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55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包括一端开口且具有球形内腔的底座、转动的置于底座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的球芯、设有通孔并密封连接于底座开口端的上盖、一端与球芯相连并能带动球芯在内腔中转动的操作轴,所述内腔表面设有至少一条油脂槽,所述球芯表面与内腔表面之间涂有油脂层,所述上盖设有环状凹槽,凹槽内还设有防止油脂层溢出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利用油脂本身的粘性和润滑性使得球芯外表面和底座内腔表面产生恒定的阻尼力,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尤其涉及汽车空调出风口使用的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部组件产品操作舒适性等要求的提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产品舒适性的控制就尤为重要。产品的操作力直接影响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常见的汽车空调出出风口的阻尼装置,其对于操作力平顺的技术要求主要依靠于控制转轴和轴孔配合来实现。这种技术需要精确的尺寸控制,而且针对不同的产品还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达到要求。这种结构不利于转轴和轴孔这两个旋转配合部件之间形成平顺和恒定的阻尼力,且其结构复杂、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能使转轴和轴孔之间形成平顺和恒定的阻尼力,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包括:包括一端开口且具有球形内腔的底座、与底座开口一端密封连接的中空上盖、置于底座围成的内腔中的球芯及一端与球芯相连操作轴,所述底座内腔表面设有至少一条油脂槽,所述上盖设有通孔,所述操作轴远离球芯一端从上盖通孔伸出,所述球芯外表面与底座内壁间涂有油脂层,上盖内表面沿通孔周边设有凹槽,凹槽内还设有防止油脂层溢出的密封圈。
[0005]进一步的,上盖通孔远离球形内腔端的直径大于接近球形内腔端的直径。
[0006]进一步的,底座开口一端设有凸台,对应的所述上盖设有沉台与所述凸台扣合密封连接。
[0007]进一步的,操作轴远离球芯一端上设置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部。
[0008]进一步的,底座外侧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部。
[0009]进一步的,底座内部的油脂槽为两条。
[0010]进一步的,两条油脂槽呈“十”字相交。
[0011]进一步的,两条油脂槽的交点穿过底座的轴心。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转轴带动球芯在底座围成空腔内运动时,球芯外表面与底座内部之间的油脂层既可以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又利用油脂本身的粘性提供恒定的阻尼力,且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注入不同油脂,能够产生的阻尼力也不同。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实施例1的剖示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的爆炸图;
[0017]图4为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I例提供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包括底座10、上盖20、球芯30、操作轴40。
[0020]所述底座10的端面设有一开口,从其开口处形成有下凹的球形内腔11,所述底座10的内腔11底部设置有一条弧形的油脂槽12,所述油脂槽12从底座10开口端一侧沿内腔11表面延伸至另一侧,用于存储具有粘性且能产生恒定阻尼力的油脂;为了取得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底座10开口一端还设有凸台13,该凸台13可与上盖20上相应的沉台21连接,优选的连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底座10的外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外界部件相连接的连接部14,用于将底座10与外部部件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为与底座一体的卡扣。优选的油脂槽12的数量可以大于一条,例如另一种优选方案为内腔11内表面的油脂槽数量为两条,且呈“十”字型相交在内腔11的最低点。
[0021]所述球芯30大小与底座内腔11相适应,球芯30与操作轴40 —端相连且可在操作轴40的带动下在底座内腔11中相对转动,所述球芯的外表面与所述底座内腔表面之间涂能够产生平顺阻尼力的油脂层15,当球芯30转动时,存储在油脂槽12内的油脂被带出油脂槽12补充到油脂层15,由于油脂本身具有润滑性和粘性,所以可以产生恒定的平顺阻尼力。
[0022]所述上盖20为密封连接于底座10上部旋转体,上盖设有通孔22,操作轴远离球芯30 一端从通孔22中穿出。为了防止油脂的溢出,沿上盖20通孔22的周缘还设有环形密封圈凹槽23,密封圈24设置于凹槽23内。需要说明的是,通孔22径向宽度大于操作轴40的径向宽度,以便操作轴40在径向上有多向运动的空间。优选的,上盖通孔远离球形内腔端的直径大于接近球形内腔端的直径。以增大操纵轴40在通孔22内的摆动幅度。操作轴40远离球芯一端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部41,本实施例中,操作轴的连接部为卡扣。
[0023]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且具有球形内腔的底座、转动的置于底座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的球芯、设有通孔并密封连接于底座开口端的上盖、一端与球芯相连并能带动球芯在内腔中转动的操作轴,所述内腔表面设有至少一条油脂槽,所述球芯表面与内腔表面之间涂有油脂层,所述上盖设有环状凹槽,凹槽内还设有防止油脂层溢出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通孔远离球形内腔端的直径大于接近球形内腔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一端设有凸台,对应的所述上盖设有沉台与所述凸台扣合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轴远离球芯一端上设置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外侧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的油脂槽为两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油脂槽呈“十”字相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向操作力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油脂槽的交点穿过底座的轴心。
【文档编号】F24F13-10GK204268667SQ201420627778
【发明者】谭霞林, 邬文柯 [申请人]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