上,然后驶出。
根据第二种方法将有如下的步骤(图8)—倾斜架1的倾动轴承8锁定,倾斜架支承炉容器13;—提升上容器3,不拆卸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下容器2和上容器3从零位置倾斜至倾卸轴承12的一个倾斜位置(图9),—传送车6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5驶到下容器2下面的组装位置;—倾斜架1回复到零位置,把下容器2放置在下容器更换框架5上为止,及—传送车6把下容器2送至砌炉衬位置27或28。
这里传送车6也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5停留在出炉区域的维修位置(图8)。
如图8所示“x”,容器底部22有一个弯曲的支承面23对着倾斜架1。
在此期间倾动轴承18锁定摆动,熔化过程的时候打开锁定,这样熔化像通常一样进行。倾动轴承8静置在基础块21上。倾斜架的摆动通过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实现(图9)。从下容器2上拆卸(拆开和提升)上容器3时通过容器提升装置7所带的活塞—缸体—驱动器16和活塞杆17。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的运动提升倾斜架1,使其脱离倾卸轴承12,通过倾斜缸体—活塞—驱动器16的活塞杆17把上容器3(在脱离下容器2后)抬起。所以在这里在螺栓B滑出时,上容器3是自由的,在螺栓A滑入时,下容器3降至传送车6上并驶出(图10)。
倾动轴承8和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的轴承固定在基础块21上。
在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回复后,传送车6的驶出状态是处在图11所示的零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传送车6处在浇注平台标高平面11上,按照图12单独装着下容器2驶出。
在根据图13另一种实施例中,传送车6具有自己的活塞—缸体—单元15,它支在下容器更换框架5上。
按照另外(第三种)的方法要进行如下的步骤(图14)—传送车6上的下容器2通过铸造车间轨道25a从装料车间24运到铸造车间25;—传送车6在一个旋转盘26上旋转,并通过中心轨道上放置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7。
—下容器2下降卸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7上。
在铸造车间25,下容器2可以通过在两个砌炉衬位置27之间的一个横向车29运到其中一个砌炉衬位置2上,例如通过这样的活塞—缸体—单元15和一个下容器更换框架5把下容器2放下。
根据图15,下容器2可以通过传送车6送到其它的砌炉衬位置28,在那儿通过传送车6过渡到一个横向车29上,横向车向右和向左运至一个砌炉衬位置28,在这里下容器按上面所述的方法下降。砌炉衬位置28在铸造车间轨道25a当中应这样布置,横向车29可以有选择地驶向两个面对面的砌炉衬位置28,不会因在砌炉衬位置已有下容器2而受到干扰。
在图16至18中所示的传送车30是作为可行驶的砌炉衬位置14建造的。这个砌炉衬位置14具有一个U-基本形31,在U-基本形中,下容器2支承在两条U-腿31a,31b,和连接U-腿31a,31b的一个横框架32上。下容器2驶出时,支承在组装位置或拆卸位置33上,此后可以不用旋转重新驶入。传送车30的起落架轮34是成双地旋转支承在U-腿31a,31b的边缘区域。图18传送车30作为“砌炉衬位置”没有展示下容器,在U-基本形31的U-腿31a,31b内留有充足的空间,在下面伸进一个推动起落架轮34的驱动器35。
传送车30可以作为砌炉衬位置,放在铸造车间25内的易于提供必要的能源和输送炉衬材料的任何位置上。
附图标记1 倾斜架2 下容器3 上容器4 倾斜缸体—活塞—单元5 下容器更换框架6 传送车7 容器提升装置8 可锁定的倾动轴承11 浇注平台标高平面12 倾卸轴承13 炉容器14 可移动的砌炉衬位置15 活塞—缸体—单元(传送车)16 倾斜缸体—活塞—驱动器17 活塞杆18 高度调节机构19 连接机构20 连接机构21 基础块22 容器底部23 弯曲的支承面
24 装料车间25 浇注车间25a 铸造车间轨道26 旋转盘27 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8 第二个砌炉衬位置29 横向车30 传送车31 U-基本形31a U-腿31b U-腿32 横框架33 装/卸位置34 起落架轮
权利要求
1.一种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抬起和倾斜炉盖,或只是抬起炉盖,在拆卸时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上容器和/或下容器隔开,在组装后再重新连接上,其特征在于,在拆开下容器(2)后,上容器(3)或仍旧在它的位置上,或在拆开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后抬起,用装料吊车送出来,抬起下容器(2)然后下降,用一个传送车(6)送出来,在装新容器后和装上下容器(2)后,上容器(3)和下容器(2)重新相互连接,之前被拆开的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重新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下容器(2)和上容器(3)从零位置上抬高,-一个传送车(6)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5)进入到下容器(2)下方的组装位置,-通过一个容器提升装置(7)把下容器(2)和上容器(3)降到传送车(6)上,-上容器(3)与下容器(2)分离,并通过容器提升装置(7)重新抬起,-通过传送车6把下容器2运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出炉区域里已经处在检修位置上的传送车(6)上,一个下容器更换框架(5)被调整到一个处于下容器(2)之前的转交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活塞杆(17)控制支承在周边的容器提升装置(7)上的各自可松开的螺栓(A,B),让下容器(2)和/或上容器(3)连接或松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栓(B)插入时,上容器(3)被提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栓(A,B)插入时,下容器(2)和上容器(3)被提起,或在螺栓(A)插入时,下容器(2)被降至传送车(6)上并驶出。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倾斜架(1)的倾动轴承(8)锁定,-提升上容器(3),不拆卸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下容器(2)从零位置倾斜至倾卸或倾动轴承(12)的一个位置,-传送车(6)带着一个下容器更换框架(5)驶到下容器(2)下面的组装位置;-倾斜架(1)回复到零位置,把下容器(2)放置在下容器更换框架(5)上-传送车(6)把下容器(2)送至砌炉衬位置(27或28)。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车(6)带着下容器更换框架(5)停留在出炉区域的维修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活塞杆(17)控制支承在容器周边的容器提升装置(7)上的各自可松开的螺栓(A,B),让下容器(2)和/或上容器(3)连接或松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下容器(2)在传送车(6)上从装料车间(24)运到铸造车间(25),-传送车(6)在一个旋转盘(26)上旋转,并在对中心轨道上放置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7)。-下容器(2)下降,卸在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7)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容器(2)在铸造车间(25)二个砌炉衬位置(27;27)之间下降在一个横向车(29)上,横向车(29)驶向砌炉衬位置(27;27)中的一个,卸下下容器(2)。
12.一种拆卸或组装一个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更换装置,有一个用于炉盖的支架和压在一个轴承支承面上的可倾斜的炉容器的支架,以及用于容器结构组件的运送工具,其特征在于,可以借助一个作用在一个倾斜架(1)上的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和/或借助分布在炉容器(13)周边的、可以与下容器(2)和/或与上容器(3)连接或松开的容器提升装置(7),把炉容器(13)调节在拆卸位置或组装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倾斜架(1)配备一辆高度位置协调的传送车(6),它在装料车间(24)和铸造车间(25)之间的轨道(25a)上来回行驶。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车(6)可以带着一个下容器更换架(5)行驶在浇注平台标高平面(11)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车(6)有一个借助许多活塞-缸体-单元(15)高度可调节的下容器更换架(5)。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提升装置(7)由各自的一个活塞-缸体-驱动器(16)组成的,在它们的活塞杆(17)上装备一个用于下容器(2)和/或上容器(3)的高度调节机构(18)和可拆的连接机构(19,20)。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一个可锁定的倾动轴承(8)把倾斜架(1)支承在一个基块(21)上,使其面对倾斜缸体-活塞-单元(4)。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容器(2)借助构成弯曲支承面的容器底部(22)支承在倾斜架(1)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铸造车间轨道(25a)上的可行进的传送车(6)可以从装料车间(24)经过一个旋转盘(26)驶进第一个砌炉衬位置(27),在这里借助传送车(6)的活塞-缸体-单元(15)可以卸下或重新提取下容器(2)。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传送车(6),下容器(2)可以行驶至第二个砌炉衬位置(28),在那儿从传送车(6)可以转交到一辆横向车(29)上,从这儿出来可以在第二个砌炉衬位置(28)卸下或重新提取下容器(2)。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车(29)可以选择地驶向两个面对面的砌炉衬位置(28),
22.根据权利要求12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车(30)是以U-基本形(31)的、可行驶的砌炉衬位置(14)。
2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U-基本形(31)中,下容器(2)支承在两条U-腿(31a,31b)上,和连接U-腿(31a,31b)的一个横框架(32)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容器(2)在组装或拆装位置(33)支承在U-腿(31a,31b)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中的一项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车(30)的起落架轮(34)是成双地旋转支承在U-腿(31a,31b)的端部区域。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U-基本形(31)的一条U-腿(31a,31b)布置一个推动起落架轮(34)的驱动器(35)。
全文摘要
一种拆卸或组装电弧炉结构组件的方法和更新装置,包括抬起或倾斜炉盖,或只是抬起炉盖,在拆卸时把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与上容器和/或下容器隔开,在组装后再重新连接上,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一个载量较小的装料吊车,大大地缩短更换所需的时间。为此建议,在松开下容器(2)后,上容器(3)或保持在它的位置上,或在解除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后抬起,用装料吊车吊走;提升下容器(2),然后再下降,用一辆传送车(6)运走,更新容器后,在组装好上容器(2)后,再把上容器(3)和下容器(2)重新相互连接起来,把这之前隔开的供机构线、供能量线和测量线重新接上。
文档编号F27D1/00GK1564928SQ02819779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6日
发明者M·舒伯特 申请人: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