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液位差安全同步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6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液位差安全同步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
由于微循环热交换采热,管道是必然用量较多,在热交换循环过程中,采用的水质要求很高,水中的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钠必然要分解、水中的污垢使管道壁不断增厚,影响采热,甚到堵塞。因此净化循环对本发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风道1、炒菜锅4、炉膛2,蒸笼26,汽水缸6。炉膛2内设有集热器3,集热器3分别与循环进水管28和循环出水管29联接,循环出水管29另一端与汽水缸6相联通,汽水缸6与循环进水管28联通后再与净化平衡缸11相联,炉膛2的烟道5与气水缸6中的烟道9联通,汽水缸6上设蒸气管14,蒸气管14一端与蒸笼26联通另一端与净化缸11中的滴水管15和热水缸20中的泄热管24联通。汽水缸6设有水位计7,净化缸11设有自动给水箱17和大气平衡管19,在热水缸20中设有大气平衡管22,汽水缸6与净化缸11之间的联通管10上设有止逆阀12。
附图表说明附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下面结合本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无液位差热交换安全同步炉灶,由四个部分组成以及两步循环组成。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地风道1、炒菜锅4、炉膛2、集烟道5组成;第二部分由汽水缸6、水位计7、烟箱13、蒸气管14、集热器3、循环进水管28、循环出水管29组成;第三部分由净化平衡缸11、滴水管15、滴水管固定架16、自动给水箱17、两步连通管18、大气平衡管19组成;第四部分由热水缸20、自动给水箱21、大气平衡管21、止逆阀23、热水排放管27、蒸气底座25、蒸笼26组成。炉膛2内设有集热器3,集热器3分别与循环进水管28和循环出水管29联接,循环出水管29另一端与汽水缸6相联通汽水缸6与循环进水管28联通后再与净化平衡缸11相联,炉膛2的烟道5与汽水缸6中的烟道9联通,汽水缸6上设蒸气管14,蒸气管14一端与蒸笼26联通另一端与净化缸11中的滴水管15和热水缸20中的泄热管24联通。汽水缸6设有水位计7,净化缸11设有自动给水箱17和大气平衡管19,在热水缸20中设有大气衡管22,汽水缸6与净化缸11之间的联通管10上设有止逆阀12。两步循环的第一步循环是由伸向炉、灶膛内的集热器3、立于炉、灶膛周边的汽水缸6、烟道与炉、灶对接并与循环进水管28、循环出水管29相连接,构成第一步循环采热交换;第二步循环是由两步循环管10止逆阀12、蒸气管14以及滴水管15实现净化热水补给循环。具体地说是集热、吸收使之成为开水和蒸气并将蒸气用于蒸煮,将蒸煮多余的热量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气水分离的还原热水流入净化平衡缸,并加热原头水,使净化平衡缸中的水加热至700-900℃,以便净化平衡缸水中的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钠,并不断分解净化水并补充到气水缸中。另一部是将气水分离后的蒸气输送至热水缸中,因滴水管15与泄热管24的食水深度不同,滴水管15与泄热管24水的压力也不相同,不管两缸11-20高差有多大,蒸气浮力足以并始终将富余蒸气输入热水缸。因两净化平衡缸11和热水缸20设有敞口的大气平衡,实现无压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无液位差安全同步炉灶,包括地风道(1)、炒菜锅(4)、炉膛(2),蒸茏(26),气水缸(6),其特征在于炉膛(2)内设有集热器(3),集热器(3)分别与循环进水管(28)和循环出水管(29),联接循环出水管(29)另一端与汽水缸(6)相联通,汽水缸(6)与循环进水管(28)联通后再与净化平衡缸(11)相联通,炉膛(2)的烟道(5)与汽水缸(6)中的烟道(9)联通,汽水缸(6)上设蒸气管(14),蒸气管(14)一端与蒸笼(26)联通,另一端与净化缸(11)中的滴水管(15)和热水缸(20)中的泄热管(24)联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液位差安全同步炉灶,其特征在于汽水缸(6)设有水位计(7)、净化缸(11)设有自动给水箱(17)和大气平衡管(19),在热水缸(20)中设有大气平衡管(22),汽水缸(6)与净化缸(11)之间的联通管(10)上设有止逆阀(12)。
专利摘要无液位差安全同步炉灶由放热、无液位差循环、采热供热、气水分离、回热净化、液位差自然平衡给水五大要素组合成为一个综合同步供热系统,实现节能、环保、方便、安全的新一代产品。
文档编号F24B1/00GK2597851SQ0323534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0日
发明者袁勤耕 申请人:袁勤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