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设备用水箱及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设备用水箱及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包括箱体及把手;箱体包括两个支撑壁及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的上端,安装部上设置有轴孔;把手包括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分别贯穿两个轴孔;箱体还包括两个卡扣部及两个弹性部,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的上端,且与位于同一支撑壁上的安装部相间设置,两个弹性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的外侧且与轴孔相邻;把手还包括两个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分别设置于两个转轴的端部的侧壁上;卡扣部用于向下卡住所述把手,且弹性部用于挤压限位部而使把手绕轴向上旋转,进而固定把手于箱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除湿设备。该除湿设备用水箱克服了把水容易在箱体内振动而产生异响的缺陷。
【专利说明】除湿设备用水?目及除湿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及具有该除湿设备用水箱的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空气的湿度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空调器一般都具备除湿功能,可以作为除湿设备使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除湿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地下车库,由于常年湿度比较大,为了防止在车库内的物品锈化,必须控制车库内的湿度。参照图1,图1为现有的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处于除湿设备用水箱抽出后的状态。该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本体300以及设置于除湿本体300内的除湿设备用水箱100、压缩机(未示出)和换热器(未示出)。其中,除湿设备用水箱100包括箱体103,箱体103包括第一侧壁105以及与第一侧壁105连接的底壁。为了美观,除湿设备用水箱100的第一侧壁105伸出底壁,即第一侧壁105与除湿设备用水箱的底部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当用户将除湿设备用水箱抽出时,由于第一侧壁105与除湿设备用水箱的底部存在高低差,只能倾斜抽出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如图1所示。
[0003]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的除湿设备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该除湿设备用水箱100包括箱体103、以及把手101。具体地,箱体10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壁(未示出)以及相对的两个安装部104,两个安装部104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的上端,两个安装部104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轴孔106,该轴孔106为通孔;把手101包括把手本体以及两个转轴102,两个转轴102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分别自把手本体的两个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时,转轴102对准轴孔106,然后将转轴102压入,由于把手101的把手本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转轴102压入后把手本体恢复形变而将把手本体安装在轴孔106内并伸出轴孔106,即转轴102的自由端位于支撑壁的外侧。另外,箱体100具有储水腔108以及导槽109,储水腔108用于储水,导槽109用于将箱体100自除湿设备中倾斜抽出。由于把手101是自由状态的,当除湿设备运行时,由于把手没有限位,很容易在水箱内形成振动,产生异响,弓丨起用户的不满,因此,亟需对上述除湿设备用水箱进行改进。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旨在解决现有的除湿设备用水箱的把手容易在水箱内形成振动而产生异响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所述除湿设备用水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可绕轴旋转的把手;所述箱体包括相对的两个支撑壁以及相对的两个安装部,所述两个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上端,所述两个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轴孔;所述把手包括两个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分别贯穿所述两个轴孔,所述两个转轴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外侧;
[0007]所述箱体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卡扣部以及相对的两个弹性部,所述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上端,且与位于同一支撑壁上的安装部相间设置,所述两个弹性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外侧且与所述轴孔相邻;所述把手还包括两个限位部,所述两个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转轴的端部的侧壁上;所述卡扣部用于向下卡住所述把手,且所述弹性部用于挤压所述限位部而使把手绕轴向上旋转,进而所述卡扣部与弹性部配合以固定所述把手于所述箱体上。
[0008]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弹片。
[0009]优选地,所述弹片呈弧形,所述弹片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卡扣部;所述限位部为凸耳,所述凸耳的周缘面与所述弹片的外弧面相互挤压。
[0010]优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壁以及卡钩,所述弹性壁与所述支撑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卡钩与所述弹性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卡钩位于所述支撑壁的内侧的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卡钩与所述弹性壁的连接处高于所述轴孔,且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轴孔的下方。
[0012]优选地,所述把手还包括把手本体以及顶开机构,所述顶开机构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所述顶开机构用于顶开所述弹性壁从而推开卡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卡钩。
[0013]优选地,所述顶开机构包括弹性按钮、分别连接所述弹性按钮的两端的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的端部用于伸出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弹性壁抵触,所述弹性按钮的两端为弹性伸缩设置,用于带动所述两个连杆伸出所述把手本体,进而顶开所述弹性壁。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底壁、连接所述底壁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支撑壁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卡扣部并伸出所述底壁,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并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与第一侧壁的底部平齐。
[0015]优选地,所述把手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到所述转轴的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到所述轴孔的轴线的距离。
[001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湿设备,所述除湿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及除湿设备通过在箱体上设置卡扣部以及弹性部,相应地,在把手的转轴上设置限位部,把手关闭时,卡扣部向下扣住把手,且弹性部与限位部相互挤压而迫使把手绕轴向上旋转,因此,通过卡扣部施加向下的力,结合弹性部迫使把手向上旋转的扭矩,进而固定把手于箱体上,克服了除湿设备运行时把手容易在箱体内振动而产生异响的缺陷;另外,把手的转轴上设置的限位部还可以防止由于转轴形变而引起的把手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处于除湿设备用水箱抽出后的状态;
[0019]图2为图1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设备用水箱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把手处于闭合状态;
[0021]图4为图3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把手处于提起状态;
[0022]图5为图3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把手的受力图;
[0023]图6为图3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3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把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3中除湿设备用水箱的把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除湿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处于除湿设备用水箱抽出时的状态。
[002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参照图3至图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除湿设备用水箱包括箱体2以及安装于箱体2上、可绕轴旋转的把手4。箱体2包括相对的两个支撑壁20、相对的两个安装部22、相对的两个卡扣部24以及相对的两个弹性部26,如图6所示;其中,两个安装部22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20的上端,两个安装部2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轴孔222 ;两个卡扣部24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20的上端,且与位于同一支撑壁20上的安装部22沿支撑壁20的上端的长度方向相间设置;两个弹性部26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壁20的外侧且与轴孔222相邻。把手4包括把手本体(未标记)、设置在把手本体上的两个转轴40、以及两个限位部42 ;两个转轴40分别贯穿两个轴孔222,且两个转轴40的端部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壁20的外侧;两个限位部42分别设置于两个转轴40的端部的侧壁上。其中,卡扣部24用于向下卡住把手4,且弹性部26用于挤压限位部42而使把手4绕轴向上旋转,进而卡扣部24与弹性部26配合以固定把手4于箱体2上。
[0030]该较佳实施例的除湿设备用水箱通过在箱体2上设置卡扣部24以及弹性部26,相应地,在把手4的转轴40上设置限位部42,把手4关闭时,卡扣部24向下扣住把手4,且弹性部26与限位部42相互挤压而迫使把手4绕轴向上旋转,因此,通过卡扣部24施加向下的力,结合弹性部26迫使把手4向上旋转的扭矩,进而固定把手4于箱体2上,克服了除湿设备运行时把手4容易在箱体2内振动而产生异响的缺陷;另外,把手4的转轴40上设置的限位部42还可以防止由于转轴40形变而引起的把手4脱落的现象。
[0031]参照图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箱体2还包括底壁(未标示),连接底壁的第一侧壁250、第二侧壁252、第三侧壁254与第四侧壁256,以及设置在底壁的外表面的两个支撑部28。其中,第一侧壁250与第二侧壁25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254与第四侧壁256相对设置,底壁、第一侧壁250、第二侧壁252、第三侧壁254以及第四侧壁256围合形成容置空间,两个支撑壁20并排设置在第一侧壁250与第二侧壁252之间并位于容置空间内。底壁上形成有两条导槽27,导槽27用于将除湿设备用水箱自除湿设备中抽出。容置空间内间隔形成有储水腔21,储水腔21用于储放除湿设备产生的水。第一侧壁250靠近卡扣部24并伸出底壁(即第一侧壁250的底部伸出底壁),两个支撑部28靠近第二侧壁252并分别设置在两条导槽27之外,两个支撑部28的端部与第一侧壁250的底部平齐。
[0032]该优选实施例的箱体2的底壁上增设了两个支撑部28,相较于现有的除湿设备用水箱的第一侧壁的底部低于底壁的底部,该除湿设备用水箱抽出除湿设备时,只能倾斜抽出,如图1所示,而导致除湿设备用水箱内的水溢出,造成不便,本优选实施例的箱体2通过两个支撑部28的支撑,使支撑部28的端部与第一侧壁250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而可以水平抽出箱体2,不会造成箱体2内的水溢出,如图9所示。
[0033]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部28为支撑柱。该支撑部28也可是支撑垫、座垫等等,只要满足其端部与第一侧壁250的底部平齐,即两者之间不存在高度差即可,其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等。
[0034]该更优选实施例的支撑部28的支撑效果好,且可以保证其端部与第一侧壁250的底部平齐,很好地解决了箱体2倾斜抽出而导致的溢水问题。
[0035]参照图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卡扣部24包括弹性臂240以及卡钩242,弹性臂240与支撑壁20的上端连接,卡钩242与弹性臂240的上端连接,卡钩242位于支撑壁20的内侧的上方。
[0036]该优选实施例的卡扣部24可以向下卡扣把手4,限制了把手4向上的自由度。该卡扣部24的卡钩242配合弹性部26可以将把手4固定在箱体2内,进而克服了把手4容易振动而产生异响的缺陷。
[0037]参照图5,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卡钩242与弹性臂240的连接处高于轴孔222,且弹性部26位于轴孔222的下方。
[0038]该更优选实施例中,卡钩242高于轴孔222,可以将把手4卡在卡钩242之下;弹性部26低于轴孔222,可以通过弹性部26与限位部42挤压配合使把手4向上旋转,进而把手4固定在弹性部26与卡钩242之间。当把手4闭合时,卡钩242施加向下的力Fl于把手4上,同时限位部42挤压弹性部26,而弹性部26施加反作用力F2于限位部42上,反作用力F2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在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把手4绕转轴40向上旋转,即逆时针旋转,进而两种作用力的作用下把手4达到平衡使得把手4保持静止状态,如图5所示。
[0039]参照图5及图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安装部22还具有与轴孔222连通的第一通孔224,该第一通孔224的尺寸及形状对应限位部42的尺寸及形状,该第一通孔224用于转轴40安装于轴孔222时转轴40上的限位部42经该第一通孔224而安装在支撑壁20的外侧。具体地,将把手4的转轴40以及限位部42对准轴孔222以及第一通孔224,然后将转轴40及限位部42压入,由于把手4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转轴40及限位部42压入轴孔222和第一通孔224后,把手4恢复形变而完成将把手安装在安装部22内。必然地,当把手4提起或关闭时,该第一通孔224与限位部42错开。
[0040]该优选实施例的安装部22的第一通孔224有利于转轴40上的限位部42的安装,通过该限位部42提高转轴40的承受重量的能力,同时由于限位部42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转轴40从轴孔222中脱落;另外,把手4提起或关闭时,第一通孔224不与限位部42正对,可以有效地避免转轴40从轴孔222中脱落。
[0041 ] 参见图5及图6,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弹性部26为弹片,弹片呈弧形,弹片的外弧面朝向卡扣部24 ;限位部42为凸耳,凸耳的周缘面可与弹片的外弧面相互挤压。
[0042]该更优选实施例的弹片的外弧面与凸耳的周缘面相互挤压作用,凸面与凸面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很好地驱动限位部42绕轴向上旋转,结合卡钩242的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固定把手4于箱体2上。
[0043]参照图7及图8,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把手本体包括把手臂46以及连接把手臂46的两端并朝向同一侧延伸的两个连接臂44,把手臂46具有容置槽,把手4还包括顶开机构48,顶开机构48容置于容置槽内,顶开机构48用于顶开弹性臂240从而推开卡在把手本体上的卡钩242。
[0044]该优选实施例的顶开机构48有利于将把手4从卡扣部24中取出,方便把手4的使用。
[0045]参照图7及图8,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顶开机构48包括弹性按钮480、分别连接弹性按钮480的两端的两个连杆482,两个连杆482的端部可伸出把手本体的两侧与弹性臂240抵触,弹性按钮480的两端可弹性伸缩设置,用于带动两个连杆482伸出把手本体,进而可顶开弹性臂240。具体地,把手臂46上开设有按钮孔460及两个第二通孔440,按钮孔460位于把手臂46的容置槽的槽底,两个第二通孔440分别位于把手臂46的侧壁上;弹性按钮480自按钮孔460的容置槽侧伸出把手臂46,连杆482容置于容置槽内,连杆482的端部可伸出或缩回第二通孔440。进一步地,该弹性按钮480呈拱形,该连杆482的端部也呈弧形。当需要提起把手4时,只需按压弹性按钮480,该弹性按钮480发生弹性形变,其两端伸长,进而带动连杆482伸出第二通孔440,顶开弹性臂240,以推开卡在把手本体的两个连接臂44上的两个卡钩242,把手4自卡钩242中提起。
[0046]该更优选实施例的顶开机构48,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洁,可以轻易地提起把手4。
[0047]参照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把手本体靠近第一侧壁250的外边缘到转轴40的轴线的距离等于第一侧壁250的内侧到轴孔222的轴线的距离。
[0048]该优选实施例的把手本体的把手臂46的外边缘可以贴着箱体2的第一侧壁250的内侧,有效防止箱体2向内形变。
[004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湿设备,参照图9,一并结合图3及图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除湿设备包括如上的除湿设备用水箱。该除湿设备可以为空调器也可以为除湿机。
[0050]该除湿设备的除湿设备用水箱通过在箱体2上设置卡扣部24以及弹性部26,相应地,在把手4的转轴40上设置限位部42,把手4关闭时,卡扣部24向下扣住把手4,且弹性部26与限位部42相互挤压而迫使把手4绕轴向上旋转,因此,通过卡扣部24施加向下的力,结合弹性部26迫使把手4向上旋转的扭矩,进而固定把手4于箱体2上,克服了除湿设备运行时把手4容易在箱体2内振动而产生异响的缺陷;另外,把手4的转轴40上设置的限位部42还可以防止由于转轴40形变而引起的把手4脱落的现象。
[0051]另外,该除湿设备用水箱的箱体2第一侧壁250的底部与支撑部28的端部平齐,箱体2自除湿设备中水平抽出,不会发生倾斜,可以防止箱体2水满时水的外溢。
[005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设备用水箱,所述除湿设备用水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可绕轴旋转的把手;所述箱体包括相对的两个支撑壁以及相对的两个安装部,所述两个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上端,所述两个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轴孔;所述把手包括两个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分别贯穿所述两个轴孔,所述两个转轴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卡扣部以及相对的两个弹性部,所述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上端,且与位于同一支撑壁上的安装部相间设置,所述两个弹性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壁的外侧且与所述轴孔相邻;所述把手还包括两个限位部,所述两个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转轴的端部的侧壁上;所述卡扣部用于向下卡住所述把手,且所述弹性部用于挤压所述限位部而使把手绕轴向上旋转,进而所述卡扣部与弹性部配合以固定所述把手于所述箱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呈弧形,所述弹片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卡扣部;所述限位部为凸耳,所述凸耳的周缘面与所述弹片的外弧面相互挤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壁以及卡钩,所述弹性壁与所述支撑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卡钩与所述弹性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卡钩位于所述支撑壁的内侧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与所述弹性壁的连接处高于所述轴孔,且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轴孔的下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还包括把手本体以及顶开机构,所述顶开机构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所述顶开机构用于顶开所述弹性壁从而推开卡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卡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机构包括弹性按钮、分别连接所述弹性按钮的两端的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的端部用于伸出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弹性壁抵触,所述弹性按钮的两端为弹性伸缩设置,用于带动所述两个连杆伸出所述把手本体,进而顶开所述弹性壁。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壁、连接所述底壁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支撑壁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卡扣部并伸出所述底壁,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并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与第一侧壁的底部平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到所述转轴的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到所述轴孔的轴线的距离。10.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用水箱。
【文档编号】F24F5-00GK204285687SQ201420688531
【发明者】陶孙华, 张先雄, 曹姚松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